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曰 志與道,據於德,依於仁,遊於藝 怎麼理解

時間 2022-02-22 22:15:04

1樓:匿名使用者

1.「志於道」,可以解釋為形而上道,就是立志要高遠,要希望達到的境界。這個「道」就包括了天道與人道,形而上、形而下的都有。

這是教我們立志,最基本的,也是最高的目的。至於是否做得到,是另一回事。正如大家年輕時剛出社會做事,都立志取得功名富貴。

就以賺錢為目的來說,起碼也希望賺到幾千萬元。但立志儘管立志,事實上如今一個月只賺幾千塊。如果因立志幾千萬,只拿幾千元,「不為也!

」不願幹回去好了!這說明立的志能不能實現,是另外一回事。所以孔子說,作學問要把目標放得高遠,這是第一個「志於道」的意思。

2.「據於德」,立志雖要高遠,但必須從人道起步。所謂天人合一的天道和人道是要從道德的行為開始。

換句話來說,「志於道」是搞哲學思想,「據於德」是為人處世的行為,古人解說德就是得,有成果即是德,所以很明顯的,孔子告訴我們,思想是志於道,行為是依據德行。如果根據這裡的四點來分析《論語》中所講的道理,有許多都是「據於德」的說明。

3.「依於仁」,已經說過,仁有體有用。仁的體是內心的修養,所謂性命之學、心性之學,這是內在的。

表現於外用的則是愛人愛物,譬如墨子思想的兼愛,西方文化的博愛。「依於仁」,是依傍於仁,也就是說道與德如何發揮,在於對人對物有沒有愛心。有了這個愛心,愛人、愛物、愛社會、愛國家、愛世界,擴而充之愛全天下。

這是仁的發揮。

4.「遊於藝」,「依於仁」然後才能「遊於藝」。遊是游泳的遊,不是遊戲的遊,在這裡我們要特加註意,遊戲的遊是「辵」旁,這裡是水旁的游泳的遊,「遊於藝」的藝包括禮、樂、射、御、書、數等六藝。

孔子當年的教育以六藝為主。其中的「禮」,以現代而言,包括了哲學的、政治的、教育的、社會的所有文化。至於現代藝術的舞蹈、影劇、**、美術等等則屬於樂。

「射」,軍事、武功方面。過去是說拉弓射箭,等於現代的射擊、擊技、體育等等。「御」,駕車,以現代來說,當然也包括駕飛機、太空船。

「書」,文學方面及歷史方面。「數」則指科學方面的。凡是人才的培養,生活的充實,都要依六藝修養,藝絕不是狹義的藝術。

原來繪畫是文藝,現在美術卻與文藝分開,越分越細,但也越分越窄。有人說科學分得如此細,走向一種病態了。舉例來說:

有人鼻子不通去看醫生,鼻科醫生說也許受牙齒的影響,先到牙科檢查,然後放射科、神經科、心電圖各種查完,再回到原來的鼻科。這時鼻科醫生對病人說,你找錯醫生了,我是專門治左鼻孔的,你是右鼻孔不通,要找那一邊的醫生。這是用醫病來諷刺科學分類的過分。

中國古代不這樣細分,凡屬六藝範圍的都是藝。

人生對於道、德、仁、藝這四種文化思想上修養的要點都要懂。這四個重點的前一半「志於道,據於德」包括了精神思想,加上「依於仁,遊於藝」作為生活處世的準繩,是他全部的原則,同時告訴每個人,具備這些要點,才叫學問。如無高遠思想就未免太俗氣,太現實的人生只有令自己厭煩。

沒有相當的德行為根據,人生是無根的,最後不能成熟。如果沒有仁的內在修養,在心理上就沒得安頓的地方。沒有「遊於藝」,知識學問不淵博,人生就枯燥了。

所以這四點統統要,後人對這四個重點都有所偏重,其實講孔子思想,要從這裡均衡發展。

2樓:匿名使用者

孔子說:「志向與人生行程,是憑藉德行,依靠仁心,外出遊學」!

3樓:匿名使用者

孔子說:志向在道,根據在德,憑籍在仁,活動在禮

孔子曰 有教無類。該如何正確理解與認識

蘭臺東觀天一水 有教無類 指的是無論高低貴賤,貧窮富裕都有取得教育的權利。有教無類 提醒每位教育工作者,對待學生要一視同仁,不可憑個人好惡 孩子的個性以及家庭背景等給孩子貼標籤,要以教師的大愛,平等的關注每個孩子的成長。孩子是發展中的人,由於家庭背景和成長經歷的不同,在學校和教學中表現出明顯的個體差...

談談你對孔子道與德的看法,孔子儒家的道德是什麼道德

德,德行,德操,品德,道德,言行舉止。這是說的一個人的 表現。道,天理,道理,倫理,自然規律。這是說的 前進方向與目標。三人行必有我師,是讓自己虛心聽取意見,博採眾長,以利於今後自己可以走正確的路。父為子隱,子為父隱,是為直也。說的是父親對於子女的一些過失,侄女對於長輩的一些過失,不要斤斤計較,不要...

孔子的「食色,性也」是什麼意思,孔子曰 食色性也 這是什麼意思?

食 色,性也 這句話並非孔子所說,而是 孟子 告子上 中告子的觀點,意思是 對於人來說,享受吃喝也好,喜歡繁華美好的事物也好,都只是人的天性罷了。告子主張性無善無不善論,與荀子主張的性惡論及孟子主張的性善論構成了對人性的三種認識。告子所提出的 食 色,性也 這句話告子只說出了人有動物的相類似的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