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柳蜈
影響元四家對於山水畫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他們四人均是江浙一帶人,都擅長水墨山水併兼工竹石,為典型的文人畫風格,他們生活在元末社會動亂之際。雖然每個人社會地位及境況不盡相同,但他們不得意的遭遇是相似的,在藝術上都受到趙孟頫的影響,通過他們的探索和努力,使中國山水畫的筆墨技巧達到了一個高峰,對後世的繪畫,尤其是「南宗」一派影響巨大。
元代繪畫以山水畫為最盛,其創作思想、藝術追求、風格面貌均反映了畫壇的主要傾向,影響後世也最深遠。元初山水畫家以錢選、趙孟頫、高克恭為代表,他們均對傳統山水畫進行了認真探索,並託復古以尋求新路。錢選諸法俱善,作品多描繪古代高人隱士或故鄉山水,用筆質樸稚拙而意境脫俗,善畫青綠山水,師法唐代李思訓、李昭道父子和南宋趙伯駒,並融進文人畫的筆意和氣韻,具有一種生拙之趣,"無求於世,不以贊毀撓懷"的人生態度也使得他的畫清逸眷秀,不隨時趣,特立獨行。
高克恭變化出入於米芾、董源、李成之間,形成了渾穆秀潤的獨特風格,而其造詣精絕,筆法雄厚,富有生意,善作山水,墨竹.在元初與趙孟頫、錢選並驅。而尤以善畫鞍馬,人物,山水,花鳥,竹石--水墨,工筆青綠,寫意兼施的趙孟頫最是全面,實乃不可多得的藝術大師與多面手,他在繪畫上尚古,倡導向唐宋學習,常以"不愧唐人""粗有古意"自許,對後世許多的畫家影響很深.
元代中後期,崛起黃公望、王蒙、吳鎮、倪瓚這四大家。元四家以他們各自的創新風格和簡練超脫的藝術手法,把中國山水畫發展到了一個新階段,代表了這一時期山水畫發展的主流。
元代人物畫遠不如山水、花鳥畫興盛。由於尖銳、複雜的民族、階級、社會矛盾,大多數畫家消極避世,漠視人生。尤其是文人士大夫畫家,主要借山川、枯木、竹石,寄情抒志,疏於表現人事。
因此,直接反映現實生活的人物畫極少。而隨著宗教的風行,在佛道人物畫方面,有一定提高。藝術方面,有些畫家汲取文人畫的筆墨技巧,也獲得了一定的成就。
劉貫道師法晉唐,集古人之長,筆法凝重堅實,人物意態舒暢,為元初高手。何澄繼承南宋院體遺規,開元代人物畫逸筆先路。王振鵬師法李公麟,筆法流暢勁健,人物神情生動,白描間以淡墨渲染,突破了一般只用線描的程式。
錢選人物畫學自晉、唐,衣紋多用顧愷之高古遊絲描,工穩而不板滯,蘊清秀於古拙,自成一種格調。任仁發人物鞍馬師法唐人,筆法工細流暢,筆調明快清麗,保留了較多的唐人傳統,但亦有自己風貌,在元初與趙孟頫齊名。張渥以畫白描人物見長,師法李公麟,用筆流暢飄逸,形象真實,栩栩如生,被譽為「妙絕當世」。
王繹善畫肖像,筆法細勁,造型準確,神態生動,在元代肖像畫家中成就最為突出。
「元四家」是元代山水畫的四位代表畫家的合稱。
主要有二說:一是指趙孟頫、吳鎮、黃公望、王蒙四人,見明代王世貞《藝苑卮言·附錄》。二是指黃公望、王蒙、倪瓚、吳鎮四人,見明代董其昌《容臺別集·畫旨》。
第二說流行較廣。 也有將趙孟頫、高克恭、黃公望、吳鎮、倪瓚、王蒙合稱為「元六家」。
畫風雖各有特點,但主要都從五代董源、北宋巨然的基礎上發展而來,重筆墨,尚意趣,並結合書法詩文,是元代山水畫的主流,對明清兩代影響很大。
