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別被這些回答誤解了,看了這些實在是沒有學識並且毫無邏輯的回答,我實在是看不下去了。做學術就要講道理、擺事實,用科學嚴謹的客觀證據說話,而不是用自己主觀的感覺和感受說話,我們現在提倡依法治國,這正是法治社會形成的必要條件。主觀的錯誤解釋不僅誤導了廣大兵法的讀者,而且會將錯誤的觀念根植於讀者心中。
我們先來解析一下「故善戰者之勝也,無智名,無勇功」這句話。這句話其實是《孫子兵法》的精髓,結合這句話的上下原文就能很好地理解它。「無智名,無勇功」其實從字面的意思來看,指的就是:
那些善於兵法、善於戰鬥的人,他們贏了以後往往不會有輝煌的戰績,以及赫赫有名的戰功。
古時候打仗,往往看重的是一個名將的「名氣」,比如關羽的水淹七軍,威震華夏;周瑜的火燒赤壁,戰火連營。可是孫子卻說,「善戰者之勝也,無智名,無勇功」,這又是怎麼回事呢?難道是《孫子兵法》錯了嗎?
我認為,這正是孫子異於常人的地方,普通人看到了一層,而孫子看到了第六層。孫子想要強調的是:勝者不是通過聰明的決策、勇武的功勞而取得勝利,而是靠處處謹慎,穩紮穩打的運營而取得勝利(智名:
智謀的名聲,勇功:勇武的功勞)。
接下來我們用幾個實際案例,來說明這一道理。
項羽在沒遇到韓信之前,威震天下,對手皆望風披靡。可是在遇到韓信後,卻只能自刎於烏江。這樣典型的案例說明,一個武將輝煌的戰績在於他沒有遇到與其匹敵戰力的強力對手,當他遇到足夠戰力(戰鬥力)的對手的時候,他往往無法創造出足夠輝煌耀眼的戰績。
而事實上,情況往往可能會更糟,可能會被打成平手甚至為此付出極大的代價。因此歷史上大勝的戰役,往往都是一種「虐菜」,他們通過對抗實力比自己低許多的對手,才會有如此輝煌耀眼的戰績。
為什麼虐菜才會有輝煌的戰績呢?
舉個簡單的例子,古代軍事史上著名的漢尼拔戰役,被無數軍事書籍奉為經典,實則是一場全程在虐菜的戰鬥。在這場戰役中,名將漢尼拔以五萬,還是翻越了阿爾卑斯山的疲勞軍隊,打敗了八萬養精蓄銳的強大羅馬步戰軍團。按照常理來說,以弱勝強,本就是一件功德顯赫之事,然而漢尼拔更甚,他帶的士兵實際上是孤軍,孤軍奮戰,一軍穿插於羅馬國土之中。
但是漢尼拔打勝了,這是為什麼呢?漢尼拔戰役之所以可以以少勝多,這與羅馬步戰軍團的幾個低階指揮失誤是分不開的。換言之,一邊派的是水平稍遜的青銅級別的指揮官,而另一邊,是久經沙場、經驗豐富的王者級別指揮官。
在漢尼拔戰役中
羅馬軍隊在沒有進餐的情況下就匆忙出發,趟過冰冷的河水追擊努米底亞騎兵。
在犯了如此低階的錯誤下,羅馬軍隊豈能不敗?故輝煌的戰績,輝煌的智名和勇功**於對手的失誤,**於優勢非對稱的虐菜。若羅馬軍團小心謹慎,嚴陣以待,謀而後動,輕易不出擊,出擊則快如雷霆,防禦則密不透風。
我們大膽設想,如果漢尼拔遇到了孫武,名將漢尼拔雖有十萬之眾,則能奈羅馬軍隊何,且何來智名和勇功呢。
「古之所謂善戰者,勝於易勝者也」(這是原文的上一句),「故舉秋毫不為多力」(意思是舉起很輕很輕的東西不能算力氣大,原文的上上一句),「見勝不過眾人之所知,非善之善者也」(原文上上上一句,意思是不用智力高的,用普通人都能隨便想出的戰略不是最最佳的戰略)。原文上面三句都是在強調,古時候那些容易打贏的,輝煌大勝的仗,都是勝於容易打贏的對手的這一論點。如果互相都不放出弱點,兩人都是高手,那麼兩人比拼又何來的智名和勇功呢?
