1樓:匿名使用者
碧雲天,萬里晴空,正是秋高氣爽之時。黃花地,雖美猶悽,不禁讓人想起李清照的「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西風緊,北雁南飛」,一個「緊」字點出秋風之急,秋之蕭瑟。
抬頭望去,北雁南遷,此情此景,與人之離去相照應,更是淒涼。大雁秋去春歸,人呢?今日一別,又將何日歸來?
「曉來誰染霜林醉?總是離人淚」,由經霜的紅葉這一暮秋之景發出疑問,以紅葉醉酒由景入情,引出離人淚。秋之蕭殺配以離人的傷心淚。
烘托出離別之際的悲傷,抒發了鶯鶯心中的悲痛之情,與「早是離人傷感,況值那暮秋天氣,好煩惱人也呵」相呼應,表現出深深的離愁別緒。
這些景物是含情的,我們稱之為意象。一個「淚」溝通了情與景的關係,使所有的景物都染上了離別的愁緒
西廂記,長亭送別中,對場景的賞析
《西廂記》中「 長亭送別」中對『一煞』所說的 賞析
2樓:匿名使用者
儘管鶯鶯和張生難捨難分,張生還是上馬走了。這時鶯鶯流連徘徊,極目遠送,思緒萬端,不忍回去。作者在這裡安排了一支名為【一煞】的曲子。
這段曲詞有景有情,景為情設,情由景生,渾然一體。這裡的青山疏林,淡煙暮靄,夕陽古道,禾黍秋風,構成了一幅黃昏時候秋天郊外的畫面。這幅畫面與[端正好]中藍天白雲,黃花滿地,秋風陣陣,大雁南飛的秋天早晨的景象相比,又是一種不同的情調。
然而這兩種不同的秋色,都能引起愁人的離情別緒。青山疏林和淡煙暮靄都是鶯鶯眼裡的景物,可以說這些景物是為情而設的,卻又是隨手拾來,自然貼切,沒有一點牽強、雕琢的痕跡。「夕陽古道無人語,禾黍秋風聽馬嘶」,表面看來,這是對當時景物的客觀描寫,實則緊扣鶯鶯此時此地的心理活動。
「無人語」有兩層意思:一是指在寂寞的夕陽古道上聽不到一點人說話的聲音;二是指鶯鶯感嘆張生離去,欲語無人。夕陽古道,本來就夠冷落淒涼的了,偏偏在這個時刻,從秋風中傳來馬叫的聲音,它打破了夕陽古道上的寂靜,也撕裂了鶯鶯本來就破碎的心。
因為這馬鳴之處,正是鶯鶯的丈夫張生所在之地!聽到馬叫聲而看不到騎馬的丈夫,這心情就不難想像了。「無人語」、「聽馬嘶」是運用「無聲」和「有聲」兩相映照的手法,這更能烘托當時環境的淒涼和鶯鶯痛不欲生的悲哀。
長亭送別鑑賞!
3樓:春風化雨時
《西廂記》是一部著名的元雜劇。《西廂記》的故事,取材於唐人傳奇**。《長亭送別》是《西廂記》裡面的—折。
《長亭送別》是《西廂記》第四本第三折。在第四本的第一折是「酬簡」,第二折是「拷
紅」,鶯鶯終於克服了身心解放的要求與封建精神束縛之間的矛盾,大膽地與張生私下裡結成夫妻。這些使老夫人十分震怒,便把紅娘叫來拷問(即有名的「拷紅」片斷)。紅娘說出真情,並抓住老夫人理虧的要害,她非但不領罪,反而條分縷析地指責老夫人背義忘恩,處置不當。
老夫人無可奈何,只得承認既成事實。但老夫人並不就此善罷甘休,找出一個藉口,「俺三輩不招白衣女婿」,所以又強令張生立即進京趕考,並聲稱「得官呵,來見我,駁落呵,休來見我」。崔、張的愛情又面臨著新的威脅。
這折《長亭送別》所表現的,就是在同老夫人的激烈鬥爭中取得勝利後的這又一次挫折。這一折的戲劇衝突焦點集中在對科舉功名的態度上,而這一矛盾是通過鶯鶯送別張生時依戀悲傷的心情表現出來的。鶯鶯與張生歷經磨難,剛剛如願以償,又為了「蝸角虛名」「蠅頭微利」,而被逼著「昨夜成親,今日別離」。
鶯鶯雖反對張生進京趕考,但在老夫人的壓力下,卻又無力留住張生,因此內心十分痛苦。另外,她既怕張生不得功名不敢回來,又怕他一旦高中得志,停妻再娶,內心矛盾十分複雜。王實甫用他那含蓄蘊藉、帶著感傷的情調和清麗色彩的個性化語言,深入細緻地表現了鶯鶯這種複雜的心理變化。
故這一折是塑造鶯鶯形象的重場戲之一。
鶯鶯、紅娘、老夫人等到十里長亭為被迫進京趕考的張生餞行,是這折戲的規定情境。這折戲以「別宴」前後為時間線索,依照情節的發展,它可以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赴長亭途中。
第二部分,長亭別宴。第三部分,長亭分別。
