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純純的我的純
譯文:我收藏的墨有好幾百錠,常常拿出來自己看黑不黑,總覺得他們都不夠黑,比較滿意的,不過一兩錠罷了。可見這世上,盡善盡美的東西,真是少的很。
人的心思真怪,買茶葉呢,毛尖、銀針總要選白的,越白越好;買墨呢,那就要最黑的,越黑越好。想要黑時,漆一樣的也覺得不夠黑,想要白時,雪一般的也覺得不夠白。
究竟是事物本來的樣子無法使人滿意呢,還是人們自己不該有那麼多的心思和想法呢?
原文:餘蓄墨數百挺,暇日輒出品試之,終無黑者,其間不過一二可人意。以此知世間佳物,自是難得。茶欲其白,墨欲其黑;方求黑時嫌漆白,方求白時嫌雪黑:自是人不會事也。
擴充套件資料
藝術成就
書法蘇軾擅長寫行書、楷書,與黃庭堅、米芾、蔡襄並稱為「宋四家」。他曾經遍學晉、唐、五代的各位名家之長,再將王僧虔、徐浩、李邕、顏真卿、楊凝式等名家的創作風格融會貫通後自成一家。
他曾自稱:「我書造意本無法」、「自出新意,不踐古人」。黃庭堅稱他:
「早年用筆精到,不及老大漸近自然。」這說明蘇軾一生屢經坎坷,致使他的書法風格跌宕。存世作品有《赤壁賦》、《黃州寒食詩》和《祭黃幾道文》等帖。
繪畫蘇軾擅長畫墨竹,且繪畫重視神似,主張畫外有情,畫要有寄託,反對形似,反對程式的束縛,提倡「詩畫本一律,天工與清新」,而且明確地提出了「士人畫」的概念,對以後「文人畫」的發展奠定了一定的理論基礎。其作品有《古木怪石圖卷》、《瀟湘竹石圖卷》等。
2樓:匿名使用者
歷代雜文選》這樣評析宋代文學家蘇軾的《書墨》:「從品墨談到品茶只用寥寥數語,便抒寫出『世間佳物,自是難得』的情和理。」但此評差也,實與《書墨》之題旨相去甚遠。
《書墨》精短,錄之如下:
餘蓄墨數百挺,暇日輒出品試之,終無黑者,其間不過一二可人意。以此知世間佳物,自是難得。茶欲其白,墨欲其黑;方求黑時嫌漆白,方求白時嫌雪黑:自是人不會事也。
《書墨》的層次十分清楚,從開端到「自是難得」為第一層,其下為第二層。而《歷代雜文選》對全文主旨的歸納實際上指的僅僅是文章第一層的層意而已。在第一層中,作者從品墨的體驗中總結出了「世間佳物,自是難得」的道理。
顯而易見,這道理既不是「從品墨談到品茶」之後抒寫出來的,因為「品茶」在第二層中才提到,更不是文章的主旨,而只是第一層的層意,是推出全文主旨的鋪墊之筆。況且,「世間佳物,自是難得」,本是世俗之見,尋常之理,特意地由品墨推出,並作為一篇文章之主旨,未免小題大作,毫無創意,失之淺薄無聊。以蘇軾這樣的大手筆去寫這樣的老生常談、無足輕重的泛泛之論,實在是莫名其妙;而這樣的文章又能為世人所推崇,奉為散文精品,豈不令人費解?
但無疑,《書墨》是十分精緻而且是極富創見的。它的精妙之處,恰恰就在於能在人們司空見慣的熟事熟理的基礎上,推陳出新,獨闢蹊徑,推論出一番令人耳目一新的深刻的道理來。作者在第二層中由「世間佳物,自是難得」的切身體驗,生髮聯想,演繹推論:
「茶欲其白,墨欲其黑,求黑則嫌漆白,求白則嫌雪黑。」人的物的欲求標準常常因為追求至善至美之境,而超出了事物的本質屬性,以至達到不近情理的程度。漆本來是最黑的,雪本來是最白的,卻要尋求比漆更黑的黑,比雪更白的白,世間又**會尋覓得到呢?
