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閭悅
收藏推薦 陳祖耀在《江淮論壇》2023年第2期撰文指出:這是一個需要修正的哲學命題。哲學界長期以來認為:
人的本質是人的社會性,並認為這是人與動物相區別的根本屬性;還認為人的本質是多個的、多極的、多層次的複雜系統。而他認為,人的自然屬性是人的本質,是人與動物相區別的根本特性。理由是:
其一,人的自然屬性是符合馬克思主義哲學關於物質是第一性的原理的。這一哲學原理指出:世界的本質是物質的。
為什麼?因為在物質與意識的關係中,物質是第一性的,意識是第二性的,物質決定意識,意識又反作用於物質,物質處於決定性的支配地位,而意識處於被決定、被支配的地位。所以世界是物質的。
根據這一原理,人的自然屬性屬於物質的範疇,是第一性的東西;人的社會屬性屬於意識的範疇,是第二性的東西。因此,只有第一性的自然屬性,才是人的真正本質。有人會反問,照這樣說,人與動物都有自然屬性,人與動物就沒有區別了?
2樓:情感瑣事
感情中,女人是什麼樣的,取決於男人對她的態度
3樓:釣娛
有人可能想說是沒錢,有人可能說沒志氣,但是根本原因還是沒足夠的資訊量去支撐它賺錢的能力,以及不甘於平凡的驕傲。
人的本質到底是什麼啊?
4樓:姬覓晴
人的本質是人的社會性。
19世紀德國古典哲學家康德和黑格爾雖然指出人的本質應是人的社會性,但他們所說的社會性依然是從先驗的理性原則或絕對理念出發的。馬克思主義的人性學說認為,人的本質屬性主要不是人的自然屬性,而是人的社會屬性。
不能離開一定的社會關係來談人的本質,人在一定的社會關係中製造生產工具和從事生產勞動,因此,一般說人的本質屬性如馬克思所說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在階級社會中,階級關係在各種社會關係中佔有主導的地位,故人性帶有階級性。馬克思主義的人性學說奠定了社會主義教育理論的基礎。
5樓:匿名使用者
在人類思想史上,馬克思第一次對人的本質作出科學界定。馬克思關於人的本質的思想主要有三個命題:一是「勞動或實踐是人的本質」;二是「人的本質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三是「人的需要即人的本質」。
關於第一個命題,馬克思在《2023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指出:「人的類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覺的活動」。這一思想,提出人的生命活動具有特有的方式,即實踐或勞動。
實踐活動是人和動物的最本質的區別,也是產生和決定人的其他所有特性的根據。在馬克思看來,作為人的生命活動的物質生產,和作為動物的生命活動的生產之間有著本質的區別。動物只是按照它所屬的那個種的尺度和需要來建造,而人卻懂得按照任何一個種的尺度來進行生產,並且懂得怎樣把自己內在尺度運用到物件上去。
因此,人將自然界和自身當作認識和改造的物件,並能夠利用自己的智慧創造工具,既改造自然界,也改造自身。關於第二個命題,馬克思在《關於費爾巴哈的提綱》中指出:「人的本質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現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
」馬克思認為,凡是有某種關係存在的地方,這種關係都是為我而存在的;動物不對什麼東西發生「關係」,而且根本沒有「關係」。人類社會存在兩種關係,自然關係和社會關係,人的本質離不開同自然的關係,但更重要的是由社會關係決定的,一切現實的人都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在一切社會關係中,生產關係是主要的社會關係,是「決定其餘一切關係的基本的原始的關係」。
在生產關係的基礎上,人們進一步形成了政治的、法律的、道德的、宗教的以及行業間的等複雜的社會交往,並從不同側面、不同層次映現著人的本質。關於第三個命題,馬克思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指出:「他們的需要即他們的本性」。
