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度量衡的標準是怎麼來的,度量衡制度的起源

時間 2021-08-30 09:19:41

1樓:匿名使用者

中國度量衡制度應該說秦代,秦始皇重大歷史貢獻之一就是統一全國度量衡

2樓:柳蜈

度量衡的發展大約始於原始社會末期。傳說黃帝「設五量」,「少昊同度量,調律呂」。度量衡單位最初都與人體相關:

「布手知尺,布指知寸」、「一手之盛謂之溢,兩手謂之掬」。這時的單位尚有因人而異的弊病。《史記·五帝本紀》:

「歲二月,東巡狩,至於岱宗,祡,望秩於山川。遂見東方君長,合時月正日,同律度量衡,脩五禮五玉三帛二生一死為摯,如五器,卒乃復。」《史記·夏本紀》中記載禹「身為度,稱以出」,則表明當時已經以名人為標準進行單位的統一,出現了最早的法定單位。

距今2023年前的大地灣仰韶晚期房f901中出土的一組陶質量具,是迄今為止,我國發現最早的量器。大地灣這套陶質古量器,出土於房f901的主室中(前堂);主要有泥質槽狀條形盤、夾細砂長柄麻花耳鏟形抄、泥質單環耳箕形抄、泥質帶蓋四把深腹罐等。其中條形盤的容積約為264.

3立方厘米;鏟形抄的自然盛穀物容積約為2650.7立方厘米;箕形抄的自然盛穀物容積約為5288.4立方厘米;四把深腹罐的容積約為26082.

1立方厘米。由此可以看出,除箕形抄是鏟形抄的二倍外,其餘三件的關係都是以十倍的遞增之數。為了與古代量具名稱相貼切,我們將在其相應容量的名稱上冠以升、鬥、斛之稱謂,即可稱為"條升、抄鬥、四把斛"等,另外,在大地灣仰韶早期遺蹟中出土的幾件骨匕和鏟形器上多見有等距離的圓點形鑽窩刻度,並在窩內塗有紅色顏料,它們應為當時測定某些東西長寬地尺度。

包括前述f901內所出的一組陶質量具在內,它們都是我國最早「度、量、衡」器的實物佐證;並將我國度量衡實物史提前了二三千年。同時,這些度量衡具的發現也為研究我國古代分配製度、度量衡史以及十進位制的起源等,提供了非常珍貴的實物資料。[2] 商代遺址出土有骨尺、牙尺,長度約合16釐米,與中等身材的人大拇指和食指伸開後的指端距離相當。

尺上的分寸刻劃採用十進位,它和青銅器一樣,反映了當時的生產和技術水平。

春秋戰國時期,群雄並立,各國度量衡大小不一。秦始皇統一全國後,推行「一法度衡石丈尺,車同軌 ,書同文字」(車同軌、書同文、錢同幣、幣同形、度同尺、權同衡、行同倫、一法度。),頒發統一度量衡詔書,制定了一套嚴格的管理制度,商代牙尺為中國2000多年封建社會的度量衡制奠定了基礎。

中國古代度量衡的發明者是,度量衡制度的起源

商鞅。中國古代度量衡與數學 物理 天文 律學 建築 冶煉等科學技術的發展起著相互促進的作用。商鞅為統一秦國度量衡而於公元前344年製造的標準量器銅方升上刻有 十六寸五分寸壹為升 用度量審其容。方升遺存至今。戰國時期齊國的一件標準量器慄氏量包括升 豆 三個容量單位。考工記 詳細記載了製作這件量器時冶煉...

在秦王沒有統一度量衡和文字的時候,地區與地區之間是如何交流的

筆削春秋 各地之間要麼使用雅語,要麼就是交流很少。春秋戰國時期,其實有一種官方語言,叫雅語。雅語就跟現在的普通話一樣。像比如說各國談判或者是商量什麼事情的時候,就會使用雅語。當然也會帶翻譯,肯定會有一些人是周遊於各國之間,然後能掌握各國的語言。就像咱們現在的小語種一樣,照樣有人會說。更何況是國家之間...

角的度量怎麼計算,角的度量怎麼求

根據1 60 1.65.5 25 30 65.5 25.5 40 2.88 36 20 44 88 20 36 44 108 80 109 20 3.124 34 62 48 123 94 62 48 123 62 94 48 61 46 4.15 27 3 49 20 2 45 81 24 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