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暑節氣前後,飲食上應該注意什麼呢?

時間 2025-01-23 10:05:35

1樓:匿名使用者

處暑時節飲食上需要注意什麼呢?

處暑,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四個節氣,也是秋季的第二個節氣。處暑,即為「出暑」,是炎熱離開的意思。時至處暑,太陽直射點繼續南移、太陽輻射減弱處暑意味著酷熱難熬的天氣到了尾聲,這期間天氣雖仍熱,但已是呈下降趨勢。

處暑應該吃滋陰潤燥食物。 以健脾為主,健脾潤燥。

夏天脾胃功能很差,脾胃虛,在處暑的時候要健脾,把脾胃調理好,才能從食物中吸收營養以增強抵抗力適應換季。

很多人這個時候會感覺口淡口渴,是脾胃虛的表現,健脾可以用淮山、蓮子、陳皮、芡實、丹參等煲湯煲水喝。

另一方面,處暑後的天氣多半以乾燥為主,飲食應該以清淡為主,隨著水果的大量上市,不妨多吃些梨、葡萄之類的水果。秋季應該適量的多吃些酸性食物。過一段時間後橘子和山楂將要成熟,這個時候不妨多吃這兩種食物。

處暑美食百合鴨:

配料:老鴨1只,新鮮百合150g,蓮子10g,陳皮5g,姜1塊,料酒、鹽少許。

做法:1、老鴨洗淨切塊焯水,百合、蓮子、陳皮洗淨,薑切片備用;

2、砂鍋里加入適量清水煮開;

3、放入鴨肉、百合、蓮子、陳皮,大火燒開後,再加入少許料酒;

2樓:熱詞團小知

處暑前後並沒有講究一定要吃什麼食品。專家王娟說,夏天天氣炎熱,人們容易不思飲食,身體可能會有不同程度的損耗,到了秋天就可以開始進補,適當多吃一些葷食。

另外,也有說法稱,民間有處暑吃鴨子的習俗,原因在於鴨肉味甘性涼,至於做法,有白切鴨、檸檬鴨、烤鴨、荷葉鴨等等,是秋天裡的一道美食。

處暑以後,天氣慢慢變得涼爽,秋天天氣乾燥,應少食辛辣、燒烤類食品,可以適量喝一些金銀花茶等,起到滋陰潤燥的作用。少吃西瓜等涼性食物。

處暑之後可以出遊迎秋賞美景

在二十四節氣中,有一些時間節點很重要,比如立春、立冬、夏至、冬至等等,過去,冬至甚至有「冬節」的說法。

相對而言,處暑的存在感比較低。王娟介紹,處暑正是農活比較忙的時候,也沒什麼休閒時間,與之時間臨近的重要娛樂性節日幾乎沒有。過去也就是有乞巧節,女孩們簡單過個節。

它的一些習俗,往往與秋天有關。比如,慶賀「七月半」的民俗活動;處暑之後,秋意漸濃,民間有「七月八月看巧雲」之說,正是人們到郊外遊玩,迎秋賞景的好時候。

以上內容參考 中青網-為何立秋後有「處暑」?為啥吃鴨子、出遊迎秋?

處暑節氣有什麼飲食講究 處暑節氣飲食講究有哪些

3樓:向陽

1、適宜:芝麻、蜂蜜(熟)、荸薺、山藥、梨、蓮子、百合、銀耳、木耳將到處暑時節,天氣念信由熱轉涼,風雨適度,燥溼相濟。但陰虛體質之人最易感受早秋的涼燥之氣,表現出咽乾不適、鼻燥口乾、**乾燥等現象。

因此,飲食上主要以防秋燥為主,減辛增酸,減辛以平肺氣,增酸以助肝氣。適宜多吃芝麻、蜂蜜、荸薺、梨、蓮子、百合、香蕉仔閉輪、銀耳、木耳、山藥等柔潤食物,以及檸檬、西紅柿、山楂、蘋果等酸性食物。另外,秋燥最容易傷人的津液,平時要多喝開水、淡茶、果汁、豆漿、牛奶等,並做到少量頻飲;而且新鮮蔬菜和水果也要經常吃,有生津潤燥、消熱通便的功效。

