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空調輸入1kW可以得到3kW製冷或制熱量,就是說COP

時間 2021-09-05 17:11:27

1樓:匿名使用者

這個問題恰好我以前回答過,請看這裡:

空調耗費1000w的電就能產生3000w左右的製冷量"這話應該這麼理解:

空調耗費1000w的電能從而把3000w的室內熱量"搬移"到了室外。

這和能量守恆不矛盾。實際上室外獲得的能量為從室內搬出來的3000w熱能和消耗1000w電能轉化成的熱能,共4000w,恰好是符合能量守恆的。

所謂「冷量」,實際是被吸收了熱量,這是通過製冷劑的狀態變化實現的。

冬天的時候可以用1kw的電把3kw甚至更多的熱量從室外"運輸"到室內,這就是熱泵空調,可以「運輸」的熱量和耗費的電能之叫能效比,現在能做到高達4以上,它比電爐子和電熱空調就是經濟(電爐和電熱空調是消耗1kw電就產生1kw的熱量的),不然大家就不用熱泵空調了。但是熱泵空調有一定侷限,室外溫度過低的時候效率很低,甚至不能工作,這個時候就適宜用電熱空調,所以現在有電熱和熱泵聯合空調,根據不同室外溫度使用。

熱泵空調工作原理

2樓:匿名使用者

因為空調的製冷量是所得的冷量與輸入的功率的比值,輸入的主要是電的功率而輸出時不僅有電能轉化的能量還有從水中或空氣中得到的冷量。

空調能耗比為什麼大於1?

3樓:阿爾法水王

這是因為您沒搞清楚空調的原理

空調消耗電能並不是直接

用來做功,而是用來「搬運」能量。

壓縮機將氣態的製冷劑壓縮為高溫高壓的液態製冷劑,然後送到冷凝器(室外機)散熱後成為常溫高壓的液態製冷劑,所以室外機吹出來的是熱風。

然後到毛細管,進入蒸發器(室內機),由於製冷劑從毛細管到達蒸發器後空間突然增大,壓力減小,液態的製冷劑就會汽化,變成氣態低溫的製冷劑,從而吸收大量的熱量,蒸發器就會變冷,室內機的風扇將室內的空氣從蒸發器中吹過,所以室內機吹出來的就是冷風。

舉例來說,如果你用電取暖爐,電能是用來使石英管紅熱發出紅外線制熱,電能並沒有完全轉化成熱能,而有光能啊啥的,因此效率肯定低於1

而使用空調取暖,電能是用來啟動壓縮機,利用液化氣化的吸放熱,把室外的熱量「搬運」到市內而已,製冷時相反,是把室內的熱量「搬運」到室外

因此空調的製冷量並不是單純電能做功,所以可以高於1

而如果你算電能驅動壓縮機的效率,照樣是小於1的

正是因為這樣,空調實際製冷時的效率和室內外溫差也是很有關的,比如我記得在某資料上看過,若室外溫度低於0度,空調開極大的功率也很難把室內溫度提高到16度以上,就是因為室外溫度低,「搬運」熱量變得非常困難(熱傳遞是自發從高溫到低溫的,這種情況下無法與外界換熱)

因此要算的話就要考慮壓縮機效率,製冷劑種類,室內外溫差等,要說具體公式,q=k×a×δt/δl應該會用到。其中q代表為熱量,也就是熱傳導所產生或傳導的熱量;k為材料的熱傳導係數,熱傳導係數類似比熱,但是又與比熱有一些差別,熱傳導係數與比熱成反比,熱傳導係數越高,其比熱的數值也就越低。公式中a代表傳熱的面積、δt代表兩端的溫度差;δl則是兩端的距離。

q=h×a×δt是對流散熱的,公式中q依舊代表熱量,也就是熱對流所帶走的熱量;h為熱對流係數值,a則代表熱對流的有效接觸面積;δt代表固體表面與區域流體之間的溫度差。熱輻射q =e×s×f×δ(ta-tb)公式中q代表熱輻射所交換的能力,e是物體表面的熱輻射係數。在實際中,當物質為金屬且表面光潔的情況下,熱輻射係數比較小,而把金屬表面進行處理後(比如著色)其表面熱輻射係數值就會提升。

塑料或非金屬類的熱輻射係數值大部分都比較高。s是物體的表面積,f則是輻射熱交換的角度和表面的函式關係,但這裡這個函式比較難以解釋。δ(ta-tb)則是表面a的溫度同表面b之間的溫度差。

因此熱輻射係數、物體表面積的大小以及溫度差之間都存在正比關係。

你要硬說公式我只能找這3個熱傳遞的公式給你看看,人家空調上的是在專門測試的標準環境下計算+實際測量綜合考慮出來的數值,您看看參考就是了,不必自己專門去計算它。

4樓:

因為空調器的能效比,就是名義製冷量(制熱量)與執行功率之比,即eer和cop。也就是名義製冷量(制熱量)大於執行功率。名義製冷量(制熱量)比執行功率越大,空調能效比越高就越省電,家裡也就越省錢。

空調器的能效比現在在上升,從3.0到4.0、5.