試想,兩個完全相同的你,智力武力水平都一樣,兩人互打的結果會是什麼?結果自然是平局。所以真正高手打贏的仗可不是有多麼多麼的「優秀」,多麼多麼的亮眼。
就像官渡之戰,袁紹在被曹操燒掉糧食之前,死死地跟曹操對峙了幾個月,曹操也很鬱悶,都要撤退了,還好謀士荀彧強烈要求他留下來。如果袁紹不傻,不放出弱點,不給予曹操偷襲自己糧倉的機會,曹操還必須得跟他耗下去,就看誰先撐不住。所以真正是兩個高手在過招,那麼你很有可能,看到的是一場毫無樂趣的戰鬥。
就像現在流行的一些電子競技的職業比賽,打了三十多分鐘,職業戰隊雙方可能才十個不到的人頭,然而三十分鐘那些主播早已經二十幾殺甚至推掉高地了。由此你應該能體會到孫子的這句,「善戰者,無智名,無勇功」了。
不是善戰者不想有智名和勇功,而是沒有這種機會。真正善戰的人,在現實中不單單可以虐菜,他們的善戰應當於其匹敵名將時體現,故此情況,善戰者根本沒有機會甚至可能,創造智名和勇功,創造耀眼輝煌的戰績。
一棟樓高,有時候並不是因為這棟樓真的很高,而是因為它旁邊的樓很矮。
依靠一次戰績的好壞來評價一個武將的水準,是愚夫的觀點。事實上真正高手之間的對決,決定勝負之關鍵,是看誰的失誤更少。
傳奇的《孫子兵法》中已經詳細地寫到了。原文的下一句是「故其戰勝不忒(忒是差錯的意思,不忒即不犯錯,這句話的意思是善戰者通過縝密謀思,不犯錯且不暴露自身的弱點而勝利的)。不忒者,其所措必勝,勝已敗者(戰勝已經失敗且暴露了弱點的人)。
故善戰者,立於不敗之地,而不失敵之敗者(先擺好自己的陣,準備充分、毫無弱點後再去尋找敵人的弱點),是故勝兵先勝而後求戰(勝兵是先縝密謀思,步步周全後再打仗,未出茅廬而定三分天下),敗兵先戰而後求勝(敗兵什麼也不管,什麼也不想,先幹再說,在戰鬥中隨機應變,在游泳中學習游泳,反正幹就完事了)。」所以為什麼開篇說這句話是整個《孫子兵法》的精髓,因為這句話直接揭示了兵法的一個本質,戰爭不是靠一時頭腦發熱,秀得頭皮發麻的計謀取勝,而是依靠決策者通過縝密謀思、步步周全、穩紮穩打的運營取勝。
諾曼底如果不是美國人算準了天氣,那麼縱使他們有百萬之師,又能如此順利地成功登陸嗎?因此,前期的充足準備和戰前謀劃是至關重要的,孫子說:知己知彼者,百戰不殆。
以有備而攻無備,故將有不戰,戰必勝矣。
《孫子兵法》的終極奧義,全書的主要內容,將要教會我們的是這個,而不是世俗們推崇備至,卻又漏洞百出的《三十六計》。
有些人讀《孫子兵法》是想要學習奇思謀略,而事實上《孫子兵法》至始至終教會我們的卻是穩紮穩打。你看我們的先人,在兩千多年前,就將這些抽象的事物用文字清清楚楚地表達出來,而且如果用我們當今科學的思維模式去研究,也一樣可以融入到我們的科學體系框架。可是兩千年後的今天,我們卻要花費極大的人力物力以及精力,才能將這些理論研究清楚,有時候仔細一想,細思極恐,我們現代人真的有比古代人聰明更多嗎?
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小生不才,在讀於深圳大學法學院,初次撰文,請大家多多支援。我為我的學術負責,文章創作並修改於2019.
9.29,並於2020.4.
16日新增至2704字。
2樓:邪御詭主
「善者之戰,無奇勝,無智名,無勇功」是因為戰前已經做好一切的準備,自然不需要出奇制勝,也就不會有讓人驚豔的「足智多謀」或者「勇冠三軍」。
3樓:
我的理解是,真正會打仗的人,其實一切都是計算好了,只會打必贏之戰(勝兵先勝而求戰),只會以多勝少,以強勝弱,不會等到事態發展到無可挽回的地步了再力挽狂瀾,所有沒有那麼多傳奇的故事,多是些平淡無奇的事情,歷史也不會記載這些事情,而世人皆喜歡聽傳奇的故事,喜歡英雄的事蹟,無智名,無勇功是對世俗人來說的,只有真正高手才能相互理解,就好像真正懂醫的高手,都是在病還沒有發作,就已經除掉了病根,世人怎麼知道他的醫術呢?