2、少吃:大蒜、蔥、姜、八角、茴香、冰糕等重味香料熱性食物,如大蒜、蔥、姜、八角、茴香、羊肉、蝦、瓜子、辣椒等食物和調味品,多吃可能會助燥傷陰,從而加重秋燥。儘管白天的氣溫並不比夏天的低,但處暑仍處於長夏,而「脾主長夏」,為保護脾胃,已經不適合再多吃冰糕之類的冷飲食品了。

另外,許多果蔬雖然能滋陰養肺,潤燥生津的作用,但不要一次性過量食用態扮,否則會導致溫熱內蘊、毒滯體內,引起腹瀉、痢疾等。

3、忌:水煮魚、豬肺、蓴、雁、菱角、涮羊肉、燒烤煎炸、麻辣香鍋、生蜜、新姜等在處暑節氣時需要注意脾胃的養護和養陰,因此,麻辣香鍋、水煮魚、涮羊肉、燒烤煎炸儘量不吃,這些食物會讓你的陰液耗損得更厲害!

4、另外,另外延續上乙個節氣的月忌,還是要少吃豬肉、泡餅、新姜等耗傷神氣的食物。

5、小小茶飲助養生桂花+菊花茶去燥:幹桂花2克,菊花3朵。適合夏秋交季之時飲用。

怕熱的陰虛體質一定會在夏季貪涼吃過多冷飲、吹空調,形寒飲冷最傷肺,所以取桂花之辛入肺、溫散寒。秋季又有燥氣,菊花最能祛火潤燥。

小暑時節,飲食有什麼需要注意的?

4樓:匿名使用者

小暑時節,飲食有什麼需要注意的?

一、注意飲食衛生,宜適量清淡。

小暑時節的多雨、高溫,更使得本來就在夏季屬於高發症的消化道疾病,更加多發頻發。所以,這一時節的飲食,一定要注意飲食衛生,而且飲食要節制,不可貪食、過量;而且飲食以清淡,富有營養為宜。比如:

苦瓜、萵苣、蓮子心、芹菜等。

除了苦味食物,吃些涼性食物,也能起到和「吃苦」相同的作用,如西瓜、黃瓜、冬瓜、生菜等。脾胃虛寒者不可多食。

二、小暑時節要注意飲食衛生。

小暑時節,暑氣上公升,氣候炎熱,但還沒有熱到極點。人們最容易感到的是心煩不安,疲倦乏力,食慾減退,飲食上可以適當吃素,少吃肥膩,有益於堅筋固骨。

可以在家用荷葉、土茯苓、扁豆、薏公尺、澤瀉、木棉花等材料煲成的消暑湯或粥,或甜或鹹,非常適合此節氣食用。

5樓:網友

小暑正值炎夏,飲食一定要清淡,綠豆湯是消暑的重要飲品。此時飲食不宜過飽,通常吃到七八分飽就可以了,但要注意全面均衡,營養搭配,不可挑食偏食。

夏季推薦多食用低糖、低鹽、高碳水、高蛋白的食物,如淡水魚、雞肉、鴨肉等,儘量少食紅肉以及辛辣、油炸之品。適宜此時食用的蔬菜有冬瓜、白蘿蔔、番茄,有助於通溼化淤、改善腸胃功能;以及決明子茶、大麥茶、菊花茶、苦丁茶等茶飲,有消暑祛溼的功效。

若受天氣影響而食慾不振,則可以吃得稍微清淡些,不妨嘗試幾款粥品。比如用荷葉、土茯苓、扁豆、薏公尺、豬苓、澤瀉、木棉花等材料煲成的消暑粥羹,或甜或鹹,非常適合此節氣食用。多吃水果也有益於防暑,但是不要食用過量,以免增加腸胃負擔。

處暑節氣的風俗飲食

6樓:生活的

處暑節氣的風俗飲食如下:

1、鴨子。南京人傳統的飲食習俗是在「處暑」時節吃鴨子。鴨子,特別是南京江寧湖熟地區的麻鴨最為搶遲衡手,據悉,那裡的鴨子味甘性涼,肥瘦適宜。

如果沒有空,老南京人都會去熟食店買半隻鴨子回家;有空的人都會在家燉上「蘿蔔老鴨煲」或做「紅燒鴨塊」送給鄰居。

2、龍眼。「處暑」到了,「避暑」也就結束了。老福州「處暑」之後不殲逗再喝涼茶,而多吃些「補氣」、「補血」的東西,老福州習慣吃龍眼,龍眼剝殼後泡稀飯吃。

3、白丸子。除碼改做此之外,老福州在處暑吃的另一種食物就是白丸子。白丸子其實就是糯公尺丸,做法很簡單,將糯公尺粉搓成一小粒一小粒,煮湯,加點糖,味道清甜。

4、吃魚。處暑節氣也是漁業收穫的季節,也被稱為「開漁節」,因此人們在處暑節氣這一天要吃魚;另外處暑後氣溫降低,人們的胃口會逐漸變好,吃魚清淡無負擔。

處暑該如何飲食?

7樓:口碑小學教育

民間有:「處暑送鴨,無病各家」的俗語,所以,處暑時節,要吃鴨肉!鴨肉,性寒、味甘、鹹,歸脾、胃、肺、腎,可大補虛勞、滋五臟之陰、清虛勞之熱、補血行水、滋陰養肺、潤燥生津。

鴨肉的做法,也五花八門,有白切鴨、檸檬鴨、子姜鴨、烤鴨、荷葉鴨、核桃鴨、處暑百合鴨等。值得注意的是,皮下脂肪高的鴨子,不適合高血脂、心腦血管疾病、肥胖人群食用。

處暑時節,一方面,氣溫常常居高不下,暑熱難消。另一方面,空氣溼度,開始有所下降,氣候逐漸變得乾燥,陰虛、溼熱體質的人會較難適應,易出現不適症狀。此時,不妨喝兩杯茶,來改善不適症狀,助力身體健康。

陰虛者,防秋燥,喝人參百合玉竹茶。防秋燥,最簡單有效的方式,就是多喝水,飲茶水,可以很好的潤燥、排毒。

8樓:

處暑是夏天轉向秋天的轉折點,飲食調養方面宜滋陰防燥、健脾祛溼,同時還要少吃辛辣食物。

經過乙個夏天的「煎熬」,很多人脾胃功能相對較弱,食慾不強,因此飲食上別吃口味太重的食物,也不要暴飲暴食,少吃過涼以及不好消化的食物。現在仍然很溼熱,比較適合吃健脾祛溼養胃的食物,如赤小豆、薏仁公尺、冬瓜,也可以吃些茯苓,如茯苓夾餅等。

處暑應該保持飲食清淡,合理營養。不吃或少吃辛辣燒烤類的食物,包括辣椒、生薑、花椒、蔥、桂皮及酒等。從中醫上講,這些食品容易加重秋燥對人身體的危害。

適量增加優質蛋白質的攝入,如雞蛋、瘦肉、魚、乳製品和豆製品等。

手抖飲食上需要注意什麼,手抖飲食上應該注意什麼?

手抖是一種中樞神經系統變性慢性進行性疾病。主要病變在腦內神經,與遺傳和環境毒素損傷大腦神經元等因素有關。那麼我們應該如何通過飲食來改善和預防手抖呢?1 糯米紅棗山藥湯 糯米10克,紅棗20枚,山藥50克。將糯米 紅棗 山藥 切片 洗淨一同入鍋,加適量清水,用小火煮至湯變稠時即可食用。糯米 紅棗有補氣...

什麼叫痤瘡,飲食上應該注意些什麼

痤瘡非常惱人,一般久治不愈,在日常護理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不要過度洗臉,少吃辛辣飲食,更不能用手擠壓。為了擁有好肌膚,防治結合效果會更好。痤瘡是一種 附屬器疾病,血清或 組織中雄性激素水平過高,皮脂腺分泌功能亢進,毛囊導管角化過度,以及區域性的細菌感染都可能導致痤瘡的發生,其次還與免疫 遺傳 血液流變學...

狗狗的飲食應該注意什麼,驚蟄飲食應該注意什麼

強妍容 主人們有時為了偷懶,會在狗狗的飯盆裡一次性放置大量食物。以為狗狗吃飽了就會不多吃了。其實狗狗不會自行控制自己的食量,尤其是幼犬。等到它自己不再進食,那就是已經吃多了,會導致嘔吐 腹瀉,甚至是嚴重的腸胃疾病。 尹朶月 狗狗在幼犬的時候,由於比較幼小,各方面的發育都不是很好,所以除了注意狗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