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經中說的殷勤三請是什麼意思,請問佛經中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什麼意思啊?

時間 2021-05-07 19:59:45

1樓:海印放光

恭恭敬敬請三次。就是接連三次恭恭敬敬請佛祖說法。

殷勤,這裡是恭恭敬敬的意思。

2樓:匿名使用者

以殷勤的態度請教(比如向世尊請法)三次。

3樓:懺悔文人

這是法華經中的內容,乃是因為阿難菩薩請問佛祖說此法,三次請問,佛祖三次沒說,當然最終殷勤三請佛還是說法了。

我們要修行聖果也是如此,不能想著一舉成功,佛祖尚且苦行六年,我們又如何保證自己一聞千悟?所以不要放棄,乃至於修行淨土宗的佛教徒,也是該好好地去念佛。

以下學習佛經內容:

是世多惡。眾生相詛。甚可痛哉。——佛(乾隆大藏經《阿難問事佛吉凶經》)

南閻浮提眾生,舉止動念,無不是業,無不是罪,何況恣情殺害、竊盜、邪淫、妄語、百千罪狀。——佛《地藏菩薩本願經》

是一千四佛所放舍者,所謂:眾生厚重煩惱,五濁惡世能作五逆,毀壞正法,誹謗聖人,行於邪見,離聖七財,不孝父母,於諸沙門、婆羅門所心無恭敬,作不應作,應作不作,不行福事,不畏後世,於三福處無心欲行,不求天上人中果報,勤行十惡趣、三不善,離善知識,不知親近真實智慧,入於三有生死獄中,隨四流流沒在灰河,為痴所盲離諸善業,專行惡業。如是眾生,諸佛世界所不容受,是故擯來集此世界,以離善業,行不善業行,於邪道重惡之罪積如大山。

——寶海梵志(乾隆大藏經《悲華經》)

諸佛國土天人之類,自然作善,不大為惡,易可開化。今我於此世間作佛,處於五惡、五痛、五燒之中,為最劇苦,教化群生令舍五惡,令去五痛,令離五燒,降化其意令持五善,獲其福德度世長壽泥洹之道。——世尊 釋迦牟尼佛(乾隆大藏經《佛說無量壽經》)

我於五濁惡世,行此難事,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一切世間說此難信之法,是為甚難。——世尊 釋迦牟尼佛(乾隆大藏經《佛說阿彌陀經》)

十有一二,尚惡習在。吾亦分身千百億,廣設方便。或有利根,聞即信受;或有善果,勤勸成就;或有暗鈍,久化方歸;或有業重,不生敬仰。如是等輩眾生,各各差別,分身度脫。

或現男子身、或現女人身、或現天龍身、或現神鬼身、或現山林川原、河池泉井,利及於人,悉皆度脫。或現天帝身、或現梵王身、或現轉輪王身、或現居士身、或現國王身、或現宰輔身、或現官屬身、或現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身、乃至聲聞、羅漢、辟支佛、菩薩等身、而以化度。非但佛身,獨現其前。

汝觀吾累劫勤苦,度脫如是等難化剛強罪苦眾生。其有未調伏者,隨業報應。若墮惡趣,受大苦時,汝當憶念吾在忉利天宮,殷勤付囑。

令娑婆世界,至彌勒出世已來眾生,悉使解脫,永離諸苦,遇佛授記。——世尊《地藏菩薩本願經》

請問佛經中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什麼意思啊?

