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高中化學的酸鹼中和滴定,關於高中化學的酸鹼中和滴定

時間 2021-08-30 09:23:45

1樓:

其實這個地方的知識點分析起來思路還是很單一的。

根據中和的公式 c標準v標準=c待測v待測 (多元的倍數沒寫在公式裡)

看起來影響最後待測液濃度的貌似有3個因素,但事實上:

1. 標準液的濃度是給定的,無法再計算中變化;

2. 待測液的體積是提前取好的,無法更改。

那麼就只有標準液的體積是可以變化的讀數,也就意味著無論什麼錯誤操作,都轉化成標準液體積的偏大偏小來考慮就可以了。

另外,無論是酸還是鹼是待測或者標準,都和上面的沒有任何衝突。

舉個例子:標準液的滴定管未潤洗,相當於加入的標準液被稀釋了,標準液濃度下降了,(注意:要轉化成標準液的體積),標準液消耗的體積增大了,所以結果偏大。

2樓:張傑

標準液是酸液,待測液是鹼液,這是基於用標準酸液來滴定待測鹼液的結果。其實這裡c(待測)=c(標準)* v(標準)/v(待測),c(標準)、v(標準)、v(待測)都是已知的或者是可測的,只有這幾個量出現誤差會導致滴定誤差。舉例來說如果c(標準)偏小,比如未潤洗,等號右邊分子偏小而分母不變,分式值偏小,待測液物質量濃度偏小;再比如測量標準液時讀數出現誤差(仰視或俯視讀數),分子會相應的偏大偏小,最後的結果也是有誤差的。

所以對於偏大偏小的分析主要抓住這幾個化學量的偏大偏小就ok了。

再說說潤洗這個操作吧,潤洗只用於滴定管和移液管,因為在使用完滴定管和移液管後,會用清水清洗,由於這兩個測量儀器的精度很高,一般用於精度要求比較高的實驗,所以清水的影響會導致實驗誤差,這就是為什麼往往使用之前要用待測液潤洗減小誤差。而潤洗操作是不能用於錐形瓶的,這與錐形瓶的在滴定實驗的用途有關,錐形瓶只是用於盛放待測液的,量取一定體積的待測液時用的是相應的滴定管,v(待測)也是有滴定管的讀數所決定,根據酸鹼中和原理,只要待測液的總物質的量不變,標準液的總物質的量也不會變,所以錐形瓶可以用清水清洗(清水不改變待測液的總物質的量)而不能用待測液潤洗(改變了待測液的總物質的量,相當於加了待測液,實際待測液比測量待測液偏多,使待測液的c偏大)。

大概就說這些,其餘的只要抓住實際和測量這兩個值,就可以分析出偏大偏小

3樓:迮幻

(1)盛洗,不與雲洗液體倒入錐形瓶

如滴定管內的水,稀釋的解決方案進行測試的解決方案進行測試後,測試解決方案,滴定管

(2)標準溶液盛才抬頭(讀數過大)滴定管滴定,滴定後向下看,讀小

這個例子中,滴定前尋找到後看到的第一層是可見的,通過讀取讀數 br />滴定遠眺,首先看到的閱讀水平是可見的讀數後,小...

標準溶液(3)測試解決方案濺入的錐形瓶或以上的側壁附件

意味著你少放計算時根據原始卷

(4)計算標準並沒有動搖液滴到錐形瓶中,而不是等待的只是一個區域性變色或褪色半分鐘觀察到的變色是穩定的停止滴定

平等的測試解決方案是不完全滴定...如此小的

(1)的錐形瓶的水洗滌,並用該溶液進行測試執行

等於把測試溶液

(2)使用標準滴定管洗滌液沖洗,直接裝入標準溶液

等於稀釋的標準溶液,濃度小,使用量,但計算的原始濃度,所以...

(3)滴定前滴定管尖嘴部分氣泡,滴定後氣泡消失

等於計數,泡沫的標準溶液的體積

(4)滴定標準液滴進入錐形瓶或生標準液的滴定管洩漏

(5等於滴加的標準溶液的體積增加)升標準溶液的滴定管滴定前向下看(讀小)後滴定法尋找(讀數過大)

標準溶液和供試品溶液的原則背道而馳......

純手工製作...滿意採納的速度.....

