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貴陽傑上海主任
你好,就你描述的問題,律師答覆如下:
首先,申請工傷鑑定,確認傷殘等級後是確認賠償的基礎。參照《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八條。
第二,主要理賠範圍包括享受工傷醫療待遇,一次性傷殘補助金,住院伙食補助費,輔助器具,醫療期內原工資福利待遇不變,生活護理費等。
第三,參照《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三條,第三十四條,第三十五條,第三十六條,三十七條,第三十八條第三十九條,第四十條具體規定進行賠償。
第四,如果協商不成,帶好相關資料到勞動監察部門投訴,或者直接到單位所在地的勞動仲裁委提出勞動仲裁。祝福!
2樓:網友
1、「2008年12月22日在單位發生意外,2008年一月申請工傷認定」:寫錯了吧?應是2009年一月申請工傷認定?
2、你所說的「上一年度城鎮居民可支配性收入」、「上一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應是《最高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中的標準?那是不能認定為工傷時按人身損害賠償索賠時的計算方法,你朋友如果能認定為工傷,不應適用這個司法解釋,而應適用《工傷保險條例》中的賠償辦法,即:
支付住院期間的工資和福利、住院醫療費、伙食補助、護理費用等,出院後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按月領傷殘津貼、解除合同或合同到期後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傷殘就業補助金等,具體請參考《工傷保險條例》29-36條的規定。
3、按工傷賠償,與上一年度的度城鎮居民可支配性收入」、「上一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沒有太大關係,只與職工本人工資有關。
3樓:
是按達成賠償協議的時間的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如果是現在判決的話就是09年度的,具體有檔案的,一般是每年7月1日公佈的。
而且我看你好像少了個步驟,工傷認定後沒有進行傷殘鑑定,沒有等級就沒有具體賠償標準。
4樓:聰穎又純美灬小雀
知道應當知道之日起2年。
5樓:網友
首先勞動者工傷時適用社會保險待遇,具體參見《工傷保險條例》!那裡面有你想要的,慢慢看!
基本上你要首先申請工傷認定,認定結束後根據認定結果評殘領取社會保險待遇!
工傷賠償時效是多長時間
6樓:張淑霞
法律分析:工傷賠償期限:申請複審鑑定勞動能力的期限為勞動能力鑑定結論作出之日起一年後。
工傷認定後,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應當將工傷認定的有關資料儲存50年。職工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崗位上因突發疾病在一定時間內死亡的,屬於工傷的情形之一,固定時間為:48小時以內。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三十八條 因工傷發生的下列費用,按照國家規定從工傷保險**中支付:
一)**工傷的醫療費用和**費用(二)住院伙食補助費(三)到統籌地區以外就醫的交通食宿費(四)安裝配置傷殘輔助器具所需費用(五)生活不能自理的,經勞動能力鑑定委員會確認的生活護理費(六)一次性傷殘補助金和一至四級傷殘職工賀冊凱按月領取的傷殘津貼(七)終止或者解除勞動合同時,應當享受的一次性醫療補助金(八)因工死亡的禪喚,其遺屬領取的喪葬補助金、供養親屬撫卹金和因工死亡補助金(九)勞動能力鑑定費。
第三十九條 因工傷發生的下列費用,按照國家規定由用人單位支付:
一)**工傷期間的工資福利(二)五級、六級傷殘職工按月領取的傷殘津貼(三)終止或者解除勞動合同時,應當享受的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
第四十一條 職工所在用人單位未依法繳納工傷保險費,發生工傷事故的,由用人單位支付工傷保險待遇。用人單位不支付的,從工傷保險**中先行支付。
從工傷保險**中先行支付的工傷保險待遇應當由用人單位償還。用姿汪人單位不償還的,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可以依照本法第六十三條的規定追償。
7樓:點行**
法律分析:當職工發生巨集前事故受到傷害後,作為用人單位也好,受傷職工也好,除了積極**外,首先要把握耐啟好申請工傷認定的期限,這是受傷職工合法權益受到保障的前提。 申請工傷賠償的時效是1年。
工傷職工與用人單位就賠償的爭議屬於勞動爭議。法律依據:《中華人昌絕如民共和國勞動爭議仲裁調解法》 第二十七條 申請仲裁的時效為一年,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之日起算。
工傷賠償期限是多長時間
8樓:霍昕彤
法律分析:工傷鑑定以後一般一到六個月能拿到賠償金。如果經過勞動能力鑑定,工傷級別達到10級及以上的,用人單位還應當支付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一次性傷殘補助金,這些賠償乙個月左右可以到公司賬戶,什麼時候轉到工傷職工賬戶,要看用人單位的效率。