4樓:燕然都督
大智若愚,大勇若怯,老子和孫子的思想是一脈相承的
5樓:匿名使用者
相比於在統兵廝殺,特別是處於死地而後生,在大戰中得勝的將領,善戰者在尚未有對陣之勢時便已取勝(不戰而勝),凡夫俗子並不知道這無形中的對戰已經勝利,所以這高階的對陣未能得到智名和勇功
6樓:趙宗濤
這句話的本來意思是善於打仗的人,他的戰略戰術,還是訓練的士兵勇猛程度,都是通過表面看不出來的。不是直白翻譯說沒有智慧,沒有勇武。我也不贊同樓上說的,棋逢對手其實打仗一個是比少犯錯誤,另一個也是比戰略物資。
根據實際情況的不同而做出不同的選擇。敵我相當的時候就是拼慘烈的戰役,割韭菜的戰爭你放心,自古以來都沒有,一少勝多的戰役分兩種,人力和自然之力。人力在共產黨和國民黨的戰役中體現的淋漓盡致,哪有吹的那麼以少勝多,而是所謂的少是純戰鬥力,那些農民組織的後勤保障,農民組織的配合運輸隊,那些傳遞訊息的農工子弟,這些都是隨時可以拿起槍戰鬥的生力軍。
另外一種以少勝多的案例類似於關工水淹樊城,靠的不是人力,靠的是自然界規律。
7樓:真航
這句話出自《孫子.形篇》,它的意思是這樣的:
所以善於打仗的人獲勝,沒有人誇他有先見之明,沒有人誇他用兵神勇(因為他用不著出師就取得了勝利)。所以他的獲勝在於舉措得當,沒有錯誤。
孫子還說:「不忒者,其所措必勝。」這句話的意是說:不忒的意思是,他所採取的措施一定導致勝利。
8樓:匿名使用者
善於用兵的人,不依靠超群的智力,不依靠勇猛的武功。「故其戰勝不忒。」而是依靠不忒。
「不忒者,其所措勝,勝已敗者也。」不忒,就是指其所用謀劃,措施,更加優勢,勝於敵。
9樓:公眾男神就是我
這句話出自孫子兵法,意思是真正能打仗的大將常常能以必勝的形勢來打贏這場戰鬥,就比如我10萬人20萬人 打贏你一萬人,這樣的事情沒有人會去捧 因為這看來是必然的,而以一萬人打贏20萬人這種事情就很具備傳奇色彩了自然會有人稱道,但是你要知道 這些1萬人打敗20萬人的事情可以說很少了,可能有1000件這種四兩撥千斤的事情,只有1起成功了,就這一起事件被人們捧上天了。還有 真正善戰者不會讓自己身陷險境 不會讓自己以卵擊石,孫子兵法的核心思想就是保全 然後在進取。所以這句善戰者,無智名,無勇功。
也說明一個道理,人不能只看表面。不要做那些可歌可泣的人,別學那些新聞報道里的人,那都是小概率事件,要學你身邊的人,穩紮穩打,那才是世界的真相。
無友不如己者是什麼意思,「無友不如己者」到底是什麼意思
意思是 不結交和自己不同道的人。詳解 名稱 無友不如己者 解釋 無 同 毋 不要 禁止之意。友 名詞作動詞用,交朋友。出處 論語 學而第一 子曰 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又 論語 子罕第九 子曰 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譯文 孔子說 君子如果不自重,就沒...
無下限什麼意思,無下限是啥意思
敬鶯鶯 下限 就是最低的限度 下界,無下限 就是沒有最低限度,可以無限的低。無下限是啥意思 祿過 下限 即 最低限度 的意思啦,那麼 無下限 表面的意思就是 沒有最低限度 的意思啦。實際上通常無下限是個貶義詞啊,這裡 下限 通常指壞事的下限。類似於 什麼事情都可以做得出來 的意思。很多時候 無下限 ...
無字之書是什麼意思,無字之書什麼意思
無字之書 我想,說的應該是社會這一本書 它不是理論上的東西而是一種社會的調查與實踐。也就是脫離本本主義和經驗主義教條主義吧。典故應該是源自 的農村社會調查。強調社會實踐。青年時代,講 立志 立志的過程,在他的心目中,相當程度上就是讀書。他當時幾乎有一種要讀盡世間書的雄心壯志,但很快就意識到這是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