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傳佛教八大宗派各自特點

時間 2021-08-30 10:19:59

1樓:的身份無法的味

公元六世紀末至九世紀中葉的隋唐時期,是中國佛教極盛時期,在 這時期,隨著大量印度佛經論著的翻譯、傳播、弘揚,思想理論獲 得了創造性的發展,各個宗派先後興起。過去中國佛教出現過許多 派別,後來主要流行的有八宗。 一是三論宗又名法性宗。

此宗主要依據鳩摩羅什譯的《中觀論、百論、十二門論》而立宗, 故稱三論宗。其教義以真俗二諦為總綱,以徹悟中道實相為究竟。 二是瑜伽宗又名法相宗。

此宗是由印度的彌勒、無著、世親創立的。主要依據《解深密意、 瑜伽師地論、成唯識論》。因為,是依彌勒說,無著記錄整理的 《瑜伽師地論》為根本教典而立宗,故稱瑜伽宗。

唐代的玄奘法師譯傳此宗,並糅譯十師之說為《成唯識論》,故 又稱法相唯識宗,亦稱慈恩宗。它的教義以五法三自性,八識二 無我為總綱,以轉識成智**依)為宗旨。 此宗教義深入分析諸法性相,闡明心識因緣體用,修習唯識觀行, 以期轉識成智,成就解脫、菩提二果。

此宗由玄奘法師譯傳而成 立,是印度無著。世親學說的直接繼承者。目前,臺灣佛教正覺 同修會,多以此宗理論破邪顯正。

三是天台宗。 此宗以羅什譯的《法華經、大智度論。中論》為依據,形成其思 想體系。

因為創始人智yi,住在浙江天台山,故稱天台宗。其宗 義以五時八教為總綱,以一心三觀、三諦圓融為中心思想。以自 宗為圓教,將佛教教義加以精密的調整,發展了大乘圓教理論, 具有獨創的大乘思想。

四是賢首宗,又名華嚴宗。 此宗以《華嚴經》為根據,並有深入的研究和闡發。此宗創始人 是七世紀末的賢首國師(法藏),所以稱為賢首宗,又名華嚴宗。

此宗以五教來判攝整個佛教,把佛教分作淺深不同的五種教義。 以六相、十玄、三觀為其中心思想,闡發了《華嚴經》的法界緣 起、理事無礙、事事無礙、無盡圓融的教義,並發展了大乘思想。 五是禪宗。

禪是禪那(dhyana)的簡稱,漢譯為靜慮,即靜中思慮的意思。是 指將心專注在一法境上,叫做禪定。參究、看話頭以期明心見性, 這叫參禪,所以名為禪宗。

禪的種類很多,有聲聞禪、次第禪、頓 超禪、菩薩禪等。而在中國「教外別傳」的禪宗,是直指心性的頓 修頓悟的祖師禪。現在,臺灣佛教正覺同修會已經有200多人證悟, 所修的就是這祖師禪。

初祖達摩以四卷《楞伽經》傳於二祖慧可作為印心的準繩。弘忍、 慧能祖師教人誦持《金剛般若》。這樣,《楞伽、般若》便是此宗 的經典依據。

禪宗在中國很興盛。在八世紀間此派分為南北兩宗。 北宗神秀,主張漸修,後來衰落。

南宗慧能即六祖,主張頓悟,弘 傳甚盛,廣為流傳,後來演變成五家七派。 六是淨土宗。 此宗是依淨土五經而提倡觀佛、唸佛以求生西方阿彌陀佛極樂淨土 為宗旨形成的宗派,故稱淨土宗。

五經指:阿彌陀經、十六觀經、 無量壽經,以及華嚴行願品、楞嚴勢至圓通章。 此宗分佛陀說的法門為二道,即難行道和易行道。

因別的宗依戒定 慧修六度萬行,需經三大阿僧祗劫為難行道,而淨土法門一生至誠 唸佛,臨命終時仗承阿彌陀佛的願力,往生安養淨土永不退轉為易 行道。因此,此宗主張勸人唸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 七是律宗。

此宗主要是學習和研究戒律的。律宗是依聲聞律部中的《四分律》 由終南山道宣律師一系所立的律宗。戒條戒相有五戒、十戒、具足 戒之分。

五戒是出家在家**共持戒。十戒、具足戒是出家**的 戒。菩薩戒分出家在家戒。

出家菩薩戒如《梵網戒經》有十重四十 八輕戒,在家菩薩戒如《優婆塞戒經》有六重二十八輕戒。又總攝 菩薩戒為三聚,稱為三聚淨戒。一是攝律儀戒,是戒相,是「諸惡 莫作」;二是攝善法戒,是「眾善奉行」;三是饒益有情戒,是「 利益一切眾生」。

