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南雨娛生
材料。1、黃豆4斤,麵粉斤,麥皮斤,醬油曲精1克,飽和鹽水。
2、八角1克,陳皮2克,公丁香3克,茴香1克,味精2克,白酒斤、紅糖斤。
做法。1、原料處理。選優質黃豆,倒入缸或池中浸泡2-4小時左右,洗淨瀝乾,用壓力鍋煮熟;麵粉和麥皮用鍋炒至微焦黃色。醬油,食醋,味極鮮,生抽,陳醋,米醋,香醋。
2、接種。黃豆熟料呈紅棕色,略有豆香味,攤涼後將麵粉、麥皮和醬油曲精混合均勻拌入。
3、制曲。接種翻拌均勻的豆料分裝於竹篾簸箕2-3釐米後,蓋上蓋子,放在室內溫暖的地方制曲。經過約24小時後料溫上升,豆粒表面長滿了白色菌絲,此時用鏟將豆分成幾塊翻過來,經過約24小時,期間約5小時開啟蓋子1次,豆粒表面長滿黃綠色的孢子有正常曲香,無其他異味即為成曲。
(以上時間視環境溫度而變,以菌種生長情況為準)
4、發酵。將黃豆曲倒入罐或壇中,加入飽和鹽水,達到用手用力壓豆粒能浸沒為合適,表面再蓋一薄層鹽粒。
5、日光暴曬。將黃豆曲放到陽光下,經過1-3個月天然日曬夜露即為成熟醬醪。
6、淋油。加入鹽水浸泡成熟醬醪3天,吸出的醬油液汁濃粘,色澤紅棕,味道香濃,再加入鹽水浸泡7天,吸出醬液,第三次加入鹽水浸泡7天,再吸出醬液。
8、配製成品。將三次吸出的醬液混合,經10天日光曝曬,沉澱,加入八角、陳皮、公丁香、茴香的煮出液,再加入味精、白酒、紅糖和鹽使醬液鹽分濃度約為17%(約10-15斤醬油),加熱煮沸過濾即為成品五香黃豆醬油。
生抽是由大豆製作而成的,所以是富含鐵元素的,我們適當的食用是可以很好的補充鐵元素的,而且食用醬油是可以很好的增強我們的食慾的,經常食用是有幫助我們人體降低膽固醇,生抽是含有降低膽固醇的維生素和礦物質,對身體健康是有幫助的。
2樓:浮生夢魘
醬油主要由大豆、小麥、食鹽經過制油、發酵等程式釀製而成的。
醬油的成分比較複雜,除食鹽的成分外,還有多種氨基酸、糖類、有機酸、色素及香料等成分。以鹹味為主,亦有鮮味、香味等。它能增加和改善菜餚的味道,還能增添或改變菜餚的色澤。
醬油是由醬演變而來,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在數千年前就已經掌握釀製工藝了。醬油一般有老抽和生抽兩種:生抽較鹹,用於提鮮;老抽較淡,用於提色。
擴充套件資料:早在三千多年前,中國周朝就有製做醬的記載了。而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發明醬油之釀造純粹是偶然地發現。
中國古代皇帝御用的調味品,最早的醬油是由鮮肉醃製而成,與現今的魚露製造過程相近,因為風味絕佳漸漸流傳到民間,後來發現大豆製成風味相似且便宜,才廣為流傳食用。
而早期隨著佛教僧侶之傳播,遍及世界各地,如日本、韓國、東南亞一帶。中國醬油之製造,早期是一種家事藝術與秘密,其釀造多由某個師傅把持,其技術往往是由子孫代代相傳或由一派的師傅傳授下去,形成某一方式之釀造法。
醬油是如何製成的?
