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小麥怎麼脫殼?有專用的工具嗎

時間 2022-05-20 16:20:04

1樓:西北第一狼人

「舂」單獨解釋是打碎之類的意思。「舂米」就是把打下的穀子,將其去掉殼的過程稱作舂米。殼即為米糠,而去掉殼的穀子便是小米。

作為早期的非主流糧食,小麥最早也是整粒蒸煮吃的;去殼方法也是用舂。後來才改為用碾子將麥穗碾壓去殼,然後用木鍬揚場的方法,這種方法沿用了幾千年!至今任然有人在用!

2樓:防雷小馬甲

有一個叫石碾的東西,這個可以給穀物小麥等去殼,可以用畜力或者水力來驅動,只是粗加工,古代不像現代能做到很精細的加工,只能粗加工,去掉粗殼,然後反覆加工過篩。最後得到的就是小麥粉!但是並不精細!

3樓:懷念西門子

如果只是脫殼,工具還是有的…地上凹下去一個大坑(石頭鑿成的石蠱),地上一根槓桿原理的大木頭(大坑的那端木頭上有木錘)…工作的時候,這頭站上去人、那頭的木錘就抬起,這頭一放、那頭的木錘就往坑裡砸!

不斷重複這個動作,殼就脫掉了!沒有工具、靠手去剝那是不可能的

4樓:依然看多

通過晾晒、碾壓,把小麥外面的穀殼去掉;增加小麥白度是要去掉麥粒表層的麩子,這個古代是不去掉的。

古代沒有什麼器械是怎麼把(水稻,小麥)之類的殼脫掉的?

5樓:桃花島棉花糖

不知道你聽沒聽過揚場,具體內容如下:

一、將穀物在陽光下充分暴晒;

二、用木杴等農具借風力吹掉殼和塵土,分離出乾淨的子粒。

三、在揚過的糧食上用掃帚捋那些沒有被風吹出去的碎葉子、梗子。

6樓:支格拉魯

一般根據所在地自然條件!選用磨、碾、碓等器皿(利用水、畜力、人力)把穀物的外殼去掉!

7樓:匿名使用者

其實就是把水稻、小麥放到開闊地用棍棒敲打。器械:棍棒。

8樓:凝窗望雪

誰說沒有器械的,「卸磨殺驢」中的磨就是去殼的器械啊。

9樓:匿名使用者

用石頭或木頭做的臼、把糧食放到裡面用杵打。還有就是用小的石碾壓!

10樓:玉蓮盈雪

古代一種刑罰叫舂米。很大的一個類似缸的石頭容器,一個巨大石杵。缸裡有沒脫殼的糧食,一下一下搗米,把殼脫掉

11樓:卡農

用碾子,就是一塊圓柱型的大石頭!

12樓:匿名使用者

不知道你聽說過碾子嗎?用碾子可以脫殼。

13樓:匿名使用者

用石臼研磨,再用篩子分離。

中國古代穀物怎麼脫殼

14樓:匿名使用者

碾壓脫殼。古代人使用石磨盤、石磨棒對乾燥後的穀物進行碾壓脫殼。

古代大米是怎樣磨出來的?

15樓:匿名使用者

椿米。從前,潮汕鄉鎮居民常用土礱(石磨的一種)將稻穀脫殼成米,然後才將大米用水浸溼,再然後經過石臼搗碎成米粉末兒———潮語將這個過程稱為「椿米志」。

經這種辦法制成的米志粉大多於時年八節來臨之時,用以作原料。 「椿米志」也叫做「椿臼」。民間用的石臼分為兩種,其中有用雙手抱臼錘,上下搗動的稱為手臼。

另一種是需用腳踏動支在兩隻支架上,其一頭為木質短腳踏柄,以帶動另一頭其前端裝有鐵錘頭的長臂木柄,它的鐵質錘頭在鑲入地裡的大石臼中不斷撞擊的腳臼。

腳臼比手臼要大好幾倍,工作效率也要高好幾倍。舊時鄉鎮上的鄰里及族親之間,常常湊錢置設一個或數個共用的石腳臼,以應付年節急用。

16樓:阿柒文件

1 用石舂等舂米

2 古時一支朝庭部隊徵嶺南,士兵用頭盔舂米,當地士兵教他們一種科學的舂米辦法:找塊乾淨的地方,挖個象頭盔一樣的坑,用火燒,將坑燒得象磚一樣結實,然後把稻穀放裡面舂,效果非常好。