律學的研究,重要的是善於分辨開、遮、持、犯」。 八是密宗。 此宗是指唐密、東密,非藏密。

藏密吃肉、行邪淫,不認為是佛教。 見蕭平實的《狂密與真密》。在此從略。

大乘佛教有六大宗派,即「禪宗」、「天台宗」、「華嚴宗」、「法相宗」(又稱「唯識宗」)、「淨土宗」和「密宗」(又稱「真言宗」)。禪、天、華、唯四大宗派的教義和修行方法雖各不相同,但都講「心」和「空」,故被劃歸為同一系統。該系統的空觀可以從大乘佛教的集大成者龍樹的名偈中揭示,「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名為假名,亦名中道義」;「不生也不滅,不常亦不斷,不一亦不異,不來亦不去。

」萬物皆由因緣所生,並無本體,都是空的。萬物的名字也只是一個代號而已,因它們本無實體。大乘的名言「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也道出同樣的信念。

「色」(rupa)指「物體」或「能看見之物」,「 空」即「物本無體」。這句話就是說,一切能見之物,均無實體;凡無實體之物,即是能見之物。這種空觀不僅常人難以明瞭,許多僧侶也無法說清楚。

據說,一次清順治皇帝問禪宗和尚通秀(玉林):「山河大地妄念而生,妄念而息,山河大地還有也無?」通秀只能含糊答道:

「如人睡夢中之事,是有是無」。  淨土宗可稱為大乘的第二系統。此宗主要是說,如果人相信阿彌陀佛,並不斷口唸「南無阿彌陀佛」,死後便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阿彌陀」(梵文amitabha或amitayus),意為「無限光明」或「無限生命」,「南無」(梵文namo)意為「皈依」。「南無阿彌陀佛」 即「皈依阿彌陀佛」之意。大乘前幾個宗派雖已把釋迦牟尼奉為神明,但同時又強調個人必須經過苦苦修行才能得救。

因此對淨土宗的信仰大不以為然,視之為異端。禪宗六祖慧能曾辛辣地諷刺說:「東方人造罪,唸佛求生西方;西方人造罪,唸佛求生何國?

凡愚不了自性,不識心中淨土,願東顧西」(六祖壇經)。然而淨土宗易信易行,不須刻苦修行,只要開口唸誦「南無阿彌陀佛」,便能往生西方樂土,老少咸宜,何樂不為。此宗雖未能在印度獨樹一幟,但傳到中國後卻有了極大發展,「異端」漸成為「正統」。

大乘佛教第三系統是「密宗」(又稱「真言宗」),公元七世紀在印度興起。此宗乃吸收婆羅門教的咒術而成,注意唸誦「 嘛呢叭彌?」六字真言(此六字意為「祈求在蓮華藏中的佛」)。

人持此六字大明咒,不僅能逢凶化吉,死後還能往生極樂世界。**和蒙古的喇嘛教即是印度密宗於八世紀初傳入中國後形成的密教。後來,其他宗派也常在**中附加咒語。

如《般若心經》末尾的幾句話,「gate gate, paragate, parasamgate bodhi svaha!」 (意為「度呀,度呀,度一切眾生都到彼岸,使一切眾生疾速成就無上悟道佛果!」),但中國佛教則譯為,「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成了玄妙的咒語。

關於佛教到底有多少宗派,請參見下面的轉述。有人說得比我清楚。 轉述 佛教共有多少宗派?

這是一個無法避免的問題,因為,佛法雖只有一味,由於接受者的程度──根性的高下不一,以及生存時代與生活環境的差異,對於佛法的看法,也就因人而有不同的解釋了。佛經中說:「佛一圓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就是指的這一層意思,站在佛的立場看佛法,法法可通涅盤城,站在佛**的立場,那就各有各的專長的法門了,比如最有名的十三位**,他們各有一種第一的特殊的性格,也各有他們的伴侶(雜阿含一六?

四四七)。這可算是佛教分宗的最初徵兆。   佛陀涅槃後的四五百年間,單是印度境內的小乘佛教,就分有二十個部派之多,他們往往僅是為了一個很小的問題的爭執,動輒就結成一團,分成一派。

  小乘佛教分得七零八落,而失去了統一教化的依準力量之際,馬鳴龍樹的般若空的大乘佛教,便在印度境內應運而興。   到了佛陀涅盤後約一千年之間,由於無著世親以至清辨**的唯識有的思想抬頭,印度的大乘佛教,也就分成了空有二宗;稍後一些,由密宗的興起,又將大乘佛教分為顯密二教,把空有二宗,歸入顯教一類。這是印度佛教的大致情形。

  佛教傳入中國以後,最初沒有宗派的門戶之見,後來由於翻譯事業的逐漸鼎盛,佛典的大量譯成,以及佛教思想家對於佛法的分類判攝,才有宗派的出現。   中國佛教的宗派,最先成立的是由於東晉時代鳩摩羅什譯介的三論或四論宗,這是印度空宗的法脈,到嘉祥大師而集大成。同時依據小乘的成實論而有成實宗;依據小乘有部的俱舍論而有俱舍宗。

