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荀子第二·修身
見善,修然必以自存也。見不善,〔忄秋〕然必以自省也。善在身,介然必以
自好也。不善在身也,災然必以自惡也。故非我而當者,吾師也。是我而當者,吾
友也。諂諛我者,吾賊也。故君子隆師而親友,以致惡其賊;好善無厭,受諫而能
誡,雖欲無進,得乎哉!小人反是,致亂,而惡人之非己也;致不肖,而欲人之賢
己也。心如虎狼,行如禽獸,又惡人之賊己也。諂諛者親,諫爭者疏;修正為笑,
至忠為賊,雖欲無滅亡,得乎哉!詩曰:“嗡嗡□□(上“此”下“口”),亦孔
之哀。謀之其臧,則具是違。謀之不臧,則具是依。”此之謂也。
扁善之度,以治氣養生,則後彭祖;以修身自名,則配堯禹。宜於時通,利以
處窮,禮信是也。凡用血氣、志意、知慮,由禮則治通,不由禮則勃亂提慢。食飲
、衣服、居處、動靜,由禮則和節,不由禮則觸陷生疾。容貌、態度、進退、趨行
,由禮則雅,不由禮則夷固僻違,庸眾而野。故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
家無禮則不寧。詩曰:“禮儀卒度,笑語卒獲。”此之謂也。
以善先人者謂之教,以善和人者謂之順。以不善先人者謂之諂,以不善和人者
謂之諛。是是非非謂之知,非是是非謂之愚。傷良曰讒,害良曰賊。是謂是非謂非
曰直。竊貨曰盜,匿行曰詐,易言曰誕。趣舍無定謂之無常,保利非義謂之至賊。
多聞曰博,少聞曰淺。多見曰閒,少見曰陋。難進曰提,易忘曰漏。少而理曰治,
多而亂曰〔禾毛〕。
治氣養心之術,血氣剛強,則柔之以調和。知慮漸深,則一之以易良。勇膽猛
戾,則輔之以道順。齊給便利,則節之以動止。狹隘褊小,則廓之以廣大。卑溼重
遲貪利,則抗之以高志。庸眾駑散,則劫之以師友。怠慢〔亻票〕棄,則照之以禍
災。愚款端愨,則合之以禮樂,通之以思索。凡治氣養心之術,莫徑由禮,莫要得
師,莫神一好。夫是之謂治氣養心之術也。
志意修則驕富貴矣,道義重則輕王公矣,內省則外物輕矣。傳曰:“君子役物
,小人役於物。”此之謂也。身勞而心安,為之。利少而義多,為之。事亂君而通
,不如事窮君而順焉。故良農不為水旱不耕,良賈不為折閱不市。士君子不為貧窮
怠乎道。
體恭敬而心忠信,術禮義而情愛人,橫行天下,雖困四夷,人莫不貴。勞苦之
事則爭先,饒樂之事則能讓,端愨誠信,拘守而詳,橫行天下,雖困四夷,人莫不
任。體倨固而心執詐,術順墨而精雜汙,橫行天下,雖達四方,人莫不賤。勞苦之
事則偷儒轉脫,饒樂之事則佞兌而不曲,辟違而不愨,程役而不錄,橫行天下,歲
達四方,人莫不棄。
行而供冀,非漬沼也。行而俯項,非擊戾也。偶視而先俯,非恐懼也。然夫士
欲獨修其身,不以得罪於比俗之人也。
夫驥一日而千里,駑馬十駕則亦及之矣。將以窮無窮逐無極與?其折骨絕筋終
身不可以相及也。將有所止之,則千里雖遠,亦或遲或速或先或後,胡為乎其不可
以相及也。不識步道者將以窮無窮逐無極與?意亦有所止之與?夫堅白、同異、有
厚無厚之察,非不察也,然而君子不辯,止之也。倚魁之行,非不難也,然而君子
不行,止之也。故學曰:遲彼止而待我,我行而就之,則亦或遲或速或先或後,胡
為乎其不可以同至也。故跬步而不休,跛龜千里。累土而不輟,丘山崇成。厭其源
,開其瀆,江河可竭。一進一退,一左一右,六驥不致。彼人之才性之相縣也,豈
若跛龜之與六驥足哉!然而跛龜致之,六驥不致,是無它故焉,或為之或不為之耳
。道雖邇,不行不至。事雖小,不為不成。其為人也多暇日者,其出入不遠矣。
好法而行,士也。篤志而禮,君子也。齊明而不竭,聖人也。
人無法則倀倀然,有法而無志其義則渠渠然,依乎法而又深其類然後溫溫然。
禮者,所以正身也。師者,所以正禮也。無禮,何以正身。吾師,吾安知禮之
為是也。禮然而然,則是情安禮也。師云而云,則是知若師也。情安禮,知若師,
則是聖人也。故非禮,是無法也。非師,是無師也。不是師法,而好自用,譬之是
猶以盲辨色,以聾辨聲也,舍亂妄無為也。故學也者,禮法也。夫師以身為正儀,
而貴自安者也。詩云:“不識不知,順帝之則。”此之謂也。
端愨順弟,則可謂善少者矣。加好學遜敏焉,則有鈞無上,可以為君子者矣。
偷儒憚事,無廉恥而嗜乎飲食,則可謂惡少者矣。加蕩悍而不順,險賊而不弟焉,
則可謂不詳少者矣。雖陷刑戮可也。
