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漢人學藏傳佛教,宗薩 為什麼要學 藏傳佛教 漢人

時間 2021-05-07 20:00:12

1樓:霖然飄乎

漢傳佛教真的完全沒有完整的修行次第嗎?這是不一定的。

漢地八大宗派,雖然在修證上都能圓滿無缺,但是真正在教理上和修證上,都明白宣示的,首推天台。只是真正能解行並重的天台次第,埋沒太久,沒有人知道。

另一方面,臺宗的次第雖然完備無缺,它能圓滿融貫佛陀時教所說的一切經典,但是正如祖師所言,臺宗的根本意趣,是針對真正具備圓教根器的人。而臺宗的名相晦澀,概念繁多,難以入門等等,也是比較大的缺憾。

南懷瑾曾說,廣論,摩訶止觀,宗鏡錄等都是佛教的真正意義上的佛學概論,但是如果要末學推薦別人去讀,那麼第一廣論,第二宗鏡錄,第三才是摩訶止觀。這就能明白其中的不易了。

藏傳佛教則以其嚴密的傳承和次第,以及祖師大德言教的完整保留和弘揚,吸引了當今漢地一批批真正樂於學法的佛**,這是值得我們讚歎的。

但另外一方面,如果有心,應當下一番功夫,真正挖掘出漢傳佛教的精髓來,這是聖嚴長老的最重要的遺願之一。

如果看完我的回答對佛教有興趣,可看我簡介中我推薦的佛教資料。

2樓:馬勒瀧

親,藏傳佛教有雙修,有咒語,還能即身成佛,對於現代人來說,那是求之不得啊!反觀原始佛教,就一些義理和修行,枯燥,誰願意看啊。

3樓:小巧辮子

用一個我自身的事情來做個簡單的比喻:

我是蘇州本地人,當地男子一般結婚物件都是首選都是當地女子,只有家境比較貧困的才找外地女子。這個是蘇州主流形式。

而就我而言,各方面都算還可以,總之算不上貧困吧,但是我就與一個廣東女孩結婚了。很美滿的家庭。

對lz的問題對應:為什麼漢人學藏傳佛教

轉換就是:蘇州人為什麼要找外地女的呢?

我的回答很簡單:和你相應的就是對的。

不是每個人都會學藏傳佛教,如果不相應,學了也會退掉。就如同不是每個人都會找外地女一樣。你說呢。

4樓:但盡凡情

我作為佛學院的一名學僧,我可以客觀的說,現在的佛學院都有開《菩提道次第廣論》這一部論的課程,**。。也有開中觀和唯識的課程。。。他們也是學這些,我們也是學這些。。

藏傳佛教。。漢傳佛教。。。對於一個不學佛,不信佛的人傾向於民族觀念。。。

可是對於我們學習佛教的人來說,他們只是佛教從印度傳入的時期不同,歷史成因不同。。漢地八大宗派,是祖師側重於不同的層面,以不同的言教傳授不同的人,我們是不是一定要學習一個**喇嘛宗喀巴的東西嗎?可以說,它的東西的確好,我們拿來學,宗喀巴一代祖師,我們學習他,不在乎他是**的人,他的著書是佛教的,而不是什麼藏傳佛教的非漢傳佛教的。。

漢地佛教的確沒有一部能與《廣論》在休學次第如此明瞭方面相匹敵的書,同樣漢地佛教的祖師們給我們留下了更多的寶貴遺產,更不是藏地的一些著作能比擬的,但是這種比較時愚蠢的,佛教本身是印度傳入中亞西亞在傳入中國的,在它來到中國大地後就已經抓了不少沿途的東西一起攜帶過來,印度不同時期尚崇尚不同的論典,不同的宗派側重不同的義理。何況佛教來到中國的漢地和藏地時也是風塵僕僕。。它又需要適應本國的環境做些改變,那麼漢,藏文化有差異,著作也有差異,可是講的卻都是那個東西。