2樓:於秋梵璧
「元四家」指黃公望、王蒙、倪瓚、吳鎮。但也有人認為「元四家」為趙孟頫、吳鎮、黃公望、王蒙(見明王世貞《藝苑巵言》),但大多數是認可第一種說法的。元四家對於山水畫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他們四人均是江浙一帶人,都擅長水墨山水併兼工竹石,為典型的文人畫風格,他們生活在元末社會動亂之際。
雖然每個人社會地位及境況不盡相同,但他們不得意的遭遇是相似的,在藝術上都受到趙孟頫的影響,通過他們的探索和努力,使中國山水畫的筆墨技巧達到了一個高峰,對後世的繪畫,尤其是「南宗」一派影響巨大。
黃公望(1269—1354)字子久,號大痴道人,江蘇常熟人,中年為吏,後因事入獄,獲釋後活動於杭州、富春、松江、常熟一帶,為全真教道士。黃曾得到趙孟頫的指點,自稱「鬆雪齋中小學生」。山水主要表現常熟的虞山、浙江富春山一帶景緻,多以披麻皴畫法,傳世作品有《富春山居圖》卷、《九峰雪霽圖》、《快雪時晴圖》等。
吳鎮(1280—1354)字仲圭,號梅花道人,嘉興人。工詩文善草書,除山水外精梅竹。他家境貧寒,過著清苦的隱居生活。
他在繪畫上也吸取董源、巨然的皴法,筆墨雄秀清潤,有蒼茫氣象,曾作漁父圖,題句多「只釣鱸魚不釣名」、「一葉隨風萬里身」內容,抒寫了他安貧樂道的情操。傳世作品有《漁父圖》、《竹譜冊》、《秋江漁隱圖》等。
倪瓚(1301—1374)字元鎮,號雲林,無錫人。倪瓚早年為富戶,家中多藏書畫古物,生活優遊安適。元末農民起義爆發,他疏散家財遁跡於太湖直至明初。
他的山水主要表現太湖風光,創「折帶皴」,意境清幽蕭索,表現了孤高的氣息,極為明清文人畫家推崇。作品有《漁莊秋霽圖》、《虞山林壑圖》、《容膝齋圖》等。
王蒙(?—1385字叔明,湖州人。王蒙為趙孟頫的外孫,曾作過小官,後隱居黃鶴山,自號黃鶴山樵。
山水也多寫黃鶴山景,他的山水皴法豐富,章法稠密,景色鬱然深秀,他是元四家中極具繪畫功力的一位。有《春山讀書》、《青卞隱居》、《夏日山居》、《葛稚川移居》等作品傳世。
元四家藝術風格的特徵有哪些?產生這種藝術風格的時代背景其風格對後世山水發展的影響有哪些
3樓:匿名使用者
請參考這些資料
五代時期中國山水畫格局和對後世的影響
4樓:匿名使用者
以荊浩、關仝為代表的北方山水畫派
特別是荊浩的《匡廬圖》的出現,在山水畫發展技法上,突破了隋唐之後山水畫大多數侷限於勾填和有勾無皴的畫法,開啟了注重皴法的水墨山水畫的法門,這是中國山水畫自形成以來第一次重大的變革和創新。後來經過董源和巨然等的努力,使皴法更加豐富多樣和成熟,從而確立了中國式山水畫的獨特的表現方法。
以董源、巨然為代表的南方山水畫派
在表現技法上,又創立了能夠體現南方山水特點的「披麻皴」。這種由董源創立的「披麻皴」技法,對後世影響極大。「元四家」(黃公望、王蒙、吳鎮、倪瓚),明代"吳門畫派"的沈周、文徵明,"淞江畫派"的董其昌和清初"四王"(王時敏、王鑑、王翬、王原祁)、"四僧"(弘仁、八大、石溪、石濤),都或多或少,或直接、或間接地受其影響。
整個清代三百年的山水畫,也幾乎全都籠罩於「披麻皴」的表現形式之下,繼承者甚多,董源可謂是江南山水畫派的開山鼻祖。以董、巨為代表的南方山水畫派的影響是深遠的,其山水畫藝術為後世的藝術家們繼承發展。
