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裡如何解釋什麼是邪,佛教中什麼經文可以辟邪

時間 2021-09-05 09:39:54

1樓:匿名使用者

佛教說的邪,是眾生的邪見,不正確的見解。有內在的,也有外在的。

眾生無量劫來輪迴六道,就是因無明障礙,以假為真,以幻為實。眾生的這些看法都是邪見。

心裡無邪,外在的邪就無法入侵我們的身心。

聞如是。一時尊者阿難。在羅閱只城迦蘭陀竹園。

世尊般涅槃不久。於是有異邪命。是尊者阿難[髟/囪/心]角友。

中食後行彷徉。而行至尊者阿難所。到已共尊者阿難面相慰勞。

面相慰勞已卻坐一面。彼邪命卻坐一面已。

語尊者阿難曰。我欲有所問。聽我所問。

當問賢者。邪命聞已知之。此阿難。

彼沙門瞿曇棄邪見除邪見。不記說世間有常世間無常。世間有邊世間無邊。

命是身是命異身異。有如此命終。無有命終。

有此無有此。無有命終。此阿難。

彼沙門瞿曇。知邪見應如此知耶。此婆羅門。

彼世尊有智有知見。如來無所著等正覺。棄邪見除邪見。

不記說世間有常至無有命終。此婆羅門彼世尊有智有見知。此邪見。

如來無所著等正覺應如此知。此阿難。彼沙門瞿曇。

棄邪見除邪見。不記說世間有常至無有命終。云何阿難。

彼沙門瞿曇。知此邪見。此云何知。

此婆羅門。彼世尊有智有見。如來無所著等正覺。

棄邪見除邪見。不記說世間有常至無有命終。此婆羅門此邪見者。

相應等相應。如是趣如是生及後世。此婆羅門。

彼世尊如是知有知有見。如來無所著等正覺。知邪見當如是知。

是故阿難。我今歸汝。汝婆羅門莫歸於我。

如我所歸世尊。汝亦當歸之。是故阿難。

我今便歸彼世尊法及比丘僧。我於彼世尊優婆塞。從今日始離於殺今日歸尊者。

阿難如是說。彼邪命聞尊者阿難所說。歡喜而樂

佛說邪見經

2樓:慚愧齋主

請閱《楞嚴經》第五卷以後部分,佛解釋的很祥細

3樓:匿名使用者

是內在的,因為佛講究的是萬物皆空,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外邪不為邪,只是一個誘因,若心無邪,便能安之若素,因此修佛既是修心,徹悟了便放下了,也就成佛了

4樓:淨成

與自性性德相應的就是正,與自性性德違背的就邪!

真如自性沒有內外。

5樓:匿名使用者

正見名出世。邪見名世間。

邪正盡打卻。菩提性宛然。

6樓:匿名使用者

世間沒有好壞在,只有因果在;

世間沒有對錯在,只有分別在;

世間沒有是非在,只有執著在。

世間正邪、善惡、美醜是相對的,而真如是絕待的:不垢不淨、不增不減、不生不滅。

7樓:已隱藏答案

不通人情世故稱為邪,內在外在都存在。

在出生後慢慢入侵。

8樓:大阿彌佗佛

佛說:一切法從心想生。心外無法,法外無心。

三皈依中,佛陀教我們皈依佛法僧,《六祖壇經》裡六祖大師換了一種說法。叫皈依覺正淨;自性覺,自性正,自性淨。佛是覺悟,法師正理,僧是清淨。

迷惑的時候是迷,邪,染。一回頭就是覺正淨。佛法是內學,正法是自心生的,惡法也是自心生的。

表面上是外面境界招惹你,實際是自己動心,心裡生出來貪嗔痴而造殺盜淫等惡業。《金剛經》裡說:「不取於相,如如不動。

」就是叫咱們的心別受外面境界影響。所以,正與邪都是從內心生出來的。咱身體外面的境界也是從自己內心生出來的。

阿彌陀佛

9樓:匿名使用者

隨喜您的善思!我試著用佛教的觀點來回答一下您的問題:

邪與正是相對的!萬法唯識,所以邪一定是內在的!佛教認為,自性本來清淨,只是眾生無始以來的虛妄分別,執著於有個'我",於是便有了相對的"他",然後又有了"我的"···"他的"···,煩惱生起,產生了你說的所謂的「邪」,如烏雲般染汙了本來清淨的自性,可能就是您說的所謂「入侵」;去掉我執,一心一意的行持善法,利益別人,就能達到「無我」的狀態,就會獲得真正的快樂和徹底的自在!

