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樓送辛漸的詩意,芙蓉樓送辛漸詩題意思

時間 2023-05-10 22:09:02

1樓:楊禮狂鵑

《芙蓉樓送辛漸》是一首送別詩。詩的構思新穎,淡寫朋友的離情別緒,重寫自己的高風亮節。首兩句蒼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烘托送別時的孤寂之情;後兩句自比冰壺,表達自己開朗胸懷和堅強性格。

全詩即景生情,寓情於景,含蓄蘊藉,韻味無窮。

昨天晚上,透著寒意的雨灑落大地,迷濛的煙雨籠罩著吳地江天。清晨當我送別友人的時候,感到自己就像楚山一樣孤獨寂寞。洛陽的親朋好友如果向你問起我。

就請轉告他們:我的心依然的像一顆珍藏在玉壺中的冰一般晶瑩純潔。

芙蓉樓送辛漸詩題意思

2樓:俞湛英

《芙蓉樓送辛漸》詩題意思是:在芙蓉樓送別好友辛漸。「芙蓉樓」是潤州(今江蘇鎮江)的城樓。

送」是送別的意思。「辛漸」是詩人的一位朋友。是唐代詩人王昌齡的作品,作於作者被貶為江寧(今江蘇南京)縣丞時。

原文: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譯文:迷濛的煙雨,連夜灑遍吳地江天;清晨送走你,孤對楚山離愁無限!朋友啊,洛陽親友若是問起我來;就說我依然冰心玉壺,堅守信念!

詩人在這以晶瑩透明的冰心玉壺自喻,正是基於他與洛陽詩友親朋之間的真正瞭解和信任,這決不是洗刷讒名的表白,而是蔑視謗議的自譽。因此詩人從清澈無瑕、澄空見底的玉壺中捧出一顆晶亮純潔的冰心以告慰友人,這就比任何相思的言辭都更能表達他對洛陽親友的深情。

3樓:琪on琳

芙蓉樓大致意思:迷濛的煙雨,在夜幕中籠罩著吳地與沙渺的江水連成一片,天亮我送你啟程,而我卻要獨自留下,如這紙單影只的楚山,如果洛陽的親友詢問我的情況,請你一定要轉告他們,我的一顆心如晶瑩剔透的冰心,藏在玉壺中一般。

芙蓉樓送辛漸詩題意思?

4樓:漫步白雲端

解析:「芙蓉樓」即潤州(今江蘇鎮江)的城樓。

送」是送別的意思。

辛漸」是詩人的一位朋友。

題目的意思是:在芙蓉樓送別好友辛漸。

5樓:寒潭清影說教育

辛漸是王昌齡的朋友,擬由潤州(今鎮江)渡江,取道揚州,北上洛陽。王昌齡可能陪他從江寧到潤州,然後在此分手。這首詩當為此時所作。

芙蓉樓送辛漸意思

6樓:青檸姑娘

意思是:冷雨灑滿江天的夜晚,我來到吳地,天明送走好友後,只留下楚山的孤影。到了洛陽,如果有親友向您打聽我的情況,請轉告他們,我的心依然像玉壺裡的冰一樣純潔。

《芙蓉樓送辛漸》全詩內容為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芙蓉樓送辛漸》賞析:

芙蓉樓送辛漸》是唐代詩人王昌齡的組詩作品,作於作者被貶為江寧(今江蘇南京)縣丞時。此詩大約作於天寶元年,是王昌齡出任江寧縣丞時所作。詩的前兩句描寫了一幅水天相連、浩渺迷茫的吳江夜雨圖,正好展現了一種極其高遠壯闊的境界。

