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以才會友
諸葛亮為蜀漢基業「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蜀漢建興五年(227),他率師北伐,在出師前寫下這篇表文。閱讀本文應著眼於「出師」這兩個字。具體地說,一是要看諸葛亮對出師後國內政事的安排。
諸葛亮跟後主劉禪之間既是君臣關係,又是輔政者與被輔政者的關係(劉備臨終託孤)。諸葛亮這次出師時,劉禪只有20歲,昏庸無能,不懂得治理政事;如果出師後國內政局不穩,前方必然會受到重大影響。因此,出師後的國內政局就成了輔政者諸葛亮***不下的問題。
要解決這個問題,就必須有正確的政治路線和組織路線。為此,諸葛亮在這篇表文裡一面勸勉劉禪開張聖聽,嚴明賞罰,一面又向他舉薦人才來管理「宮中」「營中」之事,並殷切地闡明親賢遠佞的道理。這個問題解決得好,國內政局穩定,有了「平明之理」,諸葛亮才能無後顧之憂,可以專力伐魏,可見講治國大計和政事安排正是為了出師。
二是要看諸葛亮怎樣說明出師的理由。北伐的決策,實際上是諸葛亮的決策。當時在蜀國內部也有不同意見,有些人持靜觀態度,「欲以長策取勝,坐定天下」,反對立即出兵。
在這篇表文裡,沒有重提這種爭論,只是對出師原因做了適當的說明。這種說明沒有反覆陳說得失利弊,而是抒情言志,作者把「北定中原」看做自己「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為此,他歷敘自己的身世,從「躬耕」說到「許先帝以驅馳」,又從劉備的「寄大事」說到這次北伐的決心,其間五次提到「先帝」,極力表達自己的「感激」和「憂嘆」之情。
這種方式既能打動君主,又有利於說服持不同意見的人。
據以上說明,可將本文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1~5段)作者以敏銳的政治洞察力,分析了當前形勢,提出了1.廣開言路 2.嚴明賞罰 3.親賢臣遠小人的主見
第二部分(6~7段)追敘三顧茅廬之事。
第三部分(8~9段)總結全文,提出要求,歸結責任。
全文以議論為主而輔之以敘事,議論敘事中都帶有濃厚的抒**彩。具體地說,
第一部分是寓情於議,在談論形勢、任務、治國方針和歷史經驗之中,貫穿著一條明顯的抒情線索,就是希望後主劉禪能夠繼承先帝遺志,完成「興復漢室」的大業。因此一開始就提到「先帝創業」,接著依次說先帝對賢臣的「殊遇」、「簡拔」賢臣的標準和論史時的「嘆息痛恨」,既表達了對先帝的崇拜、愛戴之情,又有激發劉禪效法先人的作用。
第二部分是寓情於事,在敘述作者本人身世、追隨先帝創業經過和「受命已來」的工作的同時,抒發了對先帝的感激之情,表達了效忠劉備父子的心願。
第三部分中,「不效,則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靈」這句話辭情懇切,更足以催人淚下,是諸葛亮感恩圖報心情的集中表現。
諸葛亮這篇表文歷來受到人們的高度讚揚,被視為表中的代表作。劉勰曾把它跟孔融的《薦禰衡表》相提並論,說「至於文舉(孔融,字文舉)之薦禰衡,氣揚采飛;孔明之辭後主,志盡文暢。雖華實異旨,並一時之英也。
」陸游在《書憤》中寫道:「《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文天祥的《正氣歌》亦云:
「或為出師表,鬼神泣壯烈。」感人之深,於此可見。
全文要點
分析形勢――提出三條建議―――敘經歷感帝恩――出師目標 ―――歸結責任
作者思想感情:報先帝而忠陛下
(1)、賞罰同一標準:陟罰臧否,不宜異同;
(2)、三條建議是:①開張聖聽(廣開言路);②嚴明賞罰;③親賢臣,遠小人( 親賢遠佞)
最重要的一條是:親賢臣,遠小人
(3)、分析形勢:① 不利的客觀條件: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
②有利的主觀條件:侍衛之臣不懈於內,忠志之士忘身於外。
(4)作者志趣(無意功名、淡泊名利):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
(5)、臨危受命(創業艱難、患難與共的經歷):「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
(6)、先後漢興衰原因: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
(7)出師目標(「大事」、政治願望):北定中原, 攘除奸凶, 興復漢室,
還於舊都
(8)三顧茅廬(追隨先帝驅馳原因):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
(9)表達感情: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
【諸葛亮生平大事年表】
建安十三年(208),先主遣亮自結於孫權,與曹軍戰於赤壁,大破之。
建安十六年(211),先主入蜀,亮與關羽守荊州。
建安十七年(212),先主攻劉璋,亮與張飛、趙雲等將兵溯流定白帝、江州、江陽諸地。
建安十九年(214),先主領益州牧,亮為股肱,法正為謀主。
建安二十三年(218),先主佔漢中,進位漢中王。
蜀漢章武元年(221),先主稱帝,以亮為丞相,許靖為司徒。秋七月,先主率師伐吳,亮留守成都。
章武三年(223),先主兵敗後還白帝城,亮自成都到白帝,先主託孤於丞相亮。後主即位,亮遣鄧芝通好吳國。
建興三年(225)春,丞相亮南征四郡,四郡皆平。十二月,亮還成都。
建興五年(227),亮出屯漢中,上《出師表》。
建興六年(228)春,亮出攻祁山,不克。冬,復出散關,圍陳倉,糧盡退。
建興七年(229),亮遣陳式攻武都、陰平,克定二郡。
建興九年(231),亮復出軍祁山,始以木牛運,糧盡退軍。
建興十年(232),亮休士勸農於黃沙,作流馬木牛畢,教兵講武。
建興十一年(233),亮使諸軍運米,集於斜谷口。
建興十二年(234)春,亮由斜谷出。秋八月,卒於渭濱。
2樓:匿名使用者
對先帝的知遇之恩,對劉後主的勉勵之情,對恢復漢業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一種表白,以及對蜀國的一片衷心.
