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努力的佐佐
認清鄉村治理規律,把握「三治」辯證關係
認清鄉村治理規律,關鍵是認清黨的農村基層組織在農村社會關係網中的地位,處理好黨的基層組織與其他治理主體的關係。正如《條例》所強調的,「黨的農村基層組織應當加強對各類組織的統一領導,打造充滿活力、和諧有序的善治鄉村,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鄉村治理格局」。黨的基層組織「加強對各類組織的統一領導」,既體現了「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的時代要求,又體現了「代表著先進生產力的發展方向,代表著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著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的使命擔當。
前者要求確保發展的政治性和長久性,後者要求發揮黨的基層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而「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鄉村治理格局」,就是在黨的基層組織發揮領導作用的前提下,發揮好農村自治組織的主導作用、社會力量的協同作用以及個體成員的主人翁作用,實現各治理主體間相互平衡、相互支撐、相互制約。
認清以上規律,正是把握「三治」辯證關係的關鍵。要把握「三治」統一於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這一根本要求,必須以發揮黨的基層組織的領導作用為根本前提;要把握「三治」結合不是自治、法治與德治的簡單加總和隨意組合,而是因時因地制宜,啟用整體功能、系統功能的複雜過程;要把握自治是法治和德治的基礎,法治是自治和德治的保障,德治是自治和法治的補充。
把好自治方向,為法治德治打下堅實基礎
自治是法治和德治的基礎。「基礎不牢,地動山搖」,部分農村地區存在的黑惡勢力、宗族惡勢力、宗教極端勢力、「村霸」等現象,正是由於基礎不牢所導致的結果。因此,黨的農村基層組織必須首先打牢這個基礎,而打牢這個基礎的關鍵就是加強政治建設,把好自治方向。
突出政治建設,嚴格執行黨的意志
黨的政治建設是黨的根本性建設,決定黨的建設方向和效果,新時代要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黨的農村基層組織作為聯絡黨和農民群眾的橋樑和紐帶,是開展思想政治工作、落實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基層組織;黨的意志是黨的農村基層組織開展工作的行動指南,是必須緊緊圍繞的理論核心。嚴格執行黨的意志,落實相關政策要求,才能使農村社會緊跟國家發展步伐。
黨的農村基層組織嚴格執行黨的意志,關鍵是要做到「維護核心、服務中心、凝聚人心」。「維護核心」,就是要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嚴格遵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嚴格執行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不斷提高政治能力,這是把握自治方向的根本保證;「服務中心」,就是要堅決貫徹落實黨的各項任務,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總要求,不斷推進鄉村振興和高質量發展,實現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巨集偉目標,這是把握自治方向的物質保證;「凝聚人心」,就是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為了農民、依靠農民,讓農民切實參與到農村社會治理各環節,這是把握自治方向的民心保證。
突出政治功能,發揮「能人組織」作用
就農村社會而言,「能人」是比普通村民擁有更多知識、經驗、聲望或關係資源,在村內影響力較大的成員,黨員是「能人」的主要組成;而「能人組織」則是在村內影響力較大的組織,黨的農村基層組織無疑是影響力最強的「能人組織」。「能人組織」和「能人」是決定社會發展尤其是制度變革的關鍵主體,也往往是發展和變革成本的主要承擔者。農村「能人組織」和「能人」作用發揮得如何,決定著鄉村治理體系建設的效果。