後兩句寫作者與友人分手之際,對友人的囑託。全詩表達了詩人決心保持高尚正直、純潔品格的思想感情。

作者簡介

王昌齡,唐代詩人。字少伯,京兆長安(今陝西西安。

人。一作太原(今屬山西)人。開元十五年(727年)進士及第,授汜水(今河南滎陽縣。

境)尉,再遷江寧丞,故世稱王江寧。

晚年貶龍標(今湖南黔陽)尉。因安史亂後還鄉,道出亳州,為刺史閭丘曉所殺。其詩擅長七絕,邊塞詩氣勢雄渾,格調高昂;也有憤慨時政及刻畫宮怨之作。明人輯有《王昌齡集》

7樓:網友

①芙蓉樓:故址在今江蘇省鎮江市的西北角。辛漸:王昌齡的朋友。這首詩是王昌齡在芙蓉樓送別辛漸去洛陽時所作。

寒雨」二句的意思是說:昨夜下了一場秋雨,水漲江滿;天亮時送你回洛陽,遠望你將行經的楚地,使我感到孤獨。寒雨:

秋雨。連江:滿江。

夜入吳:夜晚秋雨入鎮江。鎮江屬吳地,故說「夜入吳」。

平明:天剛亮。客:

指辛漸。楚山:指辛漸將行經的楚地。

洛陽」二句的意思是說:如果洛陽的親友向你問起我的情況,你就告訴他們:我的心就象盛在玉壺的冰那樣潔白透明。

譯詩]昨夜,秋雨綿綿灑向吳地江天,今晨,我在芙蓉樓送客面對孤獨的楚山。

洛陽的親朋好友如果詢問我的近況,請告訴他們我依然冰心一片,裝在潔白的玉壺中。

賞析]這是一首送別詩。首句從昨夜秋雨寫起,為送別設定了悽清的氣氛。二句中的「平明」點明送客的時間;「楚山孤」,既寫出了友人的去向,又暗寓了自己送客時的心情。

三、四句,寫的是自己,仍與送別之意相吻合。因為辛漸是詩人的同鄉,辛漸返鄉,親友一定要問到詩人的情況,所以詩人送別辛漸時特別囑託他:「家鄉的親友如果問到我現在的情況,你就說,我的為人就象那晶瑩剔透的一塊冰,裝在潔白的玉壺之中。

表明自己不為遭貶而改變玉潔冰清的節操。構思新穎,委屈、怨恨之情含而不露。

一片冰心在玉壺」是詩眼,但歷來人們都認為「玉壺」與「冰心」一樣,都指人的品德美好,這不符合實際。「玉壺」具有多義性,它可以指灑壺、月亮、燈、滴漏等。把「玉壺」解釋為酒壺,既是推杯換盞時的諧謔,也極符合王昌齡當時的心態。

全詩音調諧美,詩風沉鬱,又採用問答形式,別開生面。

8樓:蘇曉婷

【內容】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文學常識】作者】:王昌齡 【朝代】:唐 【體裁】:七言絕句【格律】:○平聲 ●仄聲 ⊙可平可仄 △平韻 ▲仄韻寒雨連江夜入吳,●○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

一片冰心在玉壺。

詩文解釋】迷濛的煙雨在夜幕中籠罩著吳地,與浩邈的江水連成一片,天亮時我將送你啟程,而我卻要獨自留下,如同這形單影隻的楚山。如果洛陽的親友詢問我的情況,請你一定轉告他們,我的一顆心如晶瑩剔透的冰,貯藏在玉壺中一般。

註釋】1. 芙蓉樓:原址在今江蘇省鎮江市西北。

2.辛漸:詩人的一位朋友。

3.吳:三國時的吳國在長江下游一帶,所以稱這一帶為吳。

4.平明:清晨。

5. 楚山:春秋時的楚國在長江中下游一帶,所以稱這一帶的山為楚山。

6.一片冰心在玉壺:冰在玉壺之中,比喻人的清廉正直。冰心:比喻心的純潔。

韻譯】迷濛的煙雨,連夜灑遍吳地江天;

清晨送走你,孤對楚山離愁無限!

朋友呵,洛陽親友若是問起我來;

就說我依然冰心玉壺,堅守信念!