已經擁有了最佳的東西,卻因為追求並不存在的更佳的程度,而最終連已擁有的也失去了,豈不大謬?作者有鑑於此,卒章顯其志,抒寫出了「自是人不會事」的題旨。所謂「不會事」,即「不懂事,不解事,不通事理」。
這個結論可謂發前人之所未發,從根本上**出了造成「世間佳物,自是難得」憾事的內在原因。人心不足蛇吞象,水至清則無魚,世間佳物,本不難得,只是由於人的物慾過份張揚,主觀願望過於理想化才造成了「世間佳物,自是難得」的缺憾。而這,才真正是作者由品墨品茶抒寫出來的發人深省的事理,才是全文的主旨所在。
3樓:魚籽沐沐
【今譯】我收藏了好幾百挺好墨,一有空我就常常拿出來試寫,但還是沒有發現很黑很好的墨,總覺得他們都黑得不夠純正,只有一兩挺還稍微比較讓人滿意。
我從這裡就知道了,世界上的好東西,真是難得。盡善盡美的東西,真是少之又少。
茶是能泛起白沫的為上品。
(茶欲其白:意謂沸水泡茶,以泛起白色泡沫的為上品。)而墨汁則是越黑越佳。
如果有一個人要求黑時,就嫌黑漆還白了一些,覺得黑漆還不夠黑;
如果某個人要求白時,就會嫌白雪還是黑了一些,覺得白雪還不夠白。
———這都是由於人們不懂行、不解事所導致的。
蘇軾《東坡》 翻譯
4樓:在三疊巖烤蛋糕的咖啡樹
東坡被雨洗刷過後月亮顯得格外明亮,市人匆忙走過東坡只有置身名利圈外的詩人才能享受這聖景。不要嫌棄坡頭的路大石從錯凹凸不平。作者獨自喜歡用木杖點地時堅然之聲。
5樓:匿名使用者
i don't konw
《蘇軾列傳》全文翻譯
6樓:沫然a夢
《蘇軾列傳》
【全文翻譯】
蘇軾十歲時,父親蘇洵到四方遊歷求學,母親程氏親自教他讀書。聽有關古今成敗的事,蘇軾都能馬上說出它們的要點。程氏讀東漢《範滂傳》,發出長長的嘆息。
蘇軾問道:我如果做範滂,母親會應允嗎?程氏說:
你都能做範滂,我反而不能做範滂的母親了麼?」等到二十歲的時候(行冠禮的年齡),蘇軾對經典和史籍都很精通了。
蘇軾(到徐州赴任),有洪水決堤要淹沒曹村,在梁山伯上氾濫,就要溢位南清河。水彙集在城下,漲水時不時地會洩入城中,城市就要敗了,富民們爭著要逃出城避水。蘇軾說:
富民們如果都出了城,就會動搖民心,那我還和誰來守城呢?只要我在,水就絕不會衝了城。
將富民們趕回城中,蘇軾到武衛營,將卒長撥出說:河水將要衝進城裡,事情很緊迫了,即使是禁軍也要為我盡力。卒長說:
太守尚且不逃走,我們這些小人一定效命於您。於是率領眾人拿著畚鍤出城,從東南方向築起長堤,首起戲馬臺,一直到城門口。
雨日夜不停的下,但城卻沒有沉。蘇軾住在那上面,路過家門口也不進去,讓官吏們分別守在各個地方,士兵們全都出了城。做了木岸,以防洪水再至,朝廷很讚賞他。
蘇軾路過金陵(今南京),拜見王安石,說:「大興戰爭和刑罰,是漢、唐兩朝滅亡的徵兆。祖宗先帝用仁厚治理天下,正打算改革這些事。
如今西邊正在打仗,多年都不見停戰,東南地區發生多起重大犯罪事件,您就不說一個字來解決這種局面嗎」王安石曰:「這兩件事都是呂惠卿引起的,我不在朝為官,怎麼敢去進言?」蘇軾說:
「在朝做官就進言,不在朝做官就不進言,這是侍奉皇帝的常理。
皇上不按一般禮節對待您,您對待皇上,怎麼也可以用一般的禮節呢?」王安石大聲說:「那我必須得要進言了。
」又說:「今天這些話從我的最裡說出來,從你的耳朵聽進去(意思是不要外傳,保密)。」又說:
「人一定要明白每一個不正確的行為,處死的每一個人都不是無辜的,直到天下人都不做(錯誤的事),才可以。」
蘇軾開玩笑說:「現在的當官的,都為了爭取減少半年的磨勘(相當於磨合、試用期)時間,就算殺人也敢了。」王安石笑笑沒有回答。
蘇軾經常把自己鎖在翰林院在皇宮裡邊過夜,被召進宮在偏殿面見皇上,宣仁太后問他:「你前年做什麼官?」蘇軾回答:
「臣當時是常州團練副使。」太后又問:「現在做什麼官。
」蘇軾回答:「臣現在是待罪(謙稱,表示不稱職)的翰林學士。」太后又問:
「知道為什麼突然這樣(升到翰林學士)嗎?」
蘇軾回答說:「因為遇到聖主太皇太后和皇帝陛下。」太后說:
「不是這樣。」蘇軾又說:「難道是大臣們的討論推薦?
