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暴走少女
同《小石潭記》相比,《滿井遊記》不單寫景,更注意到寫人,在描繪了滿井秀麗的山水之後,自然地寫到了尋春的遊人,使原來的純粹的早春風光圖,一變而成為生機盎然的遊春圖。這同《小石潭記》寂寥無人的悽清之景也構成了強烈的對比。
擴充套件資料:
一、《小石潭記》賞析
柳宗元的《小石潭記》是一篇文質精美、情景交融的山水遊記。全文193字,用移步換景、特寫、變焦等手法,有形、有聲、有色地刻畫出小石潭的動態美,寫出了小石潭環境景物的幽美和靜穆,抒發了作者貶官失意後的孤悽之情。
《小石潭記》第一段共四句話,寫作者如何發現小石潭以及小石潭的概貌。作者採用 「移步換景」的寫法,寫發現小石潭之經過及小石潭的景物特徵,在移動變換中引導我們去領略各種不同的景緻,很象一部山水風光影片,具有極強的動態畫面感。
第一二句著重描述了作者一行發現小石潭的經過。文章一開頭,便引導我們向小丘的西面行一百二十步。來到一處竹林,隔著竹林,能聽到水流動的聲音。
未見其形,先聞其聲,如鳴佩環,心樂之。小石潭的出現,雖稱不上千呼萬喚,也堪稱猶抱琵琶半遮面。
再由水聲尋到小潭,既是講述了發現小潭的經過,同時也充滿了懸念和探奇的情趣,逐漸地在人們眼前一幅美妙的圖畫。待到伐竹取道,才見到小潭。真乃是曲徑通幽,景象確實不凡。
這潭完全是由各種形態的石頭圍出的。
所以,作者為它起名曰小石潭,而且潭中露出的石頭又都是那麼姿態奇特,為坻,為嶼,為嵁,為巖。而「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就是作者對於池潭上景物的描繪了。
青青的樹和翠綠的藤蔓纏繞在一起,組成一個綠色的網,點綴在小潭的四周,參差不齊的枝條,隨風擺動。
這潭上的描繪僅12個字,便將小石潭周圍的極幽極佳的景緻展現在我們面前,令我們愈加覺出小潭的美妙所在,使小石潭的全景富有清靜感,彷彿不是人間的一個小天地,而是傳說的佛國中的一塊淨土。
二、《滿井遊記》賞析
開頭先點出時地節令。燕地舊俗以陰曆二月十五花朝節。這一天人們要到野外去玩賞春光。可是,這一年過了花朝節,餘寒仍然很厲害,可見北方天氣寒冷,春天來遲了。
作者在文中是寫春遊,但先寫不能遊。反映了作者「不拘格套」和「發人所不能發」的文學主張。下接幾句承上文「餘寒猶厲」,著重寫風沙的厲害。
風是「凍風」,有起凍結冰之感;而且時常刮,一颳風,就沙礫飛揚,簡直沒法出門。一出門,冒風快走,不到百來步就擋不住要回頭。這是寫渴望出遊與不能出遊的矛盾。
作者是一位喜遊愛動的人,花朝節已經過了,也不知花事如何,因而探春出遊之意早已按捺不住,但卻被寒風沙礫所阻,不得不「侷促一室之內」,其懊喪和鬱悶可想而知。
2樓:由衷鄙視你
《小石潭記》柳宗元寄情山水正是為了擺脫抑鬱的心情,快樂是短暫的,一有悽清的環境就會觸發悽苦、孤寂、悲涼的心境;《滿井遊記》袁巨集道通過對初春欣欣向榮景象的刻畫,表現自己嚮往自然,閒適自得的灑脫情懷。
3樓:匿名使用者
小石潭記是作者鬱郁不得志的苦懣之情;
而滿井遊記裡作者本身就不想當官,純粹是想去遊玩。
《小石潭記》《記承天寺夜遊》《滿井遊記》分別表達作者什麼不同的心境
小石潭記 作者表達的是從 高興 孤悽悲涼 的心境。詳細的說是 文章先寫所見景物,然後以特寫鏡頭描繪游魚和潭水,再寫潭上景物和自己的感受,寫出了小石潭及其周圍幽深冷寂的景色和氣氛。此外,作者還在寫景中傳達出作者貶居生活中孤悽悲涼的心境,是一篇情景交融的佳作。全文寂寞清幽,鬱郁落落,形似寫景,實則寫心。...
《滿井遊記》表達了作者的什麼思想感情?
滿井遊記 是袁巨集道晚年之作,這時他在禮部作官,雖然官務清閒,但汙濁的官場仍使他嚐盡百暖百寒 乍陰乍陽的人間惡趣。春在溪頭芥菜花,當他偶見嫩柳迎風 魚翔淺底的青山綠水時,他彷彿恍然大悟 人間不是沒有春光,人生不是沒有樂趣!作者用細膩而充滿詩情的筆調,為我們呈現了一幅生機勃勃 活力無限的滿井春光圖 河...
小石潭記的中心思想及內容,小石潭記主要內容
小石潭記 記敘了作者遊玩的整個過程,以優美的語言描寫了 小石潭 的景色,含蓄地抒發了作者被貶後無法排遣的憂傷悽苦的感情。本文抒情上偏向於濃墨重彩,情感強烈,或撫今追昔,或傷時感懷,或心憂家國,或思親念舊,以極強的藝術感染力打動一代又一代的讀者。擴充套件資料 小石潭記 原文 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