4樓:匿名使用者

標準液就是已知濃度的那個溶液,待測液是未知知濃度的溶液。

把所有錯誤操作都歸結為讓標準溶液多消耗了還是少消耗了,即v標的偏大或偏小,從而決定了待測液的濃度偏高或偏低

5樓:雛菊

標準液就是用於測量的溶液,他的濃度體積都是已知的,待測液濃度是未知量,需要通過標準液,利用計算公式測量,例如測定naoh的濃度,naoh是待測液,hcl是標準液望採納

高中化學酸鹼中和滴定

6樓:匿名使用者

酸鹼滴定就是一個滴定另一個 都有滴定終點 你所謂的突變就是終點時候指示劑變色版了 終點權時或用指示劑或ph試紙都有具體的ph 一般都是超過1滴或者幾滴 注意的就是算出來的數不能太大或太小 滴定就是要往中性滴定 算出個12或者2 3的基本就錯了 常考的是一般給你的2條算第三條 比如給你滴定的試劑濃度和終點ph算待測的 就是根據ph算出還剩多少離子了 原來的一減 在比上溶液體積就行了 還有可能給兩種試劑算終點的問題不過不多 因為是高中不會給你太難的算 演算法其實不難 結果也很容易看出來對不對 就是別馬虎了 看清題就可以了

7樓:匿名使用者

酸鹼中和滴定,是用已知物質量濃

636f7079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337616637度的酸(或鹼)來測定未知物質的量濃度的鹼(或酸)的方法叫做酸鹼中和滴定。實驗中甲基橙、甲基紅、酚酞等做酸鹼指示劑來判斷是否完全中和。酸鹼中和滴定是最基本的分析化學實驗,也是普通高中化學的必修課程。

實驗過程舉例

用已知濃度的鹽酸來滴定未知濃度的naoh溶液,以測定naoh的物質的量濃度。

先洗滌儀器,檢查是否漏水。

把已知物質的量濃度的鹽酸注入事先已用該鹽酸溶液潤洗過的酸式滴定管,至0刻度以下,把滴定管固定在滴定管夾上。輕輕轉動下面的活塞,使管的尖嘴部分充滿溶液且無氣泡。然後調整管內液麵,使其保持在0或0以下的某一刻度,並記下準確讀數;把待測濃度的naoh溶液注入事先已用該溶液潤洗過的鹼式滴定管,也把它固定在滴定管夾上。

輕輕擠壓玻璃球,使管的尖嘴部分充滿溶液且無氣泡,然後調整管內液麵,使其保持在「 0」或「 0」以下某一刻度,並記下準確讀數。

在管下放一潔淨的錐形瓶,從鹼式滴定管放出25.00 ml naoh溶液,注入錐形瓶,加入 2滴甲基橙試液,溶液立即呈黃色。然後,把錐形瓶移到酸式滴定管下,左手調活塞逐滴加入已知物質的量濃度的鹽酸,同時右手按順時針方向不斷搖動錐形瓶,使溶液充分混合,眼睛注視錐形瓶內溶液顏色的變化。

隨著鹽酸逐滴加入,錐形瓶裡oh-濃度逐漸減小。最後,當看到加入1滴鹽酸時,溶液變成橙紅色,半分鐘後不再褪色。停止滴定,準確記下滴定管溶液液麵的刻度,並準確求得滴定用去鹽酸的體積。

為保證測定的準確性,上述滴定操作應重複二至三次,並求出滴定用去鹽酸體積的平均值。然後根據有關計量關係,計算出待測的naoh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

具體計量關係為c(a)*v(a)=c(b)*v(b) ,其中a(acid)為酸,b(base)為鹼。

原理酸鹼指示劑的變色

人們在實踐中發現,有些有機染料在不同的酸鹼性溶液中能顯示不同的顏色。於是,人們就利用它們來確定溶液的ph。這種藉助其顏色變化來指示溶液ph的物質叫做酸鹼指示劑。

酸鹼指示劑一般是有機弱酸或有機弱鹼。它們的變色原理是由於其分子和電離出來的離子的結構不同,因此分子和離子的顏色也不同。在不同ph的溶液裡,由於其分子濃度和離子濃度的比值不同,因此顯示出來的顏色也不同。