是對當前蜀國面臨的情況的分析,主要就是通過這些,意在喚起後主劉禪對國家的熱愛及明確自己肩上的重擔,勵精圖治,復興漢業.他沒有因劉備的去世而拋棄後主,他始終不忘先帝的知遇之恩,他願盡力輔佐劉禪,以成大事.z
諸葛亮是一位不可多得的人才.他的才華,他的品德,他的衷心,他的坦然,都是一個傑出的君子的之見,之為,之想.他的品格將永留千古!
3樓:含依沫
全文以懇切的言辭反覆規勸劉禪繼承先帝遺志修明政治,完成興復漢室大業
表達諸葛亮北定中原的堅定意志和對先主感恩圖報的一片深情
我們剛學完~~標準答案
4樓: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也是報答劉皇叔三顧茅廬的知遇之恩
5樓:匿名使用者
忠心 他是為了不辜負劉備對自己的囑咐和提拔,為了蜀國的安全,忠心的規勸劉後主。
6樓:
耿直,敢於進諫,報先帝忠陛下的忠誠,興復漢室還於舊都的抱負。
7樓:逆水華
鞠躬盡瘁 興復漢室 報效先帝(劉備)。私心。青史留名。
8樓:匿名使用者
鞠躬盡瘁,忠心耿耿!
9樓:
希望劉禪能信忠臣,把國家治理好,別辜負了先帝的期望
10樓:碧水澈玉
明知不可為而為之 鞠躬盡瘁 死而後已
三國演義高考附加題
11樓:匿名使用者
你郵箱是多少,我發你 高三語文備課組
《三國演義》第91、92回簡答題:
1、在《三國演義》第91回「祭瀘水漢相班師 伐中原武侯上表」中,諸葛亮寫下了在後世非常有名的《出師表》,作者通過《出師表》表現了諸葛亮怎樣的思想?
答:諸葛亮是作者心目中的「賢相」的化身, 具有「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高風亮節,經世濟民、再造太平盛世的雄心壯志。
2、趙雲是《三國演義》中赫赫有名的大將,他有勇有謀、驍勇善戰,老了還不服老,試舉例說明。
答:在諸葛亮伐魏的時候,年老的趙雲自比廉頗、馬援,要求參戰,被諸葛亮拒絕後,要自撞臺階而死。伐魏後,力斬韓德父子五人,大敗魏軍。
3、司馬懿是諸葛亮的勁敵,但是諸葛亮開始伐魏的時候,魏國並沒有讓司馬懿迎戰諸葛亮,試簡要說明原因。
答:1、諸葛亮用了反間計。2、魏主曹睿多疑,中了諸葛亮的計謀。3、魏主曹睿手下亂出謀劃策。
4、諸葛亮用兵往往都是料敵先機,用計取勝。第92回中「諸葛亮智取三城」中便是如此,試簡述這一精彩的用計。
答:諸葛亮先讓人在南安城下點火,說要燒城。然後派人喬裝魏兵到安定城求救,說以放火為號,安定太守崔諒中計帶兵離城,蜀軍隨後取了安定。
崔諒兵敗詐降,說願意說服南安太守,諸葛亮識破其計,將計就計,遂取了南安。
《三國演義》第93、94回簡答題:
1、諸葛亮採取何計收服姜維?請簡述其經過。
答:離間計。
(1)、令魏延詐取姜維母所在的冀縣,待姜維來攻時,先放他進城。
(2)、令趙雲攻上邽,再放樑虔入城。至此,分馬遵、樑虔和姜維於三處,為使離間計創造條件。
(3)、借夏侯楙之口,散佈姜維已降蜀一事,又令士卒假扮姜維,譴責馬遵失約2。並攻打天水城,使馬遵對姜維降蜀一事信以為真。
(4)、與此同時,又令張翼、王平夾攻姜維,逼他退走天水、上邽,而馬遵、樑虔以為姜維已降,亂箭齊射姜維,姜維走投無路之時降蜀。
2、有詩曰:「兵馬出西秦,雄才敵萬人。輕搖三寸舌,罵死老奸臣。」此中「老奸臣」指的是哪一個人物?請簡述諸葛亮是如何罵死他的?