前言】這首詩大約作於開元二十九年以後。王昌齡當時為江寧(今南京市)丞,辛漸是他的朋友,這次擬由潤州渡江,取道揚州,北上洛陽。王昌齡可能陪他從江寧到潤州,然後在此分手。

這詩原題共兩首,這一首寫的是第二天早晨在江邊離別的情景。另一首為「丹陽城南秋海陰,丹陽城北楚雲深。高樓送客不能醉,寂寂寒江明月心。

說的是頭天晚上詩人在芙蓉樓為辛漸餞別時的情景。

9樓:匿名使用者

詩意:冷雨灑滿江天的夜晚我來到吳地,天明送走好友只留下楚山的孤影。

到了洛陽,如果有親友向您打聽我的情況,就請轉告他們,我的心依然像玉壺裡的冰一樣純潔,未受功名利祿等世情的玷汙。

原詩:芙蓉樓送辛漸。

唐代:王昌齡。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丹陽城南秋海陰,丹陽城北楚雲深。

高樓送客不能醉,寂寂寒江明月心。

賞析:「寒雨連江夜入吳」,迷濛的煙雨籠罩著吳地江天(今南京一帶,此地是三國孫吳故地。),織成了一張無邊無際的愁網。

夜雨增添了蕭瑟的秋意,也渲染出了離別的黯淡氣氛。那寒意不僅瀰漫在滿江煙雨之中,更沁透在兩個離別友人的心頭上。

連」字和」入」字寫出雨勢的平穩連綿,江雨悄然而來的動態能為人分明地感知,則詩人因離情縈懷而一夜未眠的情景也自可想見。 但是,這一幅水天相連、浩渺迷茫的吳江夜雨圖,正好展現了一種極其高遠壯闊的境界。

作者簡介:王昌齡 (698— 756),字少伯,河東晉陽(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邊塞詩人,後人譽為「七絕聖手」。

早年貧賤,困於農耕,年近不惑,始中進士。初任秘書省校書郎,又中博學巨集辭,授汜水尉,因事貶嶺南。與李白、高適、王維、王之渙、岑參等交厚。

開元末返長安,改授江寧丞。

10樓:法音

迷濛的煙雨在夜幕中籠罩著吳地,與浩瀚的江水連成一片,天亮時我將送你啟程,而我卻要獨自留下,如同這形單影隻的楚山。如果洛陽的親友詢問我的情況,請你一定轉告他們,我的一顆心如晶瑩剔透的冰,清正廉明,貯藏在玉壺中一般。

11樓:匿名使用者

譯文。透著寒意的雨灑落在大地上,迷濛的煙雨籠罩著吳地。清晨,當我送別友人之時,感到自己就像楚山一樣孤獨寂寞。

洛陽的親朋好友如果向你問起我,就請轉告他們:我的心,依然像一顆珍藏在玉壺中的冰一樣晶瑩純潔。

唐 王昌齡 芙蓉樓送辛漸詩意,芙蓉樓送辛漸的詩意

殘垣斷雪 芙蓉樓 是黔陽 今洪江市黔城鎮 的城樓。送 是送別的意思。辛漸 是詩人的一位朋友。題目的意思是 在芙蓉樓送別好友辛漸。1.芙蓉樓 潤州 今江蘇鎮江 的城樓。2.辛漸 詩人的一位朋友。3.寒雨 寒冷的雨。4.吳 三國時的吳國在長江下游一帶,簡稱這一帶為吳,與下文 楚 為互文。5.平明 清晨。...

《芙蓉樓送辛漸》翻譯,芙蓉樓送辛漸的意思

迷濛的煙雨在夜幕中籠罩著吳地,與浩邈的江水連成一片,天亮時我將送你啟程,而我卻要獨自留下,如同這形單影隻的楚山。如果洛陽的親友詢問我的情況,請你一定轉告他們,我的一顆心如晶瑩剔透的冰,貯藏在玉壺中一般。王昌齡寒雨連江度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作者簡介 王昌齡 約756 ...

芙蓉樓送辛漸古詩,古詩芙蓉樓送辛漸的意思

柯玉 芙蓉樓送辛漸 是唐朝詩人王昌齡的一首送別詩,是作者被貶為江寧縣丞時所寫。原文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譯文 冷雨灑滿江天的夜晚我來到吳地,天明送走好友只留下楚山的孤影。到了洛陽,如果有親友向您打聽我的情況,就請轉告他們,我的心依然像玉壺裡的冰一樣純潔,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