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臨風
「慎獨」是我國古代儒家創造出來的具有我國民族特色的自我修身方法。最先見於 《禮記·大學》和《禮記·中庸》。[編輯本段]《大學》中的慎獨 《大學》第一次出現慎獨一詞:
【原文】 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惡惡臭,如好好色,此之謂自謙。故君子必慎其獨也。
【譯文】 所謂使自己的意念誠實,就是說不要自己欺騙自己。就如同厭惡汙穢的氣味那樣(不要欺騙自己),就如同喜愛美麗的女子那樣(不要欺騙自己),這就叫做讓自己對自己滿意。所以君子(為了讓自己對自己滿意)就一定會獨自面對自己的內心。
【註解】1、「如惡惡臭,如好好色」是解釋前一句話的「毋自欺也」;2、慎獨,在這裡約等於捫心自問。如聶文濤博克:「孔子說的仁道,那是講給君子的。
而我,曾經放棄了很多次救助孩子的機會,因此不能再談什麼仁道。我今天所要做的,是人道,是追求做人的基本價值。換句話說,面對這些孩子,我能否捫心自問:
我還是一個人嗎?」。 《大學》第二次出現慎獨一詞:
【原文】 小人閒居為不善,無所不至。見君子而後厭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視己,如見其肺肝然,則何益矣。
此謂誠於中,形於外。故君子必慎獨也。 【譯文】那些沒有道德修養的人,在閒居獨處的時候,無論什麼壞事都做得出來。
當他們見到那些有道德修養的人,卻又躲躲藏藏企圖掩蓋他們所做的壞事。而裝出一付似乎做過好事的模樣,設法顯示自己的美德。每個人來看自己的時候,都像能看到肝肺一樣(直視內心),(自欺的結果只能是底氣不足),那麼(自欺)還有什麼用嗎?
這就叫做內心的真誠會直達外表,所以君子一定會真誠面對自己。 【註解】1、「人之視己」,這裡的人不是別人,而是每個人。每個人看自己的時候,都能看得很深,「如見其肺肝然」。
2、這裡講的是慎獨與真誠。 【原文】 曾子曰,「十目所視,十手所指,其嚴乎。」 富潤屋,德潤身。
心廣,體胖。故君子必誠其意。 【譯文】 曾子說:
「十隻眼睛看著,十隻手指著,這難道不令人畏懼嗎?!」 財富可以裝飾房屋,品德卻可以修養身心,使心胸寬廣而身體舒泰安康。所以,品德高尚的人一定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誠。
【道理 】 做人要發自內心的誠實,不能有半點虛偽,因為'人之視己,如見其肺肝然','十目所視,十手所指,其嚴乎!'[編輯本段]《中庸》中的慎獨 【原文】 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 恐懼乎其所不聞。
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 【譯文】 (駕馭本性的)道啊,是時刻不能離開的。那些可以離開的束縛,都不能稱之為道。
因此君子會因為擔心有自己看不到的地方而更加嚴謹,會因為擔心有自己聽不到的地方而更加小心。沒有比在那些不易察覺的地方更能表現出君子人格的,也沒有比細微之處更能顯示君子風範的。所以,君子是要嚴肅地面對自己的。
【註解】1、道,是用來駕馭本性的道。2、「其所不睹」的「其」,是君子自己,而不是別人。這是先秦的基本句法。
「其所不聞」的「其」也是這個意思。3、「莫見乎隱」的主語是君子的特徵,這種特徵應該近似理解成君子的品格。4、「獨」是自己的意思;「慎其獨」是要嚴肅的面對自我。
君子,不是擔心會在別人看不到的地方放縱自己,不是這樣的。做一個坦蕩的君子,不需要別人來約束自己。君子要捫心自問:
看自己像個君子嗎?這是慎獨。聶文濤說:
慎獨不是怕丟人,而是怕喪失人格。[編輯本段]傳統解釋 這一解釋是社會上廣為接受的,字面上也比較容易為世人接受的解釋。 朱子解釋《大學》的「所謂誠其意者:
毋自欺也,如惡惡臭,如好好色,此之謂自謙,故君子必慎其獨也」說:「獨者,人所不知而己所獨知之地也。言欲自修者知為善以去其惡,則當實用其力,而禁止其自欺。
使其惡惡則如惡惡臭,好善則如好好色,皆務決去,而求必得之,以自快足於己,不可徒苟且以殉外而為人也。然其實與不實,蓋有他人所不及知而己獨知之者,故必謹之於此以審其幾焉」 「慎獨」指的是人們在個人獨自居處的時候,也能自覺地嚴於律己,謹慎地對待自己的所思所行,防止有違道德的慾念和行為發生,從而使道義時時刻刻伴隨主體之身。 ***對慎獨作了更通俗的解釋:
一個人獨立工作、無人監督時,有做各種壞事的可能。而做不做壞事,能否做到「慎獨」,以及堅持「慎獨」所能達到的程度,是衡量人們是否堅持自我修身以及在修身中取得成績大小的重要標尺。「慎獨」作為自我修身方法,不僅在古代的道德實踐中發揮過重要作用,而且對今天的社會主義道德建設仍具有重要的現實價值。
[編輯本段]較新的解釋 這一解釋是一些專門研究中國古代哲學、儒學的學者所持的意見。所謂「慎獨」或「慎其獨」,就是持守或牢固地保持自我的道德本性和本心。從功夫論說,「慎獨」就是面對自我的身心如何「以心治身」;面對外部世界,如何不被外物所左右而保持道德自覺。
從消極的角度說,「慎獨」是一個防止和約束「自我非道德性」萌生和出現的過程;從積極的角度說,「慎獨」則是一個保持和守護「自我」道德本性的過程。 清人主張釋「慎獨」的「慎」為「誠」,相應地有人就把「獨」解釋為「身」, 如陳碩甫說:「《中庸》言慎獨,即是誠身。
」( 見王先謙《荀子集解·不苟篇》,中華書局,2023年) 獨的解釋: 《五行》篇的「說」,從喪服制度與內心悲哀的關係,解釋《詩·邶風·燕燕》「之子于歸,遠送於野。瞻望弗及,泣涕如雨」之詩句說:
「能差池其羽然後能至哀。言至也。差池者,言不在衰絰。
不在衰絰也,然後能至哀。夫喪,正絰修領而哀殺矣,言至內者之不在外也。是之謂獨。
獨也者,舍體也。」另外還有「舍其體而獨其心」、「舍夫五而慎其心之謂獨」的說法。明確地把「心」界定為「獨」,或者以「心」為「獨」。
《荀子·不苟》篇:「君子養心莫善於誠,致誠則無它事矣。惟仁之為守,惟義之為變化代興,謂之天德。
天不言而人推其高焉,地不言而人推其厚焉,四時不言而百姓期焉。……夫此順命,以慎其獨者也。善之為道者,不誠則不獨,不獨則不形,……夫誠者,君子之所守也,而政事之本也,唯所居以其類至。
」 明儒中,則有: 劉宗周:「聖賢千言萬語說本體說工夫,總不離慎獨二字,獨即天命之性所藏精處,而慎獨即儘性之學。
」(《劉子全書》卷五《聖學宗要�6�1陽明王子》) 「獨之外別無本體,慎獨之外別無功夫。」(《劉子全書》卷八《中庸首章說》) 「慎獨之功,只向本心呈露時隨處體認去,使得全體熒然,與天地合德。」(《劉子全書》卷六《證學雜解》) 慎的解釋:
《左傳》:「慎守其一」 《周書》:「慎,德之守也。
守終純固」 上博簡《三德》:「君子不慎其德」、「慎守其□」、「各慎其度,毋失其道」 《成之聞之》篇:「敬慎以守之,其所在者入矣」、「言慎求之於己,而可以至順天常矣。
……故君子慎六位,以祀天常」 《韓非子·解老》:「今治身而外物,不能亂其精神。真者,慎之固也。
修之身,其德乃真。」 睡虎地秦簡《為吏之道》:「凡為吏之道,必清挈正直,慎謹堅固,審悉無私」 從以上「慎」的一些用例,可以得出幾點重要看法:
一是「慎」與「守」直接合用,「慎守」可以解釋為「持守」(或者「專注」);二是「慎」與「固」和「堅固」放在一起使用,其「慎」有牢固保持的意思;三是根據文句的意思,「慎」可釋為「守」;四是「慎」關注的都是人的「內心」和「內在性」。根據這幾點,「慎獨」的「慎」完全可以從「保持」、「敬重」、「敬持」、「專注」、「持守」和「固守」等相近的意義上加以界定,這應該正是「慎獨」之「慎」的確切意義。[編輯本段]關於「慎獨」的事例 據《後漢書·楊震傳》記載,一次,昌邑**王密帶錢財,深夜去拜訪楊震,並說:
「暮夜無人知。」楊震嚴詞拒絕了這份厚禮,回答說:「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謂無知?