4樓:匿名使用者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此梵語也。阿雲無。耨多羅雲上。三雲正。藐雲等。菩提雲覺。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是無上正等正覺的意思。

"耨" 讀拼音"nou" 音

"藐" 讀拼音"miao" 音。

5樓:

【解】「無著」者,無執著之念。如《金剛經》曰:「無有定法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6樓:船長卡戎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佛智名,華譯為無上正等正覺,即是真正平等覺知一切真理的無上智慧。

7樓:霧裡幽蘭

翻譯成漢語就是無上正等正覺,也就是我們所說的佛。

8樓:匿名使用者

an-uttara samyak-sambodhi補充一下

a是否定詞,即無。uttara是上。因此詞前是母音故在否定詞後加n成an,這是梵語規則

sambodhi是遍覺,所以也譯為正遍知

總譯即是樓上幾位所說的 無上正等(正)覺

表示覺悟狀態

心經中,三世諸佛 依般若波羅密多 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即是諸佛皆由般若而成正覺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則是發願得此正覺的心

9樓:蒙山夜雨

無上正等正覺,即佛的覺悟。

佛經中的「三達智 」是什麼意思?

10樓:我心不可期

「三達智」。三達智在佛教裡也叫三明,「三明六通」,如來果地上才有這個智慧。天眼明、宿命明、漏盡明,這是三達智;換句話說,是究竟圓滿的智慧,究竟圓滿的德能,這不是如來是誰?

菩薩有六通,還不可以稱為三明,三明是如來果地上,才有這個稱呼。

11樓:巴瀚海城鵾

大威,就是勇猛的精進的轉變自己的習氣,不姑息。有降服惡念的威猛勇氣,行為。

慈航,將通往解脫的道路指引給眾生,使眾生得到安樂。慈是給予安樂的意思。(悲是拔除痛苦的意思。)航是比喻將眾生從生死的此岸擺渡到解脫的彼岸的渡船。

佛經中說的「般若」是什麼意思? 20

12樓:人淡如菊

意為「終極智慧」、「辨識智慧」。佛法兩大分支「般若」、「禪法」中的一支。般若(bbanruo),梵語prajna的音譯。

又譯作「波若」、「鈸若」、「鈸羅若」、「班若」、「般羅若」、「般賴若」等。專指:如實認知一切事物和萬物本源的智慧。

在印度瑜伽經典《瑜伽(合一)經》中有明確定義:辨識智慧是消除見者和所見結合並引向解脫之道的方法,通過合一各分支的實踐,不純逐漸減少,知識之光將照亮辨識能力。合一的八個分支:

外律、內律、調身、調息、制感、凝神、入神、合神。這個辨識智慧通過七重分支,到達最後一重。

13樓:阿旺洛珠多爾吉

般若是佛教用語,源於印度語,在佛經中是不用翻譯的.翻譯佛經有**翻,這是一種,叫做多含不翻。也就是說含義太多,可譯成中文只有一種意思,但不能翻譯出原有的多種含義,所以不翻。

佛經中說般若有三種即文字般若、觀照般若、實相般若。

宣化上人在他的金剛經淺釋中說:「翠竹黃花,無非般若」也就是說綠的竹,黃的花,都是般若。我想肯定不只是翠竹黃花,世尊要告訴我們的是:

在大千世界,大自然中一切美好、的生機勃勃的以及一切的運動和變化的規律以至於更多更多,都是般若。如果一定要給他一個解釋的話,那就是智慧。即使是智慧也不能代表他的深刻含義。

個人建議,多多用心領悟《金剛經》

14樓:fly劃過的星空

智慧般若:智慧,指的是明見一切事物道理的高深的是智慧。

15樓:匿名使用者

般若 讀音 波惹。是智慧的意思,出世的智慧。世間的智慧是長時間累計的經驗習性。

而佛說的智慧是清淨的汙染的無為的。世間的智慧能讓我們繼續輪迴,佛說的智慧是出世間 不輪迴的。所以這個智慧是出世的大智慧。

般若是解脫的智慧,所以是六波羅蜜之首,因為沒有般若智慧,修行其他五波羅蜜都不是能到達無生滅彼岸的。般若講的是三輪體空,比如佈施,不見施者 受著 所施之物,三輪體空。簡單說吧,不執著於相的修行,無為的修行。

