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甲】人恆過然後能改;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徵於色,發於聲,而後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乙】孟子少時,誦①,其母方②織。孟子輟然③中止,乃復進。其母知其喧④也,呼而問之曰:
何為中止?」對曰:「有所失復得。
其母引⑤刀裂其織,以此誡之。自是之後,孟子不復喧矣。(選自《韓詩外傳》卷九)
註釋:①誦:背誦。②方:正在。③輟然:突然中止的樣子。輟,停止,廢止。④喧:遺忘。⑤引:拿來。
8.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4分)
人恆過然後能改 恆過___
其母引刀裂其織 裂___
9.翻譯下列句子。(4分)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自是之後,孟子不復喧矣。
10.【甲】【乙】兩文在表達方面有什麼不同?(4分)
答案:8.(1)經常犯錯。
2)弄斷。因為憂患而得以生存,因沉迷安樂而衰亡。
從這件事情之後,孟子就不再遺忘了。
10.甲文以議論為主,語言精練,分析透闢;乙文以敘述為主,用引刀裂織的方法明理,自然巧妙。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觀點是什麼
2樓:旅遊達人在此
在《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中,孟子認為造就人才的客觀條件是「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只有這樣,才能「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造就人才的主觀條件是「人恆過,然後能改;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徵於色,發於聲,而後喻。」。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選自《孟子·告子下》,是一篇論證嚴密、雄辯有力的說理散文。作者先列舉六位經過貧困、挫折的磨鍊而終於擔當大任的人的事例,證明憂患可以激勵人奮發有為,磨難可以促使人有新成就。
接著,作者從一個人的發展和一個國家的興亡兩個不同的角度進一步論證憂患則生、安樂則亡的道理。
談談你對「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這句話的理解?
3樓:x灰太狼x邪槍
因有憂患而使人得以生存,因安逸享樂卻足以而使人敗亡。這是字面上的意思,其大意為版:在憂患為求生存,權可以迫使你想方設法應對眼前難關,問題來了,你自然就習慣了對付,不會被打倒;而假如一直沉浸在在安逸與享樂中的話,危險一到,就不知所措,極有可能被難題吞噬。
4樓:人間兵器
安樂會讓生物停止發展,而那些比不上他的生物在不停的。
向前發展。 這就像龜兔賽跑版。 沒有憂患意識的生物會權最終變得沒有抵抗能力。
紐西蘭島原本沒有大型捕食者,島上鳥類沒天敵,紐西蘭國鳥最後變成完全無害又不會飛 ,一年最多隻下一個蛋的動物。 搞到現在需要保護了。 澳洲的杜杜鳥怎麼滅絕的?
所以我覺得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真理。
你怎麼理解「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5樓:旅遊達人在此
《孟子》中說道" 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 此話的確意味深長,只有心懷一定的危機感和憂慮感才能使我們在當今社會如此激烈的競爭中得以生存,尋求立足之地。
對人的一生來說,逆境和憂患不一定是壞事。生命說到底是一種體驗。因此,對逆境和憂患的體驗倒往往是人生的一筆寶貴財富。
當你回首往事的時候,可以自豪而欣慰地說:「一切都經歷過了,一切都過來了!」這樣的人生,是不是比那些一帆風順,沒有經過什麼磨難,沒有什麼特別體驗的人生要豐富得多,因而也有價值得多。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什麼意思,「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金牛咲 意思是 憂慮禍患能使人 或國家 生存發展,而安逸享樂會使人 或國家 走向滅亡。出自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孟子 告子下 原文選段 人恆過,然後能改 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 徵於色,發於聲,而後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譯文 一個人,常常發生錯誤...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讀後感,生於憂患死於安樂讀後感500字
安逸享樂往往能使人得到精神上的滿足,物質上的享受,但這往往是墮落的開端 憂愁禍患的確會給人帶來身心上的痛苦,但卻是催人奮進的精神食糧。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中孟子所列舉的人物 舜,傅說,膠鬲,管夷吾,等等為自己的時代作出貢獻的人們無疑都接受過生活,精神上的考驗。我想 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 對世間萬物...
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孟子意思,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什麼意思?
阿沾 意思是處在憂慮禍患中可以使人或國家生存,處在安逸享樂中可以使人或國家消亡 出處 孟子 告子下 原文節選 人恆過,然後能改,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 徵於色,發於聲,而後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意義 一個人,常常發生錯誤,這樣以後才能改正,在內心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