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聞如是六祖壇經說什麼,六祖壇經說什麼 見真如本性 至滅妄佛地

時間 2022-03-26 14:00:05

1樓:冥想音主站

《六祖壇經》其中心思想是「見性成佛」,即所謂「唯傳見性法,出世破邪宗」。性,指眾生本具之清淨如來本性。即「菩提自性,本來清淨,但用此心,直了成佛」及「人雖有南北,佛性本無南北」。

這一思想與《涅槃經》「一切眾生悉有佛性」之說一脈相承。其誘導禪者修禪的實踐方法是「無念為宗,無相為體,無住為本」。無念即「於諸境上心不染」;無相為體,即「於相而離相」,以把握諸法的體性;無住為本,即「於諸法上念念不住」,無所繫縛。

又主張頓悟說,認為「不悟即佛是眾生,一念悟時眾生是佛」,「萬法盡在自心中,頓見真如本性」。同時也強調:「法即無頓漸,迷悟有遲疾」;「迷聞經累劫,悟在剎那間」。

指出「法即一種,見有遲疾」,「法無頓漸,人有利鈍」。《壇經》還發揮唯心淨土思想。認為「東方人造罪唸佛求生西方,西方人造罪唸佛求生何國?

凡愚不了自性,不識身中淨土,願東願西,悟人在處一般」。又說:「心地但無不善,西方去此不遙;若懷不善之心,唸佛往生難到。

」同時主張「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指出:「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不由在寺。

」《壇經》的思想對禪宗的發展起重要作用。中國佛教著作尊稱為「經」的,僅此一部。

2樓:匿名使用者

呵呵呵,您又不是迦葉尊者,還我聞起頭兒,有意思有意思。

六祖壇經說什麼 見真如本性 至滅妄佛地

3樓:多普達成

見自性成佛 見真如本性 滅虛妄心,與佛相應,進取佛地。

4樓:匿名使用者

真如本性即佛性,即自己的本來之性,見真如本性了就是明心見性了,所謂見性成佛就是這個意思,因為本性、自性就是佛性。實際上能見性就已經很難得了,小乘阿羅漢的所謂見性尚不究竟,還算不上真正的明心見性,所以說真正明心見性是非常難得的,要麼怎麼禪宗說見性成佛呢,見性了就是見到自己本來,就是見到佛,就是成佛了。但是這個成佛不是如來那樣的佛,因為還有習氣、煩惱、無明沒有完全斷除,打個比方,還有雜質,還需悟後進修,到真的爐火純青了,就滅了妄,全都是真了,那就是和佛祖一樣的了。

實際上,本來全真啊。

怎樣才能明心見性?