16樓:匿名使用者

般若是梵語prajna或巴利語panna的音譯。意思是智慧。更確切地說是出世智慧,也就是對於實相的體悟和認知。

這種智慧不是學習得來的,而是通過自己的觀照和體悟而親身得到的無礙智,比一般理解的「智」更加直接而強大。

玄奘法師在譯經時定下了五種不翻的原則,也就是說五種情況下采用音譯。其中一條是「生善故不翻」,在這裡他就以般若為例,認為「智慧」一詞淺薄,「般若」則讓人感覺美善而深奧,故選擇音譯。

17樓:匿名使用者

般若是梵語的音譯,你可理解為「大智慧」,這種智慧遠高於我們凡夫的智慧,因其內涵豐富,根據「多意不譯」的原則故音譯。

18樓:匿名使用者

「般若」是梵文的音譯,中文是智慧的意思。

19樓:匿名使用者

智慧,不是世俗的智慧哦。

是宇宙人生的真相。

20樓:

是智慧,但是這個智慧是出世間的智慧。

請教:佛教中的「三稱」是什麼意思

21樓:匿名使用者

佛教中的「三稱」是個數量詞,就是稱呼三次。

例如「三稱佛名」,就是稱佛名三次,將佛名念三次的意思。一般誦經儀規中,佛號後都注有"三稱",就是要宣佛號三次。

22樓:李靈桑

【就是稱頌三表的意思,示例】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開經偈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佛說十善業道經

唐于闐三藏法師實叉難陀譯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娑竭羅龍宮,與八千大比丘眾、三萬二千菩薩摩訶薩俱。爾時,世尊告龍王言。

一切眾生,心想異故,造業亦異,由是故有諸趣輪轉。龍王,汝見此會及大海中,形色種類,各別不耶?如是一切,靡不由心,造善不善,身業語業意業所致。

而心無色,不可見取,但是虛妄,諸法集起,畢竟無主,無我我所。雖各隨業,所現不同,而實於中,無有作者,故一切法皆不思議。自性如幻,智者知已,應修善業,以是所生蘊處界等,皆悉端正,見者無厭。

龍王,汝觀佛身,從百千億福德所生,諸相莊嚴,光明顯曜,蔽諸大眾,設無量億自在梵王,悉不復現,其有瞻仰如來身者,豈不目眩。汝又觀此諸大菩薩,妙色嚴淨,一切皆由修習善業福德而生。又諸天龍八部眾等大威勢者,亦因善業福德所生。

今大海中所有眾生,形色麤鄙,或大或小,皆由自心種種想念,作身語意諸不善業,是故隨業,各自受報。汝今常應如是修學,亦令眾生了達因果,修習善業。汝當於此,正見不動,勿復墮在斷常見中,於諸福田,歡喜敬養,是故汝等,亦得人天尊敬供養。

龍王,當知菩薩有一法,能斷一切諸惡道苦。何等為一?謂於晝夜,常念思惟觀察善法,令諸善法念念增長,不容毫分不善間雜,是即能令諸惡永斷,善法圓滿,常得親近諸佛菩薩及餘聖眾。

言善法者,謂人天身、聲聞菩提、獨覺菩提、無上菩提,皆依此法,以為根本,而得成就,故名善法。此法即是十善業道。何等為十?

謂能永離殺生、偷盜、邪行、妄語、兩舌、惡口、綺語、貪慾、瞋恚、邪見。

龍王,若離殺生,即得成就十離惱法。何等為十?

一、於諸眾生,普施無畏。

二、常於眾生,起大慈心。

三、永斷一切瞋恚習氣。

四、身常無病。

五、壽命長遠。

六、恆為非人之所守護。

七、常無惡夢,寢覺快樂。

八、滅除怨結,眾怨自解。

九、無惡道怖。

十、命終生天。是為十。若能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後成佛時,得佛隨心自在壽命。複次龍王。若離偷盜,即得十種可保信法。何等為十?

一、資財盈積,王賊水火及非愛子,不能散滅。

二、多人愛念。

三、人不欺負。

四、十方讚美。

五、不憂損害。

六、善名流佈。

七、處眾無畏。

八、財命色力安樂,辯才具足無缺。

九、常懷施意。

十、命終生天。是為十。若能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後成佛時,得證清淨大菩提智。複次龍王。若離邪行,即得四種智所贊法。何等為四?

