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俯臥挺直身體,向前伸直雙臂,稍微抬起頭部
儘可能向前伸展雙臂,儘量伸展雙腳,每次伸展,然後慢慢放鬆。這個動作有效帶動全身肌肉,反覆幾次能是身體放鬆,達到更好的補腎效果。
初練馬步的方法
2樓:小土聊汽車
兩腿平行開立,兩腳間距離三個腳掌的長度,然後下蹲,腳尖平行向前,勿外撇。兩膝向外撐,膝蓋不能超過腳尖,大腿與地面平行。同時胯向前內收,臀部勿突出。
這樣能使襠成圓弧形,俗稱圓襠。含胸拔背,勿挺胸,胸要平,背要圓。兩手可環抱胸前,如抱球狀。虛靈頂勁,頭往上頂,頭頂如被一根線懸住。
這就是馬步的基本要求。初時不易站久,能站5分鐘已屬不錯,但貴在堅持,能站半小時已算有所成就了。
馬步一般不需要意守丹田,時間長了自然會氣聚丹田。單腳馬步是雙腳馬步功夫純熟之後自然能達到的功夫階段,是練功的成果。反過來說,雙腳馬步沒有站好的話是不可能會單腳馬步的。
這是扎馬步的階段,也就是功夫的層次。
3樓:adonis重新整理
樓上幾位之觀理實乃現代馬步之簡要,卻未含內家獨蘊之精華。一動不動的站下去,只會站得腰肌勞損。馬步,馬步,重要的是一個馬字,要站出個馬來。
樓樓看見過人騎馬吧,人縱馬奔騰,身體隨著馬一起一伏。馬步,是先賢從騎馬中領悟到的拳術根基和要法,所以站著的時候,也要站得一起一伏,憑空站出匹馬來。
人縱馬奔騰,那個起伏的勁兒是藉助馬的,所以出不了功夫,但是在平地上就不同了,你的起伏勁兒,等於是把馬融入了身體。你一動不動的站著,身體重心全放在膝蓋上,蹲久了,膝蓋肯定要出問題。
蹲一定要勁先到腳掌,起的時候,腳底五指要學雞爪一樣死死摳在地上,五個腳指一摳,就牽動了小腿的骨頭和肌肉,膝蓋自然挺起來,膝蓋一挺,大腿一繃緊,提腰,收腹。這是起勁。
伏下的勁,你腳掌要鴨和鵝,腳蹼,五指都要鬆開。這樣膝蓋一鬆,大腿松,腰坐,腹鼓。
就在這輕微的起伏之間,不停的轉換全身的重心,就好像微風吹水波翻浪一樣。這樣才能不使重心老落在一個地方造成身體損傷。起伏的幅度不要大,就是腳指一寸的距離。
你一起一伏,始終要把這一寸距離的勁蹲精確了。越精確越好。
這還只是下盤,上盤的頭還要凌空虛頂。所謂起伏蹲身若奔馬,凌空虛頂形神開。便是如此了。若尚有不明之處,亦可問我。
這個馬步是最基本也是最精深的樁法及拳術,如果你能領悟入門是矣,切莫獨自探索,如果有機緣的話,最好找個師傅手把手教你。自己練會出問題的。
4樓:時尚衣櫃
1正確姿勢;兩腳步左右開立約為腳步長三倍,腳尖正對前方,屈膝半蹲,大腿接近水平。
這個動作是套路中最常用的步型之一,主要是練習下肢的腿部力量,在練習過程中注意雙膝不要超過腳尖,避免膝蓋承受過的壓力,上身要保持正直,特別是脊柱保持端正,頭微頂,一是符合人體解剖學,二是符合中醫的任督二脈的走向。
5樓:天若有情
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大腿蹲平 兩腳腳尖內扣 膝蓋外擺 雙手陳直 這樣你能蹲幾分鐘就很厲害了。
具體練習馬步樁功的方法和步驟 20
洪拳說的銅橋鐵馬怎麼練,基礎功怎麼做?