5樓:匿名使用者

爾時尊者須菩提白佛言。世尊。

無邊 波羅蜜多。 是般若波羅蜜多。虛空無邊故。

無等等 波羅蜜多。 是般若波羅蜜多。一切法不可得故。

離 波羅蜜多。 是般若波羅蜜多。畢竟空故。

不可破 波羅蜜多。 是般若波羅蜜多。一切法性不可得故。

無句 波羅蜜多。 是般若波羅蜜多。諸法無名無相故。

無性 波羅蜜多。 是般若波羅蜜多。諸法無來故。

無言 波羅蜜多。 是般若波羅蜜多。諸法無分別故。

無來 波羅蜜多。 是般若波羅蜜多。諸蘊不可得故。

無去 波羅蜜多。 是般若波羅蜜多。諸法無來故。

無集 波羅蜜多。 是般若波羅蜜多。諸法無取故。

無盡 波羅蜜多。 是般若波羅蜜多。諸法無盡相故。

無生 波羅蜜多。 是般若波羅蜜多。諸法無著故。

無作 波羅蜜多。 是般若波羅蜜多。作者不可得故。

無知者 波羅蜜多。 是般若波羅蜜多。諸法無主宰故。

無所至 波羅蜜多。 是般若波羅蜜多。無退沒故。

不滅 波羅蜜多。 是般若波羅蜜多。前後中際不可得故。

夢幻影響陽焰等 波羅蜜多。 是般若波羅蜜多。諸法不生故。

無煩惱 波羅蜜多。 是般若波羅蜜多。貪嗔痴等性清淨故。

無出世 波羅蜜多。 是般若波羅蜜多。所依止不可得故。

無染汙 波羅蜜多。 是般若波羅蜜多。虛空清淨故。

無戲論 波羅蜜多。 是般若波羅蜜多。諸法平等故。

無念 波羅蜜多。 是般若波羅蜜多。諸念不生故。

無動 波羅蜜多。 是般若波羅蜜多。諸法性常住故。

離欲 波羅蜜多。 是般若波羅蜜多。諸法性真實故。

無起 波羅蜜多。 是般若波羅蜜多。諸法無疑故。

寂靜 波羅蜜多。 是般若波羅蜜多。諸法相不可得故。

無過失 波羅蜜多。 是般若波羅蜜多。具足諸功德故。

無眾生 波羅蜜多。 是般若波羅蜜多。眾生際不可得故。

無斷 波羅蜜多。 是般若波羅蜜多。諸法不起故。

無二邊 波羅蜜多。 是般若波羅蜜多。諸法離著故。

無異 波羅蜜多。 是般若波羅蜜多。諸法無和合故。

無著 波羅蜜多。 是般若波羅蜜多。不分別聲聞緣覺地故。

不分別 波羅蜜多。 是般若波羅蜜多。分別平等故。

無量 波羅蜜多。 是般若波羅蜜多。量法平等故。

如虛空 波羅蜜多。 是般若波羅蜜多。一切法無障礙故。

無常 波羅蜜多。 是般若波羅蜜多。一切法有為故。

苦 波羅蜜多。 是般若波羅蜜多。虛空平等故。

空 波羅蜜多。 是般若波羅蜜多。一切法不可得故。

無我 波羅蜜多。 是般若波羅蜜多。我不可得故。

無相 波羅蜜多。 是般若波羅蜜多。一切法不可轉故。

空性 波羅蜜多。 是般若波羅蜜多。畢竟無邊故。

念處正勤神足根力覺道 波羅蜜多。 是般若波羅蜜多。三十七菩提分法不可得故。

空無相無願 波羅蜜多。 是般若波羅蜜多。三解脫門不可得故。

內有色觀外色等 波羅蜜多。 是般若波羅蜜多。八解脫不可得故。

初禪定等 波羅蜜多。 是般若波羅蜜多。九先行法不可得故。

苦集滅道 波羅蜜多。 是般若波羅蜜多。四聖諦法不可得故。

佈施等 波羅蜜多。 是般若波羅蜜多。十波羅蜜多不可得故。

十力 波羅蜜多。 是般若波羅蜜多。不可破壞故。

四無所畏 波羅蜜多。 是般若波羅蜜多。不怯不懼不退不沒故。

離系 波羅蜜多。 是般若波羅蜜多。一切智智無著無礙故。

如來無量功德 波羅蜜多。 是般若波羅蜜多。過諸數法故。

如來真如 波羅蜜多。 是般若波羅蜜多。一切法真如平等故。

自然智 波羅蜜多。 是般若波羅蜜多。一切法自性平等故。

一切智智 波羅蜜多。 是般若波羅蜜多。一切法性一切法相。不可得不可知故

《六祖壇經》中的「若見一切法。心不染著。是為無念 」是什麼意思?

6樓:神羊觸邪

無念不是斷念,是不續,心不染著,如明鏡,物來雖纖毫必現於前,物去而鏡自鏡,不染不著。外離諸相,內心不亂。可以跟壇經中這一首偈子「慧能沒伎倆,不斷百思想。

對境心數起,菩提咋麼長」相應證。

7樓:鋒芒無露

個人理解為:因惠能師祖認為,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知要去掉妄念浮雲,無念,無相,無住,即可頓悟成佛。其實這就是古代的唯心主義了。心靜萬物皆靜。此話應該是說心不去想,既無念也

8樓:

若見到一切萬物存在,而心不生分別,念頭不停住於物,就是無念。

簡單的理解,念是人心的活動,平時我們見到事物,心裡就生分別,即所謂的感性認知,然後又通過理性來分析**,以為這就是我們瞭解了世界,瞭解了宇宙,卻不知道這正是一切虛妄分別,一切錯誤,一切痛苦的開始。無念,就是要我們的心見事物時,心不黏著,不起分別,要明白我們所見所感的一切,都是六根帶來的形象概念而已,不是真實的存在。平時我們感知到事物,心念即起,然而此念起後,並不隨事物消滅,反而執著於已經消逝而去的形象,這就是所謂的「染著」。

六祖告訴我們,念念之中,要不思前境,如此就是《金剛經》中所說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了。

9樓:匿名使用者

所謂法,非法,非非法!不為境所動(不執著),是為無念!

我只能這樣解釋,我自己能懂,不知道樓主能否看懂,很多東西真的無法用語言來表達!

若我解釋錯誤,罪過,請原諒!因為我自己是這麼理解的!

10樓:

1、念:指心中染著的意思。例如看到喜歡的,成語叫「念念不忘」。

2、法:泛指六塵。也就是所有一切。

3、凡是見、聞、嗅、舔、摸、想到的,心中都沒有貪愛,就稱為無念。

4、進入無念的方式就是「無貪愛」,簡稱「無慾」對佛法、氣功、2012感興趣嗎?請進入「法迄巴」貼吧

11樓:帛蘭若

看得到所有東西,但心不為外物所擾

用一個詞就是:有識無情

(自己的理解)

12樓:匿名使用者

佛教是以破立法的,就是破斥當時印度異教或說外道而立法的,所謂破斥也就是否定,否定空,亦否定有就是中道,就是實相,而對於空有破斥的目的是使人不有染著,也就是不去執著一些想法。八不中道雲:不生亦不滅,不常亦不斷。

不一亦不異,不來亦不出。破斥掉了一切的法就是空法,無法於心就是無念。

大乘佛教的修習方向,主要有中觀(性宗,空宗),瑜伽(法相,有宗),如來藏(佛性)。禪宗主要的研究課題是如來藏(見楞伽經及起信論),是以心見心, 明心見性,直接觀照佛性的,當然佛性不是很容易就可以看到的,後期(五祖六祖等)借用般若空觀去觀照佛性,先用般若空觀照見空性,而佛性即是空性,見到空性也就見到了佛性。

自性若悟 眾生是佛 自性若迷 佛是眾生 出處是那個佛經?

六祖壇經講的是什麼(以上)?對現代人的生活有什麼啟示

炯姶 濟群法師著述 一 金剛經 與六祖惠能 二 性空 無所得 三 明心見性 成就般若 四 無相 無住 無念 五 在生活中修行 解脫 六 結論 禪宗自四祖後,金剛經 逐漸取代了 楞伽經 的地位,四祖道信勸人念 摩阿般若波羅密 指月錄 道信傳 卷四 五祖弘忍創東山法門,普勸僧俗讀誦 金剛般若波羅密經 見...

逢懷即止,遇會且藏是什麼意思,六祖壇經中 逢懷則止,遇會則藏。是什麼意思

商葉楓 逢懷則止,遇會則藏 懷 指懷集縣,會 指四會縣,都是廣東省的縣名。這是帶有預言性質的讖語,暗示慧能先在廣東一帶隱居等待機會。詳解 出自 六祖壇經 行由第八節 雲 汝為第六代祖,善自護念,廣度有情,流佈將來,無令斷絕。聽吾偈曰 有情來下種,因地果還生。無情亦無種,無性亦無生。祖復曰 昔達摩大師...

六祖大師的衣缽現在流落何處

六祖大師的衣缽,再沒有傳授給誰。衣缽就一直儲存在曹溪寶林寺,也就是現在的廣東韶關市的南華寺。有人說被武則天拿去了 我們是韶關人從來沒有聽過此事。也說說六祖大師為什麼不再傳授衣缽呢?六祖壇經 法海本 法海是六祖的 法海用白話記載慧能大師和 們的教誨其中一部分。慧能大師說 十位 你們以後傳授佛法,應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