0、6.0一直到了7.0。

能效等級

目前國內銷售的空調都有「中國能效標識」(china energy label)字樣的彩色標籤,為藍白背景的彩色標識,分為1、2、3共3個等級,等級1表示產品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最節電,即耗能最低;等級2表示比較節電;等級3表示產品的能源效率為我國市場的平均水平(舊能效等級分為1-5級分別代表不同的能效等級)。

5樓:匿名使用者

空調的1匹指的是製冷量大致為2000大卡,換算成國際單位應乘以1.162,故1匹的製冷量應為2324(w),這裡的w(瓦)即表示製冷量,則1.5匹的應為2000大卡x1.

5x1.162=3486(w),以此類推。根據此情況,則大致能判定空調的匹數和製冷量,一般情況下,2200w~2600w都可稱為1匹,3200w~3600w可稱為1.

5匹。而耗電量則是要主要看壓縮機的功率,壓縮機功率 = 製冷量 / 能耗比,一般空調能耗比大於3,因此1匹的電功率一般資料為735w,1.5匹的耗電功率就是735 * 1.5約為1100瓦,也就是1小時1.

1度電左右,除了壓縮機,還有風扇或其他電機需要耗電,總共1小時也就1.2度左右。最簡單的方法,看看說明書上的輸入功率是多少千瓦,就是1小時的耗電量。

空調的耗電量與製冷量有直接的關係,但代表製冷量的輸出功率並不是耗電量的直接對照參

數,例如,並不是製冷量為2500w的普通1匹空調連續工作一小時需要耗電2.5度,實際上

2500w的普通1匹空調連續工作一小時消耗的電能約0.9度,而節能型空調甚至可以降至0.4度

這是因為空調的輸出功率一般是輸入功率的2.6—2.9倍,而輸入功率才是決定耗電量的直接

因素。標示有空調輸入、輸出功率的銘牌通常都貼在空調機側面,可以幫助我們瞭解空調的

耗電量。市面上所能見到的「節能型」空調通常都是採用變頻技術的空調,它能夠通過變頻

器改變在不同使用狀態下的輸入功率,使它在一定的區間內波動,從而達到節能的目的。

能效比(eer)指的是定速空調製冷的時候產生的製冷量與製冷消耗功率的比值,具體而言就是一臺空呼叫一千瓦的電能產生多少千瓦的製冷量,它是衡量一臺空調節能程度的指標,比值越大越節能。注意:變頻空調的能效比跟定速空調的能效比概念不一樣,不能相互比大小的,變頻的能效比3.

0跟定速的能效比3.0概念不一樣,使用不當,變頻空調更耗電。

例如,一臺定速空調的型號是kfr-48lw/,製冷量是4800w,製冷消耗功率是1860w,能效比(eer)就是4800/1860≈2.6。

國家標準目前規定空調必須達5級能效以上才可以上市銷售。具體級別是:2.

6以上叫5級,2.8以上叫4級,3.0以上叫3級,3.

2以上叫2級,3.4以上叫1級。你說的能效比3.

89是超國家一級能效比的節能空調。

目前空調行業做節能空調走在最前邊的是科龍空調,02年就開始生產銷售能效比達到3.8的空調了。

6樓:匿名使用者

空調的能效比大於1,不能用你提及的能「量守恆定律」(空調的功+損耗功=電做工);應該按如下:空調做的功即製冷量+電做功=室外機放的熱。所以空調能耗比一定大於1。

7樓:冬秋曲

製冷量的瓦和電功率的瓦好樣不是一回事,我也說不太清楚,你把製冷量用大卡表示好像就明白了。就比如一個人吃了一碗飯,能行走10里路,這兩者之間這麼等同。

8樓:匿名使用者

概念搞錯了,空調的原理也搞錯了。看看別人的回答

9樓:匿名使用者

製冷空調原理:

1.壓縮機使氣體變成高溫高壓---2.冷卻(氣體常溫高壓)---3.降壓(同時降溫,pv=rt)---4.輸出能量

為什麼大於1,能耗比=熱能(步驟4)/電能,但是在整個過程中進入空調系統的能量不單單只是電能,步驟2,冷卻過程與外界有能量交換,單實際上並沒有算在能耗比裡面,能耗比只是看想要的能量/付出的能量

400A漏可以起180kw電機為什麼跳閘?

正常負荷不會跳閘,超負荷才會,而且超負荷只是跳閘的原因之一,跳閘原因根據不同斷路器間的原因有3種。斷路器有兩種,普通斷路器和漏電斷路器。普通斷路器只在電路超負荷或短路時跳閘,而漏電斷路器比普通斷路器多了個漏電跳閘功能。拿我家的漏電斷路器做個例子。昨天廣州大雨,結果室外監控漏電跳閘了。從圖中可以看到,...

蚯蚓為什麼可以1分為,蚯蚓為什麼可以1分為

捨不得當戀人 蚯蚓這種再生能力很複雜。蚯蚓是一種低等環節動物,生得有頭有尾,有口腔 胃 腸 身體是由兩條兩頭尖的管子套在一起組成的。外面的一層是一環一環連起來的體壁,其中有許多由中胚層細胞組成的肌肉系統。體內有一條消化道,從頭至尾貫穿在一層層的隔膜中間。在內外兩層管之間,充滿體腔液,在每一隔膜的腹面...

JS函式為什麼沒有輸入引數也可以使用

setting.asyncurl setasyncurl 這句 把setasyncurl函式指標賦予了setting.asyncurl,也就是說呼叫setting.asyncurl treenode 等於 setasyncurl treenode 再看這句 ztree1 treedemo ztr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