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牙牙的弟弟
有《自行矛盾》、《鄭人買履》、《智子疑鄰》、《三人成虎》、《宋人酤酒》等。
1、《自行矛盾》
在戰國時期,楚國有個賣矛和盾的人,他先誇耀自己的盾很堅硬,說:「無論用什麼東西都無法破壞它!」
然後,他又誇耀自己的矛很銳利,說:「無論什麼東西都能被其破壞!」,市場上的人質問他:「如果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它們將怎麼樣?」
那個人無法回答。眾人嘲笑他。無法被刺穿的盾牌和沒有刺不破盾的長矛,是不可能共同存在的。
寓意:世上不大可能共同存在牢不可破的盾和沒有無堅不摧的矛,這個楚國人片面地誇大了矛與盾的作用,結果出現無法自圓其說的局面。比喻說話做事前後牴觸,不能自圓其說。
2、《鄭人買履》
從前有一個鄭國人,想去買一雙新鞋子,於是事先量了自己的腳的尺碼,然後把量好的尺碼放在自己的座位上。到了集市,卻忘了帶上尺碼。挑好了鞋子,才發現:
「我忘了帶尺碼。」就返回家中拿尺碼。等到他返回集市的時候,集市已經散了,他最終沒有買到鞋子。
有人問:「你為什麼不用自己的腳去試試鞋子?」
他回答說:「我寧可相信量好的尺碼,也不相信自己的腳。」
寓意:這則寓言諷刺了那些墨守成規的教條主義者,說明因循守舊,不思變通,終將一事無成。
3、《智子疑鄰》
宋國有個富人,有一天下雨那個富人家的牆被毀壞。他兒子說:「如果不趕緊修築它,一定會有盜賊進來。」
隔壁的老人也這麼說。這天晚上果然丟失了大量財物。他家人很讚賞兒子聰明,卻懷疑偷盜是隔壁那個老人乾的。
寓意:在給別人提意見時要注意與別人的親疏關係,如果與別人的關係較好,並且此人心胸寬廣,則可提意見。
4、《三人成虎》
龐蔥要陪太子到邯鄲去做人質,龐蔥對魏王說:「現在,如果有一個人說大街上有老虎,您相信嗎」「魏王說:「不相信。」龐蔥說:「如果是兩個人說呢?」
魏王說:「那我就要疑惑了。」龐蔥又說:「如果增加到三個人呢,大王相信嗎?」魏王說:「我相信了。」
龐蔥說:「大街上不會有老虎那是很清楚的,但是三個人說有老虎,就像真有老虎了。如今邯鄲離大梁,比我們到街市遠得多,而毀謗我的人超過了三個。希望您能明察秋毫。」
魏王說:「我知道該怎麼辦。」於是龐蔥告辭而去,而毀謗他的話很快傳到魏王那裡。後來太子結束了人質的生活,龐蔥果真不能再見魏王了。
寓意:說的人多了,就能使人們把謠言當作事實。
5、《宋人酤酒》
宋國有個賣酒的人,賣酒很公平,對待顧客十分小心恭敬,釀製的酒也很好喝,賣酒的標幟掛得很高很顯眼,然而酒就是賣不出去。
酒都發酸了,他感到很奇怪,於是去問他所熟識的鄰居長者楊倩。楊倩說:「你家的狗很凶猛吧?」賣酒的說:「狗凶猛,為什麼酒就賣不出去呢?」
楊倩說:「因為人們害怕它呀!有人讓小孩帶著錢,提著酒壺去買酒,狗就迎面撲上來去咬他,這就是你的酒酸了也賣不出去的原因。」
國家也有猛狗。有才能的人懷著治國之術,想要用它使大國的君王明察起來;有的大臣就是惡犬,迎面撲來咬他們。這就是國君所以受矇蔽,受挾制的原因,也是有本領的人不能被重用的原因啊!
寓意:要善於找出事物之間的必然聯絡,對症下藥,解決問題。
2樓:暗黑魔經
韓非子》書中記載了大量膾炙人口的寓言故事,最著名的有「自相矛盾」、「守株待兔」、「諱疾忌醫」、「濫竽充數」、「老馬識途」等等。這些生動的寓言
故事,蘊含著深雋的哲理,憑著它們思想性和藝術性的完美結合,給人們以智慧的啟迪,具
有較高的文學價值。
韓非子中有那些著名的寓言故事
3樓:喬大大大大輝
《守株待兔》、《自相矛盾》、《濫竽充數》.《老馬識途》,《買櫝還珠》。《鄭人買履》,《扁鵲治病》、《宋人疑鄰》、《畫鬼最易》、《擊鼓戲民》、《魯人搬遷》、《心不在馬》、《曾子殺豬》、《螳螂捕蟬》等
4樓:醉美紹興
《自相矛盾》、《濫竽充數》.《老馬識途》,《買櫝還珠》。《鄭人買履》,《扁鵲治病》、《宋人疑鄰》、《畫鬼最易》、《擊鼓戲民》、《魯人搬遷》、《心不在焉》、《曾子殺豬》、《螳螂捕蟬》
5樓:匿名使用者
-韓非子寓言選
自相矛盾
6樓:匿名使用者
《鄭人買履》《諱疾忌醫》《宋人疑鄰》《三人成虎》《老馬識途》《賣櫝還珠》《螳螂捕蟬》《魯人搬遷》
7樓:匿名使用者
鄭人買履,諱疾忌醫,智子疑鄰,自行矛盾
8樓:匿名使用者
出自韓非子這本書的作品,有自相矛盾……
9樓:匿名使用者
守株待兔,濫竽充數,老馬識途。
10樓:匿名使用者
鄭人買履 自相矛盾 諱疾忌醫
11樓:匿名使用者
到家回個話就更符合內涵豐富
12樓:我最愛玫琳凱
狐假虎威 自相矛盾 守株待兔
13樓:給自己微笑
建議你這樣試試看:
吃東西拉大便
這樣做的好處:消化好注意事項:
羅依依
14樓:胡玉竽
叮噹貓一個人的名字叫什麼,
15樓:匿名使用者
。。??!86088254373835735438383573225832
韓非子的陵墓在哪,劍三韓非子在哪
韓非子的陵墓在哪沒見相關記載,但關於韓非之死,史籍有兩種說法。1 一是司馬遷的 史記 老子韓非列傳 這也是迄今為止韓非之死的母本說法和主流說法 李斯 姚賈害之,毀之曰 韓非,韓之諸公子也。今王欲並諸侯,非終為韓不為秦,此人之情也。今王不用,久留而歸之,此自遺患也。不如以過法殺之。秦王以為然,下吏治非...
瞭解到韓非子的相關知識
韓非,也稱韓非子 約公元前280一前233 戰國末期韓國 今河南新鄭 人,韓王室諸公子之一。韓非是戰國末期帶有唯物主義色彩的哲學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史記 記載,韓非精於 刑名法術之學 與秦相李斯都是苟子的學生。韓非因為口吃而不擅言語,但文章出眾,連李斯也自嘆不如。他的著作很多,主要收集在 韓非子...
守株待兔的寓言故事,守株待兔寓言故事
相傳在戰國時代宋國,有一個農夫他每天曰出而作,曰落而息遇到好景,也不過剛 內剛吃飽穿暖 一遇到滅荒,可就容要忍飢挨餓了,他想改善生活深秋的一天,受驚了的小兔子沒命的跑著,突然,這隻兔子,不遍倚的跑一頭把脖子弄斷了。一旁的農夫看到了 入手啦!這麼樣了?你要我怎麼說好了!這些是非在你自己身上都沒有了。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