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釋翻譯古詩,解釋翻譯古詩

時間 2021-06-05 22:18:06

1樓:惠暘

白居易的晚燕

百鳥都哺育完雛兒了,只有秋燕姍姍來遲。

離社日已經很近了,銜泥來是什麼意思呢?

不知道時節已經晚了,白費那麼多力氣。

人之間的事情也是如此,不僅僅是燕子築巢。

2樓:暗夜

百鳥都哺育完雛兒了,只有秋燕姍姍來遲。

離社日已經很近了,銜泥來是什麼意思呢?

不知道時節已經晚了,白費那麼多力氣。

人之間的事情也是如此,不僅僅是燕子築巢。

(個人見解、僅供參考!)(有些簡短,抱歉)

3樓:韓紫凝閣雨

作者藉燕子懂得飛後便離棄雙親的習性,以及描寫燕子父母的悲哀,諷刺人們長大後便把父母拋諸腦後,完全忘記了他們的養育之恩.並在(燕燕爾勿悲,爾當返自思.思爾為雛日,高飛背母時.

當時父母念,今日爾應知.)這段中告誡大家不要像燕子那般,要不將來可能會有相同的事發生在自己的身上.

樑上有雌雄而只燕子,很輕快地飛來飛去。它們把泥土銜到兩條椽的中間,築起巢來,跟著孵了四隻小燕子。四隻小燕子一天一天地長大,不停地發出吱吱的討食物的聲音。

要捉青蟲可不容易啊,但是那些嫩黃的小口總是張開著,像從沒有飽的日子。雌雄燕子的嘴和爪都快要破損了,但從沒想過飢餓。這樣辛苦勞碌地過了三十天,母燕子瘦了,小燕子一天天胖起來。

跟著,母燕子便喃喃地教小燕子說話,又為它們逐一洗刷羽毛,終於到了一天,小燕子羽毛豐富了,翅膀長得強壯了,母燕子帶它們到高樹上學習飛行,那些小燕子們拍翅膀,隨著風四處飛去,不再回來了,任憑雌雄只燕在空中大聲呼叫,叫至聲也發不出來,也叫不回它們,這隻燕子只有退回空洞洞的巢裡,整個冕上不停地哭著,燕子啊!燕子啊!請你不要悲傷,你應反過來想一想,當你自己還是小燕子,高高地飛,離開母親的時候,當時父母思念你們的心情,現在你應該很明白了。

古詩解釋(翻譯) 20

4樓:匿名使用者

地滿紅花紅滿地,天連碧水

碧連天:地上佈滿了紅花,紅花鋪滿了大地;天空連著碧綠的水,碧綠的水連著天空。一夜五更,半夜二更有半;三秋九月,中秋八月之中:

一夜有五更,半夜的時候是二更半;(至於三秋九月,這個解釋有很多,我就寫我認為好的吧)三個秋季有九個月,中秋在八月。翠翠紅紅,處處鶯鶯燕燕;風風雨雨,年年暮暮朝朝:這個一定要翻譯麼......

那和複製差不多了...... 樓外青山,山外白雲,雲飛天外:這個明顯就是大白話......

5樓:漫雨弒天

解釋和翻譯不同。翻譯是遵循原作用現代漢語來重寫,解釋是根據詩意作解讀說明。古詩往往有字面解讀與詩意解讀的不同,翻譯做不到“精確”。

相反,往往依靠解釋。比如“賞析”就屬於解釋。如果考試題有“解釋古詩大意”,可以簡明扼要地說出此詩的意思是什麼。

有時間再對字詞作解釋和翻譯。

6樓:匿名使用者

命理孤星重。身中帶寶多。頭妻防克陷。兩你卻心和。

翻譯《潼關》古詩。

7樓:穆子澈想我

一、譯文

這位英氣勃發的少年,騎馬登上半山間的潼關古道,傍山監河,乘興前進,任清脆的馬蹄聲被獵獵西風吹散、吹遠,飛入滾滾的雲濤裡。大概從古到今,這巍峨的潼關就被白雲,團團簇擁著,一直不曾解圍吧?

二、原文

終古高雲簇此城,

秋風吹散馬蹄聲。

河流大野猶嫌束,

山入潼關不解平。

三、出處

清代譚嗣同《譚嗣同全集》。

一、創作背景

公元2023年秋,十四歲的譚嗣同(1865—1898),從湖南故鄉赴甘肅蘭州父親任所途中,經過陝西潼關,在這裡飽覽了一番北國山河的壯麗風采,故作此詩。

二、作品鑑賞

偉大的壯觀還在更高更遠的地方。潼關地處陝西、山西、河南三省交界點,南鄰華山群峰,東望豫西平原。詩人立馬城關,眼見黃河從北面高原峽谷奔騰怒吼而來,到懸崖腳下猛然一轉彎,奔向平坦廣闊的原野。

但氣勢卻不見緩和,好像仍嫌河床箍得太緊;而那連綿不斷的山峰,在關東並不怎樣惹眼,剛入潼關便突兀而起、聳入雲天,一座座爭奇鬥險,唯恐自己顯得平庸!

