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菩提本無樹 明鏡亦非臺
本來無一物 何處惹塵埃
‘菩提本無樹’:菩提是個覺道,又有什麼樹呢?若有樹,那菩提就變成物,而有所執著。
菩提本來什麼也沒有,你說你覺悟了,但覺悟是個什麼樣子?是青色?黃色?
紅色?白色?你且說個樣子出來,看看它是無形無相的。
‘明鏡亦非臺’:你說心如明鏡臺,其實根本沒有個臺,若有個臺則又有所執著,所謂‘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怎麼還要有個臺呢?
‘本來無一物’:本來什麼都沒有,也沒有一個樣子,也沒有一個圖,或一個形相,所以根本什麼也沒有。
‘何處惹塵埃’:既然什麼都沒有,塵埃又從那裡生出呢?根本就無所住了。
這首偈頌主要是從‘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而出,要沒有一切執著,也就是佛所說的意思:‘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不能證得。’這個地方就教人沒有執著,你執著它做什麼?
你執著它將來是不是就能不死呢?到你死時又執著些什麼?
佛對我說:你的心上有塵。我用力地擦拭。
佛說:你錯了,塵是擦不掉的。我於是將心剝了下來。
佛又說:你又錯了,塵本非塵,何來有塵!
我領悟不透,是什麼意思?
我想這是從神秀和慧能那兩個偈子引申出來。
神秀說:“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慧能說:“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的確,要能夠參透這兩個偈子的確很難,就是正確的理解也不易。 參悟不透...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眾生的身體就是一棵覺悟的智慧樹,
眾生的心靈就象一座明亮的臺鏡。
要時時不斷地將它撣拂擦試,
不讓它被塵垢汙染障蔽了光明的本性。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菩提原本就沒有樹,
明亮的鏡子也並不是臺。
本來就是虛無沒有一物,
**會染上什麼塵埃?
現在只能從字面上去理解它,慘悟不透!
心本無塵,塵即是心。無心無塵,人便死。
我曾經思考過一個問題: 人覺得一個東西好吃,事實上嗅覺比味覺佔更大的比重
所以象狗這樣嗅覺靈敏的生物,在飲食上遠比我們快樂。這樣的想法到底對不對……如果錯了……錯在**?
其實塵在外,心在內,常拂之,心淨無塵;
塵在內,心在外,常剝之,無塵無心;
心中有塵,塵本是心,
何畏心中塵,無塵亦無心?
正如慧能所說的:仁者心動
又如道家所說的:道可道非常道
它們的道理是一樣的……
佛家講究萬物在心,追求修世
道家講究無牽無掛,追求避世
佛家想超脫今世,道家則是修行今世,而追究其原理來說都是一種修行.
2樓:匿名使用者
你說的出自六祖壇經的偈子: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我們的清淨本性,本來就沒有任何形狀,[無樹]這個就是我們的本性,不是任何形狀的。 明鏡亦非臺,那個我們所謂的心,猶如明鏡,它也沒有所謂的臺,如果有臺的話,就變成有能照所照。 為什麼叫明鏡亦非臺?
我們這個鏡子啊,要是假設說,我們這個清淨心,就象明鏡一樣,但是這是方便啊,真正的清淨心,怎麼樣?亦非臺,非臺就是沒有能照所照。有臺,就有能照所照啊。
眾生認為說:我有能覺悟,有所覺悟的。所以覺悟了那個迷,那個覺還是迷。
本來無一物,為什麼呢?佛在《楞伽經》對大慧菩薩說:大慧,看到任何的相,都把它碎為微塵。
譬如說:這個毛巾,碎為微塵,毛巾的相沒有,沒有這個東西,討論這個沒有意義,世間本來就沒有這種東西,我們就是在本來沒有,沒有這種東西的假相,緣起無自性的假相,一直在分別這個是啊、非啊,眾生就是這樣,下決定心,取決定義,這個就是毛巾。 大智慧的人看,毛巾本空,因為緣起不可得,它是條件所構成的,所以,毛巾沒有毛巾的相;桌子徹底的摧毀,如是觀照,沒有桌子相;美女,徹底的摧毀,醜女,徹底的摧毀,沒有美女之相,也沒有醜女之相,沒有,對不對?