這裡,馬克思不僅賦予需要以前提性,而且賦予它以普遍性、永恆性和能動性。馬克思還特別強調指出,「需要的發展是人的本質力量的新的證明和人的本質的新的充實。」人類發展史,就是一部人的需要即人的本性的不斷改變和發展的歷史。
離開了人的需要,人的一切實踐活動和一切社會關係都將不復存在。可見,這一命題不僅涵蓋了前兩個界定的內容,而且揭示了前兩個界定的原因。從這個意義上說,人的需要即人的本質這一界定,是對前兩個界定的綜合。
馬克思的這三個命題是相互統一的有機整體。把握人的本質應當貫徹三者統一的原則。一方面,一定的社會關係是人的活動的具體的歷史形式,它的性質和變化都是由實踐活動的性質和水平決定的;離開實踐活動,就不可能產生人的社會關係,也不可能滿足人的需要,人就失去了人之為人的具體本質,剩下的只是空洞的「類」的抽象。
另一方面,社會關係作為人們活動的組織方式,又是人得以存在和人的活動得以進行的必要條件;離開一定的社會關係,人和人類活動都是不存在的。在現實的人身上,實踐活動是內容,社會關係是形式,人的需要是動力。只有正確地理解三者之間的內在聯絡,從三者相統一的基礎上進行考察,才能全面把握人的本質。
如何在馬克思的基礎上進一步對人的本質作出更明晰的界定?這需要澄清對馬克思三個命題的誤讀。
第一,有一種觀點認為「勞動或實踐是人的本質」的命題,帶有人本主義色彩,是不科學的。馬克思衝破人本主義的桎梏,明確提出實踐性是人與動物區別開來的本質特性。他說,人能夠「通過實踐創造物件世界,即改造無機界,證明了人是有意識的類存在物,……正是在改造物件世界中,人才是真正地證明自己是類存在物」。
可見,把「實踐」看作人的本質,是馬克思的成熟觀點。人的本質離不開「勞動」,但「勞動」本身並不就是人的本質,只有透過勞動現象才能把握人的本質。
第二,關於「人的本質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的命題,一些學者認為這個命題是馬克思對人的本質的科學規定和經典表述。我們認為,人的本質離不開「社會關係」,但「社會關係」本身並不就是人的本質。馬克思說:
「人的本質……在其現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我們不能忽視馬克思關於在其「現實性上」、「總和」的規定。馬克思指出,只有從人的一切社會關係入手,系統整體地考察人的本質的複雜結構即社會關係的總和,才能得出正確的結論。
這個命題與其說是馬克思在對人的本質下的定義,不如說是馬克思提出了**人的本質的科學方法。
第三,關於「人的需要即人的本質」的命題,有學者認為,人的需要與人的本質之間有嚴格的區別,不能把人的需要理解為人的本質。這裡,忽視了馬克思提出這一命題的背景和前提,馬克思所談的需要是與人的社會實踐緊密聯絡在一起的。人的需要本質上是自然物質長期進化的產物,是歷史地形成的,被社會物質生活條件決定著。
人的需要從根本上同人的社會存在相聯絡,是不依賴於人的主觀意志的客觀必然性。還有學者把「需要」本身理解為人的本質。人的本質離不開「人的需要」,但「需要」本身並不就是人的本質。
譬如,任何人都有衣食住行的需要,這些「需要」本身並沒有多大的區別。正如我們無法通過一個人所吃的食物、所穿的衣服、所住的房子、所開的汽車來判定一個人的本質,他們的區別僅僅在於消費水平上的差異。但是,如果進一步分析這些需要內容的佔有途徑、取得方式和消費態度等,便不難發現人與人之間的巨大差別。
我們認為,人的本質可以界定為:人基於某種需要在一定的社會關係中、在所從事的實踐活動過程中不斷生成的歷史存在物,即為我的、自覺的、社會性的實踐活動過程中的生成物。人正是由於在某種動力(需要)的驅使下,在一定的社會關係裡所從事的改造世界的實踐活動中,才獲得人之為人的真正本質,成為具體的、歷史的人。
根據這一界定,可以這樣理解:人之所以為人,而區別於動物的最根本的特徵是實踐;群體之所以成為群體,而能夠相互區別開來的最根本的特徵,是實踐中形成的不同社會關係的總和;每個人之所以為每個人,而能夠彼此區別開來的最根本的特徵,是基於一定的需要在不同社會關係和不同社會實踐中所形成的獨特個性。總之,人的本質只能在實踐活動中得到生成、體現和確證。
這種實踐,是基於某種需要所進行的實踐,而離開人的需要的實踐是不存在的。
6樓:暖憶江南
個人的本質是一個具體的、特定的人的根本性質和其各種屬性的內在聯絡。
人的屬性有三大方面:
1、自然屬性(包括相貌的妍媸等等);