」太后又說:「也不是。」蘇軾驚慌的說:
「臣雖然沒有什麼才能品行,確也不敢利用不正當途徑升官。」太后說:「這是先帝的意思。
先帝每次誦讀你的文章,必然讚歎說『奇才,奇才!』但還沒來得及提拔你。」蘇軾不覺痛哭失聲,宣仁太后與宋哲宗也跟著哭泣,左右跟隨的人也都感動落淚。
隨後賜作賜茶,撤下皇帝跟前的金蓮蠟燭照明把他送回翰林院。
1、蘇軾列傳原文:
(蘇軾)徙知徐州。河決曹村,泛於梁山泊,溢於南清河,匯於城下,漲不時洩,城將敗,富民爭出避水。軾曰:
「富民出,民皆動搖,吾誰與守?吾在是,水決不能敗城。」驅使復入。
軾詣武衛營,呼卒長,曰:「河將害城,事急矣,雖禁軍且為我盡力。」
卒長曰:「太守猶不避塗潦,吾儕小人,當效命。」率其徒持畚鍤以出,築東南長堤,首起戲馬臺,尾屬於城。
雨日夜不止,城不沉者三版。軾廬於其上,過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
2,蘇軾簡介:
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宋代眉州(今四川省眉山市)人,是北宋著名文學家、書畫家。。父蘇洵、弟蘇轍都是著名古文學家,世稱「三蘇」。
嘉祐進士,任鳳翔府籤判,主張改革弊政。神宗時反對變法,但在密州、徐州任上抗洪滅蝗,賑貧救孤、頗多政績。後以「謗訕朝廷」貶黃州。
哲宗時任翰林學士,出知杭、潁、揚、定四州。徽宗初遇赦召還。詩、詞和散文都代表北宋文學最高成就。
蘇軾的詩大都抒寫仕途坎坷的感慨,也有反映民生疾苦、揭露現實黑暗之作。詩風豪邁清新,尤長於比喻。與黃庭堅並稱「蘇黃」。
蘇軾的詞題材廣泛,記遊、懷古、贈答、送別、說理無不入詞,對嚴格的音律束縛也有所突破,促進了詞的發展。名作有《念奴嬌》、《水調歌頭》等,開豪放詞派的先河,與辛棄疾並稱「蘇辛」。
蘇軾散文中議**汪洋恣肆,記敘文結構謹嚴,明白條暢,如《石鐘山記》、《放鶴亭記》等與《赤壁賦》、《後赤壁賦》同為傳誦名篇。與歐陽修並稱「歐蘇」,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文學思想強調「有為而作」,崇尚自然,擺脫束縛,「出新意於法度之中,寄妙理於豪放之外」。
致力提拔後進,黃庭堅、秦觀等均出其門下。
蘇軾還擅長行、楷書,與黃庭堅、米芾、蔡襄並稱「宋四家」。存世書跡有《黃州寒食詩》、《赤壁賦》、《答謝民師**》與《祭黃幾道文》等。存世畫跡有《古木怪石圖卷》;又近年發現的《瀟湘竹石圖卷》當亦系他的作品。
詩文有《東坡七集》,詞有《東坡樂府》等。清代王文浩有《蘇文忠公詩編注整合》。
7樓:匿名使用者
蘇軾十歲時,父親蘇洵到四方遊歷求學,母親程氏親自教他讀書。聽有關古今成敗的事,蘇軾都能馬上說出它們的要點。程氏讀東漢《範滂傳》,發出長長的嘆息。
蘇軾問道:我如果做範滂,母親會應允嗎?程氏說:
你都能做範滂,我反而不能做範滂的母親了麼?」等到二十歲的時候(行冠禮的年齡),蘇軾對經典和史籍都很精通了
蘇軾(到徐州赴任),有洪水決堤要淹沒曹村,在梁山伯上氾濫,就要溢位南清河。水彙集在城下,漲水時不時地會洩入城中,城市就要敗了,富民們爭著要逃出城避水。蘇軾說:
富民們如果都出了城,就會動搖民心,那我還和誰來守城呢?只要我在,水就絕不會衝了城。將富民們趕回城中。
蘇軾到武衛營,將卒長撥出說:河水將要衝進城裡,事情很緊迫了,即使是禁軍也要為我盡力。卒長說:
太守尚且不逃走,我們這些小人一定效命於您。於是率領眾人拿著畚鍤出城,從東南方向築起長堤,首起戲馬臺,一直到城門口。雨日夜不停的下,但城卻沒有沉。
蘇軾住在那上面,路過家門口也不進去,讓官吏們分別守在各個地方,士兵們全都出了城。做了木岸,以防洪水再至,朝廷很讚賞他。
蘇軾路過金陵(今南京),拜見王安石,說:「大興戰爭和刑罰,是漢、唐兩朝滅亡的徵兆。祖宗先帝用仁厚治理天下,正打算改革這些事。
如今西邊正在打仗,多年都不見停戰,東南地區發生多起重大犯罪事件,您就不說一個字來解決這種局面嗎」王安石曰:「這兩件事都是呂惠卿引起的,我不在朝為官,怎麼敢去進言?」蘇軾說:
「在朝做官就進言,不在朝做官就不進言,這是侍奉皇帝的常理。皇上不按一般禮節對待您,您對待皇上,怎麼也可以用一般的禮節呢?」王安石大聲說:
「那我必須得要進言了。」又說:「今天這些話從我的最裡說出來,從你的耳朵聽進去(意思是不要外傳,保密)。
」又說:「人一定要明白每一個不正確的行為,處死的每一個人都不是無辜的,直到天下人都不做(錯誤的事),才可以。」蘇軾開玩笑說:
「現在的當官的,都為了爭取減少半年的磨勘(相當於磨合、試用期)時間,就算殺人也敢了。」王安石笑笑沒有回答。
…… 蘇軾經常把自己鎖在翰林院在皇宮裡邊過夜,被召進宮在偏殿面見皇上,宣仁太后問他:「你前年做什麼官?」蘇軾回答:
「臣當時是常州團練副使。」太后又問:「現在做什麼官。
」蘇軾回答:「臣現在是待罪(謙稱,表示不稱職)的翰林學士。」太后又問:
「知道為什麼突然這樣(升到翰林學士)嗎?」蘇軾回答說:「因為遇到聖主太皇太后和皇帝陛下。
」太后說:「不是這樣。」蘇軾又說:
「難道是大臣們的討論推薦?」太后又說:「也不是。
」蘇軾驚慌的說:「臣雖然沒有什麼才能品行,確也不敢利用不正當途徑升官。」太后說:
「這是先帝的意思。先帝每次誦讀你的文章,必然讚歎說『奇才,奇才!』但還沒來得及提拔你。
」蘇軾不覺痛哭失聲,宣仁太后與宋哲宗也跟著哭泣,左右跟隨的人也都感動落淚。隨後賜作賜茶,撤下皇帝跟前的金蓮蠟燭照明把他送回翰林院。
《蘇軾列傳》全文翻譯,蘇軾傳全文翻譯
沫然a夢 蘇軾列傳 全文翻譯 蘇軾十歲時,父親蘇洵到四方遊歷求學,母親程氏親自教他讀書。聽有關古今成敗的事,蘇軾都能馬上說出它們的要點。程氏讀東漢 範滂傳 發出長長的嘆息。蘇軾問道 我如果做範滂,母親會應允嗎?程氏說 你都能做範滂,我反而不能做範滂的母親了麼?等到二十歲的時候 行冠禮的年齡 蘇軾對經...
蝶戀花蘇軾原文,蘇軾《 蝶戀花》原文的翻譯
華容道長 蝶戀花 赤花褪殘紅青杏小 蘇東坡 花褪殘紅青杏小 燕子飛時 綠水人家繞 枝上柳綿吹又少 天涯何處無芳草!牆裡鞦韆牆外道。牆外行人 牆裡佳人笑 笑漸不聞聲漸悄 多情卻被無情惱 賞析 以豪放派著稱的蘇軾,也常有清新婉麗之作,這首 蝶戀花?花褪殘紅青杏小 就是這麼一首傑作。花褪殘紅青杏小 既寫了...
蘇軾的《遊白水付過》的翻譯,求蘇軾的《遊白水書付過》的翻譯和表達了作者怎樣的人生態度?
樂為人師 遊白水 1 宋 蘇軾 紹聖元年十月十二日 2 與幼子過遊白水佛跡院 3 浴於湯池 4 熱甚,其源殆可熟物 5 循山而東,少北 6 有懸水百仞 7 山 折 8 折處輒為潭,深者磓石五丈 9 不得其所止 雪濺雷怒 10 可喜可畏。水際有巨人跡數十 11 所謂佛跡也。暮歸倒行 12 觀山燒火,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