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小魚兒愛遊戲
通常三伏天都是在7月中下旬到八月上旬這個時間段,不會差很多。
初伏時間表:7月16日(星期六)至7月25日(星期一),總共十天。
中伏時間表:7月16日(星期二)至8月14日(星期日),總共二十天。
末伏時間表:8月15日(星期一)至8月25日(星期四)出伏,總共十天。
三伏天注意事項
在三伏天裡,要多開窗戶通風透氣,室內空氣不流通的話,會讓人心緒不寧,頭腦昏漲。要適當地開窗通風,保持屋裡面的空氣流通。很多人都喜歡夏天呆在空調房裡面,但其實一直這樣對於身體並不好。
空調最好設定定時,不要一整天都開著,長期呆在空調房裡,空氣質素很差,對於身體是非常不好的。三伏天裡固然炎熱,但是還是要適當地呼吸新鮮空氣。
三伏天是幾月幾號
2樓:暴走愛教育
2021年的初伏開始於7月11日,到8月19號結束,總共是四十天
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熱、潮溼、悶熱的日子。所謂的「三伏天」是指農曆的「三伏天」,這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伏」的意思是天氣太熱,不能移動。
但是三伏天被稱為「伏」,因為還有很多寒冷的因素。三府是中原地區一年中最熱的三四十天。三福是根據農曆計算的,大約在公曆的7月中下旬到8月上旬。
入伏天氣變熱的原因:
一年中三伏天是最熱的,入伏之後,天氣會慢慢變熱,到中伏最熱,到末伏氣溫慢慢下降。 一旦入伏後,地表的溼度會越來越大,吸收的熱量自然會變多,而散發的熱量又比較少,所以地表的熱量會逐漸累積,天氣就會越來越熱。
在初伏、中伏和三伏之中,最熱的時候自然就是中伏。另外夏天比較愛下雨,相對於幹空氣來說,水的熱容量會更大,所以天氣會顯得更加悶熱。
3樓:電子科技a導航
2022年三伏天從7月16日開始,8月24日結束,歷時40天。
初伏:2022年7月16日~2022年7月25日,總共持續10天;中伏:2022年7月26日~2022年8月14日,總共持續20天;末伏:
2022年8月15日~2022年8月24日,總共持續10天。
所謂的「三伏」,就是初伏、中伏、末伏的統稱,這是一年中最熱、最潮溼的時間段。初伏固定為10天,末伏也固定為10,而中伏可能是10天,也可能是20天,因此三伏天總共持續30天或者40天。
夏至日太陽直射北迴歸線,北半球在這一天白晝時間最長,因此很多人認為夏至日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夏至後雖然白天漸短、黑夜漸長,但是白晝時長依然大於黑夜,地面所吸收的熱量大於所散發的熱量,地面吸收的熱量還在不斷積累,到了三伏天地面積累的熱量達到最大,因此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
此外,由於三伏天主要吹東南風和西南風,來自海洋的大量潮溼空氣不斷吹往陸地,地面會非常潮溼,水的比熱容大,可以吸收大量的熱量,這進一步提公升了地面溫度,因此人會感到很悶熱。
三伏天的來歷,三伏天的由來
武君建 三伏是中國農曆中一段特殊的時期,是初伏 中伏 末伏的統稱。三伏約在西曆的6月到9月之間,是中國在農曆年中天氣最熱的時期。一年中初伏 末伏各10天,中伏在不同的年份為10或20天。以下 介紹三伏 名稱 另稱 介紹 初伏 頭伏 夏至1後第三個庚日2起到第四個庚日前一天的一段日子。第三個庚日為入伏...
三伏天的由來,三伏天的來歷
三伏天是按照我國古代的 干支紀日法 確定的。每年夏至以後第三個庚日 指干支紀日中帶有 庚 字的日子 為初伏,第四個庚日為中伏,立秋後第一個庚日為末伏,合起來稱為三伏。按陽曆計算則出現在7月中旬到8月中旬。此時我國大部地區是一年中最熱的時節。俗話說 冷在三九,熱在三伏 7月7日節氣是小暑,古籍 群芳譜...
三伏天是怎麼定義的,三伏天是怎麼算的?
三伏天出現在小暑與立秋之間,一年當中最熱的一段時間。三伏天是怎麼定義的 三伏天是按照我國古代的 干支紀日法 確定的。每年夏至以後第三個庚日 指干支紀日中帶有 庚 字的日子 為初伏,第四個庚日為中伏,立秋後第一個庚日為末伏,合起來稱為三伏。按陽曆計算則出現在7月中旬到8月中旬。此時我國大部地區是一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