老老,而壯者歸焉。不窮窮,而通者積焉。行乎冥冥而施乎無報,而賢不肖一
焉。人有此三行,雖有大過,天其不遂乎。
君子之求利也略,其遠思也早,其避辱也懼,其行道理也勇。
君子貧窮而志廣,富貴而體恭,安燕而血氣不惰,勞倦而容貌不枯,怒不過奪
,喜不過予。君子貧窮而志廣,隆仁也。富貴而體恭,殺勢也。安燕而血氣不惰,
柬理也。勞倦而容貌不枯,好交也。怒不過奪,喜不過予,是法勝私也。書曰:“
無有作好,遵王之道。無有作惡,遵王之路。”此言君子之能以公義勝私慾也。參考資料:荀子第二·修身
2樓:匿名使用者
君子行不貴苟難,說不貴苟察,名不貴苟傳,唯其當之為貴。[1](《不苟》)
公生明[2],偏生暗[3],端愨生通[4],詐偽生塞[5],誠信生神[6],夸誕生惑[7]。此六生者,君子慎之,而禹桀所以分也[8]。(《不苟》)
【註釋】
[1]這句大意是說,身為君子,在採取行動、發表言論和對待自己的名聲時都要有慎重的態度,不可隨便苟且。貴:前三個“貴”用如動詞,作“以……為貴”解,第四個“貴”作“可貴”解。
苟:苟且,隨便。說:
言論,學說。當:恰當,指合乎禮義。
[2]公生明:公正就政治清明。公:公正。生:產生。明:光明。
[3]偏生暗:偏私就政治黑暗。偏:不正,偏斜。
[4]端:正直。愨(què):謹敬。通:溝通。
[5]詐偽:欺騙,偽裝。塞:堵塞。
[6]誠信:至誠守信。神:神明。
[7]夸誕:矜誇妄誕。惑:貪惑。
[8]慎:謹慎。禹:大禹,夏的開國君主,賢君的典範。桀(jié):夏的末代君主,暴君的典型。分:區分。
急求一篇不超過400字的《勸學》(荀子)讀後感
急求6篇文言文(內容儘量短些)還有翻譯。
急求一寫關於荀子勸學的問題,簡單一點,別忘了幫我寫上答案。
3樓:劍聖
國學經典與教育之《荀子》讀書筆記
荀子是戰國後期著名的學者和政論家,從他的著作中我們深深體會到:
一、“性惡論”及教育作用
荀子提出“性惡論”,充分肯定和強調了教育的作用,促進了教育理論的發展。
荀子認為人的本性都是好利疾惡的,人並不存在仁義禮智等先天品質,如任其發展而不加節制,必然導致社會動亂。那麼,人之善從何而來?荀子認為,人之所以能為善,全靠後天的努力,需要發揮教育的作用。
荀子強調教育的重要意義,學習是人的成長的決定因素,任何人只要肯努力,經過長期的教育,就可以改變人的本性。荀子否定道德先驗論,肯定人之善是後天環境與教育的產物,論述了環境對人成長的作用,強調人的主觀努力,具有樸素的唯物主義因素。
荀子重視教育的社會作用,認為它能夠統一思想,統一行動,使兵勁城固,國富民強。
二、培養“大儒”的教育目的
在荀子看來,教育目的是培養由士、君子到聖人的各種治術人才。自如地應付新事物、新問題,能有效治理好國家,教育應當以培養大儒為理想目標。
三、以儒經為教育內容
荀子重視《詩》、《書》、《禮》、《樂》、《春秋》等儒家經典的傳播。
四、注重“積”“漸”,“虛壹而靜”,“聞見知行”的教學思想
荀子認為教育是“化性起偽”的過程,是不斷地積累知識、道德的過程,因此,在教學思想上,與孟子“內求”的思路相反,他更強調“外鑠”。在學與思的關係上,更側重於“學”。其教學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注重“積”“漸”
荀子認為通過教育可以改變自己的惡性,從而成為君子乃至聖人,但事實上並非所有的人都能成為君子,因而人性是隨著環境和教育而向多種途徑發展變化的,其關鍵在於人本身的主觀努力,這就是所說的“積”。在荀子看來,無論是知識還是道德,都是由於積累而成的。知識和道德是一個不斷積累和提高的過程。
荀子在重視主觀上“積”的同時,還重視環境對人的發展的影響,這就是他所說的“漸”。通過主觀的“積”和環境的“漸”,能夠使人的本性發生根本的變化。
2.聞、見、知、行結合的教學認識過程
荀子把教學或學習過程具體化為聞、見、知、行四個環節,並把行為看作是最終目標。學習中階段與過程的統一,學習的初級階段必然向高階階段發展,而高階階段又依賴於低階階段,聞、見、知、行每個階段帶有充分的意義,由此構成一個完整的學習過程。
聞、見是學習的起點、基礎,也是知識的**。人的學習開始通過耳、目、鼻、口、身等感官與外物的接觸,形成不同的感覺,又使進一步的學習活動成為可能。但聞見只能反映事物的一個方面,無法把握事物的整體與規律。
