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這還真不容易
醬和滷,都是將食物特別是肉類,慢慢小火煮熟的製作工藝。只不過「醬」,要有醬油或醬,在湯裡;「滷」,可以不放或不放醬油或醬。
口感上,醬過的食物,口感豐富,醬香濃烈;滷過的食物,口感清淡,味道更接近食材的本味。
2樓:
醬制所用的醬汁,原先必用豆醬、麵醬等,現多改用醬油或加上糖色等,醬製成品色澤多呈醬紅或紅褐色,一般為現制現用,不留陳汁,製品往往通過醬汁在鍋中的自然收稠裹附或人為地塗沫,而使製品外表粘裹一層糊狀的,許多原料角面經醃漬或過油等,醬的烹調方法盛行於北方,而滷的烹調方法則盛行於南方,故有「南滷北醬」之說。
醬、滷汁的配製按地域之分,有南、北之別,按調料的顏色分有紅、白之差。
醬、滷汁有紅、白兩種,紅滷的一般配方是沸水2000g,醬油400g,食鹽30g,八角、甘草、桂皮各10g,花椒、丁香、姜、蔥各2g,冰糖或白糖300g,紹酒200g;白滷的配方和紅滷基本相似,只是用鹽量改為100g,不用醬油和糖。
北方滷汁,一般為紅滷,其配方是:沸水2000g,醬油400g,食鹽50g,花椒、八角、桂皮各20g,蔥100g,姜50g,白糖200g,紹酒300g。
醬汁的配製,一般是沸水2000 g,醬油400g(或麵醬500g),花椒、八角、桂皮等各50g,或新增糖10-50g,有時還用紅曲或糖色增色,為了形成一些獨特的風味,往往還新增一些香料,如陳皮、甘草、丁香、茴香、豆蔻、山楂、砂仁、蘋果等等
滷與醬的區別是什麼?
3樓:阿炎的情感小屋
滷與醬的區別:
不同點之一:汁水不同
滷的特點是越來越多的香味。如果已經連續烹飪了十多年,肯定會被廚師們視為珍寶。然而,北方人做醬菜的時候,很少用陳年的醬料。
醬不與老醬,是朝鮮泡菜的過程中,不像南方人一樣保持將使用大量的滷水,他們通常使用較少的汁醬,等到醬煮熟後,厚醬都是先前的均勻塗層表面的原料。
不同點之二:吃法不同
傳統上,南方的滷汁可以冷熱食用,而在北方地區,醬菜的吃法或與滷汁相同,或以不同的方式食用,比如與炒牛肉一起食用。把剛烤乾的牛肉切成片,切成片後再裝盤上桌。
冷吃醬牛肉,可以保持牛肉筋韌的口感;而熱吃的話,就達不到這種效果。另外像醬雞、醬鴨、醬骨頭這樣一些菜餚,一般都得趁熱吃,即使放了一天後,那也可以回鍋加醬汁加熱食用。
擴充套件資料
滷與醬的相同之處:
相同點之一:「容貌」相同
製作南方滷水時,原料通常放在一個預先做好的滷水鍋裡,慢慢醃製直到煮熟。鹽水的顏色主要是紅色的。不新增白色鹽水,成品以原料為基礎。
在北方醬菜中,原料被放入一醬湯鍋裡中,然後通過醬慢慢煮熟。因為醬是用醬油(或麵醬)、醬油等原料製成的,所以醬的外觀多由紅色醬油製作而成。似乎南方的肉汁和北方的醬汁在「外觀」上是一樣的。
相同點之二:「味道」都很濃郁
無論是「南滷」,還是「北醬」,調味時都少不了要加入角、桂皮、香葉、豆蔻、大蔥、生薑等香料,這就使得滷菜和醬菜在味道上基本相似,都帶著香料味兒。
參考資料
4樓:想吃小孩
1、選料不同
2、湯汁不同
3、成品不同
1、選料不同
滷製可以使用動物性原料,如牛肉、雞、鴨、內臟等,也可以使用植物性原料,如豆腐乾、冬筍等,而醬制主要選用動物性原料,具體的說是動物的肉、內臟、骨頭、頭蹄、尾等。
2、湯汁不同
滷製要保留滷汁,並且越是老滷(反覆使用多次的)滷出的東西味道越好,所以也越值錢,而醬制所用的醬汁則是現用現做,醬完原料要把醬汁收濃澆在滷好的菜品上。 醬制的烹調方法盛行於北方,而滷製的烹調方法則盛行於南方,故有「南滷北醬」之說。
3、成品不同
醬製品:所用香辛料偏高,醬味濃,調料味重。
滷製品:主要使用鹽水,調味料和香辛料數量低,色澤較淡。
5樓:湯金金家的美食
什麼是醬、什麼是滷?你真的知道嗎?
