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記 禮運》的原文及答案

時間 2021-07-18 19:28:11

1樓:

原文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jǔ)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

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翻譯在大道施行的時候,天下是人們所共有的,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幹的人選拔出來,(人人)講求誠信,培養和睦。因此人們不僅僅以自己的親人為親人所贍養,不僅僅撫育自己的子女,使老年人能安享晚年,使壯年人能為社會效力,使孩子健康成長,使老而無妻的人、老而無夫的人、幼而無父的人、老而無子的人、殘疾人都有人供養。男子有職務,女子有歸宿。

對於財貨,人們憎惡把它扔在地上的現象,卻不一定要自己私藏;人們都願意為公眾之事竭盡全力,而不一定為自己謀私利。因此奸邪之謀就不會發生,盜竊、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發生,(家家戶戶)都不用關大門了,這就叫做理想社會。.

(1)職業、職守 (2)憎惡 (3)興起 (4)這  2.b  3.(1)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 (2)男有分,女有歸。(3)外戶而不閉。

  4.鰥寡孤獨 謀閉不興  5.(1)通「舉」,選拔 (2)通「鰥」,老而無妻的人  6.(1)因此人們不單奉養自己的父母,不單撫育自己的子女。 (2)憎惡那種在共同勞動中不肯盡力的行為,總要不為私利而勞動。  7.有三個基本特徵:

人人都能受到全社會的關愛;人人都能安居樂業;貨盡其用,人盡其力。  8.有。《桃花源記》其實就是「大同」社會生活的藝術再現。

如「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就體現出本文中的「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

2樓:匿名使用者

《禮運》,是《禮記》中的一篇,《禮記》是古代一部重要的中國典章制度書籍。大約是戰國末年或秦漢之際儒家學者託名孔子答問的著作。根據鄭玄的話,認為"名《禮運》者,以其記五帝、三王相變易,陰陰轉旋之道"。

《禮運》實際上則反映了儒家的政治思想和歷史觀點,尤其是書中的"大同"思想,對歷代政治家,改革家都有深刻的影響。康有為為《禮運》作注,在註解中發揮了他有關變法維新的政治主張。按古代說法即認為《禮記·禮運》篇的"大同"之說是受墨家或道家的影響。

禮記一則雖有佳餚原文翻譯及閱讀答案

雖有嘉餚,弗食,不知其旨也 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是故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 知困,然後能自強也。故曰 教學相長也。兌命 曰 學學半。其此之謂乎?古之教者,家有塾,黨有庠,術有序,國有學。比年入學,中年考校。一年視離經辨志 三年視敬業樂群 五年視博習親師 七年視論學取友...

禮記《曲禮上》的翻譯,禮記《曲禮上》的翻譯

人生十年曰幼,學。二十曰弱,冠。三十曰壯,有室。四十曰強,而仕。五十曰艾,服官政。六十曰耆,指使。七十曰老,而傳。八 十 九十曰耄,七年曰悼,悼與耄雖有罪,不加刑焉。百年曰期,頤。大夫七十而致事。弱,是個名詞,類似於幼 幼年 壯 壯年 按現在的說法,弱就是大好青年的意思。冠,應該是動詞,即行冠禮。古...

《詩經 氓》的原文,詩經氓原文及翻譯

氓之蚩蚩,抱布貿絲。匪來貿絲,來即我謀。送子涉淇,至於頓丘。匪我愆期,子無良媒。將子無怒,秋以為期。乘彼垝垣,以望復關。不見覆關,泣涕漣漣。既見覆關,載笑載言。爾卜爾筮,體無咎言。以爾車來,以我賄遷。桑之未落,其葉沃若。于嗟鳩兮,無食桑葚。于嗟女兮,無與士耽。士之耽兮,猶可說也 女之耽兮,不可說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