例如,石蕊是一種有機弱酸,它是由各種地衣製得的一種藍色色素。

hin在水中發生電離

如果用hin代表石蕊分子,hin在水中發生下列電離:hin═in-+h+

如果在酸性溶液中,由於c(h+)增大,根據平衡移動原理可知,平衡將向逆反應方向移動,使c(hin)增大,因此主要呈現紅色(酸色)。如果在鹼性溶液中,由於c(oh-)增大,oh-與hin電離生成的h+結合生成更難電離的h2o:

使石蕊的電離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於是c(in-)增大,因此主要呈現藍色(鹼色)。如果c(hin)和c(in-)相等,則呈現紫色。

指示劑的顏色變化都是在一定的ph範圍內發生的,我們把指示劑發生顏色變化的ph範圍叫做指示劑的變色範圍。各種指示劑的變色範圍是由實驗測得的。

注意:強酸滴定弱鹼時用甲基橙做指示劑;強鹼滴定弱酸時用酚酞。其他情況可用紫色石蕊試劑。

8樓:冒卉巨集良工

用已知物質的量濃度的酸(或鹼)來測定未知物質的量濃度的鹼(或酸)的內方法就叫做容酸鹼中和滴定。

酸鹼中和滴定是以中和反應為基礎的,反應的實質是:

h++oh-=h2o

酸和鹼起反應的物質的量之比等於它們的化學計量數之比。

9樓:朋顏吾綺玉

關鍵是配製溶液時等質量的naoh、nacl、k2co3、nahco3分別與等質量的碳酸鈉比較消耗鹽酸的能力。所以混有氫版氧化鈉會使得等質權量的碳酸鈉消耗鹽酸更多,測得碳酸鈉的濃度會偏大。其它三種物質等質量消耗鹽酸的能力都小於碳酸鈉。

測得碳酸鈉的濃度會偏小。

高中化學———酸鹼中和滴定 誤差分析

10樓:謇元瑤諶慕

1.含有氧化鈉的氫氧化鈉固體配製的標準液

(氧化鈉會和水反應生成

氫氧化鈉)

naoh溶液實際濃度偏高,滴定時消耗醋酸體積增多,測定其濃度偏小

2.含有碳酸鈉的氫氧化鈉固體配製的標準液

氫氧化鈉的實際濃度偏小,

滴定時雖然碳酸鈉也會和醋酸反應但總體消耗的醋酸的體積減小,使得測定的濃度偏大

高中化學酸鹼中和滴定誤差分析

11樓:

鹼式滴定管是用來量取naoh的,鹼式滴定管未用naoh待測液潤洗,管壁上附著的水會稀釋naoh,使naoh待測液濃度減少,v(待測)不變,n(待測)減小,故n(標準)減小,c(標準)一定,v(標準)偏小。

12樓:蝴蝶飛在天邊

未潤洗管內有水 會稀釋鹼溶液

13樓:匿名使用者

應該是不用待測液潤洗,v偏小吧?

關於酸鹼中和滴定的問題,關於化學酸鹼中和滴定突變的問題

要結合具體題目 具體操作,1.鹼液 放出用到 它的濃度是已知還是待測?如是待測,結果是偏低。2.這裡酸的濃度一般為已知,結果測得鹼的偏高。判斷方法從公式 c酸v酸 c鹼v鹼,入手。 秒懂百科 酸鹼中和滴定 用已知濃度的酸來測定未知物質的量濃度的鹼的方法 1 偏小 滴定前有氣泡 滴定後無氣泡 可知測出...

高中化學酸鹼中和滴定的問題,求詳細解答

1,也可以是強酸滴定弱鹼 或強鹼滴定弱酸 2,是的,應該是恰好反應,才能進行定量計算,比如強酸 強鹼滴定,甲基橙 酚酞都可以做指示劑,是在錯誤允許範圍內。高中階段,不用想那麼多,如果上大學,學化學專業,在 分析化學 會具體講解,3,滴定管在使以前,先用水洗,管的內壁會殘留水珠,若不用待裝溶液潤洗,則...

高中一道化學酸鹼中和滴定題

甲基橙的變色範圍是ph 3.1時變紅,3.1 4.4時呈橙色,ph 4.4時變黃,第一題必須一直滴鹽酸,溶液變為酸性才行,原來是鹼性。所以v甲 v乙,因為最後是nacl,na離子跟cl離子守恆。酚酞的變色範圍是8.2 10.0,所以酚酞只能檢驗鹼而不能檢驗酸。原來甲的鹼性較弱,鹽酸慢慢滴的時候,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