6樓:great搬磚的手
銅橋鐵馬指的就是外家拳中的馬步功夫,傳統武術講究下盤要穩,腳下生根,這樣在交戰中才能不輕易被對方打倒。這是基本功,沒有什麼訣竅,只能日復一日的堅持練習,站樁啊,扎馬步啊。
7樓:助人為樂幫幫幫
扎馬步,就慢慢練唄,學有所成了,就不要用凳子了,只要能扎兩個小時左右,下盤就非常穩了,就是紮好馬步讓別人推你都不會倒。
8樓:城裡娃腦
銅鐵比喻堅硬如銅鐵,橋指橋手,是整個上肢包括肩都是橋,鐵馬比喻紮下馬步如同打鐵樁入地一般堅固!銅橋比比喻手臂如銅柱般堅硬!整個南拳系統都是這個要求!
不只有洪拳,當然詠春女人拳除外!
練功扎馬步會傷膝蓋嗎 10
9樓:呼阿優
正確的蹲馬步是不會傷害膝蓋的。
方法如下:1、身體站直,雙腿分開一段距離,不要太寬,太寬會導致重心過低,不利於接下去的動作,不要太窄,太窄會導致重心過高,起不到**的作用,與肩膀寬度差不多即可,雙手自然放在大腿兩側,蹲馬步的動作準備好了。
2、抬起雙手,把手伸直與肩同樣高度,伸直雙手既可以拉伸身體兩側的肌肉,也為接下去的動作做好安全準備,以防蹲下去時候重心不穩,身體往後仰摔倒。
3、身體慢慢往下蹲,蹲的時候速度要適中,不要太快也不要太慢,太快容易導致重心不穩,身體往後仰。蹲的高度也要適中,蹲得太低會將重心移到膝蓋及以下,增加了膝蓋的負擔,也不要蹲的太高,蹲的太高起不到燃燒大腿脂肪,減脂去脂的作用。
10樓:匿名使用者
如果上來就搞長時間和大負荷,的確會傷害身體,開始角度不要太大,以姿勢標準,但自己感到可以承受為好。
任何一種練習身體的方法,都要求要正確,不正確必然會傷身。
另外要考慮自身體重,我的體重是比較大的,所以平時配合游泳,兩者互相促進,這樣感覺就好的多。
扎馬主要是體會力道,要逐漸平衡兩腳兩腿的力,慢慢達到一種自然。
突破這關,就很容易往下練習。
就我個人的感覺來說,扎馬是練功技法裡面對身體好處最全面,而且最不容易造成傷害的。
為什麼要練馬步?
11樓:黃明昊的原配夫人
下盤穩是一個方面,馬步外在可以鍛鍊腿部肌肉,內在讓氣往下沉,重心下移。
但馬步真正的意義是一種樁功,鍛鍊的是全身的筋骨,平常用不到的小肌肉群(比如後背,腰胯),全身的協調性。練習久了人就變成一個大氣球或者大彈簧,腳下發力就很快傳導到身體其他需要進行打擊的部位。
普通人身體協調性差,習慣部分肌肉發力,練習馬步能改變這些習慣。練好了才去連套路招式才有意思,否則只是架子。
樁功內家外家都有,馬步可能偏南拳外家。
請問在練習蹲馬步時,每天每週練習多長時間為宜?
12樓:傾聽什麼是愛
馬步鍛鍊一定的腿部力量,武術基本的步法包括馬步了。
每天馬步練習不要過多,10多分鐘就可以,先蹲標準在談力量。10分鐘,分3組做,每組3分鐘。
增加腿力量,可以做,蛙跳,蹲跳起,都很好。別單一蹲馬步。做不同的東西,對腿部力量會起到不同的作用。
13樓:匿名使用者
居說古人要練到汗水滴滿一碗。
扎馬步鍛鍊什麼的?什麼是標準姿勢?