北方的荊浩以雄強之勢影響深遠,著有《筆法記》一書。提出「氣、韻、思、景、筆、墨六要」,對「六法」有所發展,關仝是荊浩的繼承人,以江南平淡水墨風格影響久遠。巨然繼承了董源的衣缽。
他們一直影響到後來各個時代,以至發展成南北宗說。
"元四家"的繪畫特點有何不同
5樓:匿名使用者
元四家元四家:指中國畫上的黃公望、王蒙、倪瓚、吳鎮四位元代畫家。其共同特色,是以「雅潔淡逸」山水畫風。
強調水墨畫發展,起了很大的作用。四人同處於一個時代,年齡相近,他們的風格和特點:黃公望是山川深厚,草木華滋;王蒙是畫山水多至數十得,樹木不下數十種,千巖萬壑,迦環重迭;吳鎮山水蒼茫沉鬱;倪瓚山水,所謂「天真幽淡,蕭殺寂寞」,具有一種荒涼空寂、疏簡消沉的趣味。
吳鎮(1280-1354),浙江嘉興人,博學多識,性情孤傲,隱居鄉里,在杭州以賣卜為生。他的畫師承巨然,善用溼墨,充分發揮水墨畫的特性。他的畫風沉鬱蒼莽。
傳世作品有《嘉禾八景圖》、《水村圖》等。
王蒙(1308-1385),湖州人,生活於元末明初,明初曾任泰安知州,後被牽連入獄而死。他從小向外祖父趙孟 學畫,長大後與黃公望、倪瓚多有交往。他作畫喜用焦墨渴筆,點細碎苔點,畫面繁密充實。
他善畫江南林木豐茂的景色,溼潤華滋,意境幽遠。代表作品有《青卞隱居圖》、《夏日山居圖》、《春山讀書圖》等。
黃公望(1269-1354),常熟人,年青時作過小官,因別人的事牽連入獄。出獄後改名"一峰",並當了道士,開始畫畫。50歲後隱居杭州,專心於山水畫創作。
黃公望得到舅舅趙孟 的傳授,融合宋代各大家之所長,到了晚年,又"臥青心,望白雲",深入到大自然中觀察體悟,形成自己"氣清質實,骨蒼神腴"的藝術風格。他的代表性作品《富春山居圖》,花了七年時間完成,高33釐米,橫長396.6釐米。
將富春江兩岸數百里精萃收聚於筆下。畫家中鋒、側鋒兼施,尖筆、禿筆並用,長短幹筆皴擦,溼筆披麻,渾成一體。
倪瓚(1301-1374)是無錫人,家境富足。朱元璋起義後,他棄家出走。"扁舟蓑笠,往來湖泖之間"達二十年之久。
他的畫主要表現太湖一帶風光,取平遠法構圖,簡略曠遠。他善用側鋒淡墨,幹筆皴擦,作品筆墨精粹,意境幽遠。代表作品有《漁莊秋霽圖》、《紫芝山房圖》、《江岸望山圖》。
倪瓚主張繪畫不過"逸筆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娛",多為文人畫家所稱道。
吳鎮(1280 1354),字仲圭。號梅花道人,浙江嘉興人。終其一生閉門隱居,未入仕途。
精研儒學,旁通佛道,喜與僧道為友,以詩文書畫自娛。題材多描寫漁夫和隱逸生活,寄託他隱遁避世的思想情趣。善用溼筆表現山川林木鬱茂景色,筆力雄勁,墨氣沉厚。
吳鎮的畫風,與黃公望、王蒙、倪瓚三家有明顯不同,黃、王、倪二家重筆,幹筆皴擦較多。而吳鎮重墨,多用溼筆。在構圖方面,三家都趨平穩,吳則追求奇險,有時危峰突起,有時長鬆倒掛,有時平遠,有時高遠。
畫面題款,三家皆用楷書,吳鎮獨用草書,從書寫內容到奔放不羈的書風中,使人感到蓄積徵畫家胸中的不平之氣。董其昌評說: 「吳仲圭大有神氣」。
其畫氣勢磅礴,元氣淋漓而不入野。明代沈周、文徵明等多師法吳鎮。
6樓:匿名使用者