法律依據:《工傷保險條例》
第十四條 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工傷:
一)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的;
二)工作時間前後在工作場所內,從事與工作有關的預備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傷害的;
三)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履行工作職責受到暴力等意外傷害的;
四)患職業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間,由於工作原因受到傷害或者發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責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軌道交通、客運輪渡、火車事故傷害的;
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認定為工傷的其他情形。
第三十條 職工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進行**,享受工傷醫療待遇。
職工**工傷應當在簽訂服務協議的醫療機構就醫,情況緊急時可以先到就近的醫療機構急救。
**工傷所需費用符合工傷保險診療專案目錄、工傷保險藥品目錄、工傷保險住院服務標準的,從工傷保險**支付。工傷保險診療專案目錄、工傷保險藥品目錄、工傷保險住院服務標準,由***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會同***衛生行政部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等部門規定。
職工住院**工傷的伙食補助費,以及經醫療機構出具證明,報經辦機構同意,工傷職工到統籌地區以外就醫所需的交通、食宿費用從工傷保險**支付,**支付的具體標準由統籌地區人民**規定。
工傷職工**非工傷引發的疾病,不享受工傷醫療待遇,按照基本醫療保險辦法處理。
工傷職工到簽訂服務協議的醫療機構進行工傷**的費用,符合規定的,從工傷保險**支付。
工傷的賠償期限
9樓:張仁藏
法律分析:工傷的賠償期限:一種是參加工傷保險的賠償。
這裡需要注意的期限與工傷認定一樣,即用人單位必須在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鑑定為職業病之日起30日內,向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如用人單位在依法規定的時限內提交工傷認定申請的,在此期間發生符合《工傷保險條例》規定的工傷待遇等有關費用由該用人單位負擔。因此搭正,需碰族提醒參保的用人單位切莫小視工傷認定30日的期限。
另一種是參加工傷保險的賠償。發生工傷後,用人單位因種種笑枝弊原因不能及時支付工傷待遇勞動爭議而引起的糾紛,其申請仲裁的期限期間為一年,該仲裁期限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其他有關工傷的賠償期限:
1、申請勞動能力複查鑑定的期限是自勞動能力鑑定結論作出之日起:1年後。2、工傷認定結束後,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應將工傷認定的有關資料儲存:
50年。3、視為工傷的情形之一是職工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崗位突發疾病在一定的時間內搶救無效死亡,該一定的時間是:48小時內。
受理仲裁申請的45日內,案情複雜的為60日內。6、勞動者不服工傷爭議仲裁裁決,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期限: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15日內。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 第四十九條 職業病診斷、鑑定過程中,在確認勞動者職業史、職業病危害接觸史時,當事人對勞動關係、工種、工作崗位或者在崗時間有爭議的,可以向當地的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接到申請的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應當受理,並在三十日內作出裁決。
工傷賠償時間規定
10樓:徐睿明
職工所在單位30日內申請工傷認定,用人單位未在規定時間內提出工傷認定的,職工及其近親屬,工會組織有權申請工傷認定(一年之內)用人單位所在地統籌地區的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自受理之日起60日內做出認定。工傷賠償範圍包括:醫療費,住院期間營養費,護理費,交通食宿費,誤工費,如果造成殘疾,要賠付輔助器械費用,後續**費,一次性殘疾補助金,一次性殘疾就業補助金,殘疾津貼,如需律師幫助。
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二條工傷職工因日常生活或者就業需要,經勞動能力鑑定委員會確認,可以安裝假肢、矯形器、假眼、假牙和配置輪椅等輔助器具,所需費用按照國家規定的標準從工傷保險**支付。
