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初雪de冰涼
1全部文:弈秋是全國最會下棋的人。(有人)請他教兩個人下棋,其中一個人專心致志,只聽弈秋的教導;而另一個人雖然在聽著,可是他心裡總以為有天鵝要飛過來,想拿弓箭去射它。
這樣雖然他同前一個人一起學習,卻學得不如前一個。能說這是因為他的聰明才智不如前一個人嗎?我說:
不是這樣的。
946958158 | 2011-02-14
291117
弈秋是全國最會下棋的人。(有人)請他教兩個人下棋,其中一個人專心致志,只聽弈秋的教導;而另一個人雖然在聽著,可是他心裡總以為有天鵝要飛過來,想拿弓箭去射它。這樣雖然他同前一個人一起學習,卻學得不如前一個。
能說這是因為他的聰明才智不如前一個人嗎?我說:不是這樣的。
舜武123 | 2011-02-14
215149
這是我們老師說的:
弈秋是全國最擅長下棋的人。讓弈秋教兩個人學習下棋,其中一個人學下棋時專心致志,只聽弈秋的教導;而另一個人雖然在聽著弈秋的教導,可是他心裡一直認為天鵝會從頭頂飛過,想拿弓箭去射它。雖然他同前一個人在一起學習,學習的成績卻不如前面的人好。
能說這是他的聰明才智不如前一個人嗎?我說:不是這樣的。
呵呵飛過各地的天使 | 2011-02-15
247125
【課文說明】
這篇課文選自《孟子》的《告子篇》,是孟子談到學習態度和聰明不聰明的問題時舉的一個例子。
這則故事說明了學習態度的重要性,專心致志和思想老開小差,學習效果是很不相同的。
【原文】
弈秋,通國之善弈也。使弈秋誨二人弈,其一人專心致志,惟弈秋之為聽;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
為是其智弗若與?吾曰:非然也。
【譯文】
弈秋是全國最會下棋的人。讓弈秋教兩個人學習下棋,其中一個人學下棋時專心致志,只聽弈秋的教導;而另一個人雖然在聽著弈秋的教導,可是他心裡一直認為天鵝會從頭頂飛過,想拿弓箭去射它。雖然他同前一個人在一起學習,學習的效果卻不如前面的人好。
能說這是他的聰明才智不如前一個人嗎?我說:不是這樣的。
【說課稿】
一、教材及學情分析
《學弈》通過弈秋教兩個人學下圍棋的事,說明了學習必須專心致志,決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這篇課文是小學語文第九冊第八組的一篇講讀課文,也是小學生接觸的第一篇文言文,安排文言文的目的,是讓學生感受一下文言文的語言,瞭解祖國悠久燦爛的文化,進一步培育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思想感情,並 ... >
究極曙光 | 2011-02-20
2917
弈秋是全國最會下棋的人。讓弈秋教兩個人下棋,其中一個人專心致志,只聽弈秋的教導;而另一個人雖然在聽著,可是他心裡總以為有天鵝要飛過來,想拿弓箭去射天鵝。這樣,雖然他同前一個人一起學習,卻學得不如前一個。
能說這是他的聰明才智不如前一個人嗎?說:不是這樣的
2樓:徐太宇是我男神
弈秋是全國最擅長下棋的人。讓他教兩個人下棋,其中一個人學得專心致志,只聽弈秋的教導;而另一個人雖然也聽弈秋的教導,但是他心裡總以為將有天鵝要飛過來,他想拉弓引箭的去射它。雖然他們是一起學習的,但不專心學習的人學得卻不如前一個。
是因為他的智慧不如前一個人嗎?回答說:不是這樣的。
【學弈】和【學弈】的意思和【兩小兒辯日】和【兩小兒辯日】的意思
3樓:沐離
原文 弈秋,通國②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誨③二人弈,其一人專心致志,惟弈秋之為聽④;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⑤,思援弓繳⑥而射之。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⑦。
為是其智弗若與⑧?曰:非然⑨也。
」註釋 ①選自《孟子·告子上》。弈秋,當時的圍棋高手。弈,下圍棋。秋,人名。因善於下圍棋,所以叫「弈秋」。這是古人稱名的習慣。
②〔通國〕全國。
③〔誨〕教導、指導。
④〔惟弈秋之為聽〕即「惟弈秋是聽」,完全按照老師說的去做。