」王密慚愧而歸。這個歷史故事體現了「慎獨」的真實含義,為我們樹立了「慎獨」的典範。可以說,楊震的道德修養已經達到了「慎獨」的境界。
2樓:鯨娛文化
「慎獨」是指一個人在獨處的時候,即使沒有人監督,也能嚴格要求自己,自覺遵守道德準則,不做任何不道德的事,語出《中庸》
請問什麼意思「中庸」?拜託各位了 3q
人類的博愛,具體是什麼意思。。、拜託各位了 3q
3樓:kyoya道
有人說博愛是舶來品,是西方資產階級的東西。其實在中國春秋時代儒家就有「仁者愛人」的論述;唐代的韓愈有「博愛之謂仁」的說法。我們現在使用這個概念一定要既有繼承學習又有發展創新,使其賦予時代精神。
博愛是以愛人為基礎,包括愛集體、愛祖國、愛人民、愛生命、愛人類的生存環境、愛大自然、愛人類的勞動創造、愛文明進步、愛一切真善美的事物。 從人類的發展來看,提出和明確博愛的思想,是人類成熟的表現,是人類智慧的結晶,是人類可持續發展的基石。因此,理所應當的要成為教育的,特別是基礎教育的指導思想。
博愛是要人有博大的心懷,要能容得下大千世界,尤其面對成長中的兒童少年,要熱愛每一位學生。大量歷史與現實充分證明,只要有適宜的成長環境,每位兒童少年都能健康發展成為人才。 博愛是人與人交流,共存的保障,是世界和平、發展的中心議題。
因此,它應是公理,是共同的信念,不只是解決「何以為生」,而是解決「為何而生」的人生觀世界觀的問題。 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是《憲法》對公民的要求,是公德,是每個公民都應自覺做到的。而博愛是其原動力,它可以讓每個人對遵守公德有積極的態度,飽滿的熱情。
因為博愛是人生活的哲學、崇高的信念,是人的思想、言論、工作、活動的指南,可以把「五愛」由有意識的行為變成無意識的習慣。如果「慎獨」是對人自律自省的重要標誌,那麼博愛是在很多情況下不需要剋制自己的自由,這是一種持久的真情、理性和道德的力量。 博愛要求每個人都能明確自己的責任,主動自覺地投入這場非常的鬥爭———去年的「非典」時期完全顯示了博愛的深刻內涵和無比的力量。
愛是一種尊重,黨的十六大報告中鄭重提出:「必須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在教育教學中,師生要互相尊重,首先要求教師和教育管理人員要尊重受教育者。
尊重可以引發人的自尊、自重和自省。這是教育的起點和落腳點,既是自動性和自覺性的源頭,也是教育的重要目標,讓受教育者能自覺、自修、自治。進而形成大學習觀:
終身學習、自主學習、多維學習、協同學習、創新學習。實現「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經萬般事」的學習理念。 博愛是一種寬容,不少人都把「嚴以律已,寬以待人」作為座右銘,因為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即使是聖賢也應「一分為二」。