一、諸根調順。

二、永離喧掉。

三、世所稱歎。

四、妻莫能侵。是為四。若能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後成佛時,得佛丈夫隱密藏相。

複次龍王。若離妄語,即得八種天所贊法。何等為八?

一、口常清淨,優缽華香。

二、為諸世間之所信伏。

三、發言成證,人天敬愛。

四、常以愛語,安慰眾生。

五、得勝意樂,三業清淨。

六、言無誤失,心常歡喜。

七、發言尊重,人天奉行。

八、智慧殊勝,無能制伏。是為八。若能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後成佛時,即得如來真實語。

複次龍王。若離兩舌,即得五種不可壞法。何等為五?

一、得不壞身,無能害故。

二、得不壞眷屬,無能破故。

三、得不壞信,順本業故。

四、得不壞法行,所修堅固故。

五、得不壞善知識,不誑惑故。是為五。若能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後成佛時,得正眷屬,諸魔外道不能沮壞。

複次龍王。若離惡口,即得成就八種淨業。何等為八?

一、言不乖度。

二、言皆利益。

三、言必契理。

四、言詞美妙。

五、言可承領。

六、言則信用。

七、言無可譏。

八、言盡愛樂。是為八。若能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後成佛時,具足如來梵音聲相。

複次龍王。若離綺語,即得成就三種決定。何等為三?

一、定為智人所愛。

二、定能以智,如實答問。

三、定於人天,威德最勝,無有虛妄。是為三。若能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後成佛時,得如來諸所授記,皆不唐捐。

複次龍王。若離貪慾,即得成就五種自在。何等為五?

一、三業自在,諸根具足故。

二、財物自在,一切怨賊不奪故。

三、福德自在,隨心所欲,物皆備故。

四、王位自在,珍奇妙物,皆奉獻故。

五、所獲之物,過本所求百倍殊勝,由於昔時不慳嫉故。是為五。若能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後成佛時,三界特尊,皆共敬養。

複次龍王。若離瞋恚,即得八種喜悅心法。何等為八?

一、無損惱心。

二、無瞋恚心。

三、無諍訟心。

四、柔和質直心。

五、得聖者慈心。

六、常作利益,安眾生心。

七、身相端嚴,眾共尊敬。

八、以和忍故,速生梵世。是為八。若能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後成佛時,得佛無礙心,觀者無厭。

複次龍王。若離邪見,即得成就十功德法。何等為十?

一、得真善意樂、真善等侶。

二、深信因果,寧殞身命,終不作惡。

三、惟歸依佛,非余天等。

四、直心正見,永離一切吉凶疑網。

五、常生人天,不更惡道。

六、無量福慧,轉轉增勝。

七、永離邪道,行於聖道。

八、不起身見,舍諸惡業。

九、住無礙見。

十、不墮諸難。是為十。若能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後成佛時,速證一切佛法,成就自在神通。

爾時,世尊復告龍王言。若有菩薩,依此善業,於修道時,能離殺害,而行施故,常富財寶,無能侵奪,長壽無夭,不為一切怨賊損害。離不與取,而行施故,常富財寶,無能侵奪,最勝無比,悉能備集諸佛法藏。

離非梵行,而行施故,常富財寶,無能侵奪,其家貞順,母及妻子,無有能以欲心視者。離虛誑語,而行施故,常富財寶,無能侵奪,離眾毀謗,攝持正法,如其誓願,所作必果。離離間語,而行施故,常富財寶,無能侵奪,眷屬和睦,同一志樂,恆無乖諍。

離麤惡語,而行施故,常富財寶,無能侵奪,一切眾會,歡喜歸依,言皆信受,無違拒者。離無義語,而行施故,常富財寶,無能侵奪,言不虛設,人皆敬受,能善方便,斷諸疑惑。離貪求心,而行施故,常富財寶,無能侵奪,一切所有,悉以惠舍,信解堅固,具大威力。