我們只希望好好學習佛教,從未想過,我要好好學習和發揚「漢傳佛教」,南傳佛教重視禪定,法數。我們也要學。但從不冠上一「南傳」2字。。

5樓:熊貓油油

藏傳佛教在次第上很詳細透徹,從凡夫到佛果,自己處在那個階段,該尤其注意哪方面,通過這方面的學習就能很清楚。而且這方面的論著非常多,菩提燈論、入行論、三主要道論,數不勝數。有的其實不是藏地的大師的著作,但藏地卻很重視,而在漢地則無人重視。

另外藏傳佛教中有一些特別的法門,漢地沒有傳承下來。

6樓:匿名使用者

1.看大成佛經 以儘快地明白佛法的根本 首先明理 先看《楞嚴經》都看文言文 白話文對照的 《金剛經》《大般涅磐經》《法華經》《地藏菩薩本願經》《圓覺經》《楞伽經》《淨土諸經》等

2.看修行的書 明理不求實證 則無意義 目前時代 最好最易成就的 就是藏區的大圓滿法 能即生開悟 大圓滿法 天賜眾生福澤 能修習 當累世修的機緣 甚難得

六祖以後,禪宗已不適合人的根性,能度脫現代人的,最佳的就是大圓滿法了。正如蓮華士大師所預言:鐵鳥(飛機)飛翔時,大圓滿法將傳遍世界。

推薦修行的兩本書:母音老人著《大手印淺釋》

丹貝旺旭仁波切著《金剛密乘大圓滿》

修習大圓滿法 須拜有仁波切稱謂的大師為師 灌頂修行

有仁波切稱謂的大師 不僅僅是開悟 且證量足 能夠灌頂加持 並非是普通意義上的活佛摩頂

去青海省果洛洲久治縣的德合隆寺

去拜 丹貝旺旭仁波切 為師

或 四川省甘孜洲白玉縣阿宗寺 :江央確吉寧瑪仁波切

修習大圓滿法 能即生開悟

7樓:不知冷熱心

佛講八萬四千法門,皆是為了教化不同根基的眾生,漢人學藏,藏人學漢亦如是,南無阿彌陀佛

8樓:煩惱即菩提

密宗的口號是,即身成佛,這個很有號召力,就是說不必等臨終就能肉身成佛。

9樓:蜂帶刀

1.**文化熱的影響

2.國家民族政策的影響

3.藏傳佛教的神祕主義較多的神叨叨的吸引力學不等於信,俺「學」過好幾個宗教,一個也不「信」

10樓:匿名使用者

非常簡單 漢傳佛教 在漢地這一邊兒 沒有一個很好的流程工序 就是所謂的次第

也就是說 搞了半天 在形式上的區分 只有 懺悔 讀經 拜佛 放生 四個

而藏傳佛教 自古以來 就接受的密宗的傳承 在形式上 分破瓦法啦 修本尊的法啦 就是說 看上去 比較詳細明瞭

你說的 廣論 還是頗有爭議的 廣論 只是讓你去理解菩提道次第的一本論述 記住 他是論述 菩提道次第 不是論述 論述 就好像饅頭你吃不下 做成包子 這個比喻不恰當 不過論述 是要以菩提道次第 為根本的

你要看的書 假如 是說論的話 我告訴你 有一本不是相當於廣論 燈論 這些的 要超越他的 那就是 瑜伽師地論

一共100本兒

這本書可了不得 當年唐僧 取的 就是這本 那時候 有個和尚馬上要圓寂了 夢見了偉大的文殊菩薩 菩薩說 哎呀 你不能走啊 有個和尚 以後從震旦 (中國)來啊 就是要取瑜伽師地論的 於是 他硬是用定撐到120歲 那時候 看見唐僧都哭了 你說 一個阿羅漢都哭了 他啥結果 啥概念