反映著這位少年詩人豪邁奔放的激情和沖決封建束縛、追求思想解放的願望,而這願望,這激情,同當時神州大地上正在崛起的變革圖強的社會潮流,是完全合拍的。

三、作者簡介

譚嗣同(1865.3.10—1898.

9.28),男,字復生,號壯飛,湖南瀏陽人,中國近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維新派人士。其所著的《仁學》,是維新派的第一部哲學著作,也是中國近代思想史中的重要著作。

譚嗣同早年曾在家鄉湖南倡辦時務學堂、南學會等,主辦《湘報》,又倡導開礦山、修鐵路,宣傳變法維新,推行新政。公元2023年(光緒二十四年)譚嗣同參加領導戊戌變法,失敗後被殺,年僅33歲,為“戊戌六君子”之一。

譚嗣同一生致力於維新變法,主張中國要強盛,只有發展民族工商業,學習西方資產階級的政治制度。公開提出廢科舉、興學校、開礦藏、修鐵路、辦工廠、改官制等變法維新的主張,是維新派中的最激進者。

8樓:匿名使用者

《潼關》釋義

這位英氣勃發的少年,騎馬登上半山間的潼關古道,傍山監河,乘興前進,任清脆的馬蹄聲被獵獵西風吹散、吹遠,飛入滾滾的雲濤裡。大概從古到今,這巍峨的雄關就被白雲,團團簇擁著,一直不曾解圍吧。

原文終古高雲簇此城,秋風吹散馬蹄聲。

河流大野猶嫌束,山入潼關不解平。

賞析偉大的壯觀還在更高更遠的地方。潼關地處陝西、山西、河南三省交界點,南鄰華山群峰,東望豫西平原。詩人立馬城關,眼見黃河從北面高原峽谷奔騰怒吼而來,到懸崖腳下猛然一轉彎,奔向平坦廣闊的原野,但氣勢卻不見緩和,好像仍嫌河床箍得太緊;而那連綿不斷的山峰,在關東並不怎樣惹眼,剛入潼關便突兀而起、聳入雲天,一座座爭奇鬥險,唯恐自己顯得平庸!

自然,所謂大河“猶嫌束”、群山“不解平”,全是黃河、華山的磅礴氣勢在詩人心理上所引起的感應,反映著這位少年詩人豪邁奔放的激情和沖決封建束縛、追求思想解放的願望,而這願望,這激情,同當時神州大地上正在崛起的變革圖強的社會潮流,是完全合拍的。十九世紀末葉,在我國歷史上,是一個民族危機空前嚴重的時代,也是一個民族精神空前高揚的時代。透過少年譚嗣同這首充滿浪漫主義精神的山水絕句,我們彷彿聽到一個迅速臨近的新時代的腳步聲。

語文問題 古詩詞翻譯解釋 ,語文問題 古詩 詞翻譯 解釋

41 人如果沒有長遠的謀劃,就會有即將到來的憂患 42 君子心胸開朗,思想上坦率潔淨,外貌動作也顯得十分舒暢安定。小人心裡慾念太多,心理負擔很重,就常憂慮 擔心,外貌 動作也顯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站不穩的樣子 43 覺悟到過去做錯了的事已經不能改正,但知道未來的事還可以挽救 44 智慧的人愛水,...

翻譯《潼關》古詩,《潼關》古詩翻譯

穆子澈想我 一 譯文 這位英氣勃發的少年,騎馬登上半山間的潼關古道,傍山監河,乘興前進,任清脆的馬蹄聲被獵獵西風吹散 吹遠,飛入滾滾的雲濤裡。大概從古到今,這巍峨的潼關就被白雲,團團簇擁著,一直不曾解圍吧?二 原文 終古高雲簇此城,秋風吹散馬蹄聲。河流大野猶嫌束,山入潼關不解平。三 出處 清代譚嗣同...

古詩詞翻譯,古詩詞的翻譯

每當我走過老師 世人作梅詩,下筆便俗。予試作一篇,乃知前言不妄耳。藤床紙帳朝眠起,說不盡無佳思。沈香斷續玉爐寒,伴我情懷如水,笛聲三弄,梅心驚破,多少春情意。小風疏雨蕭蕭地,又催下千行淚,人去玉樓空,腸斷與誰同倚,一枝折得,人間天上,沒個人堪寄。作者 李清照 朝代 南宋 體裁 詞 格律 平聲 仄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