⑤〔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一心想著有隻天鵝要飛過來。鴻鵠,天鵝。
⑥〔思援弓繳(zhuó)而射之〕想著取弓箭把那天鵝射下來。援,取過來。繳,系在箭上的生絲線。箭射出去,可以靠它收回來。
⑦〔弗若之矣〕不如那個專心致志的人。弗若,不如、不及。之,指那個專心致志的人。
⑧〔為是其智弗若與〕(難道)認為這個人的智力不及那個人嗎?為,通「謂」,認為。是,這個人。
⑨〔非然〕不是這樣。然,這樣。
⑩弈秋:弈,指下為期.一個叫"秋"的善於下棋的人
⒒鴻鵠:大雁、天鵝類的鳥。
⒓俱:一同,一起
⒔為是:為,同「謂」,說。是,這。為是,這是說。
⒕與:語氣助詞,相當於「嗎」。
譯文 弈秋是全國最善於下棋的人。讓弈秋教兩個人下棋,其中一個人專心致志,只聽弈秋的教導;而另一個人雖然也聽講,可是他心裡卻想著天上有天鵝要飛過,怎樣拿弓箭去射它。這個人雖然和那個專心致志的人在一起學習,成績卻不如那個人。
是他的智力不如前一個人嗎?回答說:不是這樣的。
孔子東遊,見兩小兒辯鬥(1),問其故(2)。
一兒曰:「我以(3)日始出時去(4)人近,而日中(5)時遠也。」一兒以日初出遠,而日中時近也。
一兒曰:「日初出大如車蓋(6),及(7)日中,則(8)如盤盂(9),此不為(10)遠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兒曰:「日初出滄滄涼涼(11),及其日中如探湯(12),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
孔子不能決(13)也。兩小兒笑曰:「孰(14)為汝(15)多知乎?」
(1)辯鬥:辯論,爭論。
(2)故:原因,緣故。
(3)以:以為,認為。
(4)去:離。
(5)日中:中午。
(6)車蓋:古時車上的篷蓋,像雨傘一樣,呈圓形。
(7)及:到了。
(8)則:就。
(9)盂:一種裝酒食的敞口器具。
(10)為:是。
(11)滄滄涼涼:陰陰冷冷,天氣涼爽的樣子。
(12)探湯:把手伸到熱水裡去。意思是天氣很熱。
(13)決:裁決,判斷。
(14)孰:誰,哪個。
(15)汝:你。
《兩小兒辯日》寫作特點:
1、語言簡潔,事中見理。
2、善於運用比喻。如寫兩小兒論辯「太陽遠近」這一現象的時候,一方從視覺出發,用兩個比喻「如車蓋」、「如盤盂」,具體說明太陽形狀的大小,結合「日初」和「日中」,就把結論的理由說清了;一方從感覺出發,以「如探湯」作比,結合「日初」和「日中」來說,也把理由說清了。由於作者善於用比喻,語言生動形象,頗有說服力,極易被人們理解和接受。
《兩小兒辯日》參考譯文:
孔子到東方遊歷,途中看見兩個小孩在爭論。就問他們在辯論什麼。
一個小孩說:「我認為太陽剛出來時距離人近,而正午時距離人遠。」另一個小孩卻認為太陽剛出來時離人遠,而正午時離人近。
前一個小孩說:「太陽剛出來時大得像車上的篷蓋,等到正午時就像盤子碗口那樣小, 這不正是遠的顯得小而近的顯得大嗎?」
另一個小孩說:「太陽剛出來時清清涼涼,等到正午時就熱得像把手伸進熱水裡一樣,這不正是近的就覺得熱,遠的就覺得涼嗎?」
孔子聽了,不能判斷誰是誰非。兩個小孩嘲笑說:「誰說你多智慧呢?」
4樓:狼王阿奔
兩小兒辯日《古文》
孔子東遊,見兩小兒辯鬥,問其故。
一兒曰,我以日始初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一兒以日初出遠,而日中時近也。
一兒曰:「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兒曰:「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
孔子不能決也。兩小兒笑曰:「孰為汝多知乎?」
句意:孔子去東方遊學,見兩個小孩正在爭論,便上前問其緣故。
一個小孩說:「我認為太陽剛升起時離人近,中午離人遠。另一個小孩認為太陽早晨離人遠,中午離人近。
一個小孩說::「太陽早晨大得象車蓋,到了中午小得如盤盂。難道不是離我們近時大,遠時小嗎?
另一個小孩說:「太陽早晨時令人感到十分涼爽,中午感覺象是伸進了滾燙的熱水中一般熱,難道不是近時熱,遠時涼嗎?
孔子無法判斷。兩個小孩笑著問:「誰說你智慧淵博了?
