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的虛靜觀能否激發靈感的產生

時間 2021-10-27 03:33:50

1樓:匿名使用者

虛靜,原是中國古代哲學思想中的一個重要範疇,它指的是人在認識外界事物時的一種靜觀的精神境界。老子在《道德經》中提出了「致虛極,守靜篤」的思想,《管子》一書中,在論述心作為思維器官的作用時,也分析過虛靜的問題。莊子則極大地發展了老子的虛靜學說,認為它是進入道的境界時所必須具備的一種精神狀態。

《莊子》有云:「墮肢體,黜聰明,離形去知,同於大通,此謂坐忘。」莊子的「坐忘」就是「虛靜」,是要使人忘掉一切存在,也忘掉自己的存在,拋棄一切知識,達到與「道」合一的境界。

莊子認為虛靜必須在「絕學去智」的基礎上方可達到,然而也只有達到虛靜,才能對客觀世界有最全面最深刻的認識,進入「大明」境界。莊子的虛靜是排斥人的具體認識與實踐的,但是他在運用虛靜的學說去分析許多技藝神化故事(如庖丁解牛、輪扁斫輪、津人操舟、呂梁丈夫蹈水、痀僂者承蜩)時,這些故事本身卻又說明了只有在大量具體的認識和實踐基礎上,方能達到出神入化的高超水平。因為莊子論虛靜時本身存在著這樣的內在矛盾,所以,當後代文學家用這此神化的技藝故事來說明虛靜對文學創作的重要作用時,並不排斥具體的知識學問,而只是強調排除對創作不利的主觀、客觀因素干擾,集中精力、專心致志地去進行創作構思的必要性。

《天道》雲:「聖人之靜也,非曰靜也善,故靜也;萬物無足以鐃心者,故靜也。水靜則明,燭鬚眉,平中準,大匠取法焉。

水靜猶明,而況精神!聖人之心靜乎!天地之釒監也,萬物之鏡也。

夫虛靜恬淡,寂寞無為者,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至。」這一段話連本帶末把莊子的虛靜觀和盤托出來了。其所以虛靜明者,乃由於心地無撓,精神發揮本然之超越作用;其修成心體虛靜明之後用,則猶聖人之心靜,天地之鑑,萬物之鏡,世界之全體物象與形上之深玄道體,都畢露呈現出來,所以虛靜實乃「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至」,亦乃「天樂」。

莊子這一「虛靜」思想給後世之人的文學創作產生了深遠廣泛的影響。

就文學創作影響方面而言,莊子的「虛靜」思想滲入了儒家和佛家,深刻地影響著士人創作的理念。劉勰在《文心雕龍?神思》篇中說:

「陶鈞文思,貴在虛靜,疏龠五藏,澡雪精神。」中國古代有關文學創作構思的理論,都強調作家在構思以前必須要具有「虛靜」的精神狀態,認為這是使構思得以順利進行的首要條件。

(一)儒家的虛靜說

道家在認識論上的虛靜學說又被儒家所吸收和改造,荀子論虛靜就不排斥知識學問,他所提出的「虛一而靜」是和他的「勸學」相統一的。所以在文學理論上論虛靜都是與知識學問並列在一起的,陸機在《文賦》中開篇時就說:「佇中區以玄覽,頤情志於典墳。

」這裡的「玄覽」就是靜觀,就是虛靜,而「典墳」就是指知識學問。劉勰在《文心雕龍?神思》篇中就把虛靜與「積學以儲寶,酌理以富才,研閱以窮照,馴致以懌辭」,並列為「馭文之首術,謀篇之大端」。

(二)佛家的虛靜說

在佛教傳入中國以後,道家的虛靜說又和佛教的空靜觀相融合,唐代詩人劉禹錫在《秋日過鴻舉法師寺院便送歸江陵引序》中曾說:「梵言沙門,猶華言去欲也。能離欲,則方寸地虛,虛而萬景入。

