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講的空性,什麼是空性,佛教講的空性是什麼意思

時間 2022-01-21 03:40:13

1樓:滕初珍

空性的大概簡略意思是:不管你在哪個世間,你所居住的世界都不是永久不變的。

比如人的世界會隨著時間和人的思想行為不斷的改變,以前的世界消失了,被現在的世界取代了,現在的世界將會被未來的世界取代。沒有永恆,不是實質存在的。都是空性,是人共同的業力(也就是思想行為)造就的。

比如人的思想和觀念會隨著時間和人不同的經歷而改變,既然自己的思想是時刻改變的,那麼它不是永恆的,是不可留住的。所以五蘊(心裡所有的想法和念頭)不是真實的,不是真正的自己。

還有物質和形相也都是同樣的道理,你可以想想自己的身體不也隨著時間不停的變化嗎?直到死亡。

所以世間萬事萬物都是有生就有滅的。也就是空性的。

只有自己的本性是永恆不變的,是真實存在的。

所以要去除雜念找到自己的真心,從而明心見性。

空性可以是一個詞,也可以是兩個詞。空:萬事萬物為空,形相物質為空,五蘊為空。性:真實不變的本性,真正的自己。

2樓:匿名使用者

粗淺的理解就是:萬法皆是剎那生滅的、變化的;都不是永恆的;都沒有一個不變的自體!告訴我們不要執著。

3樓:匿名使用者

一切法了無恆實不變的自性,性雖是空卻不礙妙有。

4樓:**雪藏

「以何因緣立空義邪」請見佛陀開示,《大乘本生心地觀經》記載佛言:

「譬如叢林,蒙密茂盛;師子白象,虎狼惡獸,潛住其中;毒發害人,迥絕行跡。

時有智者,以火燒林。因林空故,諸大惡獸,無復遺餘。心空見滅,亦復如是。

……以何因緣立空義邪。為滅煩惱從妄心生。而說是空。

……若執空理為究竟者。空性亦空。執空作病,亦應除遣。

……如阿伽陀藥,能療諸病。若有病者,服之必差。其病既愈,藥隨病除。無病服藥,藥還成病。……本設空藥為除有病。執有成病,執空亦然。誰有智者,服藥取病?……」

5樓:匿名使用者

禪宗明心見性就明白了

禪宗可以聽母音老人講的《拈花錄》

6樓:希熱秋傑

空=沒有。性=心+生。

什麼意義呢?心生的正能量,讓負能量,二者一中和,兩個能量都沒有了!明白了麼?

7樓:匿名使用者

佛教天天說些誰也聽不懂的話有什麼用!人家聽不懂就說人家悟性低,修行不夠!修行夠了還學個p啊!

佛教講的空性是什麼意思

8樓:匿名使用者

佛經中的空,有很多種含義。用在不同的地方會有不同的解釋。總體來說,是用物質世界的這個空的形象和特點來比喻解釋精神世界的。

物質世界有虛空,精神世界也有虛空。物質世界有種種事物光明能量,精神世界的生命活動就如同物質世界的種種事物。物質世界的種種事物成於空,敗於空,聚散離合,種種生滅變化。

精神世界的生命活動也是這樣,在生命的虛空中生住異滅。物質世界的虛空我們容易理解,精神世界的虛空不容易理解。所以用物質世界的虛空特性來比喻精神世界的這個虛空。

物質世界的虛空,是一切事物生滅變化的根源。任何事物能量生於空滅於空,在虛空中千變萬化,虛空不變。現代科技,研究透了虛空,物質世界的根源自然就明白了。

同樣,精神世界的這個虛空是一切智慧生命活動的根源。明白了精神世界的這個虛空,智慧生命生死的根源也就清楚了。所以佛法叫做解脫生死之法。

佛法的根本目的就是為了證悟智慧生命生死的根源,就是智慧生命的這個空性,即佛性,自性,菩提如來,佛等等稱謂。也就是現在說的生命之謎。這是佛法存在延續的根本。

9樓:乙彭湃

在佛教的教義中,空不是虛無的意思,虛無的概念僅僅是漢語字詞中的概念,佛教中借用這個詞來表達「無限」「無盡」的變化這樣的概念。對於「空」,佛法最基本的理解是從變異、無常的表現來理解。《阿含經》中說,無常故苦、苦故無我、無我故空。

就是說第一,由於各種事物、各種事物的表現都是無永恆無常態的變動的,所以說有生死、有變異,因此是無常。第二,是因為世間一切事一切眾生其實都是由眾緣和合,沒有單獨的自我,都是互相依附、互相影響,所以說無常。由無常而出現種種「苦」,由於苦而理解世界上一切人、我、事理,都是在發展和變動之中,根本不存在「我」「我所有」這樣的概念,所以說無我是空。

