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用智謀戰勝敵人的故事,古代用智慧戰勝困難的名人故事有哪些?

時間 2021-05-27 23:17:00

1樓:帥哥

赤壁之戰

是指東漢末年,孫權、劉備聯軍於建安十三年(208年)在長江赤壁(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一帶大破曹操大軍,奠定三國鼎立基礎的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著名戰役。這是中國歷史上以少勝多的著名戰爭之一,也是三國時期「三大戰役」中最為著名的一場。它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在長江流域進行的大規模江河作戰,標誌著中**事政治中心不再限於黃河流域。

孫劉聯軍最後以火攻大破曹軍,曹操北迴,孫、劉各自奪去荊州的一部分。

2樓:匿名使用者

圍魏救趙

事見《史記·孫子吳起列傳》,是講戰國時期齊國與魏國的桂陵之戰。公元前

354年,魏惠王欲釋失中山的舊恨,便派大將龐涓前去攻打。 這中山原本是東周時

期魏國北鄰的小國,被魏國收報,後來趙國乘魏國國喪伺機將中山強佔了。魏將龐

涓認為中山不過彈丸之地,距離趙國又很近,不若直打趙國都城邯鄲,即解舊恨又

一舉雙得。魏王從之,欣欣然似霸業從此開始,即撥五百戰車以龐涓為將,直奔趙

國,圍了趙國都城邯鄲。趙王急難中只好求救於齊國,並許諾解圍後以中山相贈。

齊威王應允,令田忌為將,並起用從魏國救得的孫臏為軍師,領兵出發。這孫臏曾

與龐涓同學,對用兵之法,諳熟精通。魏王用重金將他聘得,當時龐涓也正事奉魏

國。龐涓自覺能力不及孫臏,恐其賢於己,遂以毒刑將孫臏致殘,斷孫兩足並在他

臉上刺字,企圖使孫不能行走,又羞於見人。後來孫臏裝瘋,幸得齊使者救助,逃

到齊國。這是一段關於龐涓與孫臏的舊事。且說田忌與孫臏率兵進入魏趙交界之地

時,田忌想直逼趙回邯鄲,孫臏制止說:解亂絲結繩,不可以握拳去打,排解爭鬥,

不能參與搏擊,平息糾紛要抓住要害,乘虛取勢,雙方因受到制約才能自然分開。

現在魏國精兵傾國而出,若我攻魏國,那龐涓必回師解救,這樣一來邯鄲之圍定會

自解。我們再於中途伏擊龐涓歸路,其軍必敗。田忌依計而行。雖然,魏軍離開邯

鄲,歸路中又陷伏擊與齊戰於桂陵,魏部卒長途疲憊,潰不成軍,龐涓勉強收拾殘

部,退回大梁。齊師大勝,趙國之圍遂解。這便是歷史上有名的「圍魏救趙」的本

事。又後十三年,齊魏之軍再度相交於戰場,龐涓復又陷於孫臏的伏擊,自知智窮兵敗,遂自刎。孫臏以此名顯天下,世傳其兵法。

借刀殺人:

此計謂借人之力攻擊我方之敵,我方雖不可避免有小的損失,但可穩操勝券,大大

得利。春秋末期,齊簡公派國書為大將,興兵伐魯。魯國實力不敵齊國,形勢危急。

孔子的**子貢分析形勢,認為唯吳國可與齊國抗衡,可借吳國兵力挫敗齊**隊。

於是子貢遊說齊相田常。田常當時蓄謀篡位,急欲剷除異己。子貢以「憂在外者攻

其弱,憂在內者攻其強」的道理,勸他莫讓異己在攻弱魯中輕易主動,擴大勢力,

而應攻打吳國,借強國之手鏟除異己。田常心動,但因齊國已作好攻魯的部署,轉

而攻齊,怕師出無名。子貢說:「這事好辦。我馬上去勸說吳國救魯伐齊,這不是

就有了攻齊的理由了嗎?」田常高興地同意了。子貢趕到吳國,對吳王夫差說:「

如果齊國攻下魯國,勢力強大,必將伐齊。大王不如先下手為強,聯魯攻齊,吳國

不就可抗衡強晉,成就霸業了嗎?」子貢馬不停蹄,又說服趙國,派兵隨吳伐齊,

解決了吳王的後顧之憂。子貢遊說三國,達到了預期目標,他又想到吳國戰勝齊國

之後,定會要挾魯國,魯國不能真正解危。於是他偷偷跑到晉國,向晉定公陳述利

害關係:吳國伐魯成功,必將轉而攻晉,爭霸中原。勸晉國加強備戰,以防吳國進 犯。公元關484年,吳王夫差親自掛帥,率十萬精兵及三千越兵攻打齊國,

魯國立 即派兵助戰。齊軍中吳軍誘敵之計,陷於重圍,齊師大敗,主帥圖書及幾員大將死

於亂軍之中。齊國只得請罪求和。夫差大獲全勝之後,驕狂自傲,立即移師攻打晉

國。晉國因早有準備,擊退吳軍。子貢充分利用齊、吳、趙、晉四國的矛盾,巧妙

周旋,借吳國之「刀」,擊敗齊國;借晉國之「刀」,滅了吳國的威風。魯國損失 微小,卻能從危難中得以解脫。

以逸勞待

以逸待勞,語出《孫子·軍爭篇》:故三軍可奪氣,將軍可奪心。是故朝氣銳,

晝夜惰,暮氣歸。故善用兵者,避其銳氣,擊其惰歸,此治氣者也。以治待亂,以

靜待譁,此治心者也。以近待遠,以佚(同逸)待勞,以飽待飢,此治力者也。」又,

《孫子·虛實篇》:「凡先處戰地而待敵者佚(同逸),後處戰地而趨戰者勞。故善

戰者,致人而不致於人。」原意是說,凡是先到戰場而等待敵人的,就從容、主動,

後到達戰場的只能倉促應戰,一定會疲勞、被動。所以,善於指揮作戰的人,總是 調動敵人,而決不會被敵人調動。

戰國末期,秦國少年將軍李信率二十萬軍隊攻打楚國,開始時,秦軍連克數城, 銳不可擋。不久,李信中了楚將項燕伏兵之計,丟盔棄甲,狼狽而逃,秦軍損失數

萬。後來,秦王又起用已告老還鄉的王翦。王翦率領六十萬軍隊,陳兵於楚國邊境。

楚軍立即發重兵抗敵。老將王翦毫無進攻之意,只是專心修築城池,擺出一派堅壁

固守的姿態。兩軍對壘,戰爭一觸即發。楚軍急於擊退秦軍,相持年餘。王翦在軍

中鼓勵將士養精蓄銳,吃飽喝足,休養生息。秦軍將士人人身強力壯,精力充沛,

平時操練,技藝精進,王翦心中十分高興。一年後,楚軍繃緊的弦早已鬆懈,將士

已無鬥志,認為楚軍的確防守自保,於是決定東撤。王翦見時機已到,下令追擊正

在撤退的楚軍。秦軍將士人人如猛虎下山,只殺得楚軍潰不成軍。秦軍乘勝追擊, 勢不可擋。公元前223年,秦滅楚。

此計強調:讓敵方處於困難局面,不一定只用進攻之法。關鍵在於掌握主動權, 待機而動,以不變應萬變,以靜對動,積極調動敵人,創造戰機,不讓敵人調動自

己,而要努力牽著敵人的鼻子走。所以,不可把以逸待勞的「待」字理解為消極被 動的等待。

聲東擊西

聲東擊西,是忽東忽西,即打即離,製造假象,引誘敵人作出錯誤判斷,然後

乘機殲敵的策略。為使敵方的指揮發生混亂,必須採用靈活機動的行動,本不打算