在鄉村治理體系構建過程中,黨的農村基層組織主要應從三方面發揮其「能人組織」功能:一是突出政治功能,把自身建設成為宣傳黨的主張、貫徹黨的決定、領導基層治理、團結動員群眾、推動改革發展的堅強戰鬥堡壘。這一功能源自中國共產黨的無產階級政黨屬性以及黨的執政地位。
二是繼續發揮自身作為黨和人民群眾聯絡的橋樑和紐帶作用。黨的農村基層組織參與農村治理,改變了過去「皇權不下縣,縣下行自治」的狀況,促成了農村社會網與外界、特別是政權的相互交流,為法治在農村的擴張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三是充分發揮黨的農村基層組織自身及其黨員引導農村社會發展方向、制度選擇以及變革的作用。
作為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的關鍵,黨的農村基層組織肩負著為廣大農民群眾謀取幸福的歷史重任,因此,要不斷提升組織力,在選擇既定的情況下,以「能人組織」的身份和廣大農民群眾一起沿著既定的道路前進,最終實現鄉村振興。
2樓:坤坤影視
人治與法治、德治的相互關係
法治與德治的相互關係及其共同點、區別,各學者的看法基本相同。而對人治與法治、德治之間的關係卻有著本末倒置的宣傳。
眾所周知,從古到今,對一個國家的治理來說,離不開人治。毋庸質疑,歷史一直是「以長官意志來治理國家」的。但這個「長官」必須具備特定的條件:第
一、他必然代表著一定的利益集團,並得到他們的支援;第
二、他必須具備一定的勢力、權力;第
三、必須具有適應的自然環境、社會環境、人文環境條件。當具備了這些條件,這個「長官」意志就會變成了一定數量的「民眾」意志,產生治理國家、改造自然、社會、人文環境的巨大力量。這就是偉人在歷史上所起的作用。
這與歷史是由人民群眾創造的觀點沒有任何衝突。推動歷史的力量是人民群眾,而形成這個力量的組織者是一個個「偉人」、「長官」。這些「偉人」、「長官」為了民眾的意志,壓抑他私人的意志、慾望,順應民意,才成為人治。
可見,人治不是個體人的意志和權力,而是民意治理社會的希望目標與過程。
社會是人類社會,治理社會必然由人類治理——即人治。人類治理社會必然採用一定的方式、一定的手段。法治與德治就是人治的兩個輪子。
實際上,中國歷史上從來沒有否定過人治,現在仍然沒有否定人治的存在。《論語》、《孟子》等中國古代經典名著的中心思想就是人治理論。因而有「半部《論語》治天下」之說。
「政治路線確定之後,幹部就是決定的因素」、「人才理論」、「以人為本」思想都是強調人的決定性作用。這裡所指的「幹部」和「人才」不是指個體,而是賦予了「政治路線」、「以人為本」等民意內涵的人。就是這種內涵的人的行為構成了人治。
人治與法治、德治是不可分割的統一體。沒有人治,法治和德治無從談起;沒有法治和德治,人治也無法實施。它們從來都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缺一不可,更不能偏廢。
其中,人治起主導作用,制定、實施法律、道德中起決定性作用;而法治與德治又起反作用,制約著人治。人治代表著整體意志,一旦違背整體意志,法治和德治就起制約作用,其行為和作法遭到社會**的反對、指責、懲罰、唾棄。
人治與法治、德治也有著本質區別:
第一、人治與法治、德治的層面不一樣。人治是治理社會的目標與過程;而法治、德治是治理社會目標與過程中的手段和方式。其中,法治主張強制性、懲罰性,而德治強調良心、誠信、自覺、自律;法治注重結果,而德治注重意圖。
第二、範疇不一樣。「人治」是治理全過程;「法治」、「德治」是區域性過程。法治屬於政治建設,屬於政治文明;德治屬於思想建設,屬於精神文明。
法治僅限於法律所規定或禁止的範圍;德治不僅包括法律規定的部分內容,還包含更寬領域。比如:過失罪屬法治範疇,但不是德治範疇;**罪既是法治範疇,也是德治範疇;尊老愛幼是德治範疇,如果不涉及虐待就不屬法律範疇。
第三、物件不一樣。人治是針對社會整體的,而法律是統治階級意志的表現。為了統治階級的利益,統治者隨時可以制定或修改法律條文,指向人治目標。
法治是因人而制,它的治理指向是法律條文。法律沒有禁止的可視為不犯法。德治是因事而成,其目標指向是社會現象,是較長時間、特定環境中自然形成的行為約束力。
所以,它比法制更具有穩定性,改變或調整也需要較長時間,需要教育、開導、接受等過程。
第四、途徑不一樣。人治是經過法治、德治來實現其治理目的;而法治是通過典籍明訂規則、強制手段達到其治理目的;德治則是非典籍明訂規則、「自我控制」方式達到自治自理目的的。
法治和德治的關係?