3樓:黃銀噬劍
第一步是把黃豆洗淨煮好。第二步是帶黃豆風乾後裹上面粉和麴黴。第三步是待長出菌絲後定時通風。第四步放在太陽下日曬夜露。
4樓:心情輕鬆好
用豆、麥、麩皮釀造的液體調味品。色澤紅褐色,有獨特醬香,滋味鮮美,有助於促進食慾。是中國的傳統調味品。
5樓:蛋蛋獸影視娛樂
一斤芹菜,一斤蔥,一斤蒜苗,半斤香菜洗淨切三段備用,鍋燒油全部放下去炒香加五斤水燒開後,蓋蓋子小火熬一個鐘,把渣撈掉調料鹽,雞精,味精,冰糖,鮮味王,老抽,鮑魚汁,柱侯醬,耗油,大火燒開撈掉表面的泡沫,簡單的醬油就完成了,買來的醬油都沒有這麼鮮香鮮甜,
自己做醬油的詳細步驟
如何製作醬油
6樓:快樂
工具/材料。
黃豆、麵粉、醬油曲精、水、鹽、花粉。
操作方法。01黃豆洗淨,放入涼水裡面泡1個小時左右,然後放到蒸爐裡面蒸2個小時,取出放到通風處自然降溫。當溫度降到40度後,將麵粉和醬油曲精撒上去,攪拌均勻。02
然後用盒子裝著,有布包裹住,放到通風陰涼的地方任其發酵,發酵至黃豆變成黃綠色後,移到陽光底下暴曬,暴曬3天后,將其放到玻璃罐裡。03
用60度的熱水與鹽兌成鹽水,倒入玻璃罐中浸泡黃豆,然後蓋上蓋子,放到太陽底下曬,每天攪拌一次。一個星期後,再往罐子裡倒入50度的鹽水和花粉,攪拌均勻,往後每3天攪拌一次。04
4個月後,將罐子裡的液體倒出,用布過濾,流出來的液體就是半成品醬油啦!再將這些半成品醬油倒到鍋里加熱,去渣,真正的醬油就成形了。
7樓:北海數碼站
醬油是做菜的時候必不可少的調料之1+入醬油可以增加菜的味道,而且還能讓菜看起來特別可口,能夠勾起人們的食慾。但是很多人對於在外面買的醬油不是很放心,覺得沒有自己家裡面做的醬油乾淨,就會選擇自己在家裡面做醬油。下面就教大家在家自制醬油的製作方法。
醬油的原料處理分為3步。①餅粕加水及潤水:加水量以蒸熟後曲料水分達到47—50%為標準。
②混和:餅粕潤水後,與軋碎小麥及麩皮充分混和均勻。③蒸煮:
用旋轉式蒸鍋加壓(蒸料,使蛋白質適度變性,澱粉蒸熟糊化,並殺滅附著在原料上的微生物。
制曲分兩步。①冷卻接種:熟料快速冷卻至45℃,接入米麴黴菌種經純粹擴大培養後的種曲0.
