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舟記字詞翻譯,核舟記的翻譯

時間 2021-06-19 02:43:48

1樓:炎之十月

1 奇巧人

技藝奇妙精巧的人。奇巧,奇特的技巧。奇:奇特。

2 以用。

3 徑寸

直徑一寸。用來形容物體的細小。徑寸之木,直徑一寸的木頭。

4 為做。動詞。這裡指雕刻。

5 器皿

杯、盤碗、碟等生活用具。

6 餘我。

7 木木頭。

8 罔不因勢象形,各具情態

刻的東西沒有一件不是就這木頭的樣子去模擬那些東西的形狀,各有各的神情姿態。罔,沒有。因:依據。象,模仿,擬照。

9 嘗曾經。

10 貽

贈送。11 蓋大蘇泛赤壁雲

刻的是蘇軾乘船遊赤壁的情形。大蘇,蘇軾(公元1037-2023年),字子瞻,號東坡,宋代眉山(現在四川省眉山縣)人,著名文學家。人們稱他和他的弟弟蘇轍為「大蘇」「小蘇」。

泛:泛舟,蘇軾曾遊赤壁,寫過《赤壁賦》《後赤壁賦》。赤壁:

蘇軾遊的赤壁在黃州(現在湖北黃岡)城外的赤壁磯,而東漢赤壁之戰的赤壁,一般認為在現在湖北嘉魚東北,雲,句尾語助詞。

12 八分有奇(ji)

八分多一點兒。有,同「又」,用來連線整數和零數。奇,零數。

13 高可二黍許

大約有二個黃米粒那樣高。可,大約。許,表約數。

14 中軒敞者為艙

中間高起而敞開的地方是船艙。

15 箬篷

用箬竹葉做成的船篷。

15 雕欄相望

雕刻著花紋的欄杆左右相對。相望,左右相對。

16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蘇軾《後赤壁賦》裡的文句。

17 清風徐來,水波不興

蘇軾《赤壁賦》裡的文句。徐:緩緩。興:起

18 石青糝之

用石青塗在刻著字的凹處。

19 峨冠而多髯者

戴著高高的帽子而且有很多鬍鬚的人。峨冠,高高的帽子,這裡指戴著高高的帽子。髯,鬍鬚,這裡泛指兩腮的鬍鬚。

20 佛印

人名,是個和尚,蘇軾的朋友。宋代雲門宗僧。為蘇東坡之方外知交。法號了元,字覺老。俗姓林,饒州(江西省)浮樑人。

21 魯直

宋代詩人,文學家,書法家黃庭堅,字魯直。他也是蘇軾的朋友。

22 手卷

只能舒捲而不能懸掛的書畫長卷。

23 卷端

指畫幅的右端。

24 卷末

指畫幅的左端。

25 如有所語

好像在說什麼似的。語,說話。

26 微側

(身子)略微側轉。

27 兩膝相比

蘇東坡的左膝和黃庭堅的右膝互相靠近。比,靠近。

28 各隱卷底衣褶中

各自隱藏在卷子下邊的衣褶裡。意思是從衣褶上可以看出相併的兩膝。

29 絕類彌勒

極像佛教裡的彌勒菩薩。絕,極; 類,像。彌勒,佛教菩薩之一,像寺中常有他的塑像,袒胸露腹笑容滿面。

30 袒

裸露。31 矯首昂視

抬頭仰望。矯,舉。

32 不屬

不相類似。屬,類似。

33 臥右膝

臥倒右膝。

34 詘

同「屈」,彎曲。

35 念珠

又叫「佛珠」或「數珠」,佛教徒唸佛號或經咒時用以計數的工具。

36 倚之

(左臂)靠在左膝上。

37 歷歷數也

清清楚楚地數出來。歷歷,分明可數的樣子。

38 楫

船槳。39 舟子

撐船的人。

40 椎髻

椎形髮髻。

2樓:在蘭溪古城彈奏圓舞曲的皮諾曹

1 奇巧人:技藝奇妙精巧的人。奇巧,奇妙精巧。

  2 以:用。   3 徑寸:

直徑一寸。用來形容物體的細小。徑寸之木,直徑一寸的木頭。

  4 為:做。這裡指雕刻。

  5 器皿:盛東西的日常用具。   6 餘:

靠   7 木:木頭。   8 罔不因勢象形,各具情態:

全都是按照(材料原來的)形狀刻成(各種事物的)形象,各有各自的情態和姿勢。罔不:無不,全都。

因:順著,就著。象:

模仿,這裡指雕刻。   9 嘗:曾經。

  10 貽:贈送。   11觀:

看   11 蓋大蘇泛赤壁雲:(刻的)應當是蘇軾乘船遊赤壁的情形。蓋,表示推測的句首語氣詞。

大蘇,蘇軾(公元1037-2023年),字子瞻,號東坡,宋代眉山(現在四川省眉山縣)人,著名文學家。後人習慣於稱他和他的弟弟蘇轍為「大蘇」「小蘇」。泛:

泛舟,坐著船在水上游覽。蘇軾曾遊赤壁,寫過《赤壁賦》《後赤壁賦》。赤壁:

蘇軾遊的赤壁在黃州(現在湖北黃岡)城外的赤壁磯,而東漢赤壁之戰的赤壁,一般認為在現在湖北嘉魚東北。雲,句尾語助詞。   12 八分有奇(ji):

八分多一點兒。有,同「又」,用來連線整數和零數。奇,零數。

  13 高可二黍許:大約有二個黃米粒那樣高。可,大約。

許,上下。   14 中軒敞者為艙:中間高起而寬敞的地方是船艙。

  15 箬篷:用箬竹葉做成的船篷。   15 雕欄相望:

雕刻著花紋的欄杆左右相對。相望,左右相對。   16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蘇軾《赤壁賦》裡的文句。   17 清風徐來,水波不興:蘇軾《後赤壁賦》裡的文句。

徐:緩緩地。興:

起   18 石青糝(sǎn)之:用石青塗在刻著字的凹處。石青,一種青翠色的顏料。

  19 峨冠而多髯者:戴著高高的帽子並且有很多鬍鬚的人。峨冠,高高的帽子,這裡指戴著高高的帽子。

髯,鬍鬚,這裡泛指兩腮的鬍鬚。   20 佛印:人名,是個和尚,蘇軾的朋友。

宋代雲門宗僧。為蘇東坡之方外知交。法號了元,字覺老。

俗姓林,饒州(江西省)浮樑人。   21 魯直:宋代詩人,文學家,書法家黃庭堅,字魯直。

他也是蘇軾的朋友。   22 手卷:橫幅的書畫卷子。

  23 卷端:指畫幅的右端。   24 卷末:

指畫幅的左端。   25 如有所語:好像在說什麼似的。

語,說話。   26 微側:略微側轉(身子)。

  27 兩膝相比:蘇東坡的左膝和黃庭堅的右膝互相靠近。比,靠近。

  28 各隱卷底衣褶中:各自隱藏在卷子下邊的衣褶裡。意思是從衣褶上可以看出相併的兩膝。

  29 絕類彌勒:極像佛教裡的彌勒菩薩。絕,極; 類,像。

彌勒,佛教菩薩之一,像寺中常有他的塑像,袒胸露腹笑容滿面。   30 袒:袒露。

  31 矯首昂視:抬頭仰望。矯,舉。

  32 不屬:不相類似。屬,類似。

  33 臥右膝:臥倒右膝。   34 詘:

同「屈」,彎曲。   35 念珠:又叫「佛珠」或「數珠」,佛教徒唸佛號或經咒時用以計數的工具。

  36 倚之:(左臂)靠在左膝上。   37 歷歷數也:

清清楚楚地數出來。歷歷,分明可數的樣子。   38 楫:

船槳。   39 舟子:撐船的人。

  40 椎髻:椎形髮髻。   41 衡:

通「橫」。   42攀:扳著。

  43 若:好像。   44 執:

拿。   45 若......然:

好像....的樣子。   46 其人視端容寂:

那人眼睛正視著茶爐,神色平靜。其,那。端,正。

  47 若聽茶聲然:好像在聽茶水燒開了沒有的樣子。   48 船背稍夷:

船的頂部較平。夷,平。   49 天啟壬戌:

天啟壬戌年,就是一六二二年。天啟,明熹宗朱由校年號。   50 虞山王毅叔遠甫:

常熟人姓王名毅字叔遠的。虞山,山名,現在江蘇省常熟縣西北,這裡用來代替常熟。過去文人常常用自己家鄉的名勝的籍貫。

叔遠甫就是「字叔遠」的意思。甫,通「父」,是中國古代對男子的美稱,多附於字之後。   51 了了:

清楚明白。   52 墨:這裡的意思是黑。

  53 篆章:篆字圖章。   54 丹:

硃紅色。   55 通:全。

  56 為人五:即為五人,雕刻了五個人。   57 並:

連詞,和。   58 有:通「又」,用來連線整數和零數。

  59 曾不盈寸:竟然不滿一寸。曾,竟然。

盈,滿。   60 簡:通「揀」,挑選。

  61 修狹:長而窄。   62 技亦靈怪矣哉:

技藝也真神奇啊。「矣」和「哉」連用,有加重驚歎語氣的作用。   63 以至:

一直到。   64 因:就著。

  65 啟:開啟。   66 望:

對著。   67 徐:緩緩地。

  68 興:起。   69 糝:

用粉末狀物體填充。   70 居:處在。

  71 執:拿。   72 可:

可以。   73 計:計算。

  74 為:刻有。   75 以至:

以及   76 軒:高起   77 可:大約   78 許:上下

核舟記的翻譯

核舟記的具體字詞解釋

3樓:暴走少女

1、記:指文體。「記」這種體裁出現得很早,至唐宋而大盛。

它可以記人和事,可以記山川名勝,可以記器物建築,故又稱「雜記」。在寫法上大多以記述為主而兼有議論、抒情成分。此文選作課文時有所刪減。

2、奇巧人:技藝奇妙精巧的人。奇,奇特。

3、王叔遠:名毅,字叔遠。明代民間微雕藝人。

4、徑寸之木:直徑一寸的木頭。徑,直徑。

5、為:做,這裡指雕刻。

6、器皿:指器具。盤,碗一類的東西。

7、以至:以及。

8、罔不因勢象形,各具情態:都能就著木頭原來的樣子模擬那些東西的形狀,各有各的情態。罔:

無,沒有。罔不:無不,全都。

因:就著。象:

模仿。這裡指雕刻。各:

各自。具:具有。

情態:神態。

9、嘗:曾經。

10、貽餘:贈我。

《核舟記》是明朝文學家魏學洢創作的一篇說明文。此文細緻地描寫了一件微雕工藝品——「核舟」的形象,其構思精巧,形象逼真,反映了中國古代雕刻藝術的卓越成就,表達了作者對王叔遠精湛技術的讚美,以及對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勤勞與智慧的高度讚揚。

4樓:xyra薔薇紛飛

奇巧人:技藝奇妙精巧的人。奇,奇特。

  2. 王叔遠:名毅,字叔遠。

明代民間微雕藝人。   3. 徑寸之木:

直徑長一寸的木頭。徑,直徑。   4.

為:做,這裡指雕刻。   5.

器皿:指器具。盤,碗一類的東西。

  6.以至:以及   7.

罔不因勢象形,各具情態:沒有一件不是依據木頭原來的樣子模擬那些東西的形狀,各有各的神情姿態。罔:

無,沒有。罔不:無不,都。

因:順著,就著。勢:

(木頭的)樣子。象:模擬。

形:(物品的)形狀。各:

各自。具:具有。

情態:神情姿態。   8.

嘗:曾經。   9.

貽:贈。   10.

餘:我。   11.