如果有相,統統叫作妄想,顛倒、執著。 本來無一物,何入惹塵埃?**有能所呢?
**可以說沾惹到煩惱呢?沒有的啊,那你起心,動念即乖,起心動念才產生妄想、顛倒、執著嘛。 參考 http:
3樓:匿名使用者
菩提本無樹, 明鏡亦非臺, 本來無一物, 何處惹塵埃。
4樓:匿名使用者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菩提原本就沒有樹,明亮的鏡子也並非是臺,本來就虛無一物,那裡會染上什麼塵埃?
5樓:匿名使用者
本來無一物 謝謝採納
《楓橋夜泊》這首詩的意思是什麼?
6樓:大連雙木
楓橋夜泊 意思,張繼的一首經典古詩,一起看看這首詩寫了什麼吧
7樓:佳人醉月
譯文月亮已落下烏鴉啼叫寒氣滿天, 對著江邊楓樹和漁火憂愁而眠。
姑蘇城外那寂寞清靜寒山古寺, 半夜裡敲鐘的聲音傳到了客船。
8樓:衡水游龍
《楓橋夜泊》是唐代詩人張繼的一首詩,內容如下:
楓橋夜泊
張繼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詩意:明月西落秋霜滿天,幾聲烏啼山前;
江上漁火映紅楓樹,愁緒攪我難眠。
呵,蘇州城外那聞名海內的寒山寺;
夜半鐘聲,漫悠悠地飄到我的船邊。
賞析:這是記敘夜泊楓橋的景象和感受的詩。首句寫所見(月落),所聞(烏啼),所感(霜滿天);二句描繪楓橋附近的景色和愁寂的心情;
三、四句寫客船臥聽古剎鐘聲。平凡的橋,平凡的樹,平凡的水,平凡的寺,平凡的鐘,經過詩人藝術的再創造,就構成了一幅情味雋永幽靜誘人的江南水鄉的夜景圖,成為流傳古今的名作、名勝。此詩自從歐陽修說了“三更不是打鐘時”之後,議論頗多。
其實寒山寺夜半鳴鐘卻是事實,直到宋化仍然。宋人孫覿的《過楓橋寺》詩:“白首重來一夢中,青山不改舊時容。
烏啼月落橋邊寺,倚枕猶聞半夜鍾。”即可為證。張繼大概也以夜半鳴鐘為異,故有“夜半鐘聲”一句。
今人或以為“烏啼”乃寒山寺以西有“烏啼山”,非指“烏鴉啼叫。”“愁眠”乃寒山寺以南的“愁眠山”,非指“憂愁難眠”。殊不知“烏啼山”與“愁眠山”,卻是因張繼詩而得名。
孫覿的“烏啼月落橋邊寺”句中的“烏啼”,即是明顯指“烏啼山”。
9樓:匿名使用者
月亮落下去的時候,棲息在樹上的烏鴉不停地叫著,寒霜瀰漫在夜空中。面對江邊的楓樹和漁船上的燈火,詩人心情愁悶,久久不能入睡,姑蘇城外寒山寺的鐘聲,傳到了客船上
10樓:匿名使用者
楓橋夜泊是唐代詩人張繼的一首詩: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班鐘聲到客船。
譯文:月亮已落下,烏鴉啼叫寒氣滿天,對著江邊楓樹和漁火憂愁而眠。姑蘇城外那寂寞清靜寒山古寺,半夜裡敲鐘的聲音傳傳到了客船
喜歡就點一下贊,和採用吧。蟹蟹啦~
11樓:匿名使用者
《楓橋夜泊》
唐 張繼
月落烏啼霜滿天,
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
夜半鐘聲到客船。
釋義:月亮已落下烏鴉啼鳴寒氣滿天。
對著江邊楓樹和漁火憂愁而眠。
姑蘇城外那寂寞清靜寒山古寺。
半夜裡敲鐘的聲音傳到了客船。
12樓:匿名使用者
月亮漸漸落下去了,棲息在樹上的烏鴉不時地啼叫,到處都瀰漫著寒霜,似夜空中充滿了涼意,江邊的楓樹和漁火憂愁而眠,姑蘇城外有一座寒山寺,夜半時分,寒山寺淒冷的鐘聲悠揚迴盪,悠然飄到了客船上。