工傷賠償時限
11樓:姜超
工傷賠償時限桐稿與工傷認定一樣,即用人單位必須在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鑑定為職業病之日起30日內,向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用人單位因種種原因不能及時支付工傷待遇引起的糾紛,申請仲裁的期限期間為一年。
【法律依據】工傷保險條例》第十七條第一款。
職工發生事故傷害或者按照職業病防治法規定被診斷、鑑定為職業病,所在單位應當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鑑定為職業病之日起30日內,向統籌地區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遇有特殊情況,經報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同意猜物,申請時限可以適當延長。
第二款。用人單位未按前款規定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工傷職工或者其近親屬、工會組織在事故傷害發穗輪液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鑑定為職業病之日起1年內,可以直接向用人單位所在地統籌地區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
工傷賠償時間期限
12樓:贊贊團隊
一、工傷賠償有時效嗎。
工傷賠償是有期限的,用人單位必須在事故發生後乙個月內,向當地的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報告工人受傷的具體情況。逾期不申報,或者用人單位不願意申報的。受傷員工或員工的家屬,必須在事故發生後一年內報告工傷。
工傷認定後,員工家屬可以申請勞動能力的鑑定,然後再申請勞動仲裁。
二、工傷訴訟要注意的問題。
1、時效。《工傷保險條例》規定:職工發生事故傷害或按職業病防治法規定被診斷、鑑定為職業病,所在單位應當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鑑定為職業病之日起30日內,向所在地區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
2、保留證據。如果無書面勞動合同,要另保留證據。如工資單、用人單位簽訂勞動合同時收取金等的收條、出勤記錄等。
3、複議前置。根據規定,申請工傷認定的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該職工所在單位如果對工傷認定結論不服,有關單位和個人可以依法申請行政複議;對複議決定不服的,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訴訟。
三、工傷賠償是賠給個人嗎。
工傷保險**支付的工傷待遇部分是在申請工傷待遇稽核之後轉入稽核申請表上選擇賬戶的,可以是員工也可以是公司賬戶。需要員工和單位協商一致。因為很多情況下都有單位墊付醫療費的情況所以會給出選擇。
工傷賠償包括工傷保險**支付的**費、**費、住院期間生活費、以及傷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和相應等級的津貼。單位支付員工工傷期間的工資,以及傷殘的一次性就業補助金,一次性醫療補助金根據地方法規確定支付方。
工傷待遇稽核時在**完畢或者勞動能力鑑定結果下達後,向社保遞交申請後下達的。主要資料有:工傷待遇稽核申請表、醫療終結或者勞動能力鑑定表、病例、出院小結、醫療發票及住院清單、工傷認定書和本人身份證影印件。
受傷員工申請後在60日內下達待遇。
以上就是找法網為大家整理的關於工傷賠償有時效嗎的相關法律知識了。綜上可知,工傷賠償是有時效的,一定要在規定的時間內進行工傷認定並提出索賠。如果您還有其他疑問,歡迎諮詢找法網,我們會有專業的律師為您解答。
溫馨提示:在實際法律問題情景中,個案情況都有所差異,為了高效解決您的問題,保障合法權益,建議您直接向專業律師說明情況,解決您的實際問題。 立即**諮詢 >
工傷賠償情況,工傷賠償情況
你還沒有說清楚,你有沒有拿到工傷認定書?如果你沒有那到工傷認定書,就必須先要求工廠申請工傷,如果工廠不申請,你自己拿到材料到當地勞動部門下屬的工傷科去申請,需要的材料有 1.本人與工廠的勞動關係證明 如廠牌 勞動合同等 2.上班時間證明 如考勤或排班表 3.初診證明 找醫生開 或初診病歷影印件4.身...
工傷賠償問題,關於工傷賠償問題
你應當通過當地社會勞動保障局進行傷殘鑑定,後提出賠償要求,按照目前的法規規定,你的傷殘可能定位5級或6級,賠償數額位你本人16個月的基本工資,6級14個月的基本工資,這是規定的賠償數額,你可以另外提出其他你認為需要的賠償要求 按工傷保險條例規定,因工受傷賠償專案 金額只有等勞動能力鑑定等級後才能最終...
工傷怎麼賠償?工傷怎麼賠償的
賠償方法如下 受工傷後需要工傷保險 和用人單位共同進行賠償,工傷保險 支付 工傷的醫療費用 費用 住院伙食補助費等 用人單位支付 工傷期間的工資福利 五級 六級傷殘職工按月領取的傷殘津貼等。如果用人單位為工傷員工購買了工傷保險的,由工傷保險賠償。如果用人單位沒有購買工傷保險的,由用人單位按照標準賠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