蓋大蘇泛赤壁雲:刻的是蘇軾乘船遊赤壁。蓋:

表示推測的語氣詞。泛,泛舟,坐船遊覽。雲:

表示敘述結束。   12. 約:

大約。   13. 有(yòu)奇(jī):

還有零數、餘數。有:同「又」,還有。

  14. 高可二黍許:大約有二個黃米粒那樣高。

可,大約。黍:又叫黍子,去皮後叫黃米。

一說,古代一百粒排列起來的長度是一尺,因此一個黍粒的長度是一分。許,上下,光景。   15.

中軒敞(chǎng)者為艙:中間高起開敞的部分是船艙。軒:

高。敞:敞開。

為:是   16. 箬篷:

用篛竹葉做成的船篷。篛的異形字是「箬」。   17.

雕欄相望焉:雕刻著花紋的欄杆左右相對。望:

對著,面對著。   18.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蘇軾《後赤壁賦》裡的文句。   19. 清風徐來,水波不興:

蘇軾《赤壁賦》裡的文句。 徐:緩緩地,慢慢地。

興:起。   20.

石青糝(sǎn)之:用石青塗在刻著字的凹處。石青:

一種青綠色顏料。糝:塗。

  21. 峨冠:(戴著)高高的帽子。

  22. 髯(rǎn):兩腮的鬍鬚。

這裡泛指鬍鬚。   23.居:

處在。   24.佛印:

人名,是個和尚,蘇軾的朋友。   25.魯直:

宋代詩人,書法家黃庭堅,字魯直。他也是蘇軾的朋友。   26.

執:拿著。   27.

手卷:橫幅的書畫卷子。   28.

卷端:指畫卷的右端。   29.

卷末:指畫卷的左端。   30.

如有所語:好像在說什麼話似的。語,說話。

  31. 微側:略微側轉(身子)。

  32. 其兩膝相比者:他們的互相靠近的兩膝(蘇東坡的左膝和黃庭堅的右膝)。

比,靠近。   33. 各隱卷底衣褶中:

都隱蔽在手卷下邊的衣褶裡(意思說,從衣褶上可以看出相併的兩膝)。   34. 絕類彌勒:

極像佛教的彌勒菩薩。   35. 矯首昂視:

抬頭仰望。矯,舉。   36.

不屬(zhǔ):不相類似。   37.

詘右膝:臥倒右膝。詘:

同「屈」,彎曲。   38. 念珠:

信佛教的人唸佛時用以計數的成串珠子。   39.倚之:

(左臂)靠在左膝上。   40. 歷歷數也:

清清楚楚地數出來。歷歷:分明可數的樣子。

  41. 楫:船槳。

  42. 舟子:撐船的人,船伕。

  43. 椎髻:(梳成)椎形髮髻。

  44. 衡:同「橫」。

  45. 其人視端容寂:那個人,眼睛正視著(茶爐),神色平靜。

  46. 若聽茶聲然:好像在聽茶水開了沒有的樣子。

若……然:相當於「好像……的樣子」。   47.

船背稍夷:船的背面稍平。背,這裡指船底。

夷,平。   48. 天啟壬戌:

天啟壬戌年,就是一六二二年。天啟,明熹宗朱由校年號。   49.

虞山王毅叔遠甫:常熟人姓王名毅字叔的。虞山,現在江蘇省常熟縣西北,這裡用來代替常熟。

過去文人常常用自己家鄉的名勝代替自己的籍貫。叔遠甫就是「字叔遠」的意思。   50.

了了:清清楚楚。   51.

墨:黑。   52.

篆章:篆字圖章。   53.

丹:紅。   54.

為:刻有。   55.

曾不盈寸:還不滿一寸。曾,尚、還。

盈,滿。   56. 簡:

挑選。同「揀」。   57.

修狹:長而窄。   58.