原文 弈秋,通國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誨二人弈,其一人專心致志,惟弈秋之為聽;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
為是其智弗若與?曰:非然也。
譯文 弈秋是全國最會下棋的人。讓弈秋教兩個人下棋,其中一個人專心致志,只聽弈秋的教導;而另一個人雖然在聽著,可是他心裡總以為有天鵝要飛過來,想拿弓箭去射它。這樣,雖然他同前一個人一起學習,卻學得不如前一個。
能說這是他的聰明才智不如前一個人嗎?我說:不是這樣的。
5樓:薔薇夢
【學奕】
譯文 弈秋是全國下棋最棒的人。有人讓他教兩個人下棋,其中一個人專心致志,只聽弈秋的教導;而另一個人雖然在聽著,可是他心裡總以為有天鵝要飛過來,想拿弓箭去射它。這樣雖然他同前一個人一起學習,卻學得不如前一個。
能說這是他的聰明才智不如前一個人嗎?答:不是這樣的。
【兩小兒辨日】
孔子去東方遊學,見到兩個小孩在爭辯,就問他們爭辯的原因。
一個小孩說:「我認為太陽剛升起的時候距離人近,而到正午的時候距離人遠。」
另一個小孩兒認為太陽剛升起時離人遠,而太陽遠行到中午時離人近。
一個小孩說:「太陽剛出來升起的時候看起來像圓車篷大。到了正午就看起來像盤盂一樣大,這不是遠的時候小而近的時候大嗎?」
另一個小孩說:「太陽剛出來的時候感覺清清涼涼,到了中午的時候感覺就像把手放進熱水裡一樣燙,這不是近的熱而遠的涼嗎?」
孔子不能判斷出來
兩個小孩笑著說:「誰說的知道的比東西很多呢?」
6樓:匿名使用者
【學弈】
原文 弈秋,通國之善弈也。使弈秋侮二人弈,其一人專心致志,惟弈秋之為聽;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
為是其智弗若與?吾曰:非然也。
譯文 弈秋是僵最會下棋的人。讓他教兩個人下棋,其中一個人專心致志,只聽弈秋的教導;而另一個人雖然在聽著,可是他心裡總以為有天鵝要飛過來,想拿弓箭去射它。這樣雖然他同前一個人一起學習,卻學得不如前一個。
能說這是他的聰明才智不如前一個人嗎?我說:不是這樣的。
【兩小兒辯日】
原文:孔子東遊,見兩小兒辯鬥。問其故。
一兒曰:「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
一兒以日初出遠,而日中時近也。
一兒曰:「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兒曰:「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
孔子不能決也。
兩小兒笑曰:「孰為汝多知乎?」
譯文:孔子到東方去遊學,途中看見兩個小孩在爭論。孔子詢問他倆爭論的原因。
一個小孩說:「我認為太陽剛出來時距離人近,而正午時距離人遠。」另一個小孩卻認為太陽剛出來時離人遠,而正午時離人近。
前一個小孩說:「太陽剛出來時大得像車上的篷蓋,等到正午時就像個盤盂,這不是遠處的小而近處的大嗎?」
另一個小孩說:「太陽剛出來時清清涼涼,等到正午時就熱得像把手伸進熱水裡一樣,這不是近的時候熱而遠的時候涼嗎?」
孔子聽了,不能判斷誰是誰非。兩個小孩笑著說:「誰說你知道的事情多呢?」
學弈兩小兒辯日翻譯,學弈 兩小兒辯日 翻譯
奕秋,是全國善於下棋的人。讓奕秋教兩個人下棋,其中一個人一心一意集中精神只聽奕秋講的內容 另一人雖然也在聽講,一心以為有天鵝將要飛來,想著拉弓搭箭去射它。雖然他與前一個人一起學習,但不如前一個學得好。因為是他的智力不如前一個嗎?回答說 不是這樣的。孔子到東方遊學,途中看見兩個小孩在爭論,便詢問他倆爭...
兩小兒辯日意思
有一天,孔子到東方遊學,看到兩個小孩為什麼事情爭辯不已,便問是什麼原因。一個小孩說 我認為太陽剛出來的時候離人近一些,中午的時候離人遠一些。另一個小孩卻認為太陽剛出來的時候離人遠些,而中午時要近些。一個小孩說 太陽剛出來的時候像車蓋一樣大,到了中午卻像個盤子,這不是遠的時候看起來小而近的時候看起來大...
兩小兒辯日的意思
孔子東遊,見兩小兒辯鬥,問其故。一兒曰 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一兒以日初出遠,而日中時近也。一兒曰 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兒曰 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孔子不能決也。兩小兒笑曰 孰為汝多知乎?翻譯 孔子向東遊歷,見到兩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