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六記 閒情記趣》的意思,文言文《浮生六記 閒情記趣》整文翻譯

時間 2021-07-07 07:02:45

1樓:匿名使用者

蘇州城有南園、北園二處,油菜花開時我們要去遊玩歡聚。苦於附近沒有酒家飲店,只好攜帶食品盒而去。對花冷飲,極無趣味。

有的商量在就近尋找飲酒地方,有的建議看完花返回來飲酒,但是都覺得不如對著花趁熱飲酒痛快。大家商量未定,芸則笑著說:「明日只要各自掏出買酒錢,我自會挑著爐火過來的。

」大家也都笑著說:「可以!」

朋友們走後,我問:「你果然自己挑著爐火去麼?」芸說:

「不是的,妾看見市場上有賣餛飩的,他們都挑著鍋碗、爐火,無不齊全,咱們為何不僱傭他們去?妾先將烹調的菜餚準備周全,到了油菜地後再下鍋,這樣趁熱喝茶、吃酒菜,不是都可以方便了?」我說:

「酒菜固然是方便了,可煮茶卻缺少烹煮的工具呢!」芸說:「帶一個砂罐去,用鐵叉串在罐的把柄上,拿去鍋後懸掛爐灶上,加柴火煎茶不是也方便了?

」我鼓掌稱好。

街頭有個姓鮑的人,靠賣餛飩為業,我們用一百錢僱傭他,約定明日午後在油菜地見面,姓鮑的答應了。第二天,看花者都到齊了,我將事情緣由告訴了他們,大家都表示歎服。飯後共同趕去,並帶上坐墊,在南園選擇柳蔭下團團圍坐。

先是烹茶,喝完之後再暖酒做菜。當時風和日麗,遍地油菜花一片金黃,看花者青衫紅袖,行走于田間小路上;蜂蝶亂飛,令人不飲自醉。繼而酒餚皆熟,大家便坐地大嚼起來。

過了片刻,喝過酒吃過飯的杯子,盤子雜亂的擺放著.而喝酒的人都以經微醉了,有的人坐著有人的躺著,有的人大聲歌唱有的人仰天長嘯。紅日將要落山時,我又想吃粥了,姓鮑的立即去買米來煮,吃飽了才回去。

此時,芸問各位:「今日之遊,都快樂麼?」大家都說:

「今天如沒有夫人獻計獻策出力,就達不到這種快樂開心的效果!」事後,大家都笑著分散了。

《浮生六記·閒情記趣》的翻譯

2樓:匿名使用者

蝴蝶在空中飛行,男女老少在陽光下穿著漂亮的衣服讓人陶醉,陽光灑的大地

3樓:我是周瑜宇

楊補凡為餘夫婦寫載花小影,神情確肖。是夜月色頗佳,蘭影上粉牆,別有幽致,星瀾醉後興發曰:「補凡能為君寫真,我能為花圖影。

」餘笑曰:「花影能如入影否?」星瀾取素紙鋪於牆,即就蘭影,用墨濃淡圖之。

日間取視,雖不成畫,而花葉蕭疏,自有月下之趣。芸甚寶之,各有題詠。

楊補凡為我們夫婦畫載花小影,神情非常相似。這天晚上月色很美。蘭花的影子爬上粉牆,別有一番幽靜的景緻。

星瀾喝醉了以後興致勃發,說:「補凡能夠為你們畫肖像,我能為蘭花畫影子。」我笑道:

「花影能像人影一般嗎?」星瀾就拿來素紙鋪在牆上,就著蘭花的影子,用墨濃濃淡淡地畫上。白天再拿出來看,雖然不能成為完整的畫,但是花葉疏離,別有一番月下的趣味。

我的妻子芸非常寶貝這副畫,我的朋友們在這幅畫上也各有題詩。

4樓:百度使用者

我閒居在家,桌上的瓶花總是不斷地更換新鮮的。芸對我說:「你的插花中能夠體現風晴雨露的特徵,可算是十分精妙傳神。

在畫畫的技巧中有畫草蟲的方法,你在插花時為什麼不仿效呢?」我說:「蟲在插花上是會跑來跑去不聽話的,怎麼能仿效呢?

」芸說:「我有個辦法,就是怕那樣的做法有罪過。」我說:

「你不妨說說看。」她說:「蟲子死後顏色不變,你可以捉來螳螂和知了、蝴蝶之類的昆蟲,用針把它們刺死,用細絲繫住蟲的頸部綁在花草當中,整理它們腿的姿態,或者抱梗,或者站在葉上,就像活的一樣,不也很好嗎?

」我很高興,按照她的辦法去做,看到的人無不稱絕。如今在閨中尋找,恐怕未必有能夠如此懂得我心思的人了。

5樓:百度使用者

你是個二百

五、這個都不知道

6樓:百度使用者

盍仿的盍的讀音是什麼啊

7樓:百度使用者

」不亦善乎「的善是什麼意思?

8樓:匿名使用者

此文之妙,全在聞言雅趣,翻譯之後美感全失。

翻譯浮生六記閒情記趣,下面有文語文好的幫幫忙

中秋那天,我病剛剛好。因為芸剛過門半年,還沒一起到過滄浪亭,先和老僕說好了守在門口不要放閒雜人等進來,在傍晚時分,帶著芸和小妹,她倆一婦人一奴婢相互攙扶著,老僕在前面帶路,走過石橋,進門後往東面兒走,再過一條曲折小徑而入。這裡疊石成山,林木鬱鬱蔥蔥,涼亭正在那土山上邊兒。沿著階梯到涼亭中心,往周圍望...

鄭人買履刻舟求劍和幼時記趣文言文每個字的解釋

鄭 鄭國 人 人買 買 履 鞋子 刻 雕刻 舟 船求 取 劍 劍幼 幼兒,幼小 時 時候 記 記錄 趣 有趣的事 有個想要買鞋子的鄭國人,他先在家裡量了自己的腳,把尺碼放在了他的座位上。到了前往集市的時候,卻忘了帶量好的尺碼。他已經拿到鞋子,才發現自己忘了帶尺寸了 就說 我忘記帶尺碼了。返回家去取尺...

浮生六記的核心內容主要是在講什麼

pink吹風機 浮生六記 以作者夫婦生活為主線,贏餘了平凡而又充滿情趣的居家生活的浪遊各地的所見所聞。作品描述了作者和妻子陳芸情投意合,想要過一種布衣蔬食而從事藝術的生活,由於封建禮教的壓迫與貧困生活的煎熬,終至理想破滅。本書文字清新真率,無雕琢藻飾痕跡,情節則伉儷情深,至死不復 始於歡樂,終於憂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