就像烏雲散去才發現虛空從未被染汙過,只是暫時被烏雲遮擋了而已,所以邪是可以「修」掉的,不會一直存在!心與境是相對而生的,因緣聚合,如同夢心與夢境的關係,所以心清淨,則萬事清淨!

10樓:釋如勇

「人之初,性本善。」

所謂「邪」是因我們的妄想、分別、執著而從外「感得」,非天性,當然可以改掉;六道眾生受因果業系的牽引,「正」與「邪」就貌似如影相隨。若能放下妄想、分別、執著,則邪、正均不存在。正如六祖慧能大師開悟偈中所言: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佛**遵循佛陀的教誨,斷惡修善,通過戒、定、慧等手段,特別是通過簡單、究竟方便的淨宗唸佛法門最終迴歸到我們清淨無染的自性,在極樂世界我們必定一生成佛。

11樓:陸過人間

萬法心生,唯識所現。

心正成佛,心邪成魔。

佛教中什麼**可以辟邪

12樓:匿名使用者

佛教以慈悲為懷,從根本來講,都是以菩提心對待眾生,即便有時候看起來是在闢什麼。正信的佛教,其所謂外在的「闢」的效益,實在是「渡」的結果。單從實用方便來講,心經,金剛經,八吉祥經,四十二章經,阿彌陀經,等等,這些都是短小精幹的,或者長一點的,僧伽吒經,地藏經,等等,唸誦都有很殊勝的功德利益。

還有一些咒語,咒中之王,楞嚴咒,是辟邪最有效的咒語之一,念這個咒,一切邪魔不敢侵。當然,念這個咒最好要有傳承,也就是有**親自傳授,否則,有盜法之嫌,可能效果不佳。

13樓:匿名使用者

如何改變命運

請聽淨空法師講的《認識佛教》《了凡四訓》《太上感應篇》《地藏經》《無量壽經》《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淨土大經解演義》

體方法師講的《解脫之道》《阿含經》《心經》《金剛經》

母音老人講的《拈花錄》

阿彌陀佛

14樓:匿名使用者

心正何必怕邪!!

!!!不做虧心事何怕鬼敲門!!!現世的人可能很少有人對的起天地良心的不過有一點只要回信向正知道什麼是邪魔外道遠離就是啦以後不犯!

友句佛教語言寫到,心中有善佛來室,心中有惡魔來到。 要想辟邪要做正人君子之道,或我佛慈悲之道。

15樓:解行者

所有經典都避邪,「一句一偈,凡是經典所在之處,即為有佛」。要是說最厲害的,那要數《楞嚴》了,世尊說,末法時期(我們現在的時代往後還有2023年),只要保住《楞嚴》,一切邪魔外道都不怕。所以世尊感慨,末法時期,先從世間消失的就是《楞嚴》,一切邪魔都一心想要毀這部經,如果《楞嚴》沒了,那何止是『邪師說法,如恆河沙』!

《楞嚴》還是照妖鏡,能照出一切陰魔,特別是『婆提達多之類打算在末法時期破壞正法的惡魔所打扮成的比丘僧』。望大家多印《楞嚴》,廣為流佈,功德無量。只要《楞嚴》在,正法就能平安住世,願望正法永住世間。

16樓:張華北

臨時抱佛腳 什麼**也忘啦。還是南無阿彌陀佛這個最好記,這句話是無上咒。

17樓:匿名使用者

八萬四千法門,門門第一。就怕你不專一。

佛教也不講究辟邪,沒有無緣無故的愛、、、、、、

要先知道什麼是因果。承受,而不是躲避。

18樓:匿名使用者

只要你心誠 是經就能行

19樓:匿名使用者

什麼經典都可以的!最簡單的念:「南無阿彌佗佛」 就行。心誠則靈!