人必有所洩,乃形乎詞;詞妙而深者,必依於聲律。故自近古而降,釋子以詩名聞於世者相踵焉。因定而得境,故養然以清;由慧而遣詞,故粹然以麗。

信禪林之花萼,而誡河之珠璣耳。」禪定去欲,則內心虛空,此即是虛靜境界。內心虛空則能容納萬景,這樣就能產生清麗的詩作。

於是,文學理論批評中就有了許多以空靜論創作的說法,如宋代蘇軾在《送參廖師》一詩中說:「欲令詩語妙,無厭空且靜。靜故了群動,空故納萬境。

鹹酸雜眾好,中有至味永。詩法不相妨,此語當更請。」宋**學是儒學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的發展,道學家論詩也很注重虛靜。

由於儒道佛三家都強調虛靜,所以中國古代不論是文學創作還是繪畫、書法等藝術創作,均把虛靜視為創作主體修養的最基本條件。例如東晉著名的書法家王羲之在論書法創作時就曾說過:「欲書者,先乾研墨,凝神靜思,預想字形大小、偃仰、平直、振動,令筋脈相連,意在筆前,然後作字。

」(《題衛夫人筆陣圖後》)明人吳寬在《書畫筌影》中說王維之所以能做到「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正是因為他「胸次灑脫,中無障礙,如冰壺澄澈,水鏡淵渟,洞鑑肌理,細觀毫髮,故落筆無塵俗之氣,孰謂畫詩非合轍也。」文學藝術創作上的虛靜,目的在於使作家藝術家擺脫名利等各種雜念的影響,以便充分馳聘自己的藝術想象,在構思中形成最優美的藝術意象。「意在筆先」是中國古代文學藝術創作的重要原則,但它必須在虛靜的前提下方能實現。

《莊子?天道》篇中說:「聖人之靜也,非曰靜也善,故靜也。

萬物無足以鐃心者,故靜也。水靜則明燭鬚眉,平中準,大匠取法焉。水靜猶明,而況精神?

聖人之心靜乎,天地之鑑也,萬物之鏡也。」由此可見,中國古代哲學上的認識論是多麼深刻地影響著文學藝術創作!

2樓:匿名使用者

道家講靜虛,佛家講清淨——其實是一個意思

用俗話來概括意思就是說,人與自然本來是一個整體,自然世界存在多少能力,那麼人也等量齊有,但是常人為什麼在自然世介面前那麼渺小呢?因為死死抱住後天學來的一點可憐見識不放,所以渺小了。就是丟了西瓜撿芝麻的意思。

修「虛空境界「和「清淨地」都是說讓你迴歸本來完美的自我(佛家叫自性,道家叫真我),就能與自然等量齊觀了。按照這個說,不但能激發靈感,而且還是無所不能嗷!

禪宗六組慧祖師能就有過對自性的精妙總結:何其自性?

1 本自清淨

2 本不生滅

3 本自具足

4 本無動搖

5 能生萬法

用俗話說就是本來的每個人都是:不生一念,處於清淨心地,無生命邏輯的生老病死,也沒有概念或念頭的產生和消亡,具備完美的智慧和能力,對一切不分辨也就從不疑惑動搖。所以一旦動作起來,想做什麼都能成就什麼

歐美人講的」零狀態「的人——差不多也是這個意思。

真我自性有無中生有的能力,產生靈感只是小菜了嘛

所以說只是知道靜虛觀念是不夠的,知道不等於做到!難點在怎樣做讓自己迴歸零和狀態,這個不是科學能解決的,哲學也望塵莫及,方法只存在於宗教中,各個宗教都有自己的經典,經就是路徑,就是迴歸的路徑。