再深入理解,則需要從真假、有無這樣的理性概念入手,理解這些事物其實也是空的表現,即一切存在的並不是我們習慣中所見所認知的,而我們所見所認知的一切事物其表現也並不一定是真實的面貌或者並不是完全可掌控的。「空性」並不代表事情發展本質,因為在佛教的因果關係中,實際說的是因、緣、果,沒有第一因的概念,而是個變化和無常的概念,由於緣(各種內外影響的條件)的存在,使因生不同的果,果又影響新的因。有些因果是自然界的自然執行,有些是我們的行為活動產生,而一切果都可由於我們的主動作為而改變。

世上只有永恆的規律,沒有固定不變的結果,內外緣的影響變化改變了因是否結果,結什麼樣的果,多長的期間結出果。所以一切都不出這個規律。所以,空性,指的是現象的表現,而不是某種決定因素或者動力。

10樓:初映冬

佛教中所說的「空」並非我們所能理解的那個「空」,它遠遠超出我們這個世界的意識觀念邏緝思維。我們觀念中的空往往被定義為沒有。而佛法當中的「空」,方便說,它非有非無。

它是一切萬物的本體,能生萬物萬法萬相,但是一切都不可住、不可得。這個空,無邊無限,大無其外,小無其內。它不是我們意思觀念所能理解的,只有放下我們一切觀意邏緝意識思維等一切業緣形成的障礙,才能真正的契入這種「空」性。

請問佛教所講的空性是啥意思啊?

11樓:aaa**王

諸法空相

空相:眾生聽佛說空,又執著於空,佛又說空也不可得,因而說非空非有,是空是有中道實相之法。眾生聽佛如是說之後,又執著非空非有、是空是有中道實相之法,佛又慈悲眾生說中道亦不可得。

如是不斷破除眾生對一切諸法的執著,令大地一切眾生,得證無上究竟菩提,是名畢竟空。

淨空法師《學佛問答》:「諸法空相」是佛在《般若經》上常講的,它的意義就是說一切法都沒有自體,都是因緣和合而現的幻相。相不是沒有,是有,但是它不是真實的。

什麼叫真實的?佛法裡面真妄的定義是說:永恆不變的,那就是真實的;如果會變化,無論它變化的速度是快還是緩慢,那都是假的,都不是真實的。

我們明白這個定義,我們就曉得我們的人身不是真的,為什麼?它會變化,它有生老病死,它剎那剎那在衰老,所謂青春不駐。人是空相,一切動物都不例外,一切植物也不例外,乃至於礦物我們講到山河大地,講到星球,現在科學家告訴我們,太陽系也有毀滅的一天,不過它的速度比較緩慢。

這樣觀察就曉得,一切諸法都是剎那剎那在變遷,不是真實永恆的存在,這種現象就叫做「諸法空相」。

12樓:希熱秋傑

空=沒有。性=心+生。

什麼意義呢?心生的正能量,讓負能量,二者一中和,兩個能量都沒有了!明白了麼?

自性:性=心+生。我們「自己」「 心生」的什麼什麼「特性」,是這個事物的本性麼?這就叫「萬法本來沒有自性」understand?

佛所說的空性是什麼?該怎麼理解?

13樓:菜市場殺雞的

這一偈頌,總共有六句,第一句「彼器隨生諸功德」是所立,後面五句以六個內容來說明。六個內容即﹕一、常能正受住淨戒,二、勤行佈施,三、修悲心,四、修安忍為度生,五、善根迴向大菩提,六、恭敬諸菩薩。   「彼器隨生諸功德」,「彼器」指能夠接受空性的法器,「生諸功德」指聞思空性所產生的特性。

就是說,如果一個人是能夠接受空性的法器,他在聽聞空性的道理之後,不只是可以瞭解空性,他還會想到其他跟聽聞空性有關的內容。但是如果不是聽聞空性的法器,他可能在聽聞空性的時候,會覺得空性好像只是一般所謂的知識而已,而不會有接著六種感受的產生。也就是說,本來空效能夠斷除我們內心的我執(輪迴的根本)與自愛執,然而若不是聽聞空性的法器,在聽聞空性的時候,他沒辦法把空性及空性所要對治的顛倒心相關連到一起。

  如果是聽聞空性的法器,在聽聞空性之後,慢慢的他會理解到,空性在對治他的我執、對治他的自愛執、提升他的悲心是有幫助的。或者說,提升他的持戒,或者在修世俗諦的這個方便部分,能夠有助於觀三輪體空。但是,如果不是聽聞空性的法器,可能只會把空性當成研究外在的知識而已,與自己內心好像沒有什麼關係。

