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琴鏗燃
《自殺論》 (le suicid)
埃米爾·迪爾凱姆的社會學著作。2023年在巴黎出版。作者在書中批判了以個體心理學解釋自殺現象的傳統理論,建立了用社會事實的因果關係分析自殺的理論,闡述了社會與個人的關係,認為當個體同社會團體或整個社會之間的聯絡發生障礙或產生離異時,便會發生自殺現象。
自殺有利己型自殺、利他型自殺、失範型自殺和宿命型自殺 4種型別 。迪爾凱姆在書中運用了社會統計的方法,特別是以統計互動**的形式 ,展現了大量的經驗資料 ,用以說明自殺現象受到民族、自然環境、性別、婚姻狀況、宗教信仰、社會的穩定和繁榮程度等社會事實的影響 ,從而建立了社會事 實的因果關係。這一大膽嘗試,結束了西方社會學中理論研究和經驗研究長期脫節的狀況。
該書成為社會學經驗研究的經典著作。迪爾凱姆對自殺類別的區分及解釋,還為西方社會學的異常行為研究奠定了基礎。
迪爾凱姆的《自殺論》**的主題與其說是自殺的型別和歸因,不如說是社會影響個人的方式。他的理論的基礎是:第一,群體的自殺率和非社會因素無關;第二,社會是超乎個人的客觀存在,社會與「個人的加總」性質完全不同,它不從屬於個人,相反的,它約束個人,管制個人,對個人的行為產生極大影響。
正是社會客觀的氣質和集體傾向決定著這個社會的自殺率和其他許多特點。
一、人類——一個不合群的群體
康德在《實用人類學》一書中說:「在一切其他任憑自己決定的動物那裡,任何個體達到了它的全部使命;但是在人那裡,至多隻有類才能這樣:以至人類只有通過在難以預見的許多世代的一系列進步才能奮力達到它的使命;到那時對它來說目的還仍然在期望之中,但是希望達到這一最終目的的趨向經常受到阻礙,然而絕不可能完全倒退了。
」人類比其他任何動物都更需要團結合作和群體支援,沒有人類社會中橫向的合作和歷史上縱向的繼承,就不可能有當今世界發達的人類文明。人類的具有延續性的文明絕對不可能是由人類的某個個體單槍匹馬的創造出來的,任何一個個體相對於社會來說都顯得太渺小,沒有能力對整個文明做出決定性的影響。因而任何推動社會變化的力量都是由互相合作的群體所施予的。
共同合作的需要使人類之間產生了集體化合群化的傾向,但同時每個人自身都是獨一無二的,每個人天生就有脫離群體的個體化孤立化的傾向。人們除了將時間花費在社交活動,也需要獨自思考,返回自己的內心世界。人類的生存和發展需要社會,而每個人同時也一定程度地脫離社會。
叔本華比喻,一群人就好比在大冷天裡互相依偎著取暖的一群豪豬,如果為了取暖互相之間靠得太緊,就會被彼此的刺刺傷,但如果互相離得太遠,又會遭到寒冷的威脅。因此豪豬們只得一直挪動,直到找到一個既不寒冷,也不會被刺傷的平衡點。可見,在社會化和個體化之間的尋找平衡點,對人類有重要意義,失衡會對個人造成傷害,嚴重的失衡是導致人自殺的原因。
二、社會與個人
迪爾凱姆認為,人類群體的自殺率主要取決於個人與社會的關係,以及社會對個人的管制力。那麼究竟什麼是社會呢?社會是否只是個人的加總呢?
社會如何對個人施加影響?它對個人的影響究竟有多大?社會約束在個人身上起作用的界限是什麼呢?
安德烈.辛耶夫斯基在他的《合唱中的一個聲音》中說:「我過去一直認為,我們生存的地方是一個島,但是現在我發現,它是一個洲,一個大陸,由這裡居留的,來到這裡又離開的人們組成,由生者和死者組成。
因此這個島在長大,擴充套件到很遠的地方。」
這不失為一個很好的社會的定義。社會是一個正在長大的島,它由生者和死者——歷史上曾在這藍色星球生存過的所有人和他們留下的痕跡組成。關於「社會是什麼」這個問題,迪爾凱姆在《自殺論》中寫道:
「社會並非只由個人構成,它還包含一些物質的東西,這些東西在共同生活中起著重要的作用。社會行為有時具體化到成為外部世界的一個組成部分。……在物質基礎上這樣具體化和固定化的社會是客觀存在的,而且是從外部影響我們的,……同樣的看法也適用於那些凝聚著信條或戒律的明確公式,如果這些信條或戒律以某種約定俗成的形式外在的固定下來的話。
」社會意識一旦外化為具體的信條和戒律,它就是不以個人意志為轉移的真實事物。因此社會並不只是個人的加總,它還包括許多外化的穩定的真實事物。確實,沒有個人就不會有社會,但是在現實中,是社會影響和制約著個人,而不是個人自覺地塑造社會。
個人往往是被動的收到社會的約束和管制,「大多數人不是把社會想象成個人的本性在向外發展時自發地採取的形式,而是想象成一種侷限他們和他們所竭力反對的敵對勢力。」
不可否認社會是個人的聯合,只有在這種聯合完成之後社會才顯現出來,但這種聯合並不只是簡單的量的相加,而是深刻的質的改變。就像無意識的細胞聯合後成為智慧生命體那樣,個人聯合而成的社會的集體思想、意識狀態和單個人的思想有質的不同。因此,社會對個人來說是客觀的,外在的,是一種制約和束縛。
綜上所述,社會是客觀存在的,它外在於個人,它是一股「實在的,有生命的和活躍的力量」,它並不從屬於個人,而是支配個人,管制個人。
三、社會如何決定自殺率
迪爾凱姆認為自殺的型別分為三種:利己型自殺,利他型自殺和反常自殺。