3 糧食部門過去有一種檢驗用的古老工具叫碾子,可以將少量樣品稻穀碾成米,是用棕樹做的,很結實,碾子只有巴掌大,如果做大點,估計也可以加工稻穀

17樓:匿名使用者

椿米啊手工機器 很累 但是可以做到 穀殼和大米的分離現在很多偏遠農村依然在採用這種方式!

從前,潮汕鄉鎮居民常用土礱(石磨的一種)將稻穀脫殼成米,然後才將大米用水浸溼,再然後經過石臼搗碎成米粉末兒———潮語將這個過程稱為「椿米志」。經這種辦法制成的米志粉大多於時年八節來臨之時,用以作�原料。

「椿米志」也叫做「椿臼」。民間用的石臼分為兩種,其中有用雙手抱臼錘,上下搗動的稱為手臼。另一種是需用腳踏動支在兩隻支架上,其一頭為木質短腳踏柄,以帶動另一頭其前端裝有鐵錘頭的長臂木柄,它的鐵質錘頭在鑲入地裡的大石臼中不斷撞擊的腳臼。

腳臼比手臼要大好幾倍,工作效率也要高好幾倍。舊時鄉鎮上的鄰里及族親之間,常常湊錢置設一個或數個共用的石腳臼,以應付年節急用。

18樓:匿名使用者

古代勞動者創造的「碾米機」、「脫穀機」,逐漸退出了生活舞臺…… 李泗/河北河間稷,即穀子,與稻、麥、豆、黍,合稱五穀,食用這些作物種子的時候,自然是首先要把皮去掉,這種去皮的過程,稱「舂」。 「或舂或榆,或簸或蹂。」《詩·大稚·生民》中的這句話,給我們描繪出了一幅遠古生動的舂米圖。

舂米在過去有多種方法,一種是用方石鑿孔,成臼,用木杵搗;一種是做成碓床,大致是掘地安放石臼,上架木槓,槓端裝杵或縛石,用腳踏動木槓,使杵起落,脫穀皮,或舂成粉。後來又發明了一種能夠加力的碓床,桓譚《新論》稱是利用槓杵原理「加巧」的碓床,「延力借身重以踐碓,而利十倍。」筆者就藏有用「加巧」碓床舂米為造型的一尊雙人陶俑。

參考資料

中國古代有哪幾種重要的農業耕種工具? 10

19樓:貝斯和鼓最帥了

中國古代有這些重要的農業耕種工具:

1、杵臼:杵和臼都是遠古使用的搗谷工具。臼是舂米的器具,用石頭或木頭製成,中間凹下。

2、水碾:靠水力推動的碾子,利用水力帶動旋轉的碾子。多用以碾穀物。

明徐光啟 《農政全書》卷十八:「水碾,水輪轉碾也。」 清 顧炎武 《與潘次耕書》:

「彼地有水而不能用,當事遣人到南方,求能造水車、水碾、水磨之人。」

3、風扇車:風扇車是一種能產生風 (或氣流)的機械,也叫「颺(揚)扇」、「揚穀器」、扇車或揚車。發明於漢代,由人力驅動,用於清選糧食。

4、耬:耬是古代的播種用的農具。由牲畜牽引,後面有人扶著,可以同時完成開溝和下種兩項工作。一次種一壟或,多壟,傳統的最多達5壟。

5、鐮:割莊稼或草的農具,由刀片和木把構成,有的刀片上帶有小鋸齒鐮刀。另外鐮也可以指一種冷兵器,是槍和鐮刀相結合的兵器。鐮刀原屬農具,由農具演化成武術器械出現的較早。

