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不咩
不分章。道德經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德經》、下篇《道經》,後改為《道經》37章在前,第38章之後為《德經》,並分為81章。
《道德經》的總字數因為版本不同而有所差異:馬王堆帛書,甲本為5344字,乙本為5342字(外加重文124字);今本,河上公《道德經章句》為5201字(外加重文94字),王弼《老子道德經注》為5162字(外加重文106字),傅奕《道德經古本》為5450字(外加重文106字)。
現代《道德經》通行本,是以王弼所注,字數為5162字。
擴充套件資料
創作背景
據文獻記載,老子靜思好學,知識淵博。他的老師商容教授知識過程中,老子總是尋根問底,對知識非常的渴望。為了解開自己的疑惑,他經常仰頭觀日月星辰,思考天上之天為何物,以至於經常睡不著覺。
後來,商容老師推薦老子入周都深造。
通過這段經歷,老子積累了豐富的學識,也使他遠近聞名。
老子生於春秋戰國時期,當時的環境是周朝勢微,各諸侯為了爭奪霸主地位,戰爭不斷。嚴酷的動亂與變遷,讓老子目睹到民間疾苦,作為周朝的守藏史,於是他提出了治國安民的一系列主張。
函谷關令尹喜對《道德經》的成書也起了巨大作用,他少時即好觀天文、愛讀古籍,修養深厚。
2樓:蘇老師講乾貨
我們覺得《道德經》很難懂,是因為這種用文言文寫的哲學書,真可以算是閱讀界的攔路虎,誰看誰懵圈。
可是楊宗緯說了,那是因為你沒有聽過我的歌,要不你早就學會了這本書的正確開啟方式。
因為《洋蔥》的歌詞已經告訴我們,如果你願意一層一層一層的剝開「道德經」,你會發現,你會訝異,這是我最壓抑最深處的祕密…
嗯,那我們就來試著剝剝看吧!
向左轉|向右轉
《道德經》全書一共九九八十一章,由前面37章的道經和後面44章的德經組成。
如果我們只是像普通的書那樣一章一章的去閱讀,確實會讀傻了。
一是因為它自帶有哲學的高深;
二是它不像《孫子兵法》那樣按道法術邏輯嚴密的順序;
所以我們必須要一層一層的把它解剖開來才能看明白。
如果我們一刀切開從側面去看《道德經》,就會發現其實《道德經》是由五層組成:
分別是最外層的軍事論;
次外層的政治論;
中層的人生論;
裡層的認識論;
以及最裡層的宇宙論五論組成。
一層一層的解讀,才是《道德經》的正確開啟方式。
向左轉|向右轉
我們從裡往外一層一層的來看看《道德經》,首先是宇宙論。
在老子的眼中,宇宙或者說世界並不是由所謂的神或上帝創造的,而是由一個他命名叫「道」來創造的,並且道創造後由「德」來供養。
道呢,首先生出一個混沌之氣,然後一分為二變成天地,再逐漸演變出世間萬物。
這個道呢喜歡按照自己設定的原則行事,如果人世不能按道的標準做,才會需要用仁義來進行約束,仁義約束不住了就會需要用禮儀或者法律來制約。
而這個德呢,是按道的要求養育世界的。
但是德不會去佔有世界、它也不驕傲自滿、不強求世界由它主宰,真正的做到無為而無不為。按德的標準去做,人和世界是可以和諧共處的,內在的自我像嬰兒一般純潔,外在的我可以和世界融為一體。
簡單說,這個世界就是道生德養的,我們都得聽「道」和「德」的話。
向左轉|向右轉
而世界存在以後,是按道的要求去執行的。
道的要求呢,說起來其實也很簡單,就是「反者道之動」,也就是事物總是朝著相反的方向來回不斷的執行。所以我們要認識世界,首先就要有對立統一的思想。
但在對立統一里,老子更加註重的是柔弱的一面,他說過「弱者道之用」,就是事物雖然有兩面,但柔弱的一面是勝過剛強的一面的。
所以,認識這個世界,我們還要能夠做到「見小曰明、守柔曰強」,也就是要從事物小的變化中發現智慧,同時讓自己堅守在柔弱的一面。
這就需要我們不斷的去學習、去修煉,做到「為學日益、為道日損」。
學習呢,就是認識對立統一變化的規律,要不斷累積和對立統一相關的知識,首先我們並不需要到處去走也可以認識世界;其次那些看起來難做的事或很繁瑣的事都是可以從簡單細小的事入手的;我們還要知道一件事快要完成的時候也是最難的時候,要一直堅持到質變的那一刻。
而修煉呢,我們需要要看清世界是禍福相依的,所以要保持清醒的頭腦,要能夠堅持迴歸本源保持本性,有三樣寶物是我們要一直拿著的:一個是慈愛,一個是節儉,一個是不出頭。
總之呢,人活著就是要學習和修煉,才能變得聰明和強大。
向左轉|向右轉
瞭解世界,掌握基本的認識方法,其實我們是可以過好這一生的。
上等的人勤奮的遵守道、中等人很難堅持道,下等的人嘲笑道,要過好就要當上等人。
所謂的聖人就是完全按道的要求去做事,堅持做到「四個少」:少點慾望、少說點話、少荒廢時間、少貪圖功勞。
隨著自己的眼界、見識、心胸、修為不斷的變強,自己也能由於內在的充實不斷的去擴張人生,從個人、家、鄉、國到天下不斷的提升境界,活得精彩無限。
向左轉|向右轉
從政治上看,對於執政的君主,更需要堅守住道的要求。
因為一流的君主按道治國,百姓可以過的很好但卻不會認為這是君主的功勞,是自己本來就這樣;
二流的君主按儒家治國,百姓認為自己過的好是因為君主賢明所以很尊重他;
三流的君主用嚴刑峻法管理百姓,百姓被迫遵守法律所以害怕君主;
而最不入流的君主沒有辦法管理好國家,百姓都看不起他。
所以守住道的君主正是把自己一生系在國家上,把百姓的想法當自己的想法,治理國家的時候不隨便更改規則,能把國家治理的井井有條,百姓安居樂業。
向左轉|向右轉