所以要容納和善待所有的學生,接受每一位成長和發展中的兒童少年。要善於體諒、理解有過錯或不良行為的學生。所以出現過錯,問題原因不全在學生自身,常常是成長環境使然,可以通過環境的改變和認識的改變逐漸得到解決。
要特別關注弱勢群體子女的教育,讓貧困家庭、流動人口、不完整家庭的子女能平等地受到良好教育,有平等的競爭起跑線,這是全面推進小康社會的必要條件,這一要求應該貫穿教育教學的全過程。 人們常常利用科學地評價發揮對學生的激勵作用,這就需要在關愛的前提下對評估物件有全面細緻的瞭解。能發現他們的品德、智慧上面的閃耀點,看到其積極的態度,挖掘其潛力,給予表揚和鼓勵,找準時間、場合,讓評估起到正效應,並可以長期起作用。
出於對學生愛心和責任心,要少用橫比,多用縱比,激勵要常用,但同時要慎用。 博愛是實際行動,是教育者的模範行為,通過教師的眼神、表情、語言、聲調、動作來體現,課上、課下、校內、校外概莫能外,這些發自內心的虔誠尊重和珍愛,不是表演,不是敷衍,是真情的自然流露。靠教師和教育工作者堅守的博愛氛圍,造就有博愛精神的新一代。
博愛是一種價值觀,基礎教育階段中要著眼學生的發展,遠離「篩選」和「甄別」,人的潛能只有在和諧的環境中釋放發展,創設適合每一位兒童少年健康成長的環境,讓他們能互相交流、砥礪,能各展所長,讓學生理解「天生我材必有用」樹立信心和理想,這裡沒有岐視沒有壓抑感。競爭是促上進的手段,不是所謂的「生存競爭,適者生存」。 博愛是耐力和毅力,兒童少年成長是個過程,是量的積累也可能出現反覆,因此要持之以恆,堅韌不拔。
博愛是奉獻,要戰勝自私,小集團主義,也要超越人類中心主義,把道德範圍向自然界擴充套件,不向環境透支,不向後代舉債,立足現在,面向未來,這是教育的內容,也是教育的目標。 總之,博愛是一種崇高的愛
「寡」是什麼意思啊拜託各位了3Q
咎興安 無聊的意思哇?希望採納 情感深度解析 俗語 男凹女凸,不寡就孤 到底是什麼意思呢?盲年是什麼意思啊?拜託各位了 3q 鼎湖 盲年是指一年之中沒有立春,多數出現在雙春年之後。每年的立春日大約在公曆 二月四日或五日,立春是中國傳統二十四節氣之首,在術數界中被視為新一年開始之日,各方位的吉凶會在這...
拓撲是什麼意思啊 拜託各位了3Q
喜洋洋 拓撲是網路的結構型別。如星型 樹型 匯流排型 環型等 遼夜 拓撲學 拓撲學是近代發展起來的一個研究連續性現象的數學分支。其名稱起源於希臘語topology的音譯,該詞原意為地誌學,於19世紀中期由科學家引入,當時主要研究的是出於數學分析的需要而產生的一些幾何問題網路拓撲 網路拓撲指構成網路的...
女友說配不上我是什麼意思啊?拜託各位了3Q
分手的時候我們說以後還是朋友。可是實際上真的還是朋友嗎?也許是也要等到若干年以後。一段感情 一程路 一起走過太多的喜悅感動 太多的無奈心痛,從真心相愛到彼此傷害,到了分手的那一刻還能夠做朋友嗎?如果能一定是沒有真的愛過。或者是一個人委屈求全的結果。感情沒有閘門,不是一拉就能關閉的起。兩個人很難同時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