進攻甲地,卻佯裝進攻;本來決定進攻乙地,卻不顯出任何進攻的跡象。似可為而

不為,似不可為而為之,敵方就無法推知己方意圖,被假象迷惑,作出錯誤判斷。

東漢時期,班超出使西域,目的是團結西域諸國共同對抗匈奴。為了使西域諸國便

於共同對抗匈奴,必須先打通南北通道。地處大漠西緣的莎車國,煽動周邊小國,

歸附匈奴,反對漢朝。班超決定首先平定莎車。莎車國王北向龜茲求援,龜茲王親

率五萬人馬援救莎車。班超聯合于闐等國,兵力只有二萬五千人,敵眾我寡,難以

力克,必須智取。班超遂定下聲東擊西之計,迷惑敵人。他派人在軍中散佈對班超

不滿言論,製造打不贏龜茲,有撤退的跡象。並且特別讓莎車俘虜聽得一清二楚。

這天黃昏。班超命于闐大軍向東撤退,自己率部向西撤退,表面上顯得慌亂,故意

讓俘虜趁機脫逃。俘虜逃回莎車營中,急忙報告漢軍慌忙撤退的訊息。龜茲王大喜,

誤認班超懼怕自己而慌忙逃竄,想趁此機會,追殺班超。他立刻下令兵分兩路,追

擊逃敵。他親自率一萬精兵向西追殺班超。班超胸有成竹,趁夜幕籠罩大漠,撤退

僅十里地,部隊即就地隱蔽。龜茲王求勝心切,率領追兵從班超隱蔽處飛馳而過。

班超立即集合部隊,與事先約定的東路于闐人馬,迅速回師,殺向莎車。班超的部

隊如從天而降,莎車猝不及防,迅速瓦解。莎車王驚魂未定,逃走不及,只得請降。

龜茲王氣勢洶洶,追趕一夜,未見班超部隊蹤影,又聽得莎車已被平定,人馬** 慘重的報告,大勢已去,只有收拾殘部,悻悻然返回龜茲。

無中生有

無中生有,這個「無」,指的是「假」,是「虛」。這個「有」,指的是「真」,

是「實」。無中生有,就是真真假假,虛虛實實,真中有假,假中有真。虛實互變,

擾亂敵人,使敵方造成判斷失誤,行動失誤。此計可分解為三部曲:第一步,示敵

以假,讓敵人誤以為真;第二步,讓敵方識破我方之假,掉以輕心;第三步,我方

變假為真,讓敵方仍誤以為假。這樣,敵方思想已被擾亂,主動權就被我方掌握。

使用此計有兩點應予注意:第一:敵方指揮官性格多疑,過於謹慎的,此計特易奏

效。第二,要抓住敵方思想已亂迷惑不解之機,迅速變虛為實,變假為真,變無為

有,出其不意地攻擊敵方。唐朝安史之亂時,許多地方官吏紛紛投靠安祿山、史思 明。唐將張巡忠於唐室,不肯投敵。他率領二三千人的軍隊守孤城雍丘城(

今河南 杞縣)。安祿山派降將令狐潮率四萬人馬圍攻雍丘城。敵眾我寡, 張巡雖取得幾次

突擊出城襲擊的小勝,但無奈城中箭只越來越少,趕造不及。無有箭只,很難抵擋

敵軍攻城。張巡想起三國時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心生一計。急命軍中搜集秸草,

紮成千餘個草人,將草人披上黑衣,夜晚用繩子慢慢往城下吊。夜幕之中,令狐潮

以為張巡又要乘夜出兵偷襲,急命部隊萬箭齊發,急如驟雨。張巡輕而易舉獲敵箭

數十萬支。令狐潮天明後,知已中計,氣急敗壞,後悔不迭。第二夜晚,張巡又從

城上往下吊草人。賊眾見狀,哈哈大笑。張巡見敵人已被麻痺,就迅速吊下五百名

勇士,敵兵仍不在意。五百勇士在夜幕掩護下,迅速潛入敵營,打得令狐潮措手不

及,營中大亂。張巡乘此機會率部衝出城來,殺得令狐潮大敗而逃,損兵折將,只 得退守陳留(今開封東南)。張巡巧用無中生有之計保住了雍丘城。

3樓:彭閒

《草船借箭》草船借箭講了諸葛亮用計謀戰勝周瑜

4樓:金州小學生

一鼓作氣,這個故事因該算是很經典的智謀故事了

古代用智慧戰勝困難的名人故事有哪些?