因此必須在此基礎上向“盡其禮”階段發展,即“知之”。
知的階段實際上是思維的過程。學習而善於運用思維功能去把握事物的本質與規律,就能自如地應付各種新事物。這實際上是一個由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過程。
然而,僅有理性認識而不去實行,雖有廣博的知識,也仍然不是終結,還存在更高水平的“知道”,即“行”。
行是學習必不可少的也是最高的階段,由學、思而得的知識還帶有假設的成分,是否切實可靠,唯有通過“行”才能得到驗證,只有這樣,“知”才能稱得上“明”。這是教與學不可違背的法則。荀子的學習過程論相當完整而系統,特別是比較正確地闡述了知行關係,具有辯證法的因素。
3.“虛壹而靜”,專心有恆
荀子教學特別重視對學習態度的培養,他把學習態度歸結為“虛壹而靜”,特別強調專心有恆。“虛”即虛心, “壹”即專心, “靜”即靜心。只有做到虛懷若谷、精神專注、頭腦清醒,學習才會更有效。
4.解蔽救偏 兼陳中衡
把所有事物都展示出來,擺列在一起,不偏執於某一事物和事物的某一方面,對事物做全面的、廣泛的比較、分析、綜合,擇其所是而棄其所非,以求如實地把握事物及其關係。
五、論教師的地位、作用、條件
荀子特別推崇教師的作用和地位,竭力倡導尊師。學生必須無條件地服從教師。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處於絕對的主導地位,對教學內容、方法、手段的選擇和採用起決定作用。
荀子認為,教師的作用和國家的前途命運相連。
荀子將教師視為治國之本,提高教師的地位,強調教師的作用,同時,對教師也提出了很嚴格的要求和很高的條件。要求教師一要有尊嚴有威信,二要有豐富的經驗和高尚的信仰,三要能循序漸進、不凌不亂地進行教學,四要能瞭解精細的道理而且能加以發揮。此外要有廣博的學識和高深的學問。
六、注重培養道德修養
一要長慮顧遠。二要積善成德。三要培養德操。荀子認為道德修養的最終目標在於培養德操。他要求一個人要養成不可動搖的意志和德操。
荀子的教育思想表現出一些新因素,他提出的“性惡論”引發教育“外鑠說”,他關於教育目的、教育內容、學習過程、教師地位與作用的闡發都頗有新意,予人啟發。
急求文言文婚慶賀詞,急求一篇文言文婚慶賀詞
問世間情為 何 物?直教人生死相許!曾經倉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祝福萬千八方來 馬家結綵喜滿堂 鴻雁成雙比翼飛 軍樂高奏賀鴛鴦 吳門佳麗貌若花 微笑盈盈做新娘 百年修得同船渡 年月未老恩愛長 好逑聲聲唱不盡 合手愛河踏碧浪 李樹桃花分外香,照天映水顯光芒。學者不能嘉期至,賀隨情意萬年長。望一對新...
求一小篇文言文翻譯,急求30篇短小文言文(越短越好),最好有譯文!!!!!!!!!
貞觀八年,皇甫 姓 德參 名 呈上奏章道 在洛陽修建東宮,勞民傷財。還有,現在地租收取得過分多。還有,現在的婦女喜歡梳高高的髮髻 這不是好風氣 這是受宮中女子的影響。以上3點,不應再這樣進行下去了。太宗發怒道 德參這個傢伙,要我們大唐不役使一個人,不收一斗租,宮裡的人沒有頭髮,才會心滿意足吧。急求3...
求文言文及其翻譯,要短的急3Q,求2篇文言文及其翻譯,要短的 急!!!!3Q
叻兔 陳太丘與友期 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捨去。去後乃至。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客問元方 尊君在不?答曰 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 非人哉!與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 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 對子罵父,則是無禮。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譯文 陳太丘跟一位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