14樓:三界大亨
扎馬步是許多門派的根基功夫,各派的馬步大同小異,站馬步樁主要有兩個目的,一是練腿力,二是練內功。站樁就是聚氣。
練法:第一步:雙腳外開15度,與肩膀寬度相同,然後微微蹲下。
為什麼要外開?因為人的股骨是外旋15度的。這種位置,是最不違揹人體生理的動作。
眼前看,脖子貼衣服領子(頂頭懸),穿一件上衣,做到衣服輕輕貼後背(身體中正),肩胛骨的肌肉向四面微微拉開(拔背),這樣胸廓自然既開展又形成一個很小的內弧(含胸),意想腋下夾個熱饅頭,肘部吊一個10克的天平砝碼或者一個空墨水瓶(墜肘),不許聳肩(沉肩)。這樣站好,用鼻子慢慢呼吸。這樣就覺得兩肋和腹部都有充實感覺(氣沉丹田,這是自然做到的,不要管氣)。
雙手環抱胸前,手心向內,掌指相對。
這樣練習一段時間。這是訓練身體各部在武術中應該保證的位置。
第二步:雙腳尖開始轉向前。這樣是為獲得一個扭動的勁力。
但是腳尖雖向前,膝蓋仍需要對前,這樣形成一個微微的扭轉,從而獲得一個力。這是首先在這個基礎上加上一點用力。這個力是腿上的力,體會到這個力,步法、轉身就都有了。
——這是什麼?內家拳的渾元樁!
第三步:重心下移,逐漸蹲深。這是為獲得向下的力。
這時,腿上除有腳尖和膝蓋的一對力外,又出現了向下的力,這是身體的重力。為克服這個重力,重心放在湧泉,並在身體正中(這兩句不知說明白沒有?不好懂),這樣膝蓋和腳腕獲得一個向上的力來保持自己不坐到地上。
這是第二個力。體會到這個力,彈腿、跳躍和千斤墜就都有了。
第四步,雙腳開大,達到自己兩腳直到三腳寬。這樣又獲得一個力,是外展的力。為克服這種力,小腿大腿肌肉開始工作,產生一個反力獲得身體的平衡。體會到這對力,橫踹、分踢、勾踢就都有了。
第五步,雙手由環抱變成平擺,手心向下。——這是什麼?外家拳的四平馬!
已經擺好。手上經過環抱,已經練出了繃勁這個繃勁是。手向內抱,腋向外頂的力,從第二步就可以練了。
體會了這個力,直拳、翻拳、擺拳、勾拳就不費勁了。當手變成平擺後,出現了肩要把肘送出去,可肘還要墜下來保證手臂水平的一對力,這個力是練肘上力的,體會到這個力,擺肘、頂肘就不費勁了。
15樓:匿名使用者
拳種不一樣,馬步也不一樣(據我所知有兩種),不過鍛鍊目的是一樣的,都講求練出腿部力量。而且我知道的馬步都是寧願內扣,不願外撇的,膝蓋都要往外,這就是一個難點(腳往內,膝蓋卻往外,唉~)。大腿最好要與地面平行。
16樓:匿名使用者
腿彎曲60°上身呈直,雙臂彎曲90°
17樓:匿名使用者
就是練習腿部力量的,基本功。
18樓:愛生說笑
扎馬步教程,教你正確扎馬步。
溫州滷味熟食配方哪裡好?溫州燒滷的滷水怎樣調法
溫州滷味熟食的配方都是自家子研究的,你可以自己研究一下。溫州燒滷的滷水怎樣調法 滷汁的製作 主要調料是醬油 鹽 砂糖 黃酒色素,紅曲米,主要香料是 八角 丁香 桂皮 山奈 小茴香 蘋果 香味 香草 花椒 白芷 陳皮 玉桂 草寇 肉果 片姜 沙仁 甘草 參黨等。第一次制滷要備有雞 豬骨 肉等 鮮味成分...
溫州人是怎樣過春節的,溫州人過春節的習俗
大學微積分 冬至吃湯圓冬至稱 至日 俗稱 冬節 這天早晨,家家戶戶都要吃湯圓或麻餈。湯圓的餡為甜糖或芝麻,也有鹹肉湯圓。而麻餈則要先把糯米炊熟,搗韌做成塊形,然後放在加糖的豆粉中滾動使之粘滿豆粉,即為麻餈,麻餈為冬至的點心,俗稱 擂麻餈 搗年糕也叫 搗糖糕 用糯米摻些秈米,加上紅糖或白糖,蒸熟,放在...
等溫過程的功是怎樣的
在整個等溫過程中,熱量的傳遞使系統與其外界處於熱平衡狀態。系統溫度不變,系統內能不變。溫度是熱力狀態學函式,狀態函式的變化值只取決於系統的始態和終態,與中間變化過程無關。等溫過程例如,與恆溫箱接觸的一個氣筒,可用一活塞對它緩慢地壓縮,所做的功表現為流進容器內使氣體的溫度保持不變的能量。蓄電池在室溫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