5樓:補牢之前

有一次,他跟小夥伴們

在後院裡玩耍。院子裡有一口大水缸,有個小孩爬到缸沿上玩,一不小心,掉到缸廠裡。缸大水深,眼看那孩子快要沒頂了。

別的孩子們一見出了事,嚇得邊哭邊喊,跑到外面向大人求救。司馬光卻急中生智,從地上撿起一塊大石頭,使勁向水缸砸去,"砰!"水缸破了,缸裡的水流了出來,被淹在水裡的小孩也得救了。

小小的司馬光遇事沉著冷靜,從小就是一副小大人模樣。這就是流傳至今"司馬光砸缸"的故事。這件偶然的事件使小司馬光出了名,東京和洛陽有人把這件事畫成圖畫,廣泛流傳參考資料:

司馬光砸缸中國古代:

1、孔子——父亡家貧,克服困難廣泛學習;周遊列國,克服飢餓、貧寒、鄙夷、軍事威脅等多方困難,推行並進一步完善自己的學說;

2、匡衡——鑿壁偷光,克服家庭貧困帶來的學習困難,成為大學問家;

3、劉備——從無名小卒起步,克服種種艱難險阻,仁義著於天下,終割據一方;

中國當代:

1、毛爺爺——從山中走出,在困難中成長,從求學到起義、反圍剿、長征、抗戰,引領中國;

2、鄧稼先——在一窮二白的新中國組織、領導核**研究;

3、劉偉——中國達人秀冠軍劉偉,失去雙手,腳彈鋼琴,已**明中國,即將走向世界;

外國名人:

1、海倫凱勒——

美國盲聾女作家、教育家,一歲半時病喪失了視覺和聽力,憑堅強的毅力戰勝了病殘,學會了講話,用手指「聽話」並掌握了5種文字。24歲時,她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於著名的哈佛大學拉德克利夫女子學院。以後她把畢生的精力投入到為世界盲人、聾人謀利益的事業中,自傳作品《我生活的故事》,成文學的經典作品,被翻譯成多種文字廣泛發行。

2、曼德拉——

南非**,享譽全球的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為了推翻南非白人種族主義統治,他進行了長達50年(1944—2023年)艱苦卓絕的鬥爭,鐵窗面壁27年(1962—2023年)。最終,從階下囚一躍成為南非第一任黑人**,為新南非開創了一個民主統一的局面。

南非終身名譽**。

3、卡耐基——

從一個看到花落都會憂鬱得哭泣的孩子,成長為心靈教父,利用大量普通人不斷努力取得成功的故事,通過演講和書喚起無數陷入迷惘者的鬥志,激勵他們取得輝煌的成功。他克服的是心中的憂鬱、疑慮、恐懼。

古代人說古文還是白話文,古代人說話是用文言文還是白話文

大局大曆 古代人說話用白話文。古人的普通話與我們現在有很大的不同,不僅是發音方面,詞彙的組成和含義也有很大的差別。先秦時期的文學著作非常精簡,例如 春秋 記錄了魯國三百年的歷史也不過一萬八千字,古代的文言寫作技巧掌握在讀書人手裡,而古代的識字率大多在10 以下,先秦的時候也就在2 左右,大多數老百姓...

古代人用什麼檫屁股

廁籌又稱廁簡,簡單的說,就是大便後用來拭穢的木條或竹條。這種廁籌上個世紀還在中國和日本的部分地區使用。除了考古實物佐證外,唐宋間使用廁籌的記載也多見於史籍,宋馬令 南唐書.浮屠傳 後主與周後頂僧伽帽,披袈裟,課誦佛經,跪拜頓顙,至為瘤贅。親削僧徒廁簡,試之以頰,少有芒剌,則再加修治。資治通鑑 唐紀四...

古代人用毛巾嗎?古代把毛巾叫做什麼?

那個時候還未發明毛巾呢,用的只是布。用的!不過質量沒現在好!古代把毛巾叫做什麼?叫手帕。手帕的使用歷史十分久遠。先秦時期就已經有 帕 這一專用的紡織品名。它的特定含義是 手帕 人們用它來擦汗潔面。在著名的漢樂府民歌 孔雀東南飛 中就有 阿女默無聲,手巾掩口啼 的描述。意思是 女孩默默不作聲,用手巾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