13樓:匿名使用者
澤文,夜晚寒冷已經來襲,烏鴉啼叫。對著江邊的楓樹和於滿憂愁而眠。但是寂寞清靜。寒山古寺,半夜裡敲鐘的聲音傳到了客船。
14樓:星空夢夢
亮已落下烏鴉啼叫寒氣滿天, 對著江邊楓樹和漁火憂愁而眠。 姑蘇城外那寂寞清靜寒山古寺, 半夜裡敲鐘的聲音傳到了客船。ok
15樓:匿名使用者
咋紋月亮已落下,烏鴉啼聲韓系滿天,對著江邊楓樹和漁火憂愁而眠。姑蘇城外那寂寞清靜寒山古寺。半夜裡敲鐘的聲音傳到客船。
16樓:匿名使用者
在於我們朝著目標前進方向發展的重要人物形象的
17樓:匿名使用者
月亮已落下,烏鴉啼叫,寒氣滿天,江邊的風樹與船上的江邊的風樹與船上的漁火,難抵我獨自傍愁而眠。姑蘇城外那寂寞清靜的寒山古寺,半夜裡敲響的鐘聲傳到了我乘坐的客船上。
18樓:匿名使用者
9盤遊戲裡面了沒辦法
19樓:匿名使用者
這是一首描寫旅遊的人在外地感受到的一種孤獨感傷的情懷。
20樓:裘仕延英朗
“楓橋夜泊”四個字的意思是:夜裡把船停泊在楓橋旁邊。唐朝詩人張繼的千古名詩《楓橋夜泊》的意思可參看下面《唐詩三百首》韻譯的相關解釋:
21樓:念燎展語山
秋天的夜晚,一艘遠道而來的客船停泊在蘇州城外的楓橋邊。明月已經落下,幾聲烏鴉的啼叫,滿天的寒霜,江邊的楓樹,點點的漁火,這清冷的水鄉秋夜,陪伴著舟中的遊子,讓他感到是多麼淒涼。此詩只用兩句話,就寫出了詩人張繼所見、所聞、所感,並繪出了一幅悽清的秋夜羈旅圖。
但此詩更具神韻的卻是後兩句,那寒山寺的夜半鐘聲,不但襯托出夜的寧靜,更在重重地撞擊著詩人那顆孤寂的心靈,讓人感到時空的永恆和寂寞,產生出有關人生和歷史的無邊遐想。這種動靜結合的意境創造,最為典型地傳達了中國詩歌藝術的韻味。
xiexie
你去一個秋天的夜晚,詩人泊舟蘇州城外的楓橋。江南水鄉秋夜幽美的景色,吸引著這位懷著旅愁的客子,使他領略到一種情味雋永的詩意美,寫下了這首意境清遠的小詩。
題為“夜泊”,實際上只寫“夜半”時分的景象與感受。詩的首句,寫了午夜時分三種有密切關連的景象:月落、烏啼、霜滿天。
上弦月升起得早,半夜時便已沉落下去,整個天宇只剩下一片灰濛濛的光影。樹上的棲烏大約是因為月落前後光線明暗的變化,被驚醒後發出幾聲啼鳴。月落夜深,繁霜暗凝。
在幽暗靜謐的環境中,人對夜涼的感覺變得格外銳敏。“霜滿天”的描寫,並不符合自然景觀的實際(霜華在地而不在天),卻完全切合詩人的感受:深夜侵肌砭骨的寒意,從四面八方圍向詩人夜泊的小舟,使他感到身外的茫茫夜氣中正瀰漫著滿天霜華。
整個一句,月落寫所見,烏啼寫所聞,霜滿天寫所感,層次分明地體現出一個先後承接的時間過程和感覺過程。而這一切,又都和諧地統一於水鄉秋夜的幽寂清冷氛圍和羈旅者的孤孑清寥感受中。從這裡可以看出詩人運思的細密。
詩的第二句接著描繪“楓橋夜泊”的特徵景象和旅人的感受。在朦朧夜色中,江邊的樹只能看到一個模糊的輪廓,之所以徑稱“江楓”,也許是因楓橋這個地名引起的一種推想,或者是選用“江楓”這個意象給讀者以秋色秋意和離情羈思的暗示。“湛湛江水兮上有楓,目極千里傷春心”,“青楓浦上不勝愁”,這些前人的詩句可以說明“江楓”這個詞語中所沉積的感情內容和它給予人的聯想。
透過霧氣茫茫的江面,可以看到星星點點的幾處“漁火”,由於周圍昏暗迷濛背景的襯托,顯得特別引人注目,動人遐想。“江楓”與“漁火”,一靜一動,一暗一明,一江邊,一江上,景物的配搭組合頗見用心。寫到這裡,才正面點出泊舟楓橋的旅人。