第一部分:寫鶯鶯與張生的路上接觸,作品緊扣途中景物,抒寫鶯鶯戀戀不捨的繾綣之情和內心痛苦。
(夫人,長老上雲)「今日……不見張生、小姐來到。(旦、紅同上)(旦雲)今日……早是離人傷感,況值那暮秋天氣……南北東西萬里程。」夫人:
指老夫人,鶯鶯的母親。長老:原指僧人中年長德高者,也作為寺院主持僧人的通稱。
這裡是指普救寺的僧人法本。長亭:古驛路邊上設定的亭子,供行人休息用,親人遠行也常在此送別。
大約十里一長亭,五里一短亭。旦:這裡指旦角扮演劇中人物鶯鶯。
末:這裡指由末角扮演的劇中人物張生。紅:
指紅娘。同上:一起上場。
取應:應試、趕考的意思。
這一段文字,交代了出場人物,交代了這折戲的時間和將要的場面、情節。在暮秋季節到十里長亭為被迫進京趕考的張生餞行。同時也交代了與這遠行者關係最密切的當事人——鶯鶯的心情。
注意「暮秋天氣」「離人傷感」八個字,說明鶯鶯是懷著無可排遣的離愁別恨前往長亭為張生送行的。她想到即將來臨的「南北東西萬里程」的分離的痛苦,不由得愁腸百結,無限哀愁。
以前曾有人認為這兩句曲詞不如《董西廂》中那類似的曲詞那麼深刻貼切。清代焦循說:「《長亭送別》一折,董解元雲:
„莫道男兒心如鐵,君不見滿川紅葉,盡是離人眼中血。‟實甫則雲:„曉來誰染霜林醉?
總是離人淚。‟淚與霜林,不及血字之貫矣。」其實《董西廂》的原詞雖寫得非常醒豁,但比較直露,而且他用的是作者的口吻(敘事體),王實甫的曲詞則更加典雅、含蓄,而且是人物的心聲(代言體)。
如果我們聯絡一下鶯鶯人物的教養、性格、風範來衡量的話,恐怕王氏的曲詞更為出色些。
這支曲子化用了北宋范仲淹的詞【蘇暮遮】詞句很類似:「碧雲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意境卻不同。
王實甫用碧雲密佈,黃花滿地,西風悽緊,北雁南歸的深秋景物組成動態的卻又是萎迷的意境,渲染出濃重的離情別緒。這支曲子似宋詞又非宋詞,關鍵王實甫在意境上創新了,他用富有特徵的景物,把鶯鶯的離別之情寫得逼真、透徹。因此收到了字字見情,景景見情的效果。
另外,我們從透視分析的角度還可作如下分析: 這五句曲詞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具體說,它用的是抒情點染法。
「總是離人淚」直抒離人之愁、之恨,這就叫「點」,也就是點明瞭此時鶯鶯的心情是愁、是恨。而前面四句「碧雲天,黃花地,西風緊北雁南飛,曉來誰染霜林醉」則是寫景,不著「愁」字,而是借秋景來渲染、擴散這一愁情,這就叫「染」。上染下點,點染結合,這就造成了瀝瀝在目,感情蘊藉,意味深長的藝術境界。
西廂記背景藝術人物分析,寶黛共讀西廂記賞析的背景美,詩詞美,情趣美,不少於300字?
關注小學數學 寶玉一日閒散無聊,便攜著一本 西廂記 來到沁芳閘橋邊坐著閱讀,在這暮春時節,瀟湘館中的林黛玉忽感桃花飄零,恐為汙泥所染,便提著花鋤到沁芳閘 葬花 於是,寶玉和黛玉在此相逢,黛玉忽見寶玉手中拿著一 本書,便問是什麼書?寶玉見聞 慌得將書藏於身後,說道 不過是 中庸 大學 後被黛玉索逼不過...
《西廂記》的作者是,《西廂記》的作者是誰?
是王實甫 王實甫 1260年 1336年 名德信。大都 今北京市 人。元代雜劇作家。中國著名劇作 西廂記 的作者。不過西廂記的前身是 鶯鶯傳 不是王實甫寫的。元朝的王實甫 西廂記 全名 崔鶯鶯待月西廂記 作者王實甫,元代著名雜劇作家,大都 今北京市 人。他一生寫作了14種劇本,西廂記 大約寫於元貞 ...
《西廂記》的作者是誰 《西廂記》的作者是?
西廂記 的作者是王實甫,王實甫是我國元代時期十分著名的雜劇作家,他創作的 西廂記 可以說是當時最優秀的元代雜劇作品之一,作品中的語言藝術精美,其中所表露出來的現實主義精神對後世 戲劇的發展影響很大。王實甫,名德信,屬於現如今的北京人士。在當時的元代文壇上,王實甫是與關漢卿 馬致遠等作家相齊名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