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1.質量方針是公司質量目標的框架和大綱;
2.質量方針體現公司的持續改善和創新發展的要求;
3.質量方針要確保公司每一位員工都知曉並且熟記;
4.依據質量方針制定的質量目標要分解至各職能和層次,而且要量化、便於考核,在考核質量目標的同時,也是在貫徹和執行質量方針;
5.質量方針是與時俱進的,要定期通過管理評審來評審其適宜性和有效性。
2樓:匿名使用者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class worker
worker(long b,char n[20],int a,char s[20],int sa,int po)
int d1[100],d2[100],d3[100];
void chaxun(char*p,set*z)void zengjia(set xin,set*z)void shanchu(char*p,set*z)void diaodong()
void paixu()
void main()
}cout<<"請輸入以下功能"<>m;
switch(m) }
while(c=='y');
break; } }
3樓:匿名使用者
1:關鍵在與溝通與培訓!
2:執行力要強!獎懲分明。
你對本部門的質量管理體系工作有何建議?
4樓:巴黎圍牆巍峨
質量管理體系執行缺陷及其改進建議
從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全面質量管理(tqm)的廣泛開展到九十年代is09000的普及和發展,以及當今以資料為基礎、追求品質完美的6σ管理和零缺陷管理等先進質量管理模式在中國的全面推廣,中國的眾多企業都在不斷地努力探索中,希望能獲得一個有效的質量管理體系(qms),為企業的產品質量保駕護航。但由於對某些深層因素沒有很好地把握好,導致不少企業的qms存在諸多缺陷而難以達到預期的執行效果。 筆者就當前眾多企業qms執行中普遍存在的缺陷進行剖析,並針對其缺陷提出幾點改進的建議,供大家商榷。
一、忽視培植體系執行的文化土壤:
當前眾多企業依據某種模式(比如is09000族國際標準)建立qms時,總是處於淺層的、被動的而不是深入的、主動的狀態,甚至僅僅是為了取得一張證書而已,如此建立起來的qms就很容易與其模式倡導的思想發生偏離。而當其結果達不到預想的效果時,企業管理層便容易對qms建立的依據產生懷疑,由於缺乏深度的檢討,管理層很容易喪失信心,從而導致企業qms處於無所適從的紊亂狀態。其實任何一種模式,如果不深刻理解它蘊涵的思想,並努力培植適合這種模式運用的管理土壤和文化狀態時,再好的模式也很難發揮應有的作用。
改進建議:(1)企業管理者要有長遠的、戰略性的眼光,從改造企業的思想或者文化狀態入手,首先明確制度管理是貫徹is09001國際標準的關鍵,也是qms有效執行的基石和準繩。(2)導人「誠實、守信」的管理理念,即從各級管理層帶頭,企業qms執行的各個過程和環節完全依照企業的各項管理標準和工作標準及各類技術標準有效地執行。
(3)企業管理者必須逐步依靠手冊、程式等檔案去建立一個具有企業自身特色的質量文化。文化的建立是一個需要「耐心」的過程,不能因為管理者個人身份的變更而導致文化形態的變更,否則企業永遠不可能建立屬於自己的文化特徵。(4)企業管理者應潛心研究企業的質量戰略目標,並尋找實現這個目標所需要的、最適合企業的手段和方法,並儘可能地提供實現這個目標所需的資源。
總之,要明白任何一個先進的管理模式都必須有機地結合企業的內外環境來實施和推行,重要的並不是工具,而是培植使這個工具充分發揮作用的文化土壤。
二、 管理職責履行不到位:
