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提出以人為本 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的會議是

時間 2021-06-29 18:55:14

1樓:完顏世源

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提出的

什麼是科學發展觀 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十六屆三中全會提出了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科學

2樓:仙慧雲

(1)國家性質決定國家職能,國家職能反映國家性質。我國是人民當家作主的社會主義國家,這一性質決定了我國的國家職能必須堅持以人為本,從人民的根本利益出發謀發展、促發展。

(2)我國的對內職能包括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公共服務職能,為了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建設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目標,作為國家機關必須全面履行國家職能,這要求國家在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同時,全面推進經濟、政治、文化建設,實現經濟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推動協調、可持續發展。

(3)我國的國家職能包括對內職能和對外職能,作為國家必須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履行國家的對外職能,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創造有利的國際環境。

該題要求運用國家職能的有關知識進行回答,因此解答該題首先要明確知識範圍,即國家職能與國家性質之間的關係以及具體的國家職能。尋找問題與該知識點之間的關係——國家堅持科學發展觀體現了國家履行職能的方式,而這又是由我國的國家性質決定的。科學發展觀與上述知識的結合點:

「從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出發謀發展、促發展……讓發展的成果惠及全體人民」反映了我國國家性質的要求;「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全面推進經濟、政治、文化建設,實現經濟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經濟發展和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全面履行了國家的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公共服務等職能;「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全面履行了國家的對內職能和對外職能。

什麼是科學發展觀 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中國共產黨十六屆三中全會提出了「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促進社會經濟和人的全

3樓:託尼粉絲團

(1)①體現了我們黨以「****」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有利於加強黨的領導。

②體現了對公民權利的尊重和保障,有利於促進人權事業的發展。

③體現了社會主義民主的本質是人民當家作主,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

(2)①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生產力。

②通過國家財政的合理支出,滿足文教衛生等社會事業的需要,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

③大力發展第三產業,滿足人民不斷增長的物質文化生活需要。

④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擴大就業。

⑤通過稅收等手段加強收入調節,完善社會保障制度。 、

(注:如果考生回答出:科學發展觀是我們黨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社會發展規律認識的重要昇華,是我們黨執政理念的新飛躍,可予以加分)

本題主要考查對「政治——社會主義民主的本質、公民的基本權利、貫徹『****』重要思想[第(1)問]」、「經濟——社會主義根本任務和生產目的、國家巨集觀調控等[第(2)問]」的理解,解答本題的關鍵一是準確理解「科學發展觀的內涵」,二是把握設問的切入角度。

[解答]第(1)問:從「堅持以人為本」的三個方面內涵出發,從黨的性質、宗旨,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尊重公民的基本權利角度回答黨提出「堅持以人為本」的重要意義。第(2)問具有開放性特點,根據我國當前社會經濟發展的現狀,闡述促進社會經濟發展的對策。

[注意]要注意仔細審題,緊緊圍繞題乾材料所提供角度和設問指向組織答案,開放性問題既要注意思維的適度發散,又不偏離題幹設問的規定指向。

科學發展觀就是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為什麼要樹立以人為本,堅持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

1 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決定了我們要搞好經濟建設,這就為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設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有利於促進社會經濟和人的全面發展。從這個角度看,題目中的觀點是有道理的。2 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包括物質文明 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

科學發展觀理論中以人為本及協調發展的含義

以人為本,是科學發展觀的核心。是共產黨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黨的根本宗旨的體現。協調發展就是要統籌城鄉發展 統籌區域發展 統籌經濟社會發展 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 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推進生產力和生產關係 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相協調,推進經濟 政治 文化建設的各個環節 各個方面相協調。以人為本 就...

國家以人為本?是誰最先提出來的,首先提出以人為本的管理思想的是誰

窩窩軍團 在我國古書中最早明確提出 以人為本 的是春秋時期齊國名相管仲 前725年前後 前645年 管仲是輔佐齊桓公九合諸侯 一匡天下的傑出政治家 思想家。在西漢劉向編成 彙輯管仲眾多思想觀點的 管子 一書 霸言 篇中,記述了管仲對齊桓公陳述霸王之業的言論。我查到其中有一段這樣說 夫霸王之所始也,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