3樓:匿名使用者

虛靜觀從上面的回答能看出,是可以激發靈感的產生。但不是每個人都可以的,那是一種境界。

4樓:匿名使用者

能,但不叫「激發」,也不是「靈感」。

首先,這種觀不是為了激發什麼靈感而觀,而是為了滅掉你的雜念,甚至連你想要靈感的這個念頭都要一併滅掉。

觀是向內的,不是向外的,人的智慧都是生來俱足的,不需要向外求。

內觀能斷掉外界的亂像,尋伺內心的原本清明。

心本清明,就像一汪湖水,清澈明淨,無需任何外力,就能映照出整個天空。人心就是這樣,智慧本具,只要能足夠清淨,就能映出一切,覺知一切。

當你能夠達到這樣的境界,清淨智慧先前,一切道理自在圓融,這時你就沒有障礙了。也就不再需要什麼「靈感」了,一切自自然然。

5樓:匿名使用者

虛靜觀是劉勰《文心雕龍》中的重要文藝觀點,將它們與老莊的道家「自然無為」思想和虛靜觀相比對**,

西方的「靜觀」說作為一種重要的審美態度理論,它與中國古典美學的「虛靜」說在審美創造的自由心態的論述層面上是基本的 道家的「虛靜」說的是與審美創造自由心態論.

從以上方面來說 只要留心 能從裡面找到靈感的而且,道家的「虛靜觀復法」在中國的茶道中演化為「茶須靜品」的理論實踐呢。

佛教是宗教嗎

6樓:還要一起走很

佛教也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教誕生距今已有兩千五百多年,是由古印度迦毗羅衛國(今尼泊爾境內)王子喬達摩·悉達多所創(參考佛誕)。西方國家普遍認為佛教起源於印度,而印度事實上也在努力塑造「佛教聖地」形象。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中,歷史最悠久的。佛教自東漢傳入中國以後,千餘年來一直是中國人民的主要信仰之一,其間經歷代高僧大德的弘揚提倡,許多帝王卿相、飽學之士也都加入這個行列,終於使佛教深入社會各個階層。

7樓:匿名使用者

宗教這個字本身沒有定義.所以......沒有絕對的答案。

有人說,宗教是對神的信仰。這樣來看,佛教不是宗教,因為佛教沒有要求人拜佛,而是要求人要修身。佛教更多是人生哲學。

有人說,宗教是教導人行善的派別。那麼**教就不是宗教,因為**教否定行善是因。

8樓:鄭歌

宗教是 用來信仰的。是崇拜偶像。是找到一種超越的力量來 慰籍自己迷失的心靈。

佛教是釋迦牟尼佛的教育,是對於宇宙人生真相的詮釋。是對於: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的樸素的唯物主義因果律的細化,是解脫的真理。當然不是宗教。

9樓:穿越

佛教已有大約2023年的歷史,由釋迦至今,佛佛祖祖地相傳,只有多元的社會教育這一樁事情,教人幸福的生活,智慧的生活,和諧的生活。但是這2023年來,後人的誤解,以訛傳訛的流通,使佛教發生了質的改變,在今天的社會,公認佛教是宗教,這也是無可否認的。佛教現在大體有四種形式:

宗教,哲學,教育,甚至邪教。但一定要明瞭,釋迦所傳下來的是教育,在明清時還依然如此,只是在清末時變了質。建議你閱讀一些淨空教授的文章,淨空大和尚所修學的就是這樁多元文化的社會教育,和諧幸福的生活。

真實的智慧生活。祝您吉祥,阿彌陀佛。

10樓:匿名使用者

佛教重悟,重修己身,重度眾生……其思維方式與其他宗教完全不同

宗教的作用,主要是將契約神聖化,而佛教幾乎沒有這個功能

所以,佛教不是宗教

11樓:t深深海底行

「宗教」一詞才最先見於佛教,如《續傳燈錄》中:「吾住山久,無補宗教,敢以院事累君。」

「宗教」的原來意思如下:

「宗」是指「宗門」:專指以心傳心之禪宗;

