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學 離子檢驗,關於高中化學檢驗溶液中的離子的問題

時間 2025-02-22 09:30:27

1樓:木乃

___氫氧化銀極不穩定,易分解。所以書上不列了。__既然已經知道含有這些離子就好辦啦。

4.形成碳酸鋇沉澱。

2.過濾掉碳酸鋇沉澱避免對以後操作產生影響。

1.形成氫氧化鎂沉澱。

2.過濾排除影響。

3.形成氯化銀沉澱。

都是通過簡單的沉澱來檢測的,檢測時注意加入試劑可能的影響,同時注意過濾。

如果先加1,會形成碳酸鎂沉澱導致無法檢出碳酸根。

所以1要在第4步之後。

如果先加3,會和氫氧根反應,碳酸根也會水解產生氫氧根。

所以3要在最後。

2樓:網友

先加ba離子檢出co3,並過量除去co3.若先加mg,mgco3mg(oh)2都是沉澱,無法檢出,同理agclagco3都是沉澱。

加過量ba除去co3,再加mg,而先加ag,agoh微溶agcl沉澱也無法檢出,最後檢出oh

3樓:網友

4除碳酸鋇(微溶)

1除氫氧化鎂(沉澱)

3除硝酸銀(沉澱)

這樣排沉澱不會因為反應而消失。

4樓:階及

1.滴入ba(no3)2與co3-反應生baco3沉澱,過濾析出。

因為cl-和oh-離子在溶液與ba2+反應,生成bacl2和ba(oh)2是可溶性鹽,在溶液中易電離,成cl-、oh-、ba2+。故用ba(no3)2鑑別co3-

2.滴入mg(no3)2與oh-反應生成mg(oh)2沉澱,過濾析出。

因為cl-和mg2+形成的mgcl2是可溶性鹽,在溶液中仍是以離子形式存在,故用mg(no3)2檢驗oh-。

能與cl-結合生成agcl,為白色沉澱。且用agno3是為了防止其他離子的干擾。

氫氧化銀是白色固體,但在水中分解,且常溫下極不穩定,所以不能用過濾的辦法析出沉澱。從而阻礙了後面離子的繼續檢驗。

關於高中化學檢驗溶液中的離子的問題

5樓:檢秀榮辛環

高中的都是加的hno3檢驗。

高中化學中各種離子的檢驗方法。

k+:焰色反應紫色。

na+:焰色反應黃色。

ba2+:加入so42-產生不溶於稀硝酸的白色沉澱。

ca2+:焰色反應磚紅色,加入na2co3後產生白色沉澱。

al3+:加入naoh後先產生白色沉澱,後沉澱溶解。

fe3+:加入kscn變為血紅色或加苯酚變為紫色。

fe2+:先檢驗原溶解液無fe3+,先加強氧化劑(k2cr2o7、

hno3、h2o2酸性kmno4、hclo……)然後檢驗有沒有fe3+。

cu2+:一般為藍色溶液,加入oh-產生藍色沉澱。

ag+:加入cl-產生不溶於稀hno3的白色沉澱。

nh4+:加入oh-,加熱產生無色氣體,可使紫色石蕊試紙變藍。

no3-:加入h+、fe產生紅棕色氣體,或無色氣體與o2反應後顯紅棕色。

cl-:加入ag+產生不溶於稀hno3的白色沉澱。br-:

加入ag+產生不溶於稀hno3的淺黃色沉澱。i-:加入ag+產生不溶於稀hno3的黃色沉澱。

so42-:加入ba2+產生不溶於稀hno3的白色沉澱。

so32-:加入ca2+產生白色沉澱,加入h+產生氣體,能使品紅褪色。hso3-:

加入ca2+產生白色沉澱,加入h+產生氣體,能使品紅褪色。co32-:加入ca2+產生白色沉澱,加入h+產生氣體,不能使品紅褪色。

hco3-:加入ca2+不產生白色沉澱,加入h+產生氣體,不能使品紅褪。

s2-:加入cu2+產生黑色沉澱。

高一化學問題,高中化學的問題

fe3 h2o fe oh 3 膠體 3h 飽和的氯化鐵溶液,目的為了促進水解程度,溶液的顏色與濃度有關,濃度高低不同可能導致顏色不同,生成的物質是氫氧化鐵膠體,所以是紅褐色的氫氧化鐵 氯化鐵是離子化合物,在水中鐵離子會和水離解出來的氫氧根發生水解反應形成膠體,水解吸熱煮沸就是為了保證反應進行的程度...

幫幫我 高一化學,高中化學,幫幫啦,

這種不用其他試劑的題。通常都是先觀察看顏色 銅鹽溶液呈藍色 濃的 或綠色 稀的 亞鐵鹽綠的,高錳酸鉀紫色 之後相互滴加。看著題先看顏色氯化銅溶液呈藍色 通常不告訴濃度按藍色看 我們知道氯化銅後,就先用它滴加。因為與硝酸無現象,與氯化鋇無現象,與硫酸鎂溶液無現象,與氫氧化鈉反映生成氫氧化銅藍色沉澱,所...

高中化學雙線橋畫法技巧,求講解高一化學雙線橋的畫法。謝謝。

這裡的意思是 每個nh3的n到n2失去三個電子,而在這個反應中發生這樣變化的n有4個,所以在這個反應中4個nh3共失去的電子有12個,比較科學的表述即失去4 3電子。這樣表述的好處是能將化學反應得失電子的本質看清,比直接說失12電子要清楚的多。如果你是用電子守恆配平的這樣會跟快的配好,但不會對反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