3—,充分拌勻。②厚層通風制曲:
接種後的曲料送入曲室曲池內。先間歇通風,後連續通風。制曲溫度在孢子發芽階段控制在30—32℃,菌絲生長階段控制在最高不超過35℃。
這期間要進行翻曲及鏟曲。孢子著生初期,產酶最為旺盛,品溫以控制在30—32℃為宜。
發酵成曲加12—13°be'熱鹽水拌和入發酵池,品溫42—45℃維持20天左右,醬醅基本成熟。
浸出淋油將前次生產留下的三油加熱至85℃,再送入成熟的醬醅內浸泡,使醬油萬分溶於其中,然後從發酵池假底下部把生醬油(頭油徐徐放出,通過食鹽層補足濃度及鹽分。淋油是把醬油與醬渣通過分離出來。一般採用多次浸泡,分別依序淋出頭油、二油及三油,迴圈套用才能把醬油成分基本上全部提取出來。
後處理醬油加熱至80—85℃消毒滅,再配製(勾兌)、澄清及質量檢驗,得到符合質量標準的成品。
8樓:一人廚
教你萬能醬油醬香肉嫩的做法。
醬油怎麼釀造的
9樓:3c數碼科技人員
家庭製作醬油的方法。
需要準備的材料及容器:打豆漿餘下的豆渣、麵粉、鹽、玻璃密封罐。
1、將打豆漿餘下的豆渣淋幹備用(儘量幹一點,不然下一步的麵糰會很稀)
2、將豆渣和麵粉按3:1的比例混合。
3、將混合材料捏成小團放入平匾(我用盤子代替),放到太陽底下曬,稍幹後放到陰涼通風處放一天(我是放兩天)。傳統的方法都是要等到麵糰發黴才做,這個姐姐改良了不用等發黴,我想是因為雖然沒發黴,但菌絲就是醬油曲已經形成,所以也會成功。
4、將麵糰放入玻璃密封罐,加入4倍的涼白開水(不要裝滿罐,要留一定空間發酵),加鹽(姐姐沒提供比例,我加了75g,約5大匙,嚐了下挺鹹,不鹹會壞),充分攪拌。
5、將罐密封(我因為不是密封罐,用保鮮膜在罐口覆蓋了一層),放到家裡能曬到太陽的地方存放一年(估計三個月就可以食用,但姐姐的都是存一年,可能時間越久越好吃一點吧)
6、一年後開封,攪拌,充分和空氣接觸。因為沒經過發黴處理沒和空氣接觸,所以此時醬油是白色的。取2兩紅糖放鐵鍋內(鍋一定要沒油)炒一下,糖化了倒入白色醬油(可用紗網淋一下渣。
一次可只做一瓶,餘下的下次做)。水稍滾即可。醬油成功,據說比外面買的美味多了 家庭自制醬油:
取黃豆公斤、麵粉500克、麥麩250克、食鹽公斤。
黃豆放入容器內加清水浸過20釐米,充分攪拌除去雜質,換水浸4-8小時到豆粒膨脹無皺紋,手指能把豆瓣掐斷為度,用清水漂洗幾遍,晾乾。放入籠屜內在110℃恆溫下蒸煮3-4小時,停火燜2小時後留在籠屜內。第二天取出將豆與上述配料混勻裝入盆具,料厚3-4釐米,放到空屋的木架上發酵,先開門窗散透水氣,再封閉在28-30℃的溫度發酵,3-4天后便出現菌絲。
這時進行上下翻料,半開窗散去黴氣。到用手抖料有粉狀飛揚時即變成"曲"。把曲裝入缸裡,每5千克曲料加入2波美度的鹽水5千克,曝曬,使料發酵,每天用木棍拌幾次,後隔幾天拌1次,2-3個月後用紗布袋榨去殘渣即成。
10樓:宮谷
醬油食用糧食經過很長時間釀造出來的,經過發酵一定時候才可以做成醬油的。
11樓:葫蘆小金剛
醬油的主要原料是大豆,大豆發酵,晾乾,就可以釀造了。
12樓:最愛學科知識
1.先將豆子粉碎成大米粒一樣大小(豆餅打碎即可)。
2.將麥麩碎豆用水拌勻(用手捏成團,不滴水為宜),然後用籠屜蒸熟。
3.蒸熟的原料溫度降低到35度左右時摻曲種10克拌勻。將拌好的原料進行第一次發酵(溫度保持在35度至40度,發酵24小時),待成塊狀,上面長白毛時即好。
