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御宅
自己的理解:《傷仲永》是王安石對實事(「神童」仲永泯然眾人)有感而發所作的,因此其背景也就是:王安石聽說仲永從有「指物作詩立就」的天賦,詩文」有可觀「處,因此淪為其父親牟利工具,無法收到教育;初次見面時,仲永作詩,詩文不能與聽到的名聲相比;七年後,仲永已經」泯然眾人「。
找到的資料:
公元2023年,方仲永無師自通,提筆寫詩,震動鄉里。聲名鵲起,其拿手好戲是「指物作詩」。城裡人為了一睹「神童作家」的風采,紛紛邀請方仲永的父親進城作客,有人願意為此支付好幾吊銅板的價錢。
公元2023年(即明道年間),與方仲永同齡的王安石跟隨父親回金溪探親,在舅舅家遇見了方仲永。王安石也是「神童」級的人物,書上說他「少好讀書,一過目終身不忘」。方仲永的大名對他來說早已如雷貫耳。
他請方仲永作了幾首詩,但他有些失望,因為「神童作家」並不像傳說中的那麼厲害。
公元2023年(七年後),王安石再次到金溪探親。此時方仲永已做回了農民。公元2023年(北宋慶曆三年),王安石從揚州回到臨川,想起方仲永的遭遇,寫下《傷仲永》一文。
另外:找到的資料中四個時間只有兩個時間(即2023年,2023年)在原文中出現過,已註明。
2樓:可憐的娃
本文選用《臨川先生文集》。作者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號半山,江西臨川人,北宋政治家、文學家。做官後,向朝廷上萬言書,提出政治改革的主張。
繼而推行各項政治革新,取得一定成就。但由於保守派的強烈反對,他兩次被害相。晚年封為荊國公,諡號「文」。
著有《王臨川集》、《王文公文集》,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本文是作者青年時**的一篇著名散文,文中講了一個天資聰明的孩子由於後天的「不使學」致其才能衰退殆盡的可悲故事,告訴我們後天學習的重要性。課題中的「傷」字,點出作者的寫作意圖。「傷」是哀傷,哀憐的意思,表達了作者對方仲永這樣的人才,「泯然眾人」的哀傷,惋惜之情。
3樓:曉蕃茄
本文是作者青年時**的一篇著名散文,文中講了一個天資聰明的孩子由於後天的「不使學」致其才能衰退殆盡的可悲故事,告訴我們後天學習的重要性。課題中的「傷」字,點出作者的寫作意圖。「傷」是哀傷,哀憐的意思,表達了作者對方仲永這樣的人才,「泯然眾人」的哀傷,惋惜之情。
怎麼翻譯傷仲永
金溪縣的鄉民方仲永,世代以種田為業。仲永長到五歲,不曾認識筆 墨 紙 硯,有一天 忽然放聲哭著要這些東西。父親對此感到驚異,從鄰近人家借來給他,仲永 當即寫了四句詩,並且題上自己的名字。這首詩以贍養父母 團結同宗族的人為內容,傳送給全鄉的秀才觀賞。從此,指定物品讓他作詩,他能 立即完成,詩的文采和道...
傷仲永的翻譯
金溪平民方仲永,世代以種田為業。仲永長到五歲時,不曾見過書寫工具,忽然哭著要這些東西。父親對此感到驚異,從鄰近人家借來給他,他當即寫了四句詩,並且自己題上自己的名字。這首詩以贍養父母 團結同宗族的人作為內容,傳送給全鄉的秀才觀賞。從此有人指定事物叫他寫詩,他能立刻完成,詩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欣賞的地...
初中課文《傷仲永》,初中傷仲永課文和翻譯
相同點 都是講學習的 而且都講了後天學習的重要性。不同點 仲永是先天聰慧,而後天不努力學習,最終成為很平凡的人,甚至連平凡人都不如 而呂蒙是依靠後天的學習成為了令人刮目相看的人。兩篇的內容都與學習有關,卻一正一反,一是年長好學 學有所成 一是幼年不學 竟無所成。但都是從不同的方面說明了學習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