  所以,我們可以透過這六句反觀自己的內心﹕當我們聽聞空性的時候,是不是可以去想到聽聞空性之後,隨生這六種功德。如果可以的話,那你也可以算是進入聽聞空性的法器的行列。如果不是的話,可能就還不是。

不過,不論你目前是不是適合聽聞空性,重要的是,我們在聽聞空性之後,要怎樣用於實修,或是說,要怎樣把這六功德做一個連繫。

14樓:一向專念生極樂

阿彌陀佛空性就是自性,佛說一件事用很多名詞,就是告訴我們不要執著名字相,下面法師開示有說

禪宗的明心見性就是見到自性,你也可以說見到空性啊老法師---色外有沒有空?有空,可是一定要知道,色也是空,空是空性,是自性,色從**來的?色是空現的,色法之體就是空性,是一不是二。

你說色跟空有沒有妨礙?明明有妨礙,這是怎麼回事情?諸位要知道,這不是色空有妨礙,是我們妄想執著造成的障礙。

15樓:希熱秋傑

空=沒有。性=心+生。

什麼意義呢?心生的正能量,讓負能量,二者一中和,兩個能量都沒有了!明白了麼?

16樓:匿名使用者

在佛教的教義中,空不是虛無的意思,虛無的概念僅僅是漢語字詞中的概念,佛教中借用這個詞來表達「無限」「無盡」的變化這樣的概念。

對於「空」,佛法最基本的理解是從變異、無常的表現來理解。《阿含經》中說,無常故苦、苦故無我、無我故空。

就是說第一,由於各種事物、各種事物的表現都是無永恆無常態的變動的,所以說有生死、有變異,因此是無常。

第二,是因為世間一切事一切眾生其實都是由眾緣和合,沒有單獨的自我,都是互相依附、互相影響,所以說無常。

由無常而出現種種「苦」,由於苦而理解世界上一切人、我、事理,都是在發展和變動之中,根本不存在「我」「我所有」這樣的概念,所以說無我是空。再深入理解,則需要從真假、有無這樣的理性概念入手,理解這些事物其實也是空的表現,即一切存在的並不是我們習慣中所見所認知的,而我們所見所認知的一切事物其表現也並不一定是真實的面貌或者並不是完全可掌控的。

「空性」並不代表事情發展本質,因為在佛教的因果關係中,實際說的是因、緣、果,沒有第一因的概念,而是個變化和無常的概念,由於緣(各種內外影響的條件)的存在,使因生不同的果,果又影響新的因。有些因果是自然界的自然執行,有些是我們的行為活動產生,而一切果都可由於我們的主動作為而改變。世上只有永恆的規律,沒有固定不變的結果,內外緣的影響變化改變了因是否結果,結什麼樣的果,多長的期間結出果。

所以一切都不出這個規律。

所以,空性,指的是現象的表現,而不是某種決定因素或者動力。

佛教中的漏是什麼意思,佛教講有漏皆苦, 有漏 是什麼意思

漏在佛教裡是煩惱的別名,含有漏洩和漏落二義。貪瞋等煩惱,日夜由六根門頭漏洩流注而不止,叫做漏 又煩惱能使人漏落於三惡道,亦叫做漏。所以有煩惱之法就叫做有漏法,無煩惱之法就叫做無漏法。類似保留不住心靈或其他有效物質和精神有損耗 漏是煩惱的意思,有流失 漏洩之意。人類由於煩惱所產生的過失 苦果,使人在迷...

怎樣開慧眼(佛教),人有沒有天眼,為什麼佛教裡講究開光 開慧眼 開天眼?

澄友菱歸水 慧眼 能看出一切事實真相之眼。慧眼 術語 五眼之一,慧能觀照,故名眼。照諸法皆空真理之空慧名之。無量壽經下曰 慧眼見真,能度彼岸。思益經三曰 慧眼為見何法?答言 若有所見,不名慧眼。慧眼不見有為法,不見無為法。智度論三十三曰 為實相故求慧眼,得慧眼不見眾生盡滅一異相,舍離諸著不受一切法,...

佛教講的28天都是什麼天,佛教六道里說的天道28道天區別?

二十八天為 欲界六天 1 地居天 四天王天 在須彌山腰 由持國,增長,廣目,多聞四大天王所統。其下尚有堅首 天等三天,為四王所統鬼神,並不能算是天界。忉利天 居須彌山頂 東西南北各八個天國,中為帝釋天,第二天主釋提桓因所居 2 空居天 夜摩天 譯為翻時分,日月上照不及,其天人身自帶光明,因日月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