依據涅盤經而成涅盤宗;依據十地論而成地論宗;依據攝大乘論而成攝論宗;由達摩西來,傳佛心印,而成禪宗;由唐代道宣專弘四分律,而成(南山)律宗;依據法華經的綜合與開發,至智者大師而成天台宗;由玄奘大師西遊歸來,據唯識論而成法相宗;依華嚴經的綜合開發,至賢首大師而成華嚴宗;自慧遠大師倡蓮社專修持名唸佛,至善導大師而成淨土宗;最後由於唐代開元年間,西域來了善無畏等三位密教的高僧,譯傳了密部的經法,而成立了密宗。   這樣算下來,中國佛教,共有十三宗之多了,其中除了成實與俱舍兩宗屬於小乘佛教,此外都是大乘佛教。   後來,由於各宗的相攝相抗,十三宗僅剩下了十宗,涅盤宗歸入天台宗,地論宗歸入華嚴宗,攝論宗歸入法相宗。

  從以上所介紹的宗派看來,可謂洋洋大觀,但自晚唐以下的中國佛教,小乘不受重視,三論、唯識,已無人研究,密宗在中國只是曇花一現,唐武宗會昌五年的法難之後,密宗在中國消失,倒是流去了日本。中國的地理及社會背景,無法嚴格地要求戒律的遵行,所以律宗也是若存若歿地□延殘喘而已;最盛的是禪宗,以致禪宗的六祖惠能之下,又分出了五家宗派,五家之中以臨濟及曹洞二派發展得最盛最久,今日的中國僧尼,幾乎全部是出於這兩家的法脈而來。至於講說教理方面,僅有天台與華嚴勉強維持而已。

到了宋明之際,中國出了幾位主張禪淨雙修的高僧如永明延壽(唐哀帝天佑二年至宋太宗太平興國元年),所以晚近的中國佛教,除了唸佛與參禪,參乎就沒有別的事情可做了。(注)   自清末民初以來,由於流落在日本的許多典籍,陸續地請回了中國,三論、唯識、律宗、密宗等,在中國已有了復活的現象,只可惜中國佛教近數百年沒教育,不培植人才,這一復活的機運,能否開發出來,尚待努力之中!   除了中國,佛教在今日的世界各地,也都有著許多宗派。

  南傳上座部的泰國佛教,分有大宗派及法宗派。   **的密教區,分為黃教、紅教、白教、黑教等。   日本的佛教,大致上與中國相似,而以淨土真宗及日蓮宗為日本佛教的特色。

近人印順法師對日本佛教曾作如此評語:「日本式的佛教,不是佛教化的家庭,是家庭化的佛教。不是在家佛教,而是變了質的出家佛教。

」(海潮音三四卷七月號《建設在家佛教的方針》)這就是日本佛教的特色。   最後,我要總結一句:佛教的分宗分派,是屬於支節的分門別類,而不是根本思想的左右出入。

正因如此,不久的將來,當可見到統一的佛教,在世界上出現。   注:禪宗的五家七宗的派別,不是理論的,乃就吾人所稟自然之理解,對禪所發揮之態度而言耳。

故性質溫和者其言和,性質烈者其言峻,因其發言之和峻,禪風因之而變,其禪風之相異,即禪之派別相異。故禪宗之派別在教理的區別上不若華嚴天台之明皙也。

佛教八大宗派和創始者,中國佛教八大宗派都有那些?

帥帥的良 華嚴宗 賢首國師 禪宗 達摩大師 密教 善無畏大師 唯識宗 玄奘大師 三論宗 吉藏大師 天台宗 智者大師 南山律宗 道宣律師 淨土宗 慧遠大師 為別簡介 廬山慧遠 334 416 自幼博通六經 老莊之學,二十一歲,聽道安講 般若經 感嘆 儒道九流,皆糠粃耳!遂禮道安出家。二十四歲代師宣講 ...

佛教哪八大宗,佛教分幾大宗派,我國佛教又分幾宗?

1.禪宗 密宗 唯識 法相 天台 華嚴 三論 成實 淨土 2.有什麼不同,眾生心量不同,故佛說法不同,為接引不同根器機緣的眾生 3.不得已而說之 僅供參考,莫執著為實 禪宗直指人心,即生見性成佛,不執著禪定而不離禪定密宗 以心物一元之原理,大開方便,提倡肉身成佛唯識建立一切,說八識如來藏等,接引畏空...

中國為什麼只有八大菜系呢?八大菜系各自特點是什麼?

八大菜系主要是按地域劃分的。各自特點 魯菜口味純正,口味清香。蘇菜更加註重造型,口味相對較甜。原材料主要是海味的是閩菜。粵菜相對比較清淡,口味鮮美爽滑。川菜口味較重,麻辣鮮香是川菜的一大特色。湘菜輔料多為辣椒,口味酸辣鮮美。徽菜更注重原汁原味。浙菜的特點也是鮮美滑嫩,主要原料多為海味。中國一直被美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