戰爭是老子最反對的,因為戰爭帶來不必要的**,是不道的行為,是「不祥之器」。
所以執政者首先做到不憑著自己兵強馬壯去欺負弱小的國家,能不打戰就不打戰,即使打仗也是打自衛反擊戰。
真到了被迫打戰的時候,領導人要能夠用奇謀去作戰,首先自己國家真正的作戰實力不能讓敵人知道,同時打仗將軍不要張揚不要鬥狠,要明白驕傲的軍隊一定失敗,悲憤的軍隊必定獲勝。
等真的把仗打完了、打贏了,那也並不值得高興,應該要用喪禮的方式來對待。
因為打戰本來就是不道的,贏了也不好。
向左轉|向右轉
向左轉|向右轉
最後讓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這期的內容:
首先我們發現《道德經》正確的開啟方式就是一層一層的剝開。
《道德經》其實是五個層面的內容:
第一,這個世界是由道創造出來的,然後由德來進行供養;
第二,世界按對立統一的標準來運作,我們需要不斷做加法學習和做減法修煉;
第三,人的一生應該按無為的方式去活著,做到「少慾望、少說話、少荒廢、少貪功」;
第四,作為一流的君主一定是按道的無為來治理國家的;
第五,真正遵循道的執政者應該是個反戰人士。
綜上,《道德經》裡的宇宙論、認識論、人生論,其實對應我們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而政治論和軍事論是人如果作為政治領袖應該如何運用。
老子真正要告訴我們的其實是,做人,三觀一定要正。
向左轉|向右轉
3樓:匿名使用者
原本只有一篇,五千多字,現代出書的把它給拆分了,其實應該合起來看
4樓:大學之中庸
道德經元典不分章節,只分上下兩篇,曰道經,曰德經。後人牽強將之分為八十一章,以和九九歸一之數。再後據說有清代魏源將之劃為六十八章,只是這個版本的我未曾讀過。
現在的本子多用王弼流行本,前37章為道經,後44章為德經。一共81章.
5樓:慄滿多農貿
81章,九九八十一,象徵滿和全的道理
道德經的全文有多少字大概意思是什麼
6樓:
《道德經》,又名《老子》,由戰國時期道家學派整理而成,記錄了春秋晚期思想家老子的學說。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為其時諸子所共仰,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道德經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德經》、下篇《道經》,不分章,後改為《道經》在前,《德經》在後,並分為81章。
是中國歷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學著作。 《德經》在前是謂先修自身心意,後《道經》是謂以身心精進,在體悟道之所傳。
《道德經》全文大概5000字左右。
《道德經》全文大約
7樓:玉娮
《道德經》,又稱《道德真經》、《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為其時諸子所共仰,是春秋時期老子(即李耳)所作的哲學著作。在先秦時《呂氏春秋·注》稱為《上至經》,在漢初則直呼《老子》。自漢景帝起此書被尊為《道德經》,至唐代唐太宗曾令人將《道德經》翻譯為梵文。
唐高宗尊稱《道德經》為《上經》,唐玄宗時更尊稱此經為《道德真經》。
古代馬王堆版是上篇《德篇》和下篇《道篇》不分章,現代通行版本共81章,前37章是《道篇》,後44章為《德篇》。《道德經》這部神奇寶典被譽為萬經之王,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名著之一,對中國哲學、科學、政治、宗教等產生了深刻影響。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道德經》是除了《聖經》以外被譯成外國文字釋出量最多的文化名著。
道德經全文
《道德經》全文,及翻譯
8樓:匿名使用者
《道德經》copy全文,及bai翻譯請參閱
希望zhi能夠有
所幫助dao。
9樓:匿名使用者
道德經全文及解釋,老子道德經全文及譯文
放棄了抵抗脆弱 第一章 原文 道可道也 非恆道也 名可名也 非恆名也。無名 萬物之始也 有名 萬物之母也 故恆無慾也 以觀其眇 恆有欲也,以觀其所徼 兩者同出,異名同謂 玄之又玄 眾眇之門 譯文 道 如果可以用言語來表述,那它就是常 道 道 是可以用言語來表述的,它並非一般的 道 名 如果可以用文辭...
道德經全文多少個字,《道德經》有多少個字?
道德經很多個版本 大致只能說5000字左右 準確字數就要你自己找原文放word自己看看多少字了。在諸多優秀的古代典籍中,老子 可以算得上是裡面的一枝奇葩。老子 又稱 道德經 共81章,五千字左右。它成書於我國春秋末期,作者是老聃。這是一部充滿智慧的著作。老子 一書言簡意賅,博大精深。內容極為豐富。在...
誰知道「道德經,誰的《道德經》
樺南sf8 你好,老子 又名 道德經 是道家學派的經典著作。約成書於戰國時期。今本 老子 全書共五千餘言,故又稱 老子五千言 西漢河上公曾作 老子章句 將 老子 分為八十一章。稱前三十七章為 道經 後四十四章為 德經 總名之曰 道德經 老子 的哲學體系,由宇宙論 而人性論 再由人性論 而政治論。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