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中國農業出版社
答:生產計劃是使豬場有序生產的指南,需瞭解本場現存豬群數量、結構和往年生產水平等,確定當年的生產指標及原料消耗指標。編制生產計劃時,首先制定豬群存欄計劃和出欄計劃,二者主要受豬場設計生產能力、實際生產能力、現存豬群數量及結構、商品豬銷售合同等的影響。
例如,某百頭母豬規模的豬場實際生產能力1500頭,上年末存欄1000頭,本年度銷售任務1500頭,那麼該豬場的存欄應保持穩定。為了保證完成任務及存欄平衡,根據母豬數、窩產仔數、各階段成活率等指標,計算出應產仔豬窩數,再根據產仔間隔、分娩率、受胎率、待配母豬配種率,計算出應保持可配母豬數及各月配種頭數,根據出欄任務,計算出要求豬隻的增重速度,並由此計算出各階段飼料用量及資金週轉計劃時間表。
如何確定養豬場年度生產計劃
2樓:
1.根據本場目前的生產情況確定要引進種豬的品種、體重、數量
1) 品種:選擇品種要根據自己的生產技術水平確定,萬能品種是大白豬,產仔多的呈長白豬,終端父本多數會選擇生長速度快,瘦肉率高、肉色好、口味佳的品種,養豬生產中常用的是杜洛克。中國養豬市場比較流行杜長大體系,但世界養豬趨勢已發展到配套系豬的生產。
如果自身沒有育種技術條件,買配套系祖代或父母代豬更省心,而且產生的效益更大,只是引進配套系豬時**可能略高些。對所選種豬生產指標的要求:30—100公斤階段日增重850—1000克以上,瘦肉率60%以上,母本背膘在10-15毫米左右,父本背膘在日毫米左右。
不要只看宣傳材料寫的指標,關鍵是實際與宣傳材料是否相符,必要時可通過儀器測定一些指標。千萬別一味片面追求高瘦肉率,薄背膘,因為這樣的豬一般發情狀況和產仔數都不理想,對飼料的要求又較高,像皮特蘭這個品種就是如此。
2) 體重:引進種豬並不是體重越大越好,一般在45—60公斤較為理想,而且,如果全年均衡產仔,還要把體重距離拉開,以便分批配種。體重太小,種豬的生長髮育未完全,不好確定性成熟時體形到底好不好,也有一些缺陷尚未表露出來,尤其是公豬,最少也要買70公斤以上的。
體重太大,長途運輸容易出麻煩,稍有些擁擠、擠壓,還容易造成豬隻四肢麻木。
3) 數量:如果是新豬場引種,一般引種頭數要比最大母豬容積量多15%,因為種豬在生產過程中由於各種原因會造成淘汰,如不多引種1 5%,會造成產房等設施不能滿負荷生產,降低使用率。一般豬場採用本交時公、田豬的比例為1:
20—25頭,但往往引進公豬時相對要多於此比例,以免個別公豬不能用時,耽誤母豬配種,增加毋豬的無效飼養日。
2.確定引種場家
1)選擇有實力、信譽好、質量佳、售後服務完善的大型種豬企業,現在的種豬市場是霧裡看花,難辨真偽。引種時可以找國家農業部門種畜場處。瞭解農業部掛牌的有哪20家國家級重點種豬場,然後再考察,多走多看,最後根據具體情況確定引種的場家。
應選擇實力強、信譽好、質量佳、售後服務完善的大型種豬企業。
2) 引種前充分認識自己,嚴格要求質量,瞭解自己本場種豬的健康狀況,最好抽血化驗。確定引種場家,要求與本場種豬健康狀況相近的種豬。如果引進的種豬健康水平好於本豬場,請在引種後隔離期間做主動免疫, 對於健康水平不如本場的種豬,要權衡利弊,最好不要引進。
以免出現意外的麻煩。
3) 引種時間 一般豬場都會確定在氣候較適宜的春秋季引種,但精明的人會選擇在夏、冬季引種,因為季節對種豬的**有所影響,所以好多豬場會選擇在冬季12月——次年2月份或夏季6月下旬日月份引種,因為這時種豬**便宜,體重也較大。但冬、夏季節裡,應該正確掌握裝車時間裝豬密度,冬季在上午11點一-—下午2點之間裝車,並注意苫好棚布,防寒保溫,以防感冒;夏季在早、晚氣候稍低時裝車,並給上車的豬隻0賁水降溫。
3.確定引種人員
一般要有1—2位具有養豬經驗的專業人員參加。
做生產計劃有前途麼,請問生產計劃的職業發展前景如何?
喬鈴東門星文 工業工程專業的去做生產計劃,有點小浪費啊,生產計劃一般工資不是很高,而且比較煩人,做ie雖然很煩人,但是畢竟還是有前途的,特別是製造行業越來越發達,而人力成本卻越來越高了 商豪六雪珊 可以先從計劃開始,有一定基礎了,再來做ie就的心應手了! 諾英申屠聽雲 按中國目前這水平,前途是必須的...
生產計劃工作的主要內容是什麼,生產計劃員的工作職責和流程是什麼?
舒心文件 1 調查研究,摸清國家和社會對企業產品的需要 企業的外部環境條件 分析企業內部的生產條件 對各種資料和資訊進行彙總 整理和綜合分析。2 進行生產決策,確定生產計劃指標。3 計算和核定生產能力,並進行平衡。4 安排產品的生產進度,確定各車間的生產任務。5 進行綜合平衡,正式編制生產計劃。6 ...
如何管理產能計劃,如何做好生產計劃管理
先列出來每條生產線的產能,根據產能安排生產計劃,如果那條有空餘的產能,就要充分利用這個空缺時間段,不能讓裝置放在那裡不運轉 翻跟頭然後感 企業內訓師 生產線產能提升計劃案 人 機 料 法 環是阻礙生產產能提升的五大因素,在這五個因素中,人是首要的 然而在目前生產環境及人員配置也充足的情況下,員工要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