技亦靈怪矣哉:技藝也真奇妙啊!矣哉,相當於「了啊」,表示驚歎的語氣

通假字詘右臂支船(詘——通「屈」,彎曲。)(注:「詘」和「屈」是同義詞,而不是通假字)   左手倚一衡木(衡——通「橫」,橫著的。

)   舟首尾長約八分有奇(有—— 通「又」,用來連線整數和零數。)   虞山王毅叔遠甫刻(甫——通「父」,古代對男子的美稱,多附與字之後。)   蓋簡桃核修狹者為之(簡——通「揀」,挑揀。

)   為字共三十有四(有——通「又」還有)

三.一字多義

奇:明有奇巧人曰王叔遠 (奇異、罕見、)(技藝)奇妙,奇特。   舟首尾長約八分有奇 (零數,餘數)   有: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遠 (表存在的動詞,與「無」相對)   舟首尾長約八分有奇 ( 通「又」用在整數和零數之間。)   為:為宮室、器皿、人物 ( 做,這裡是雕刻的意思。

)   中軒敞者為艙 (是)   為人五:(刻有)   可:高可二黍許 (大約)   珠可歷歷數也 (可以)   端:

1.東坡右手執卷端 (名詞,「畫卷的一端(右端)」)   2.其人視端容寂 (形容詞,「端正、正」)   木:

1.能以徑寸之木 (木塊)   2.以至鳥獸、木石 (樹木 )   者:

1.中軒敞者為艙 (......的部分)   2.

居右者椎髻仰面(......的人)   曰:1.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遠 (叫作)   2.文曰:天啟壬戌秋日 (是)   扇:

1.旁開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 (扇,量詞)   2.居左者右手執蒲葵扇 (扇子)   啟:

1.啟窗而觀,雕欄相望焉 (開啟)   2.天啟壬戌秋日 (古代稱立春、立夏為「啟」)   而:

1.中峨冠而多髯者為東坡 (連詞,並且)   2.而計其長曾不盈寸 (轉折,但是)   以:

1.能以徑寸之木 (用)   2.以至鳥獸、木石 (甚至)   語:

1.如有所語(說話)   2.此中人語云(告訴)   蓋:

1.蓋大蘇泛赤壁雲(大概)   2.蓋簡桃核修狹者為之(原來是)

四.古今異義

1、臥右膝:臥,古意:動詞的使動用法,使……平放。

  今意:躺下,躺著的樣子   2、其兩膝相比者:比,古意:

靠近。   今意:兩個事物進行比較。

  3、高可二黍許:可,古意:大約。

今意:可以。   4、蓋簡桃核修狹者為之:

簡,古意:通「揀」,挑揀。   今意:

簡單,容易。

核舟記的翻譯,核舟記的翻譯

明朝 有一個 技藝奇妙精巧的人叫王叔遠。他 能夠用直徑一寸的木頭,雕刻出宮殿 器具 人物,以至飛鳥走獸 樹木石頭,全都是按照 材料原來的 形狀刻成 各種事物的 形象,各有各的神情姿態。他 曾經送給我一艘用桃核雕刻成的小船,刻的應當是蘇東坡遊赤壁的情景。船從頭到尾長大約有八分多一點,大約有兩個黃米粒那...

核舟記翻譯,核舟記的翻譯,越短越好。

明朝有個手藝特別精巧的人,名字叫做王叔遠。他 能夠在一寸長的木頭上,雕刻房屋 器具 人物,甚至鳥獸 樹木 石頭,沒有一件不是按照木頭原來的樣子模擬那些東西的形狀,各有各的神態。他 曾經把桃核刻成一艘小船贈送給我,刻的是蘇軾遊赤壁的場景。船從頭到尾長約八分多一點,大約有兩顆黃米粒那麼高。中間高起並寬敞...

《核舟記》的問題,《核舟記》問題

蕶之 文學是和很多解釋都有差別的,尤其是古文 你是學生,將來要參加中考,按教科書走 可憐的應試教育 我會按教科書走,因為我也是學生 寶柚 按教科書的背,準不會扣分的 我初二的,也 唉 蓋,表示推測的句首語氣詞。相當於 大約 大概 高中時你將會學到 蓋餘所至,比好遊者尚不能十一。王安石 遊褒禪山記 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