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牧心未央
第一個看山是山指的是:初出茅廬,沒有什麼見解,也沒什麼知識,所以看山就是山。
第二個看山不是山指的是:通過不斷的修行,不斷的學習知識,有了見解,也有了感悟,所以看山不是山,山有千變萬化,看水也不是水,水有萬種風情,這當中夾雜了很多個人的情感與感悟。
第三個看山就是山指的是:修行到最後,明瞭心,也見了性,既然空了心,也就不再拘泥於任何,包括所謂的知識,所謂的情感,當做到心無所住,心也就不住於任何了,看山它就是山,看水它就是水了,因為它的本質就是山,就是水。
個人愚見,僅供參考吧。
2樓:傅英光
“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還是山”和“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說的是什麼,哪個境界更高?
前面一句“觀山論”講的是修行的三層境界:
第一階段,修行之初,六根不清,受“貪嗔痴慢疑”困擾,看事物受條條框框侷限,無法超脫表象,“看山只能是山”;
第二階段,修行有悟,自性覺醒,褪去世俗觀念束縛,看破本質,“一樹一菩提,看山不是山”;
第三階段,修行徹悟,大道至簡,返璞歸真,“看山仍然是山”,只是此時一切事物猶如遊戲般盡在“我心”掌控中,“諸法空相,相由心生”。
後面一個“偈子”講的是修行的感悟,描述的是佛學的至高境界——“空”。此句話大意是說:(你用身體比喻成的)所謂“菩提樹”,只是個“悟空、成佛”的象徵、意境,並不是真實存在人世間的,此為“人空”;(你用內心比喻成的)所謂“明鏡臺”,也只是個“自性圓滿”的象徵、意境,也並不是真實存在心中的,此為“法空”。
一切心中“空明”的觀照都只是一種虛幻的執念,放下執念,你才能求得究竟解脫,獲得“新生”。
正所謂:舍不為得,人法皆空,揭諦殊勝,究竟解脫。
這兩句話均源自佛教禪宗的大師。分別為青原行思大師和他的老師——禪宗六祖惠能大師。
從佛學術語來說,前一句是有關修行的“次第”論;後一句是有關“頓悟”的千古名偈。如果非要分個高下,前面那句“觀山論”因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眼界確實更開闊、更清晰一點,讓人“一覽眾山小”,“青出於藍勝於藍”;後面那句名偈就事論事,比較隱晦,讓局外人“雲裡霧裡,只緣身在此山中”,而且由於屬於較高階的“悟空”層次,令“受者”更難以進入實修。
“觀山論”出自禪宗史書《五燈會元》卷17《惟信》,原話為:“老僧三十年前未參禪時,見山是山,見水是水。及至後來,親見知識,有個入處,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
而今得個休歇處,依前見山只是山,見水只是水。”
這段話是摘自唐代禪宗大師青原行思大師的語錄。青原行思大師法號“行思”,是禪宗六祖惠能大師門下首座,後弘法于吉安市青原山淨居寺,也因此得“青原行思”稱號。行思大師為六祖下弘傳最盛的兩**嗣之一,受過六祖“醍醐傳法”,也被民間稱為“禪宗七祖”。
《五燈會元》彙輯了禪宗傳說的從過去七佛到唐、宋時期各派禪僧所留下的“機緣”和語錄。該書用“歷史故事”來描述佛學的方式,通俗易懂,膾炙人口,屬於“世俗諦”。至元明以來,禪學愛好者多收藏此書,此書續作者也大有人在。
“菩提本無樹”出自佛教經典《六祖壇經》中禪宗六祖惠能大師的一首偈子,屬於講述“空觀”的勝義諦。傳世版本的全句為:“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據說禪宗五祖弘忍大師為傳授衣缽,讓**們各作一首偈子。當時大師兄神秀首先寫下一句話:“身如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
大意為:“身心向佛,持戒自律,光明無垢,此為‘正見’”。惠能大師聽到別人吟誦神秀之偈後有所感悟,便讓人幫忙寫下“菩提本無樹”那首經典偈子。
大家看見惠能的偈子很是驚訝,認為比神秀的高明。五祖弘忍大師見狀怕惠能惹上是非,便擦掉文字,說“亦未見性”,平息了眾人的議論,待到夜深無人時才私會惠能,給其講授《金剛經》。當講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時,惠能豁然開悟,說了著名的五句話:
“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這五句話對應的“次第”境界便是“自性圓滿,看山還是山”。至此,五祖印證惠能已經開悟,將衣缽傳與惠能,即為禪宗第六代祖師。
