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的文言文有哪些?
1樓:教育之星
1、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孔子2、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韓愈。
3、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孔子。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孔子。
5、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6、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孔子。
7、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孔子。
8、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杜甫。
9、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10、立身以立學為先,立學以讀書為本——歐陽修。
11、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劉彝。
12、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髮方悔讀書遲——顏真卿。
古人談讀書是不是文言文?
2樓:鄭州打老虎
不是,文言文是相對現今新文化運動之後白話文來講的,古代並無文言文這一說法。其特徵是注重典故、駢驪對仗、音律工整,包含策、詩、詞、曲、八股、駢文等多種文體。經過歷代文人修飾越顯浮華,唐代起大文學家韓愈等發起「古文運動」,主張迴歸通俗古文。
現代書籍中的文言文,為了便於閱讀理解,一般都會對其標註標點符號。
古人談讀書的文言文怎麼寫
3樓:黎相君天蠍
一、《古人談讀書》的原文。
論語。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朱熹。餘嘗謂: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
心不在此,則眼不看仔細,心眼既不專一,卻只漫浪誦讀,決不能記,記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豈不到乎?
曾國藩。蓋士人讀書,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識,第三要有恆。有志則斷不甘為下流;有識則知學問無盡,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觀海,如井蛙之窺天,皆無識者也;有恆者則斷無不成之事。
此三者缺一不可。
二、《古人談讀書》的翻譯文。
第一則翻譯:天資聰明而又好學的人,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學識比自己差的人請教為恥。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樣才是真正的智慧。
默默地記住所學的知識,學習不覺得滿足,教人不知道疲倦。
第二則翻譯:我曾經說:讀書講究「三到」,即讀書時要專心,要認真看,要誦讀。
心思不在書本上,那麼眼睛就不會仔細看;心和眼既然沒有專注統一,卻只是隨隨便便地讀,那麼一定不會記住,就算記住了,也記不長久。這三到中,心到最重要。如果心神集中了,眼和口還會不集中嗎?
第三則翻譯:士人讀書,第一要有志向,第二要有見識,第三要有恆心。有志氣則絕對不會甘心居於下等;有見識則知道學無止境,不敢稍有心得就自我滿足,像河伯觀海,井底之蛙觀天,這都是沒有見識的;有恆心則必然沒有幹不成的事情。
有志、有識、有恆,三者缺一不可。
讀書之法 文言文 的意思,讀書之法文言文翻譯
原文 讀書之法。宋 朱熹。大抵觀書先須熟讀,使其言皆若處於吾之口。繼以精思,使其意。皆若處於吾之心,然後可以有得爾。至於文義有疑,眾說紛錯,則亦虛心靜慮,勿遽倉促取捨於其間。字詞註釋 讀書之法 選自 讀書之要 大抵 大概 大都。皆 都。以 用。亦 也。勿 不要。遽 匆忙。古文大意 平時看書要先熟讀,...
文言文自傳,用文言文寫自傳
吾良彬,今聞師長命吾寫作,甚至氣憤,吾日日不讀一書,不思一事,何來文章作於紙上。 王氏良彬者,燕京昌平人也,未束髮而就學於十七堂.為人惡靜好動,每遇師之授業,多葷葷欲睡,又少不更事,善機巧,頻自娛於堂,師責之不悔,嘗與人曰 吾非常人矣,安能以常人待之.眾驚而敬之.稟性巨集達,志氣豪放,數恕異己之辜,...
文言文版自傳怎麼寫,用文言文寫自傳
吾者。姓。名。字。吾生。公元。家有一父一母,下有小弟。吾者 學生也 平日無獨特之表現 雖為外向 也亦有活潑 不愛與不熟者講話 熟者另當別論 動雖好學 但非喜歡讀書 何去何從?誰人自知。知人易 自知難 天生我才必有用 何處用之 偶有知者 亦難脫世之紛擾 念倦世俗 唯有一所需 一所要 吾要這天再遮不住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