元四家——指元代的四位畫家黃公望、吳鎮、倪瓚、王蒙,他們的創作集中體現了元代山水畫的最高成就。四家既有各自的鮮明個性特點,又都具有元代山水畫的時代風貌。他們強調詩書畫印的有機結合,狀物寄情,屬於典型的文人畫,對明、清繪畫影響巨大。
元代繪畫以山水畫為最盛,其創作思想、藝術追求、風格面貌均反映了畫壇的主要傾向,影響後世也最深遠。元初山水畫家以錢選、趙孟頫、高克恭為代表,他們均對傳統山水畫進行了認真探索,並託復古以尋求新路。錢選善畫青綠山水,師法唐代李思訓、李昭道父子和南宋趙伯駒,並融進文人畫的筆意和氣韻,具有一種生拙之趣。
高克恭變化出入於米芾、董源、李成之間,形成了渾穆秀潤的獨特風格,在元初與趙孟頫、錢選並驅。元代中後期,崛起黃公望、王蒙、吳鎮、倪瓚這四大家。元四家以他們各自的創新風格和簡練超脫的藝術手法,把中國山水畫發展到了一個新階段,代表了這一時期山水畫發展的主流。
元代人物畫遠不如山水、花鳥畫興盛。由於尖銳、複雜的民族、階級、社會矛盾,大多數畫家消極避世,漠視人生。尤其是文人士大夫畫家,主要借山川、枯木、竹石,寄情抒志,疏於表現人事。
因此,直接反映現實生活的人物畫極少。而隨著宗教的風行,在佛道人物畫方面,有一定提高。藝術方面,有些畫家汲取文人畫的筆墨技巧,也獲得了一定的成就。
劉貫道師法晉唐,集古人之長,筆法凝重堅實,人物意態舒暢,為元初高手。何澄繼承南宋院體遺規,開元代人物畫逸筆先路。王振鵬師法李公麟,筆法流暢勁健,人物神情生動,白描間以淡墨渲染,突破了一般只用線描的程式。
錢選人物畫學自晉、唐,衣紋多用顧愷之高古遊絲描,工穩而不板滯,蘊清秀於古拙,自成一種格調。任仁發人物鞍馬師法唐人,筆法工細流暢,筆調明快清麗,保留了較多的唐人傳統,但亦有自己風貌,在元初與趙孟頫齊名。張渥以畫白描人物見長,師法李公麟,用筆流暢飄逸,形象真實,栩栩如生,被譽為「妙絕當世」。
王繹善畫肖像,筆法細勁,造型準確,神態生動,在元代肖像畫家中成就最為突出。顏輝在宗教人物畫方面,負有盛譽,他用筆粗潤豪放,略近南宋梁楷潑墨法,於水墨暈染中現出凹凸效果。
王維與吳道子山水畫的區別,文人畫與山水畫的區別及特點
吳道子的 山水之變 不同於重彩設色 富於裝飾趣味的青綠形式,而是以線條為主要刻劃手段,色彩只作為補充手段。吳道子神采飛揚 靈動多變的線條,復加之設色簡淡等技巧,較之青綠技法,更為真實地表現出山石的結構與氣勢,從而為山水畫獲得一種新的審美趣味,也為此後水墨山水的形成作出了積極的探索。當然,吳道子雖突破...
如何畫山水國畫,國畫山水畫的技法
山水畫分為水墨山水和設色山水兩種。顧名思義,水墨山水主要以水墨作為表現形式 設色山水一般在水墨山水的基礎上施以淡彩或重彩,可分淺絳山水和青綠山水。亦有淋漓盡致的潑彩山水和沒骨山水。中國山水畫技術成熟很早,且有長久的發展,筆法 墨法 章法 意境 肌理效果及敷彩,無不融匯在山水畫中,可謂集中畫技法之大成...
王維是山水畫的什麼祖,王維著名的山水畫有哪些
王維是山水畫的鼻祖,創造了水墨山水畫派 王維 701年 761年,一說699年 761年 河東蒲州 今山西運城 人,祖籍山西祁縣。唐朝著名詩人 畫家,字摩詰,號摩詰居士。王維參禪悟理,學莊通道,精通詩 書 畫 等,以詩名盛於開元 天寶間,尤長五言,多詠山水田園,與孟浩然合稱 王孟 有 詩佛 之稱 書...