從“次第”境界來看,“觀山論”要高一個境界;但按佛學傳承來說,經書便是“中心教義”,形式高於一切,後人的論述再優秀,也只是修行教義的心得、旁證。正如“上座部”(小乘)佛教裡真正的“佛”只有“佛陀”一個,“佛陀”的“聲聞乘”就是至高無上的存在,就算其他“阿羅漢”比“佛陀”高明,也只是對“聲聞乘”的發揚,而不是比個高低。而對於禪宗以及“大乘”佛法來說,就好比兩個人在吃同一鍋飯,本來沒有“好壞高低”分別的,但突然有人問“你們哪碗飯更好吃”,這是令人尷尬的,怎麼回答都是在“逼人造作”。
其實,修行者的目標境界都是一致的——成“佛”,得道不應分先後高低。修行方法道路放在不同場合,各有各的高明。所以兩句話沒有可比性,也不能比。
1、六祖惠能大師為了使佛教更適合漢地風土人情,決定只傳承古印度佛教的教化人的思想核心——“佛心”,而不照搬其修持戒律,從而開創了“漢地佛教”,又名“佛心宗”,即禪宗。六祖“傳法不傳衣”,菩提達摩一脈衣缽至此結束,而其佛法以另一種形式進行傳承。青原行思大師遵照六祖教諭,為了“佛學本土化”而“自立山門”弘法,成為“青原禪宗”祖師。
2、古印度佛教因對原始教義的理解不同,分為上部座(也稱聲聞乘、小乘)和大眾部(也稱菩薩乘、大乘),主要區別在於有無“菩提心”(度不度他人)。
從修持戒律上看,上座部修持“佛陀佛法”,認為佛陀是唯一“佛”,而他只是“人”,“佛陀”教誨不搞****,不講究燒香拜佛;而大眾部講菩薩道,擁有“普度眾生”的“菩提心”,講究唸佛是為了“明心見性”。
從實修來看,上座部只證到“人空”,就是“五蘊皆空”,而周圍物質世界是真實存在的;而大眾部要證到“人空、法空”,就是“我”是沒有的,“我”周圍的物質世界也是沒有的,“無我、無他”。
3、禪宗既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大乘”,也不是“小乘”,而實際上是古印度“大、小乘”佛法在“漢地本土化”的核心成果。禪宗修持和“大小乘”均有異,禪宗講成佛不是“西天如來佛”,而是“法身自在佛”,而且修智慧優先於修福德。我們平時習慣說“大乘禪宗”,不能簡單理解為禪宗是屬於古印度“大乘”定義,只能說禪宗主要汲取了古印度“大乘”佛法的成果。
3樓:布衣張
看山還是山。相如是,
菩提本無樹,性如是。
相如是,如是相,相是如。餘它,亦復如此。
人生的三重境界是啥意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
4樓:檀香透窗櫺
一、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從字面意思上解釋就是,看見山就認為是山,看見水就認為是水。我們在來到世界的最初都是處於這種境界,是人性最本真的時刻。
所謂的人之初,性本善,便是說的此時。處於這個境界的人一般是還不諳世事的少年,沒有經過大風大浪,沒有經歷難以言說的痛楚,沒有體會到生命中有些無法改變的無奈。
沒有被人欺騙,沒有被人下套,沒有領略到社會的黑暗面,沒有理由的選擇相信,認為懷疑是對別人的不尊重。
我們看過很多的偶像劇,其中讚揚的女主角一般都是處於這個境界,雖然是假的,但卻將這一時刻的性格詮釋的很好。如《海豚灣戀人》中的易天邊,在海邊成長,一心追求自己的**夢想,一心等待童年時的達達回來。如《天國的階梯》中的陶艾青,依然相信許願,喜歡動物,對人毫不設防。
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從字面上解釋就是,看見山覺得山不是山,看見水覺得水不是水。這是一般人在經歷一些事後對待人生的一個態度。
被人騙後,選擇了不再相信,戴著有色眼鏡看待身邊的人,看待社會,不願但又覺得必須懷疑。受傷害後選擇了自衛心理,不會大聲說出自己的想法。將自己的真性情隱藏在面具之下。
有些時候寧願忍著淚滴看著自己珍視的東西漸漸失去,也不願意說出自己原來在意,不願意讓人看見自己的脆弱。
這個時候的人最可悲,原本對世界充滿愛,對人熱情的心,漸漸被冷漠填充,不再相信,不在善良,不願再去付出。認為一切與人的交集都是功利化的,沒有人之初的善良,也沒有原本對夢想天真的執著。
三、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
一般處於這個境界的人都是經歷過很多事情後,看穿世事的人。
古代的隱士,如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陶淵明,以及一曲高山流水覓知音的伯牙,不屑於權勢的梅妻鶴子。
處在這種狀態的人看透了人生的各種無奈,瞭解了其中的辛苦,卻能夠脫離其中的苦楚,好似出淤泥而不染的蓮花,他們脫離了世俗的苦海,尋找到了自己人生的快樂。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這句佛語怕是他們淡然心態的最好寫照。一切毫不在意,萬事放下,不為世俗所苦,真正得到超脫。