「教」是指「教下」:是指釋迦牟尼佛言教之下的一切理論和方法。

西方文化傳入之後,因翻譯西文「religion」而用「宗教」二字表達;religio一詞在拉丁語的原意應為「人對神聖的信仰、義務和崇拜。」;可見,一般意義上的宗教,必有一個超越凡人得「神聖」,以信仰、崇拜神聖而得到「財富」、「安樂」、「救贖」等等。

而佛教是信、解、行、證「佛的教誨」,不是人對佛的「信仰、義務和崇拜」;因為「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佛與眾生,無非「淨染有別」;若隨佛學,必定成佛。云何對身外強行建立的「神聖」進行 「信仰、義務和崇拜」?拜佛是禮敬前行者、導師,是對德高尊長的敬重,讓自己永遠與佛相應。

這個與一般宗教的「信仰」有本質的區別。

如上而論,可以說:「佛教不是宗教」,而是揭示生命的最高祕密,說明真相併教以成佛的方法。

但是,在釋迦牟尼佛滅度2023年(大約宋朝)之後;按照佛的預言,就進入了「末法時代」,佛教的真實義理逐漸被人誤解,逐漸「世俗化」。對佛法實際修、行、證的人非常稀有;佛教淪為「求名聞利養」、「求平安無災無病」乃至「求升官發財」的法門;正如一副對聯:「經懺可贖罪,難道閻王怕和尚?

捐財能超生,豈非菩薩是**!」;最為痛心的是:「無廟不設功德箱,無寺不受香火錢」;信佛拜佛,隨佛所教的三乘菩提變成了「交易」。

以上是「佛教世俗化」在世間的現狀;

其次,「佛教世俗化」還表現為:以佛教作為「心靈港灣」「心理按摩」等寄託;這也是佛教本來意義的淪落;遠離了解脫道與菩提道。

複次,「佛教世俗化」還表現為:「佛學研究」代替實際修行,深入經藏不是尋求如何出離生死苦海,如何走上成佛的道路;而是為了舉證某一論點。

最後,如《楞嚴經》所說:「邪師說法如恆河沙」。各種邪教打著佛教的旗幟,大行貪慾之邪法,又如《楞嚴經》所說:天魔及眷屬常以「世界末日」「天災人禍」等言論籠罩愚迷眾生;

「佛教世俗化」毀壞佛法,大乘甚深微妙法變得越來越罕見,表面的興起往往掩蓋佛法的沒落。

因佛教世俗化,所以不僅相似於各大宗教,甚至「不如其他宗教」,被人輕賤。

願廣大佛子,深入經藏,深解大乘妙理;發心荷擔如來家業。願大乘正法永駐世間!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道家所說的「希虛夷」指的是什麼,道家 講虛 太虛是什麼意思?

虛寂玄妙的境界。語出 老子 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 這是道家所指的一種形神俱忘 空虛無我的境界。愚溪詩序 超鴻蒙,混希夷,寂寥而莫我知也。河上公注 無色曰夷,無聲曰希。後因以 希夷 指虛寂玄妙。 1.老子 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河上公注...

道家思想的主要觀點,道家的主要思想是什麼?

三 董光璧與他的當代新道家思想 董光璧先生的道家思想集中體現在他闡發 當代新道家 一書中,當然也散見於一些 中。他是通過發現 當代新道家 的道家思想而構建自己的思想體系 1 道實論是類似老子 道 的科學實在觀,一種實在與規律一體的潛在觀 同時實在性孕育著 2 生成論,類似老子的生成觀,強調以 產生 ...

道家思想的起源 道家思想起源於哪裡

道家思想發展歷程 道家思想起始於春秋末期的老子,但秦時期並沒有道家這一名稱。用 道 一詞來概括由老子開創的這個學派由漢初開始的。這時,道家也被稱為德家。司馬遷的父親司馬談曾寫過名為 論六家要旨 一文,把秦學派概括為道 儒 墨 名 法 陰陽六家,並闡述了六家要旨和得失漢初道家思想普遍流行,加之司馬談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