“愁眠”,當指懷著旅愁躺在船上的旅人。“對愁眠”的“對”字包含了“伴”的意蘊,不過不象“伴”字外露。這裡確有孤孑的旅人面對霜夜江楓漁火時縈繞的縷縷輕愁,但同時又隱含著對旅途幽美風物的新鮮感受。
我們從那個彷彿很客觀的“對”字當中,似乎可以感覺到舟中的旅人和舟外的景物之間一種無言的交融和契合。
詩的前幅佈景密度很大,十四個字寫了六種景象,後幅卻特別疏朗,兩句詩只寫了一件事:臥聞山寺夜鍾。這是因為,詩人在楓橋夜泊中所得到的最鮮明深刻、最具詩意美的感覺印象,就是這寒山寺的夜半鐘聲。
月落烏啼、霜天寒夜、江楓漁火、孤舟客子等景象,固然已從各方面顯示出楓橋夜泊的特徵,但還不足以盡傳它的神韻。在暗夜中,人的聽覺升居為對外界事物景象感受的首位。而靜夜鐘聲,給予人的印象又特別強烈。
這樣,“夜半鐘聲”就不但襯托出了夜的靜謐,而且揭示了夜的深永和清寥,而詩人臥聽疏鍾時的種種難以言傳的感受也就盡在不言中了。
這裡似乎不能忽略“姑蘇城外寒山寺”。寒山寺在楓橋西一里,初建於樑代,唐詩
僧寒山曾住於此,因而得名。楓橋的詩意美,有了這所古剎,便帶上了歷史文化的色澤,而顯得更加豐富,動人遐想。因此,這寒山寺的“夜半鐘聲”也就彷彿迴盪著歷史的回聲,滲透著宗教的情思,而給人以一種古雅莊嚴之感了。
詩人之所以用一句詩來點明鐘聲的出處,看來不為無因。有了寒山寺的夜半鐘聲這一筆,“楓橋夜泊”之神韻才得到最完美的表現,這首詩便不再停留在單純的楓橋秋夜景物畫的水平上,而是創造出了情景交融的典型化藝術意境。夜半鐘的風習,雖早在《南史》中即有記載,但把它寫進詩裡,成為詩歌意境的點眼,卻是張繼的創造。
在張繼同時或以後,雖也有不少詩人描寫過夜半鍾,卻再也沒有達到過張繼的水平,更不用說藉以創造出完整的藝術意境了。
何處惹塵埃 ,那首詩的全文是什麼
菩提本無樹 明鏡亦非臺 本來無一物 何處惹塵埃 在南北朝的時候,佛教禪宗傳到了第五祖弘忍大師,弘忍大師當時在湖北的黃梅開壇講學,手下有 五百餘人,其中翹楚者當屬大 神秀大師。神秀也是大家公認的禪宗衣缽的繼承人。弘忍漸漸的老去,於是他要在 中尋找一個繼承人,所以他就對徒弟們說,大家都做一首畿子 有禪意...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是什麼意思
鯨娛文化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這句話節選自禪宗六祖惠能大師著名的四句偈言的後兩句,基本意思是 某處地方原本空無一物,又到哪惹來塵埃呢? 意思是 本來就是四大皆空,到 染上塵埃!出處 菩提偈 作者 惠能 朝代 唐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佛性常清淨,何處有塵埃!心是菩提樹,身為明鏡臺。明鏡本清淨,...
何處落塵埃是什麼意思,何處落塵埃是什麼意思?
超級幻想無極限 何處落塵埃是 1 那裡會染上什麼塵埃?2 有能所呢?可以說沾惹到煩惱呢?沒有的啊,那你起心,動念即乖,起心動念才產生妄想 顛倒 執著嘛。此偈子出自六祖壇經的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禪宗六祖惠能 638年 713年 俗姓盧氏,唐代嶺南新州 今廣東新興縣 人。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