擴充套件資料
王國維《人間詞話》中的三重境界:
第一境界: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涉世之初,懵懂彷徨。但志存高遠。對這個世界充滿好奇感。兒童少年還處在這個階段。他們閱歷有限,但是潮氣蓬勃。
學有所得,有所悟。想成為大學問者、大文學家、大成功者,最開始都是借鑑總結前人的經驗。是吸收的過程,是研究和創作的起點。
第二境界: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確定了人生奮鬥的方向之後,為了尋求真理或者追求自己的理想,我們就會廢寢忘食、夜以繼日的學習工作,就是再苦再累也無怨無悔。我們這些青壯年絕大部分處在這個階段。為了家庭事業在不停的忙碌奔波,從不埋怨。
可能經過長期的努力奮鬥仍一無所獲,正值困惑難以解脫之際,突然獲得成功的心情。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這是厚積薄發、功到自然成。乃恍然間由失望到願望達成的欣喜。
這是種很高也很難得境界。許多中老年人歷經世事沉浮,終究也就明白生活是怎麼回事,洞察世事,醒悟人生。
有所創,頓悟。有自己的看法,有種豁然開朗的感覺,發現並開闢出前人未曾得出的學問。
5樓:匿名使用者
這個是禪宗清遠行思形容自己參禪境界的吧。老實說,那種境界禪宗自己都說不可說,在哲學家看來是一種“我”與宇宙同一的最高狀態。記得亞歷士多徳就說過,確實有這樣一種狀態,一個人一輩子有一次領悟到,那就是奇蹟,已經就實現了最**值;兩次,不可能。
王國維那三句主要是偏重審美的境界,我覺得和清遠行思的有差別。這三種境界在齊克果看來,即審美,道德和宗教階段;尼采則稱其為,合群,沙漠,創造時期;迴歸禪宗,三句詩“落葉滿山空,何處尋芳跡”,“空山無人,水流花開”,“萬古長空,一朝風月”。
其實說簡單也簡單,這種境界說其實就是在回答哲學上那個終極問題“我是誰”。第一階段,你的狀態可稱之“有我”感覺手是你的,腳是你的,兜裡的錢也是你的。。。。。。所以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第二階段,可稱之“無我”,發現你原本以為是你的那些東西都是特定時空條件下才可以成立的“假象”,就像你兜裡的票子,來來去去,你就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了。
也許你會說,手腳還是你的啊,假如你出了事故,非得截肢,鋸下來不能用的手腳,你還覺得是你的嗎?第三境界,我就不才實在體會不到了,按我的導師說的,叫做“忘我”,就好比你每天用腳走路,那是種不自覺而自覺的狀態,不會走之前還要先考慮邁那條腿 ,自然而然,非想,非非想的狀態,故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但是這裡的第三狀態絕不是又回到第一種狀態的倒退,而是經歷了第二狀態後的超越。
菩提本無樹是什麼意思,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是什麼意思
菩提本無樹 明鏡亦非臺 菩提本非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染塵埃.少林六祖慧能偈語.菩提樹下是佛祖悟道的地方.菩提樹本來不是樹,明鏡臺也不是臺.本來什麼都沒有,怎麼能染上塵埃呢?慧能寫這個偈語之前北宗六祖神秀有偈語.身是菩提樹,心是明鏡臺.時時常拭免,不使染塵埃.慧能的主要是針對神秀的偈語說的...
菩提本無樹的下一句是什麼,菩提本無樹的下一句是什麼?
菩提本無樹 是我國佛教禪宗六祖惠能大師著名的四句偈中的一句,意在說明一切有為法皆如夢幻泡影,教人不要妄想執著,才能明心見性,自證菩提。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個是六祖惠能大師的一個四句偈 這是從神秀和惠能那兩個偈子引申出來。神秀說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疑物,何處染塵埃。是什麼意思
大圓餅子臉 這首詩是禪宗六祖慧能大師所造。此句詩的意思是講 萬法皆空 所反映的境界乃是眾生本就具足的,不生不滅,不染於外物的 真如空性 即 空寂靈明 之心。金剛經 雲 佛說佛法即非佛法,是名為佛法 菩提樹即非菩提,是名為菩提,明鏡臺即非明鏡臺,是名為明鏡臺,內心不執著於外在名相,空無一物,自然心中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