4.將發酵後的塊狀搓碎,摻入食鹽用水拌勻(用手捏成團但不滴水)裝入缸內,放到50-60度的火牆或火爐旁邊進行第二次發酵,發酵成紅色,有醬油味即可,一般需15天到20天左右。
5.將發酵成的原料裝入缸內(缸下腰打個眼,以便漏醬油)。用花椒,大料燒水,燒開後倒入缸內,浸泡12小時即成醬油(裝缸時原料不要壓得太緊,以免漏不出醬油)。
6.發酵時要掌握好溫度溫度高易燒死曲種,溫度低容易腐爛變質。
***醬油用的原料是植物性蛋白質和澱粉質。植物性蛋白質遍取自大豆榨油後的豆餅,或溶劑浸出油脂後的豆粕,也有以花生餅、蠶豆代用,傳統生產中以大豆為主;澱粉質原料普遍採用小麥及麩皮,也有以碎米和玉米代用,傳統生產中以麵粉為主。
原料經蒸熟冷卻,接入純粹培養的米麴黴菌種製成醬曲,醬曲移入發酵池,加鹽水發酵,待醬醅成熟後,以浸出法提取醬油。制曲的目的是使米麴黴在曲料上充分生長髮育,並大量產生和積蓄所需要的酶,如蛋白酶、肽酶、澱粉酶、谷氨醯胺酶、果膠酶、纖維素酶、半纖維素酶等。在發酵過程中味的形成是利用這些酶的作用。
如蛋白酶及肽酶將蛋白質水解為氨基酸,產生鮮味;谷氨醯胺酶把萬分中無味的谷氨醯胺變成具有鮮味的俗穀氨酸;澱粉酶將澱份水解成糖,產生甜味;果膠酶、纖維素酶和半纖維素酶等能將細胞壁完全破裂,使蛋白酶和澱粉酶水解等更徹底。
同時,在制曲及發酵過程中,從空氣中落入的酵母和細菌也進行繁殖並分泌多種酶。也可新增純粹培養的乳酸菌和酵母菌。由乳酸菌產生適量乳酸,由酵母菌發酵生產乙醇,以及由原料成分、麴黴的代謝產物等所生產的醇、酸、醛、酯、酚、縮醛和呋喃酮等多種成分,雖多屬微量,但卻能構成醬油複雜的香氣。
此外,由原料蛋白質中的酪氨酸經氧化生成黑色素及澱份經典黴澱粉酶水解為葡萄糖與氨基酸反應生成類黑素,使醬油產生鮮豔有光澤的紅褐色。發酵期間的一系列極其複雜的生物化學變化所產生的鮮味、甜味、酸味、酒香、酯香與鹽水的鹹味相混和,最後形成色香味和風味獨特的醬油。
醬油的原料處理。
分為3步。①餅粕加水及潤水:加水。
如何選購醬油,怎樣挑選好的醬油
回答你好,瓶身上有一個指標,一般也是唯一的一個指標,就是 氨基酸態氮 這5個字,這個指標的高低,是決定一瓶醬油好與差的關鍵。氨基酸態氮是判定發酵產品發酵程度的特性指標,該指標越高,說明醬油中的氨基酸含量越高,鮮味越好 怎樣挑選好的醬油 小竅門買到好醬油 1 選擇 氨基酸態氮 含量高的。醬油的核心品質...
怎麼分辨醬油的好壞,如何辨別醬油好壞
買醬油不要亂買,一定要看準這裡,很實用 怎麼分辨醬油的好壞 買醬油不要亂買,一定要看準這裡,很實用 辨別真假醬油最簡單的方法,學會這招,再也不怕買到假醬油了 1.看 氨基酸態氮 的指標 拿到醬油,先看醬油瓶身 配料表 中的 氨基酸態氮 的指標數。氨基酸態氮 含量越高,那麼醬油品質久越高,鮮味也越濃。...
複製醬油的做法有哪些,複製醬油的製作方法是什麼?
主料 5人份 黃豆醬油400克 紅糖80克 冰糖80克 水50克輔料小蔥2根 姜3片 八角1個 三奈2克 香葉2片 花椒2克 桂皮2克 草果1個 茴香3克 豆蔻3個 陳皮1克 複製醬油步驟1 備好食材 黃豆醬油 紅糖 冰糖 清水 香蔥 打結 薑片 八角 小茴香 香葉 三奈 桂皮 草果 豆蔻 花椒 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