3樓:峫ip籥矋
法治與德治:相輔相成 相互促進 法律和道德的作用不同 法律和道德都是社會上層建築的重要組成部分,都是規範人們行為的重要手段,但二者又有各自不同的特點和作用。 法律體現著統治階級的意志,體現著國家對其成員在政治、經濟、社會等各個領域的行為的要求,體現著維護社會穩定、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保障****的要求。
國家靠法院、警察機關等帶有強制性的國家機器來保證法律的實施。強呼叫法律制度來治理國家,用強制的手段來約束人們的行為,是「法治」的主要內涵。從維護社會的秩序、保障社會的穩定來說,法律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改革開放以來,為了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要求,我們十分重視運用法律的手段來規範人們的行為,並把依法治國確立為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因為,沒有完備的法律體系,就不可能保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順利發展。 儘管道德也是上層建築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但它和法律不同,道德的實施不是依靠強制性手段,而是通過道德教育的手段,以其說服力和勸導力來影響和提高社會成員的道德覺悟,使人們自覺地遵守這些行為規範。
道德訴諸人們的「良心」,訴諸人們內心的「道德信念」。所謂「說服力」,主要是指通過啟迪人們的道德覺悟、激勵人們的道德情感、強化人們的道德意志、增強人們的榮辱觀念,培養和形成古人所說的「羞恥之心」,從而使人們在內心深處形成道德行為的內在動因,培養和形**的道德行為的最重要的基礎和前提。所謂「勸導力」,就是指通過形成廣泛的道德**,培育良好的道德環境,增強人們的道德責任感,使人們認識到,如果一個人不能履行自己應盡的道德義務或者違反了社會的道德要求,就必定要受到**的譴責和公眾的批評,甚至招致事業的挫折和失敗。
社會**的力量是無形的,卻是不可忽視的。強大的社會**,能夠對社會的一些重大問題發生重要影響。它能夠在潛移默化中,改變人的性情和氣質,改變社會的風氣,形成某種道德的氛圍。
這種社會**,一旦同內心信念相結合,就能發揮更大的作用。 總之,從維護和保障社會的穩定來說,法律和道德有著同樣重要的作用。它們相互聯絡、相互補充。
正確對待中國古代的「德治」思想 在中國歷史上,法治和德治一直是治理國家的兩種根本手段,如同車之兩輪、鳥之雙翼,對調整社會關係、維護社會秩序發揮了重要作用。 「德治」思想,是中國古代儒家政治思想和倫理思想的一項重要內容。我們必須正確對待古代儒家的「德治」思想,既汲取它的合理的、正確的方面,又拋棄其不適應現代社會要求的錯誤的內容。
風險 風險管理和保險三者之間的關係
工保網 專家解析 孫智 三峽工程保險 十項服務 模式 工保網 在三峽工程保險服務中,筆者根據客戶的服務要求,以及自身服務目標和競爭的需要,經過不斷的探索和研究,打破傳統的 單一的服務模式,探索出三峽工程 十項服務 模式。這種服務模式既能滿足三峽工程的保險需要,又能為公司營銷創造競爭優勢。1 承保顧問...
簡述軍事活動 戰爭 建設三者之間的關係 急
娘5鄙視你 戰爭是國防或軍事的核心,進行戰爭是國防力量的基本職能。以軍隊為主體的國防力量與戰爭的關係密不可分,這包含三層意思 一是國防力量形態決定戰爭形態,有什麼樣的國防力量就打什麼樣的戰爭 二是戰爭形態特別是未來戰爭形態是國防力量建設的驅動力,是建設何種國防力量的參照系 三是建成的國防力量要接受戰...
1速寫2寫生3默寫三者之間的關係
排位 速寫是繪畫門類 寫生是實物繪畫 默寫是無實物繪畫 寫生和默寫從某種意義上講是相反的 速寫包括寫生和默寫這兩種繪畫方式 美術高考素描 色彩 速寫是寫生還是默寫?考試有什麼需要注意的地方?20 西安美院是屬於全國的八大美院之一,這個應該是單獨招生,默寫相對於寫生,當然難度大了很多,當時我別的院校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