不過 非常遺憾的是 瑜伽師地論 你在文言文等等方面 沒有造詣 你看不懂

所以 很多 像這種論 有的是 一大堆一大堆 比如 往生論 為什麼中國人都念阿彌陀佛 你知道嗎 往生論 你懂嗎 大乘起信論 你知道嗎 都可以 於這個道次第論 和道燈論 相提並論的 還有很多超越他的

你要看論 可以啊 你去大藏經 找論部 那裡全是論

補充一下 讀不懂 就最好辦 像六祖慧能大師那樣子 直接一個大字不懂 乾點兒活兒 入定了 去找佛菩薩直接問 佛教的論述 是講給人聽的 但是就是論述講的再完美 你不入三昧 還是兩個字 結緣 永遠 不叫修行

我的意思 很簡單 你不入定 就是結緣 放生 讀經 拜佛 研究經法 考證 一切這些 都叫和佛結緣 不叫修行

11樓:清鼎

這個 在很多的經綸中已經有記載這個時候就是密宗和淨土宗的弘揚時期

你可以看一下這方面的書

12樓:匿名使用者

廣論很殊勝很不可思議的

不要這麼分別 分什麼漢傳什麼藏傳 都是佛教 都是一家哪個對自己的機 自己覺得學這個很受益就去學要改革開放嘛

宗薩 為什麼要學 藏傳佛教 漢人

13樓:匿名使用者

佛教為什bai麼有八萬四千法門du

?就是讓不同心

zhi性的眾生修dao不同的法門,不是版藏人學藏,漢人權學漢,那佛法還源於印度的呢,你怎麼算?無論修藏傳佛教、漢傳佛教,還是南傳佛教,只要契機,修哪個法門都可以,就是不能自己盲修瞎煉,另搞一套。

14樓:匿名使用者

無論哪一宗派,都是佛**。無論學哪一法門,都是緣。

藏傳佛教與漢族的佛教有什麼區別?

15樓:楓林雨露

一、側重不同。

漢傳佛教講的理論講得比較多,實修得比較少,而藏傳佛教更注重實修。

二、教法不同。

藏傳佛教有非常完整的聞思修、講辯著體系,對傳承也一直相當重視,從來沒有間斷過,並且要求次第修學。尤其是藏地的寺院非常多,比如色達縣,人口不到五萬,寺院就有二十幾座。這些寺院都有法師講經說法,周圍的老百姓也經常去聽。

而漢傳佛教,相比之下,一個城市裡的寺院比較少,就算有幾座,講經說法的現象也不太多。其實,現在很多佛教徒特別虔誠,但佛教中到底講了什麼道理,大多數人卻不明白。

擴充套件資料

藏傳佛教教義特徵為:大小乘兼學,顯密雙修,見行並重,並吸收了苯教的某些特點。

傳承各異、儀軌複雜、像設繁多,是藏傳佛教有別於漢地佛教的一個顯著特點。顯宗說一切有部、經部、唯識、中觀四宗中以中觀為最發達。龍樹一系的論典以「正理聚六論」為中心,經過宗喀巴的倡導,中觀應成派月稱所著的《入中論》最受推崇,成為中觀論著的代表作。

《現觀莊嚴論》與《入中論》兩書漢文未譯,而龍樹的《大智度論》藏文未譯,因而成為藏傳與漢傳佛學之一重要區別。**密教一般分為事部、行部、瑜伽部、無上瑜伽部等四部,而各宗派多以無上瑜伽部的各種教授為主要修行法門。

16樓:匿名使用者

藏傳佛教,又稱藏語系佛教,或俗稱喇嘛教,是指傳入中國**的佛教分支。屬北傳佛教,與漢傳佛教、南傳佛教並稱佛教三大地理體系,歸屬於大乘佛教之中,但以密宗傳承為其主要特色。

漢傳佛教,是以地理位置劃分的佛教派別,流傳於中國、日本、朝鮮半島等地,為北傳佛教中的一支,主要以大乘佛教為主。

主要有以下幾點不同:

一、藏傳佛教是顯教菩薩乘和密教金剛乘合二為一的教派,而漢傳佛教是大乘顯教。

唐代雖然譯過一些密經,但都屬下部密,而且早已絕傳。有人將淨土宗劃為密宗,但從教義上衡量,這種觀點恐怕難以成立。藏傳佛教四部密法俱全,但藏傳佛教獨有的密法是無上密,所謂即身成佛之法也只在無上密中才有,因為下三部密中雖有多種成就的修法,但都沒有幻身和光明識的修法,而即生成佛卻離不開這兩種雙運成就。

二、藏傳佛教和漢傳佛教,在事理二諦的見解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別。

藏傳佛教各派都以龍樹中觀見為主,雖然各派對中觀二諦義的理解方面有千差萬別,但沒有一個尊唯識見者。唯識學研究只是為了從反面認識中觀真理。

漢傳佛教早期的天台、三論、華嚴、禪宗等教派都持中觀見,唐玄奘師出唯識宗門,故在東土弘揚法相唯識學,對唐以下的漢傳佛教影響極大;六祖《壇經》解說事理契合中觀,但後期禪家輕視經教,雖言重理,但不學經論而所得之「理」,也很難說清是什麼樣的「理」。

現在的漢傳佛教大部分是淨土宗,淨土家認為:理深解微,末世斷惑證理甚難,乘佛願力,往生淨土為易行之道,因此,不習中觀唯識之理,只誦經典、佛號求往生。由於這些原因,藏傳佛教和漢傳佛教,在事理二諦的見解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別。

三、藏傳佛教和漢傳佛教,由於各自所處的歷史文化、自然環境和信眾的生存條件、生活習俗不同,因此,在飲食起居、典章制度、塔殿佛像的造型風格、信仰習俗、信眾的心理素質等眾多文化內涵方面形成了各自不同的特點。

總的來說,藏傳和漢傳佛教之間雖然有以上這些不同點,但二者既然都是佛教,在根本教義方面沒有什麼不同,也就是說它們在本質上沒有什麼不同。不同點,只表現在非本質的表面現象方面。

為什麼只有藏傳佛教有畫佛像,為什麼藏傳佛教裡的許多佛像腳下都踩有人

這在古代印度佛教 造佛像和畫佛像也是一門學問 叫 工巧明 是要按傳承的 古代的修行者要精通五明 五明 是指 工巧明 工藝學 宣告 語言學 醫方明 醫學 外明 天文學 和內明 佛學 和印度 古代就隔一座山 造佛像和畫佛像 的技藝 由高僧 傳過來 也有去印度學習的,佛的形象和印度佛教的 沒有變化 但是古...

藏傳佛教為什麼爭議那麼大,藏傳佛教為什麼爭議那麼大

藏傳佛教並沒有小乘佛教傳承,說一切有部及經量部對藏傳佛教的形成,雖有一定程度的影響,不過在佛教的修行方式與戒律上,兩者並不相同,也無直接必然的關係。而從大乘佛教的判別來看,藏傳佛教密教與大乘佛教顯教顯然是相對的。藏傳佛教的流傳地集中在中國藏族主要聚居地區 青海 四川 甘肅 雲南 拉達克 蒙古,尼泊爾...

藏傳佛教又稱什麼教,藏傳佛教中又分青教 黃教 紅教等分別指的是什麼

密宗,分為五派 黃白花黑紅 藏傳佛教中又分青教 黃教 紅教等分別指的是什麼 青教實在是未所耳聞 黃教 紅教 和諧拯救危機系列片 正信的佛教 黃教 紅教 藏傳佛教中又分青教 黃教 紅教等分別指的是什麼 這裡包括了兩個層面,第一個是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的區分,譬如說五臺山,山上專漢傳寺廟被稱為青廟屬,藏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