2、社會屬性(包括德性的善惡等等);
3、精神屬性(包括智商的高低等等)。
德性是個人本質的集中體現;或者說,認定個人本質最重要的標準是道德品質的好壞。絕大多數兒童在**影視時最愛問的一句話是什麼?——「他(她)是好人還是壞蛋?」
關於人的本質,馬克思有一個名言:「人的本質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現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很多學者把這一名言錯誤地解讀為:「人的本質是由社會關係決定的。」
7樓:匿名使用者
馬克思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揭開了人的本質之謎。他指出:「人的本質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現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
8樓:小瓜瓜
人類的本質當然是復讀機了
9樓:帝l風華絕代
人的本質不單是個人所固有的抽象事物,再起現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
10樓:匿名使用者
人的本質是社會關係的總和,馬原教科書的原話
11樓:匿名使用者
人類的本質是物質從屬於世界的一部分【隨便扯的,不知道能不能算
12樓:魃嘎
按《遇見未知的自己》的話,不計回報的愛,孤獨的喜悅,外界帶來的快樂,三個
13樓:熱乎乎
本質,是一種事物區別於另一種事物的內在特徵,具有條件性和相對獨立性。
人是一種概念,是一種具有社會性和自然性,在地球生物圈佔統治地位的高階生物。(如類似地球上的馬或豬或其它生物,在其它行星的表現形式是有智慧的,佔統治地位的,那其它行星上的馬或豬或其它生物是那個行星的「人」)
現在說一說我們所謂的人(指如我們)。人的自然性讓你獲得了生命,人的社會性讓你不斷在智慧上成長,並與其它相同的人發生了關係(可統稱為社會關係);並隨著時間的發展,你的社會性與自然性不斷催促你完成相應的機能或相應的事實發生,直到你的自然性要求你離開;當然,至此(自然性稱之為死時)你的自然性的表達方式已經不同於以前,只是所有物質相同的運動方式;重點的是你的社會性是一直存在的,只到人類的滅亡。
以前面問答者相同處我就不多說了,不同的地方我認為在於一個很本質的東西也是很基本的東西,不需要太多的理論,也不用過多的去想那麼多,其實,做為一個普通的人,要去做的就是:第
一、維持生存;第
二、為社會貢獻力量;第
三、自我生存的昇華(不僅僅為了生存而生存)。
人的本質是什麼,人的本質到底是什麼啊
忻燁華 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 只是人的現實本質,自由的自覺的活動 則是人的形而上本質。馬克思主義是關於人的解放的學說,因而人就是馬克思主義的阿基米德點,而對人的本質的理解就成了理解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前提。馬克思主義通常在人的現實生存和形上本體兩個層面來理解人的本質,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 只是人的現實本質,...
人與人之間差別的本質到底是什麼,人與人的本質區別是什麼。
哲學和社會科學探索者 這個問題包含著下述三重要問題。一 人與人之間的差別 人與人之間的差別是人性的差別。人性就是人的屬性,是人區別於自然界的其他存在物特別是動物的特殊性。人性是自然屬性 社會屬性和精神屬性的統一。人與人之間的差別表現為人性的三大方面 自然屬性的差別,包括相貌的妍媸等等 社會屬性的差別...
人的本質是不是自私的?為什麼,人的本質是自私的,是嗎?
小小老漁夫 人和一般動物一樣,都有自我保護的本能,也就是所謂自私,這是天性,若無此本能人類早就滅亡了。在現代人類文明社會中,自私並不可恥,但損人利己就不對了。 人之初,性本惡 人性本來都是自私的,從小孩子的表現中不難發現。因此需要從小得到良好的教育的話,特別的品德方面的。 人之初,性本善! 自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