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中的「明道如昧進道如退夷道如類

時間 2021-09-08 06:18:34

1樓:千島雲

參考一下..........

《道德經》四十一章

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故建言有之:

「明道若昧,進道若退,夷道若類,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廣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質真若渝,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隱無名,夫唯道善始且善成。

譯文:最有智慧的人聽到了「道」,就努力勤勉地照它去行事;智慧一般的人聽到了「道」,反應遲鈍,半信半疑;愚笨的人聽到了「道」,就認為它迂腐空洞而加以嘲笑。若是不被蠢人嘲諷,那「道」也就不成其為「道」了。

所以《建言》中說:「明白易懂的道理反而像難以理解,促人上進的道理反而像勸人後退,容易倡導的道理反而像難以實施,至高無上的品德反而像空無所有,最潔白的顏色反而像是沾染了雜色,廣博的品德像有什麼缺少,能夠有所建樹的品德反而像惰氣十足,品質純真反而像變化無常,最大的方形反而像沒有稜角,最大的器物總是很晚才能完成,最高階的**只有微細的聲音,最巨集大的形象反倒無形。」規律雖然無形無聲,不可言說,然而它卻最能夠輔助萬物且成就萬物。

2樓:匿名使用者

四十一章

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

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進道若退;夷道若纇;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廣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質真若渝;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隱無名。

夫唯道,善貸且成。

譯文:有志之人聽到「道」後,必定立即勤奮地去實行;普通之人聽到「道」後,則將信將疑猶豫不定;粗俗之人聽到「道」後,哈哈大笑以為這是奇談怪論。殊知如果他們不笑,那才算不上是真正的「道」。

所以,《建信》上有這些話:真正明白了『道』的人,反而顯不出精明的樣。真正有所進展時,反而會覺得是在後退。

看似平坦的大道,說不定崎嶇難行。真正有德行的人,卻謙虛得有如空谷。太潔白的東西,反而最易染上汙點。

最完善的「德」反而似乎有不足之處。剛健的「德」行反而了似怠慢的樣子。純真的「德」質樸得有如假的。

大得沒有邊的東西反而找不到稜角,最大的物器總在最後製成。最大的天籟之音反而就象沒有聲音,最大的形象反而成為「無形」。「道」祕寄於萬物之中,所以無法為它取名。

正因為它是「道」,它才善於幫助萬物而無所不成。

大意:本章闡述道這一完美之物有著特殊的表現形式,即含藏幽隱而不外露。只有「上士」才能體悟道的效用,絕非凡夫俗子所能理解。

3樓:匿名使用者

原文: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 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

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進道若退;夷道若纇(lèi);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廣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質真若渝(yú);大方無隅(yú);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隱無名。夫唯道,善貸且成。

譯文:上等人士聽到了道的理念,會努力的親身實踐;中等人士聽了道的理念,時而會親身實踐,時而也就忘記了;下等人士聽到了道的理念,會大聲嘲笑。如果他不嘲笑,也就不足以成為道了。

所以,古代建立修道理論的時候就講:明白道的人卻讓人感到似乎很愚昧;修道了,卻讓人感到似乎退步了;平坦的人生道路似乎出現了坎坷;上等的合於道的行為似乎就象沒有盡頭的山谷;潔白的似乎出現了汙垢;寬廣的合於道的方法似乎出現了不足;建立修道的方法使人似乎很懶惰;純真、樸素的本質似乎變得混濁;方的東西,很大很大,大得摸不到邊際;越是大的器皿,做成的越晚;很大很大的聲響之中,是體現不到小的嘈雜之音的;很大很大的形象,看不到邊際,也就看不到它的具體樣子;道是隱含在萬事萬物之中的,不能以具體的事物冠以道的名稱。但是也只有道,才會給予你,並且可以使你成功。

4樓:匿名使用者

我也看過道德經 5千字 我覺得這段話大致意思是 和 最聰明的看起來有點傻 最強的看起來有點弱 諸如此類的 太多了 就不說了 處下守弱 謙虛 好像是道德經所倡導的 道德經 那本書上有翻譯的 好像是一套 我買了好幾本 現在 只留易經 在身邊了 那本道德經 還是被一個風塵女子要去看了 哈哈

古文請教

《道德經的奧祕》04究竟何為道,曾仕強道德經的奧祕04究竟何為道

因緣法 舉個例子,比如我們說美國。美國倒底是什麼樣?如果去過的話,就會說,如何如何,但沒有去過的,始終感覺是不明朗的,再有 錄相也不行。這個道的概念,也是這樣。它是需要實證的。這就是為什麼有那麼多的人出家修行,他們就是想真正明白什麼是道。只憑文字上說,說千道萬,都無法真正明白的。因此,老子在 道德經...

道德經中的聖人指的是誰?道德經裡面的聖人都是指誰?

道德經 中用於指代人的詞語用了很多,有 人 民 百姓 侯王 天子 大丈夫 前識者 王公 赤子 士 君子 善人 和 聖人 用於自稱的有 吾 和 我 對於前面這些 人 百姓 民 侯王 天子 大丈夫 前識者 王公 赤子 的稱呼所指代的是何種人非常明確可以不用多說。道德經 老子的本義是用 聖人 為當時的統治...

老子的道德經裡的名句有什麼,老子在《道德經》中有哪些名言?

永遠的曼巴 1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這是老子對於 道 這個概念的總括性的描述 道,非當時社會一般的道,即人倫 常理之道,也非當時時人所能命名之道。道 在老子那裡已經超越了世俗社會生活,更加接近於自然法則之道,因為天地萬物的始基與母源在於 道 由道開始。2 道生一,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