20樓:匿名使用者

人正,心正,什麼邪都能避。

21樓:a叫我尐澤哥灬

滿意答案 內純屬廢話 只是那麼想想就不害怕了?知道就答,不知道,墨跡啥啊?!煩人不煩人啊?!拜託你這類人敬業點!別不知道,就打啞謎!

佛教裡的哪種佛經辟邪

22樓:匿名使用者

《心經》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全文注音)

bō rě bō luó mì duō xīn jīng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guān zì zài pú sà , xíng shēn bō rě bō luó mì duō shí,zhào jiàn wǔ yùn jiē kōng, dù yī qiē kǔ è。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shè lì zǐ, sè bù yì kōng ,kōng bù yì sè , sè jí shì kōng , kōng jí shì sè。

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shòu xiǎng xíng shí,yì fù rú shì。

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shè lì zǐ, shì zhū fǎ kōng xiāng,

舍利子,是諸法空相,

bù shēng bù miè, bù gòu bù jìng, bù zēng bù jiǎn ,

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shì gù kōng zhōng wú sè, wú shòu xiǎng xíng shí,

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

wú yǎn ěr bí shé shēn yì, wú sè shēng xiāng wèi chù fǎ, wú yǎn jiè,

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

nǎi zhì wú yì shí jiè, wú wú míng , yì wú wú míng jìn,

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

nǎi zhì wú lǎo sǐ, yì wú lǎo sǐ jìn。

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

wú kǔ jí miè dào, wú zhì yì wú dé, yǐ wú suǒ dé gù。

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

pú tí sà duǒ yī bō rě bō luó mì duō gù xīn wú guà ài。

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掛礙。

wú guà ài gù, wú yǒu kǒng bù, yuǎn lí diān dǎo mèng xiǎng, jiū jìng niè pán。

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

sān shì zhū fó, yī bō rě bō luó mì duō gù, dé ā nuò duō luó sān miǎo sān pú tí。

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gù zhī bō rě bō luó mì duō, shì dà shén zhòu, shì dà míng zhòu,

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

shì wú shàng zhòu, shì wú děng děng zhòu。néng chú yī qiē kǔ, zhēn shí bù xū。

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

gù shuō bō rě bō luó mì duō zhòu。

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

jí shuō zhòu yuē:

即說咒曰:

jiē dì jiē dì, bō luó jiē dì, bō luó sēng jiē dì, pú tí sà pó hē。

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涅槃佛教中如何解釋

青竹遺風 涅槃是梵語,華譯圓寂,圓是圓滿一切智德,寂是寂滅一切惑業。又譯作滅度,滅是滅見思 塵沙 無明三種惑,度是度分段 變易兩種生死。又是不生不滅的意思。楞伽經 雲 涅槃乃清淨不生不死之地,一切修行者之所依歸。 您好 涅槃。涅譯為寂靜。槃譯不動。指真心寂然不動無生無滅。 舊約秀 涅槃,佛教用語,意...

佛教如何解釋先天性疾病,佛教怎麼解釋先天性疾病?

你應該去看看佛說三世因果經,都是對號入座的 佛教如何解釋先天性疾病?這是往昔業力因緣所致。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皆是因果。先天性疾病有時是幾代人的病,有可能是父母或祖輩積惡太多,因果報應,有因才有果,還是好好修行吧,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到你 看你是那種疾病把,三世因果經裡面有對應的報應,你去看看吧 佛教怎麼...

佛教中的「空」,如何理解?「業力」如何解釋,過程是什麼樣子的

本人無法用語言形容,也無法用事物代替,更不能告訴你它是什麼。要是能告訴你就不叫空,反而言之別人告訴你的就不是空。這個東西即便是你理解感悟到了也說不出來。我只能告訴你有人叫它 道 或 自然 業力是無形的只能通過 因 和 果 覺察到,簡單的話講叫 種啥得啥 大道至簡,生活中無處不在。別人悟到的是別人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