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囍金
二、作圖要點
1.光的反射作圖要點:
a.物、像關於平面鏡對稱;
b.平面鏡是物點和像點連線的垂直平分線;
c.反射角等於入射角,法線是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夾角的角平分線,且法線與鏡面垂直,平面鏡成像時,所有反射光線的反向延長線一定經過鏡後的像。
2.光的折射作圖要點:
a.凸透鏡對光起會聚作用,有三條特殊光線。凹透鏡對光起發散作用,有三條特殊光線。
b.當光從空氣斜射入玻璃或水等其它介質時,折射角小於入射角;反之則折射角大於入射角。
3.作圖注意事項:
(1)要藉助工具作圖,作圖一定要規範。
(2)是實際光線畫實線,不是實際光線畫虛線。
(3)光線要帶箭頭,光線與光線之間要連線好,不要斷開。
(4)作光的反射或折射光路圖時,應先在入射點作出法線(虛線),然後根據反射角與入射角或折射角與入射角的關係作出光線。
2樓:匿名使用者
1.成像的主要原因
a.光的直線傳播,如小孔成像;
b.光的反射,如平面鏡成像;
c.光的折射,如水中的折射成像、透鏡成像等。
2.成像的性質
像的性質主要有:虛與實、倒與正、放大與縮小或等大。
實像是由物體發出的光經過光學器件會聚形成的,不僅能用眼睛看見,還能用光屏接收並儲存下來;虛像是物體發出的光經反射或折射後反向延長相交而成的,不能用光屏接收。「倒與正」、「放大、縮小或等大」都是物體所成的像相對物體而言的。
3.像的動態變化
當物體相對光學器件運動時,所成的像的大小、像離光學器件的距離都有相應的改變,初中階級主要考查平面鏡與凸透鏡成像的動態變化,其中凸透鏡成像的規律可以整理成口訣:一倍焦距分虛實,二倍焦距分大小;物像同側虛像正,物像異側實像倒;物近像遠像變大,物遠則像近像小,像距物距唱反調。即:
物體離凸透鏡的距離大於一倍焦距時成實像,小於一倍焦距時成虛像;虛像相對於物體是正立的,且和物體在透鏡的同側;實像相對於物體是倒立的,且和物體在透鏡的異側;物體向焦點運動,所成的像變大,物距變大像距變小,物距變小像距變大。
二、作圖要點
1.光的反射作圖要點:
a.物、像關於平面鏡對稱;
b.平面鏡是物點和像點連線的垂直平分線;
c.反射角等於入射角,法線是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夾角的角平分線,且法線與鏡面垂直,平面鏡成像時,所有反射光線的反向延長線一定經過鏡後的像。
2.光的折射作圖要點:
a.凸透鏡對光起會聚作用,有三條特殊光線。凹透鏡對光起發散作用,有三條特殊光線。
b.當光從空氣斜射入玻璃或水等其它介質時,折射角小於入射角;反之則折射角大於入射角。
3.作圖注意事項:
(1)要藉助工具作圖,作圖一定要規範。
(2)是實際光線畫實線,不是實際光線畫虛線。
(3)光線要帶箭頭,光線與光線之間要連線好,不要斷開。
(4)作光的反射或折射光路圖時,應先在入射點作出法線(虛線),然後根據反射角與入射角或折射角與入射角的關係作出光線。
3樓:小朱同志
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折射定律
初中物理光學作圖技巧
4樓:本來帶竹頭
掌握光在反射和折射中方向改變的特點也就是入射點、法線、入射角、反射角和折射角的關係,入射光到達入射點,作出該點的法線,然後根據角度關係作出反射線、折射線。
在透鏡成像作圖中,掌握什麼是透鏡中心、光軸、焦點、以及入射光線與透鏡光軸之間的不同情況下,折射後光線與焦點之間的關係:通過透鏡中心的光線傳播方向不變,平行光軸的入射光通過透鏡後通過焦點(或反向延長線通過焦點),由物體上一點出發的兩條光線通過透鏡後匯聚於一點(或與反向延長線匯聚於一點),這點就是物體上這一點的「像」。
大體上作光路圖就不會太麻煩。
初中物理___光學作圖專題(附答案)
物理的光學作圖方法一和方法二 30
5樓:儲愜
凸透鏡是重要的光學儀器元件,廣泛用於照相機、幻燈機、放大鏡、顯微鏡等方面,它們都是凸透鏡成像規律的應用。在初中對「凸透鏡成像規律」教學時,是用「實驗法」來**凸透鏡成像。
假...
6樓:匿名使用者
抓住一個條件即可:反射定律!
怎樣學好初中物理光學,怎樣才能學好初中的物理?
先看看一下內容有沒有記住 u的5個位置對應的v的5個位置,以及它們的成像原理和應用有沒有記住 光的直線傳播原理,反射 折射定律有沒有理解,完全不用背 u v的座標系圖象是否會分析,比如橫縱座標有一個交點為x 20,20 那麼此時u 2f,f 10cm 眼睛的結構,近視 遠視眼的原因 會解釋實際生活中...
如何實施初中物理課堂的有效教學,幾種初中物理課堂教學的有效匯入方法
文庫精選 內容來自使用者 易發表網 幾種初中物理課堂教學的有效匯入方法 一 巧妙設計新課匯入,激發學生思維 1 設定懸念,匯入物理新課。2 由生活經驗匯入物理課程,開展物理教學 二 巧妙設計物理實驗 提高物理教學有效性。初中物理對於學生至關重要,老師要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和策略,積極開展高效物理課堂,將...
初中物理作圖題中力的作用點該如何確定
路廷謙夷靜 你好!上面幾位老師說的很清楚,重力在重心,壓力 支援力 拉力 摩擦力都在接觸面 或點 上但是我們在受力分析時,為了方便通常都把這些力畫到重心上,這樣容易看出是否是平衡狀態,即計算合力大小。但是涉及到槓桿或滑輪的問題 後面會學,如果是人教版應該在摩擦力後面講 不能將力遷移到重心上,而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