20樓:鹿狼龍船

包括耒、耜、破土器、犁、鍤、鏟、钁、鎬、鋤、多齒鋤、耬、銍(刀)、鐮、磨盤、圓磨、杵臼、碾碓、倉囷、風扇車等

21樓:匿名使用者

古代傳說最先出現的農具是耒耜。有明確文獻記載的播種用農具是西漢的耬犁,耬犁由牲畜牽引,後面有人扶著,可以同時完成開溝和下種兩項工作。東漢時期發明和使用了播種工具——耬車,北魏時期出現了單行播種的手工下種工具瓠種器,唐朝農民改進犁的構造,製造了曲轅犁,北宋出現水稻移栽工具――秧馬。

犁、耙、耱進行旱地配套耕作,犁、耙、耖的水田耕作。

鐵鋤是最常用的旱地除草工具,春秋戰國時期開始使用,耘耥是水田除草工具,宋元時期開始使用。

商代發明桔槔,周初使用轆轤,漢代創制人力翻車,唐代出現筒車。筒車結構簡單,流水推動,至今我國南方丘陵河溪水力豐富的地方還在使用。

收割用具包括收割禾穗的掐刀、收割莖杆的鐮刀、短钁等。脫粒工具南方以稻桶為主,北方以碡碌為主,春秋時出現的脫粒工具槤枷在我國南北方通用。清選工具以簸箕、木揚杴、風扇車為主,風扇車的使用領先西方近千年。

糧食加工工具從遠古的杵臼、石磨盤發展而來,漢代出現了杵臼的變化形式踏碓,石磨盤則改進為磨,礱。南北朝時期出現了碾。元代棉花成為我國重要紡織原料,逐步發明了棉攪車、紡車、彈弓、棉織機等棉花加工工具。

擔、筐、馱具、車是農村主要的運輸工具。擔筐主要在山區或運輸量較小時使用,車主要使用在平原、丘陵地區,其運載量較大。

22樓:永恆的中國戰士

耒耜,犁,耙,耱,耬車,鋤頭等~~~

穀粒脫殼的辦法有哪些?古代穀粒怎麼去殼的?

現有常見的稻穀脫殼機有膠輥式 砂盤式和離心式等。膠輥式主要工作部件是一對在鑄鐵圓筒上粘結或套裝膠層的水平橡膠輥筒或塑料輥筒。兩輥軸線位於同一水平面內或略有高度差,以不同的轉速相向轉動,其中一輥的位置固定,另一輥可以移動,使兩輥間的軋距可調。稻穀經淌板 或經喂料輥和淌板 在膠輥全長上均勻地喂入兩輥之間...

有小麥和燕麥的模樣圖嗎,小麥和燕麥有什麼區別

宇宙幽蘭 上面的是燕麥,下面的是小麥。可以看出燕麥粒細長,小麥粒短粗,顏色也不一樣。 你是傻子,這都不會寫。我比你聰明!小麥和燕麥有什麼區別 獅子 燕麥和小麥是兩種不同的穀物。小麥 是小麥系植物的統稱,是一種在世界各地廣泛種植的禾本科植物,起源於中東新月沃土 levant 地區,是世界上最早栽培的農...

中國古代計時儀器有哪些,古代的計時工具有哪些?

釋素蘭葉娟 圭表是我國古代度量日影長度的一種天文儀器,由 圭 和 表 兩個部件組成。直立於平地上測日影的標杆和石柱,叫做表 正南正北方向平放的測定表影長度的刻板,叫做圭。日晷日晷又稱 日規 是我國古代利用日影測得時刻的一種計時儀器。通常由銅製的指標和石制的圓盤組成。漏刻漏刻是我國古代一種計量時間的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