就現狀而言,不少企業的qms管理職責還未完全履行到位,具體表現是:不同層次的管理者對檔案化的qms(包括手冊、程式、規章制度等)及其過程對本部門提出了什麼要求,賦予了什麼職責與許可權,應該如何履行這些職責與許可權不甚明白,因而無法把質量職責、質量目標進行有效分解、和落實。特別是某一過程或活動的主要負責部門與協助部門在履行某項質量職能時,往往不能把責任和活動的介面界定清楚,導致相互間的工作配合和溝通不力,出現問題時互相推諉。
改進建議:(1)企業管理者應做履行qms質量職責的「明白人」和「帶頭人」。各級管理者要明確在整個qms過程中自己處於什麼地位,應執行的質量職責是什麼,實現的質量目標是什麼。
管理者要以身作則,全力完成所負責的質量職能/質量活動,成為認真履行質量職責的榜樣,並帶動下屬及相關人員圓滿地履行質量職責。(2)各級管理者應為與本職有關的過程、層次和部門的質量職能/質量活動提供履行qms要求所需的指導性檔案和評價準則。(3)強化自上而下的監督管理和自下而上的資訊反饋機制,及時溝通qms的執行態勢以及各層次、各部門、各崗位的業績與問題,針對發現的問題採取相應的糾正或預防措施。
三、 體系執行的根基不牢:
qms體系執行的支撐是制度管理,制度管理必須建立在一個合理、規範、嚴格的基礎上,必須得到企業各級管理層的充分理解和支援。目前,不少企業的qms制度管理至少還存在以下缺陷:(1)所制定的程式、管理制度操作性不強。
如不少管理程式,尤其是涉及多個部門介面關係的程式,規定不細緻,介面不清晰,流向不順暢,導致執行困難。此外,不少工藝、裝置操作規程和檢驗規程規定粗糙,無系統性和完整性,甚至與實際脫節,使執行人感到困惑、不解。(2)程式規定不完整。
許多環節由於缺少有效版本的管理程式和操作規程,往往依照領導或當事人的意願行事,當領導或當事人變更時,使得後繼者無所適從,「另起爐灶」,造成管理上的隨意性,為出現質量問題埋下隱患。(3)程式執行不到位。個別管理者對程式宣貫、理解不夠,或者認為程式是束縛自己的「繩索」,在實際工作中往往憑主觀經驗辦事,對程式產生一種不正常的「逆反」心理,甚至認為程式規定內容只是體系管理部門的事,遵不遵守無所謂。
改進建議:(1)組建跨部門的專門班子,對企業現有的qms管理程式進行認真、全面的調研摸底,提出改進建議方案,提交各職能部門審議後付諸實施。(2)各歸口部門對本部門管理現狀進行調查,提出需要實施程式化管理的環節,補充完善相應的管理程式。
(3)技術工藝和質量檢測等部門要加強工藝、質量、檢驗檔案的評審把關,建立健全的逐級稽核、審批程式。檔案編制人員要深入現場,積極聽取現場員工尤其是具有豐富現場經驗的員工的意見,確保檔案的先進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4)建立完善的考核激勵機制,使各級員工明確自身在qms執行中的角色、所應承擔的職能,強化其遵守企業管理體系的觀念。(5)定期、及時地自我完善qms檔案,把富有成效的做法和經驗、新頒佈的適用於企業的法律法規與國際、國內新標準及時納入或轉化為qms管理檔案。
四、 qms監視和測量方法檔次不高:
qms的監視和測量活動,是各式質量管理模式重點要求的,而監視和測量活動的有效性與效率,取決於所用監視與測量方法的適宜性。從過程的結果與有效性的角度來分析,不少企業目前所用的監視與測量方法的適宜性還不是很強。具體表現是:
(1)產品監視與測量方法的運用不適宜。如在進貨、工序過程、出廠檢驗中,仍採用已被實踐淘汰了的百分比抽樣,沒有推廣採用抽樣檢驗的國家標準,降低了抽樣檢驗方案的代表性與置信度。(2)質量統計技術用於qms監視和測量領域的廣度和深度不夠。
一些部門對質量統計技術的應用存在畏難情緒,或者把質量統計技術理解為單純的資料統計計算。(3)現場管理存在以產品檢驗代替預防控制的現象,一些部門對事後的「救火」管理重於對事前因素的預防監控,缺乏必要的手段對影響過程質量的各因素進行有效的帶有預防性質的監視和測量。(4)對特殊過程所用裝置的認可和鑑定,多是簡單地就裝置的效能和工藝引數孤立地進行測試便作出結論,而未把裝置放在工序執行中,與人、機、料、法、環、測(5m1e)結合起來綜合地進行。