6樓:匿名使用者
一、選料不同
滷製可以使用動物性原料,如牛肉、雞、鴨、內臟等,也可以使用植物性原料,如豆腐乾、冬筍等,而醬制主要選用動物性原料,具體的說是動物的肉、內臟、骨頭、頭蹄、尾等。
二、湯汁不同
滷製要保留滷汁,並且越是老滷(反覆使用多次的)滷出的東西味道越好,所以也越值錢,而醬制所用的醬汁則是現用現做,醬完原料要把醬汁收濃澆在滷好的菜品上。 醬制的烹調方法盛行於北方,而滷製的烹調方法則盛行於南方,故有「南滷北醬」之說
三、成品不同
醬製品:所用香辛料偏高,醬味濃,調料味重。
滷製品:主要使用鹽水,調味料和香辛料數量低,色澤較淡。
滷菜必須要了解的知識:醬和滷有什麼區別
7樓:匿名使用者
滷製和醬制的區別:
一、選料不同:
1、滷製可以使用動物性原料:如牛肉、雞、鴨、內臟等,也可以使用植物性原料:比如豆腐乾、冬筍等,
2、醬制主要選用動物性原料:具體的說是動物的肉、內臟、骨頭、頭蹄、尾等;
二、調味不同:
1、滷製品:主要使用鹽水,調味料和香辛料數量低,色澤較淡。
2、醬製品:所用香辛料偏高,醬味濃,調料味重。
三、汁料不同:
1、滷製要保留滷汁,並且越是老滷(反覆使用多次的)滷出的東西味道越好,所以也越值錢。
2、醬制所用的醬汁,則是現用現做。醬完原料要把醬汁收濃澆在滷好的菜品上。
四、方法不同:
1、滷製的烹調方法則盛行於南方,
2、醬制的烹調方法盛行於北方,故有「南滷北醬」之說 。
醬味和滷味有什麼不同
8樓:教育評論員說
1、用料不同
醬法只用生料,且僅限於禽畜肉類原料及內臟。而滷的用料就非常多樣,既可以滷製生料,也可以滷製熟料,而且可以用來滷的食材非常多樣,除了禽畜肉類及內臟外還可以是禽蛋、豆製品、菌菇、海鮮等。
2、香料和調料不同
醬湯常用的香料就是基本香料,而熬製滷水使用的香料就非常複雜,除了常規使用的香料外,往往還會新增類似香茅、蛤蚧、南姜。
在調料的選擇上,製作醬湯的調料就是簡單的鹽、糖色、醬油和雞粉,而熬製滷水的調料相對來說比較複雜,除了鹽、糖色、醬油和雞粉,還會根據所滷食材的不同加入魚露、花雕酒,甚至還有鮑魚醬、排骨醬。
3、味型不同
醬湯的味型相對來說比較單一,就是鹹鮮味、五香味兩種。滷水則分為白滷和紅滷兩種,根據調料的不同,呈現更加豐富的味道。
9樓:匿名使用者
滷製和醬制的區別:
一、選料不同:
1、滷製可以使用動物性原料:如牛肉、雞、鴨、內臟等,也可以使用植物性原料:比如豆腐乾、冬筍等,
2、醬制主要選用動物性原料:具體的說是動物的肉、內臟、骨頭、頭蹄、尾等;
二、調味不同:
1、滷製品:主要使用鹽水,調味料和香辛料數量低,色澤較淡。
2、醬製品:所用香辛料偏高,醬味濃,調料味重。
三、汁料不同:
1、滷製要保留滷汁,並且越是老滷(反覆使用多次的)滷出的東西味道越好,所以也越值錢。
2、醬制所用的醬汁,則是現用現做。醬完原料要把醬汁收濃澆在滷好的菜品上。
四、方法不同:
1、滷製的烹調方法則盛行於南方,
2、醬制的烹調方法盛行於北方,故有「南滷北醬」之說 。
10樓:匿名使用者
醬味是用醬調的,醬是發酵的,所以有獨特的醬香味,是由於裡面的微生物和黃豆的香味。
滷味主要是鹽等調理的,就是鹹香。
滷與醬的區別是什麼?
11樓:想吃小孩
1、選料不同
2、湯汁不同
3、成品不同
1、選料不同
滷製可以使用動物性原料,如牛肉、雞、鴨、內臟等,也可以使用植物性原料,如豆腐乾、冬筍等,而醬制主要選用動物性原料,具體的說是動物的肉、內臟、骨頭、頭蹄、尾等。
2、湯汁不同
滷製要保留滷汁,並且越是老滷(反覆使用多次的)滷出的東西味道越好,所以也越值錢,而醬制所用的醬汁則是現用現做,醬完原料要把醬汁收濃澆在滷好的菜品上。 醬制的烹調方法盛行於北方,而滷製的烹調方法則盛行於南方,故有「南滷北醬」之說。
3、成品不同
醬製品:所用香辛料偏高,醬味濃,調料味重。
滷製品:主要使用鹽水,調味料和香辛料數量低,色澤較淡。
滷製和醬制的區別
12樓:塔木裡子
一、選料不同滷製可以使用動物性原料,如牛肉、雞、鴨、內臟等,也可以使用植物性原料,如豆腐乾、冬筍等,而醬制主要選用動物性原料,具體的說是動物的肉、內臟、骨頭、頭蹄、尾等。
二、湯汁不同滷製要保留滷汁,並且越是老滷(反覆使用多次的)滷出的東西味道越好,所以也越值錢,而醬制所用的醬汁則是現用現做,醬完原料要把醬汁收濃澆在滷好的菜品上。 醬制的烹調方法盛行於北方,而滷製的烹調方法則盛行於南方,故有「南滷北醬」之說
三、成品不同醬製品:所用香辛料偏高,醬味濃,調料味重。
滷製品:主要使用鹽水,調味料和香辛料數量低,色澤較淡。
滷製品起源:
滷製品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遙遠的戰國時期。史書中關於滷菜的最早記載,是戰國時期的宮廷名菜「露雞」。《楚辭·招魂》和《齊民要術》中記載了「露雞」的製作方法。
古文字學家郭沫若根據這些記載在《屈原賦今譯》中將其解作「滷雞」。而此後紅滷的燒雞、白滷的白斬雞都是根據「露雞」發展得來的。
醬湯和滷水的區別到底是什麼?