利己主義自殺發生的原因是個人太脫離社會,個性太強。社會中個人和群體的關係很疏遠,個人所處的群體內聚力太低,使個人偏向於自我孤立,離群索居和自由思考。這降低了人群對自殺的免疫力,這種情況下發生的自殺就是利己主義自殺。
在共同信仰堅定的宗教社會中,信徒所共有的,傳統的也是必須遵守的一系列信仰和教規構成了人們之間牢固的集體化狀態,這對自殺的預防是十分有效的。但科學的發展打破了傳統的信仰之後,人們不可能人為的重新確立這種信仰,只有反省才能指導我們的生活。個人反思加劇了個體化的傾向,利己主義自殺的發生也變得更普遍。
如果個人所處的群體內聚力太強,以至貶低了成員的人格和個性,使這個群體中的個人只作為群體的一部分存在,而不能作為獨立的個人思考和行動,這種情況下發生的自殺,是利他主義自殺。因為自殺者是為了實現群體的利益履行自殺的義務而非自殺的權利。利他主義自殺發生的原因是個人太融入社會,個性太弱。
這類自殺經常發生在軍隊,宗教團體等群體觀念非常強的地方。利他主義自殺又分為三種:義務性利他主義的自殺,非強制性利他主義的自殺和強烈的利他主義的自殺。
迪爾凱姆認為:「在這些不同的形勢下,這種自殺(利他主義自殺)和利己主義自殺形成最鮮明的對照。一類自殺和粗野的道德觀念聯絡在一起,這種觀念認為只涉及個人的東西毫無價值;另一類自殺則,和文雅的倫理觀念聯絡在一起,這種倫理觀念把人的個性抬得如此之高,以至再也不能處於次要地位。
因此這兩類自殺之間存在極大的差距,這種差距把原始民族和最開化的民族區分開來。」
第三種自殺型別——反常型自殺發生的原因是社會對個人感情和活動的調節失衡。個人的感情和活動是由個人的慾望和慾望受到滿足的程度決定的。歷史上形成的社會地位,尊卑觀念,個人價值衡量在一定時期內都是相對穩定的,這些因素的穩定使個人的慾望水平相對穩定,窮人雖然一日三餐飢飽不定,也仍然可以和酒池肉林的富人相安無事的比鄰而居。
但這種穩定狀態一旦被打破,無論打破這種狀態的是社會經濟的衰敗或是繁榮,都會對個人的感情和活動的穩定性造成很大沖擊,慾望得到滿足的預期和慾望實際得到滿足的情況不相符,這將使社會自殺率大大上升。
自殺論是一部從巨集觀角度透視人類特點的的社會學著作,它的傑出之處不僅僅在於將社會視為一個客觀的外在於個人的整體加以解釋和研究,它所採取的調查研究邏輯,精當的定量統計方法,都是使其成為不朽名著的原因。但給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其中關於社會與個人關係的論述。人們在社會中生活,從生到死都與社會發生聯絡,但許多人都有「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之憾。
這部書為我們認清自己所生活的社會提供了一個視角。
2樓:咬人的阿花
自殺論就是盲目的自大論
不要認為了解別人 何況是自殺的人
自殺不成功的人 寫不出自殺論
自殺成功的人 沒能力寫出自殺論
自殺論就是裝·b論
3樓:尚同達科技
活著沒勁,又沒勇氣了解的人裝-b之說
涂爾干的自殺論框架對研究自殺有什麼啟示
4樓:
首先你抄
最好還是看一下塗襲爾乾的書,他從來就沒bai有把自殺當做是病du人生病的zhi體現。他的核dao
心概念叫作社會整合,認為自殺的原因是個人不能很好地融入社會當中,產生了「失範」;或者個人被過分整合,沒有了自己的個人價值。
所以呢如果寫抑鬱症作為切口寫讀後感可能會比較吃力。
當然如果你能證明抑鬱症有社會的因素在裡面,或者是社會整合不足而導致的話還是好文章甚至是極好的。
如果說非要讀的話就讀第三編的第一章 自殺的社會因素 和 第二章 自殺和其他社會現象的關係 。感覺可能對你有幫助。
最後,純手打,望採納。謝謝!
自殺論的主要內容概述,論自殺主要有哪些內容?
自殺論 是1897年巴黎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埃米爾 迪爾凱姆。作者在書中批判了以個體心理學解釋自殺現象的傳統理論,建立了用社會事實的因果關係分析自殺的理論,闡述了社會與個體的關係,認為當個體同社會團體或整個社會之間的聯絡發生障礙或產生離異時,便會發生自殺現象。自殺有利己型自殺 利他型自殺 失範型...
什麼是相對論,什麼是相對論 相對論的內容
相對論的內容是很廣泛的,自然一句話說不太清楚,樓主有空可以去幽靈蝶吧去坐坐,相信你在那裡會有收穫的。相對論分為狹義相對論和廣義相對論兩部分,狹義相對論是建立在相對性原理和光速不變原理基礎上的,相對性原理是相對論的核心,即慣性系之間彼此等價,不可區分。光速不變原理是光在任意慣性系內的速度都是一個常數。...
什麼叫相對論,什麼是相對論 相對論的內容
相對論是關於時空和引力的基本理論,主要由愛因斯坦 albert einstein 創立,分為狹義相對論 特殊相對論 和廣義相對論 一般相對論 相對論的基本假設是光速不變原理,相對性原理和等效原理。相對論和量子力學是現代物理學的兩大基本支柱。奠定了經典物理學基礎的經典力學,不適用於高速運動的物體和微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