改進建議:(1)各級管理者及有關人員應學習、掌握某些適用的質量監控方法(包括統計技術),依據產品、過程和qms運作需要,有針對性地選用。(2)各職能部門應積極探索採用先進的監視和測量方法。
例如:設計開發部門可應用正交試驗設計法、可靠性管理技術去優化設計產品的效能與引數組合;應用故障樹分析(fta法)去分析可能發生的質量缺陷,在設計與開發過程中預先作出保證產品安全性的設計措施;工藝部門可應用試驗設計法、優選法、相關分析法等去優選工藝因素與工藝引數,以完善工藝過程,提高工藝水平;質量部門可分別針對計數質量特性/計量質量特性,依照國際標準與國家標準,選擇適用的計數抽樣方案並予以正確運用。(3)質量部門應將工作重點轉移到對影響產品質量各因素的預防控制上,研究採用6σ管理、方差分析、spc技術以及其他適用的工序控制方法,去監視過程執行的質量波動,發現質量異常徵兆,及時予以消除。
(4)裝置管理部門要研究探索先進的裝置執行狀況監視和測量技術的應用,定期進行裝置狀況監視和測量,對裝置實行科學的預防管理。
5 **商評價控制體系不完善:
**商是企業帶有戰略性質的合作伙伴,其質量狀況直接制約企業市場競爭力的提升。目前,不少企業已基本建立了一套**商評價控制體系,但仍有不少地方需要完善:(1)對**商的選擇評價是**商的入口把關,十分重要,但不少企業的評價人力資源難以滿足工作需要,導致評價結果不全面、不規範。
(2)**商評價普遍處於定性狀態,統計技術的應用水平不高,存在人為的主觀隨意性。(3)**商的評價受制於諸多非市場因素,難以做到完全遵循「質量準人」原則。
改進建議:(1)對參加**商選擇評價的人員進行培訓和工作質量評估,將評價結果與日後的**質量狀況緊密掛鉤,如果評價的**商產品出現嚴重、批量質量問題,應取消其今後的評價資格。(2)研究採用國際先進企業的做法,制定適合企業自身特點的**商定量評價標準,包括選擇評價和業績評價標準,為企業選擇和評價**商提供全面、科學的依據。
(3)引入市場約束和質量保證制約機制,全面實施「質量保證金」制度,即將**商產品質量狀況與合同付款全面掛鉤,按照一定的百分比,確定一定的時效週期,在**商產品質量確定沒有問題後再行全部付款。(4)逐步、堅決地推行「質量準人」和「質量否定」原則,做好**商、顧客及有關方面的溝通,取得理解和支援。
如何對質量管理體系中的7 5 1進行稽核
生產和服務提供的控制。組織應策劃並在受控條件下進行生產和服務提供。適用時,受控條件應包括 a 獲得表述產品特性的資訊 b 必要時,獲得作業指導書 c 使用適宜的裝置 d 獲得和使用監視和測量裝置 e 實施監視和測量 f 實施產品放行 交付和交付後活動。理解要點 1 組織應對生產和服務提供進行策劃,包...
質量管理體系的發展歷史,質量管理體系的發展歷史是什麼?
1987年第一版iso9000標準 1994年第二版iso9000族標準 2000年第三版iso9000系列標準 2008年第四版iso9000系列標準 1 操作者質量控制 18世紀 2 領班的質量控制 19世紀 3 檢驗員的質量控制 1919年 4 統計質量控制 sqc 1924年 5 全面質量控...
質量管理體系的基礎,何謂質量管理體系基礎 其中包括哪些內容
好好看看標準,學習四大過程就可以了,管理過程 資源提供 產品實現 分析與改進,從這四個方面學習就可以了 質量管理體系的基礎是質量管理體系的八項原則 1 以顧客為關注焦點 2 領導作用 3 全員參與 4 過程方法 5 管理的系統方法 6 持續改進 7 基於事實的決策方法 8 與供方互利的關係。存理論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