13樓:中國驚現sb我
醬湯醬湯是日本人喜愛的食品。它是用大豆經過發酵制,有蔬菜、豆腐、香菇及海味等煮制而成的。醬湯以醬為主,主要原料是大豆,含有大量蛋白質,營養豐富,味道較鹹。
在日本,人們甚至把醬湯視為「母親的手藝」,可見它在日本人心中的分量。米飯就醬湯吃,是日本傳統式的早餐。
醬湯在日本也有著悠久的歷史。8世紀初,隨著佛教從中國的傳入,醬也從中國傳入日本。它先在寺廟與宮廷中興起,後在民間被廣泛食用。
現在日本研製生產了各種速成醬湯,可用開水衝食,並且便於攜帶。
大醬的原料黃豆中含有的異戊醛是一種天然的植物激素,它除了預防乳腺癌外,還能降低與激素相關腫瘤的發病率。日本人有句諺語,「每天一碗大醬湯不用開藥」。大醬還含有乳酸菌和酵母等多種利於蛋白質消化的微生物。
據調查,每天喝一碗大醬湯,胃潰瘍的發病率低,因為大醬中的酵母利於消化。
日本營養專家還建議上學的孩子早餐要喝一碗大醬湯,因為大醬湯能迅速被腸胃吸收,大醬湯所含的卵磷脂、維生素能使腦細胞更加活躍。
滷水滷水 學名為鹽滷,用滷鹽水熬鹽後,剩下的黑色液體即為鹽滷,是氯化鎂、硫酸鎂和氯化鈉的混合物,由於可以使蛋白質凝固成膠體,因此對人體是有毒的,喝滷水是民間自殺的主要方式之一^.^。滷水是做豆腐的重要原料,使豆漿中的蛋白質凝結成膠體,把水分析出來,製成豆腐。
用滷水製成的豆腐極其美味。諺語云:滷水點豆腐一物降一物。
滷水是中國粵菜常用的調味料,為一種以多種香料煮成的醬油。材料主要包括花椒、八角、陳皮、桂皮、甘草、草果、沙姜、姜、蔥、生抽、老抽及冰糖等,餚制數小時即可製成。香港很多食店,都會將滷水重複使用,因為一般相信滷水煮得越久便越美味。
滷水用途廣泛,無論是各種肉類、雞蛋或者豆腐,均可以滷水煮成。近年,香港出現了一種瑞士雞翼,其瑞士汁其實只是較甜的滷水。
滷水常用到的有南北滷水,在餐飲界中常以紅白滷水來區分稱之為醬貨熟食,滷出來的東西各有各的獨特風味.
日語中的醬是什麼意思,日語後加桑 醬是什麼意思
是十七十七 屬於一種稱呼,一般接在人名後面。相似的有 xx xx君 xx 總的來說應該是用於比較親密的兩者,或者朋友之間的稱呼,可以說不一定限定於女方,男方也可以這樣子被人稱呼。正確的寫法是 ex.xx 今 之所以女方用的比較多隻是因為男人不喜歡被人家叫的那麼可愛。所以男方就很少被這樣子稱呼。 表業...
滷煮是什麼意思
滷煮是一種漢族小吃,在北京比較有出名。滷煮在北京是一道著名的的漢族傳統小吃,它是將火燒和燉好的豬腸和豬肺放在一起煮 有時也用豬腰子 買一碗主食副食和熱湯都有了。滷煮起源於北京城南的南橫街。據說光緒年間因為用五花肉煮制的蘇造肉 昂貴,所以人們就用豬頭肉和豬下水代替。經過民間烹飪高手的傳播,久而久之,造...
合醬是什麼意思 合醬造酒是什麼意思?
所謂合 醬 即製作醬料時將鹽 水及主輔料 如 醬黃 醬曲豆 混合。所以在通常情況下,合醬 就是製作醬的意思,但未必是大醬,也可能是甜麵醬或其他醬料的製作,甚至可能是醬油的代稱。具體要看這個詞的使用環境。舉例 合醬法 約量用鹽四十斤,無根水二擔 元 魯明善 農桑衣食撮要 曆書宜忌 本身是知其然而不知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