離忿怒心,而行施故,常富財寶,無能侵奪,速自成就,無礙心智,諸根嚴好,見皆敬愛。離邪倒心,而行施故,常富財寶,無能侵奪,恆生正見敬信之家,見佛聞法,供養眾僧,常不忘失大菩提心。是為大士修菩薩道時,行十善業,以施莊嚴,所獲大利如是。

龍王,舉要言之,行十善道,以戒莊嚴故,能生一切佛法義利,滿足大願。忍辱莊嚴故,得佛圓音,具眾相好。精進莊嚴故,能破魔怨,入佛法藏。

定莊嚴故,能生念慧慚愧輕安。慧莊嚴故,能斷一切分別妄見。慈莊嚴故,於諸眾生,不起惱害。

悲莊嚴故,愍諸眾生,常不厭舍。喜莊嚴故,見修善者,心無嫌嫉。舍莊嚴故,於順違境,無愛恚心。

四攝莊嚴故,常勤攝化一切眾生。念處莊嚴故,善能修習四念處觀。正勤莊嚴故,悉能斷除一切不善法,成一切善法。

神足莊嚴故,恆令身心輕安快樂。五根莊嚴故,深信堅固,精勤匪懈,常無迷妄,寂然調順,斷諸煩惱。力莊嚴故,眾怨盡滅,無能壞者。

覺支莊嚴故,常善覺悟一切諸法。正道莊嚴故,得正智慧常現在前。止莊嚴故,悉能滌除一切結使。

觀莊嚴故,能如實知,諸法自性。 方便莊嚴故,速得成滿,為無為樂。龍王,當知此十善業,乃至能令十力、無畏、十八不共、一切佛法,皆得圓滿,是故汝等應勤修學。

龍王,譬如一切城邑聚落,皆依大地而得安住,一切藥草卉木叢林,亦皆依地而得生長。此十善道,亦復如是。一切人天,依之而立,一切聲聞獨覺菩提、諸菩薩行、一切佛法,鹹共依此十善大地,而得成就。

佛說此經已,娑竭羅龍王及諸大眾、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等,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佛說十善業道經

「須菩提」是什麼意思,佛經中的須菩提是什麼意思

巨藍光象 須菩提 意譯為善業 善吉 善現 善實 善見 空生。乃佛陀十大 之一。原為古代印度舍衛國婆羅門之子,智慧過人,然性惡劣,嗔恨熾盛,為親友厭患,遂舍家入山林。山神導之詣佛所,佛陀為說嗔恚之過患,師自悔責懺罪。後得須陀洹果,復證阿羅漢果。系佛陀 中最善解空理者,被譽為 解空第一 於佛陀之說法會中...

佛經裡面的娑婆訶是什麼意思,佛經中的娑婆訶是什麼意思

禪宗卍 圓滿成就的意思 為佛教術語,又作蘇婆訶,娑婆訶,莎縛訶,薩婆訶,率縛訶,娑嚩賀,蘇和訶,馺婆訶,馺皤訶,沙訶,娑訶,莎訶等。真言之結句也。仁王經儀軌下曰 娑縛賀,此雲成就義,亦云吉祥義,亦云圓寂義,亦云息災增益義,亦云無住義。今依無住義,即是無住涅盤。依此無住涅盤盡未來際,利樂有情,無盡期故...

佛教咒語含義,佛經中的咒語是什麼意思

空行勇士 宇宙中,凡智慧生命都有語言,咒語其實是一種特殊的語言,佛陀說法,通八萬四千法門,不可能不說 咒 佛教咒語的 咒 不是詛咒的意思,而是 真言 這個意思,大家要懂 佛法是建立在高尚的 超越的精神層面,跟低階庸俗完全無關。以上真言,出自阿底峽大師的 點燈祈願文 真言有個特點,讀誦時,不一定要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