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google來踩場
在日常生活中,一個人是否健康通常採用「體質」和「健康」兩個詞來表達衡量的,那就說明體質和健康之間有著一定的聯絡,才能對人體是否健康作出一個統一的回答。
隨著社會的進步,科學技術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學生體質健康得到了改善,但與此同時,學生的體能素質,如肺活量明顯下降,肥胖明顯增多,近視眼患病率仍居高不下,這些現象表明,體質與健康作為我們追求的目標和學校體育改革的新方向和新思路,是值得我們關注的問題。
1 、體質的概念及評價指標
體質是人體的質量,是在遺傳性和獲得性的基礎上表現出來的人體形態結構、生理功能和心理素質的綜合的、相對穩定的特徵。人體的形態結構、生理功能、身體素質、運動能力、心理狀況及對內外環境的適應能力,是構成體質不可分割的五個重要因素,五者相互依存、相互影響、相互制約,其中身體形態結構是物質基礎,生理功能、體能和心理條件是體質的主、客觀表現,對內外環境的適應能力是體質的綜合反應。因為一定的形態結構,必然表現為一定的生理功能,體能又是各器官系統的機能能力在人體運動過程中的客觀反映;發展和提高機能的過程,又會相應地引起機體一系列的形態結構、生理功能的變化,而伴隨著形態結構、生理功能的變化及體能的發展提高,又會產生一定的心理過程和個性心理特徵,從而促進人的心理髮展。
所以在評價體質時,除形態指標受先天性遺傳因素影響較大之外,機能指標、素質和運動能力指標以及心理指標都是靠後天獲得因素影響,也就是說體育鍛煉能夠改變體質的可能性最大。
2、 健康的概念及評價指標
健康是每一個人所追求的目標,不同時期的人們對健康的含義有不同解釋。古老的健康常以是否有病作為分界線,有病為不健康,無病則為健康。現代人對健康的概念是根據醫學模式、生物醫學模式發展成為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提出來的。
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給健康下的定義是:「健康不僅是沒有疾病或不虛弱,而是身體上、精神上和社會適應方面的完滿狀態。」它把人體健康同生物的、心理的和社會的關係聯絡在一起認識,明確提出健康的內涵應該是體格的、心理的和社會適應能力的良好狀態,也就是說一個人只有在身體、心理、社會適應等方面保持良好的狀態,才算得上是健康的人。
由此可見,我們應關注自己健康的同時,還要努力保持良好的自我感覺的心理狀態,並與他人友好相處,你才會精力充沛、樂觀開朗,才能健康地學習和生活,也就是說評價一個人的健康要用身體健康、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能力三種指標加以綜合評價。
3 、體質與健康的關係
綜上所述,體質和健康都涉及到人體的形態發育、生理機能、運動能力和心理狀況及對社會(包括人際關係)的適應能力等方面,說明它們之間既有所不同,又有所聯絡。體質是生命活動的最基本要素,也是健康的物質基礎。從研究角度看,體質側重於體格、體型、身體素質、運動能力等,而健康則側重於研究人體的心、肝、脾、肺、腎及血管組織結構和生理功能的疾病、異常和死亡。
體質是從「外觀」上研究人體,健康是從「內部」研究人體。體質是人體的質量,健康則是體質狀況的反應和表現,所以在評價體質和健康狀況時,有些指標很難說成是純屬檢測體質的指標,另一些指標也很難說成純屬健康檢查的指標。
一個人的身體總是處在不斷髮展的過程中,生老、病衰是人生的必然規律,誰也阻擋不了。各種不同年齡的人,實行「健康投資」和「健康儲蓄」是增強體質、延緩衰老、促進健康,獲得高質量的工作和生活品位和獲得長壽最積極有效的途徑,而堅持體育鍛煉,最重要的有三點:①要從小抓起,同時確保每天一小時的體育活動;②打好基礎,培養終身體育習慣,實施《全民健康計劃綱要》;③體育工作者,要改進教學方法,加強體能練習。
在教學中,瞭解學生的體質狀況,有針對性地、科學地制訂體育教學計劃,指導體育教學工作,開展體育活動,不斷提高學生體育素質。
2樓:
這裡有篇資料,你看下,行不
健身和健康的關係,運動與健康的關係是什麼啊?
我叫林錫河 2008年,美國體力活動指南顧問委員會專家小組提出了體力活動有益於健康的兩個重要結論,分別為 1 主要的健康獲益可通過每天或每週幾天進行中等量的體力活動獲得。2 增加體力活動量可獲得更多的健康獲益。進行規律的體力活動,並堅持更長時間和 或更劇烈的體力活動將比體力活動較少者獲得更顯著的健康...
求助指甲與健康的關係!
關鍵的一點,看你身體的氣血能量是不是充足!如果只有大手指有健康圈,說明你身體的氣血能量不足,平時晚上把6 12點之間的睡眠時間都丟德差不多了,失去了身體補充氣血能量的睡眠時間段。正常人在這個時間段每天應該需要睡眠70分鐘才能達到身體的氣血能量平衡,你每天把這70分鐘的睡眠時間都丟掉,你們身體的氣血能...
體育運動與降的關係,體育運動與健康的關係
機哈 體育鍛煉有助於身體健康,這己為許多人所熟知。當孩子體弱多病 身體狀況不佳時,除服藥打針外,家長通常會考慮讓其通過身體活動來增強體質 恢復健康。然而,當孩子在學習或生活中遭受挫折情緒長期低沉學習逐漸下降,或患有明顯的心理疾病時,卻很少會想到通過體育鍛煉來改善情緒,消除心理問題,提高學習效率。迄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