答:王朗。
⑴孔明針對王朗所說指出在奸臣當道,國亂歲凶的情況下,理應安漢興劉。
⑵抓住王朗所行指出他理應匡君輔國,痛罵他反助逆賊,同謀篡位,罪惡深重。
⑶諷刺王朗為諂諛之臣,蒼髯老賊,只配潛身縮首,苟圖衣食,不配在行伍前談「天數」。
3、孔明採取何計破了西羌之兵?請簡述其過程。
答:誘敵深入。
⑴孔明令關興、方苞埋伏于山路處,又令姜維引兵從寨後走,空留寨柵,引兵轉入林中。
⑵又令姜維和小股伏兵出沒于山路之上。
⑶借當時天降大雪、山路極滑的天時、地利等有利條件,使鐵車滑入坑塹,互相踐踏之際,五路大軍一齊掩殺,殺了羌兵主將趙吉元帥,活捉了西羌丞相雅丹,最終破了羌兵。
《三國演義》95回簡答題:
12樓:厲會運飛宇
.《三國演義》中智者的化身當屬軍師諸葛亮,他未出茅廬,便知天下三分之事,書中記敘了有關他的許多膾炙人口的事蹟,如火燒______、七擒______、六出______、空城計智退______、揮淚斬______等。
還有閱讀題的空城計的那一段啊
《三國演義》中諸葛亮是個怎樣的人(從哪一點看出的)?他有什麼故事嗎?
13樓:冷眼觀娛樂圈
諸葛亮是個神機妙算的人,通過借東風可以看出來
不過《三國演義》本屬**,此段諸葛亮神壇作法借東風一事,後世有兩種看法:一方認為是書中諸葛亮以法術借來東風,作者編撰以塑造豐滿其神機妙算的人物形象;另一方認為書中實際上並未正面直接明言諸葛亮以法術借來東風,只是以豐富的氣象學知識**到會有東風,因此諸葛亮在七星壇上只是裝腔作勢裝作使用法術,同時震懾江東。書中提及作法借東風也都是借角色之口在對話中說起,並無作者敘述行文直接確認是法術所為。
出師表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諸葛亮的《出師表》表達了什麼思想感情?
聖爾冬 出師表 一文貫穿插全文的思想感情,可概括的六個字 報先帝 忠陛下 cn水禾木 寫出了諸葛亮對蜀國的一片忠心 諸葛亮的 出師表 表達了什麼思想感情? 表達諸葛亮以身許國,忠貞不二的思想。出師表 出自於 三國志 諸葛亮傳 卷三十五,是三國時期蜀漢丞相諸葛亮在北伐中原之前給後主劉禪上書的表文,闡述...
介紹《三國演義》中的諸葛亮,通過故事表示人物的性格特徵,並對人物進行評價!急!急!急
臥毒 火燒博望,博望坡軍師初用計 孔明令曰 博望之左有山,名曰豫山 右有林,名曰安林 可以埋伏軍馬。雲長可引一千軍往豫山埋伏,等彼軍至,放過休敵 其輜重糧草,必在後面,但看南面火起,可縱兵出擊,就焚其糧草。翼德可引一千軍去安林背後山谷中埋伏,只看南面火起,便可出,向博望城舊屯糧草處縱火燒之。關平 劉...
《三國演義》中是誰諸葛亮給劉備的
司馬徽,徐庶都曾推薦過 水鏡曰 伏龍 鳳雛,兩人得一,可安天下。玄德曰 伏龍 鳳雛何人也?正望間,忽見徐庶拍馬而回。玄德曰 元直復回,莫非無去意乎?遂欣然拍馬向前迎問曰 先生此回,必有主意。庶勒馬謂玄德曰 某因心緒如麻,忘卻一語 此間有一奇士,只在襄陽城外二十里隆中。使君何不求之?玄德曰 敢煩元直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